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運動強度夠 幫助延年益壽!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要開始養成固定運動的生活型態並不容易,但持之以恆的運動不僅能幫助人維持更好的體態,對於身體健康也有許多益處。根據《Mayo Clinic Proceedings》日前刊登美國亨利‧福特醫院(Henry Ford Hospital)的最新發表,運動的確有機會降低死亡風險,幫助延長壽命。

研究中,作者利用一項名為「亨利.福特運動測試計畫」的資料,分析其中超過10,000位受試者的實驗數據。在這些受試者當中,實驗平均追蹤時間為8.6年,其中9.5%的男性受試者及7.4%的女性受試者追蹤至其死亡。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和體能運動程度持續偏低的受試族群相比,原本日常運動程度偏低、但之後提升至中強度運動程度的受試族群死亡風險出現下降,男性受試者下降約44%,女性受試者則下降達37%。.

研究刊登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第92卷第3期 第383-390頁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分析對象不算少,追蹤時間也長,因此可信度極高,建議大家要運動養生,最好能維持中等強度,效果較好。以走路來說,建議要快走到至少有點喘的程度才有效。

運動強度夠 幫助延年益壽! @ 鄭醫師的部落格 :: 痞客邦 PIXNET :: http://j.mp/2mUWvdK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太極拳呼吸

太極拳行氣呼吸。順呼自然

via ytCropper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陈小旺太极原理1

 

陈小旺太极原理1 - YouTube http://j.mp/2nnCRfa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小擦撞以為沒事 30天後竟成腦出血

頭好痛,竟是導因於1個月前的小擦撞。高雄1名50歲婦人近1個月出現頭痛,且愈來愈痛,左側手腳還變得無力,就醫發現竟是顱內出血。她才想起1個月前騎車發生小擦撞,當時覺得沒事,沒想到右側頭部撞擊點的硬腦膜下緩慢滲血,才漸進式發病。這類「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患者若延遲治療,可能昏迷、死亡,經醫師手術引流出硬腦膜下血水,婦人已康復出院。
收治病例的高市大同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醫師羅永欽說,婦人就醫主訴頭痛,左側手腳無力,電腦斷層一照,她的右側頭部硬腦膜下有大片出血,血塊壓迫腦組織,造成腦壓升高與影響肢體活動力,隨即安排手術。
羅永欽在婦人右側硬腦膜外的頭骨打個洞,切開硬腦膜與置入引流管引流出血水,婦人頭痛等不適即獲得改善,但婦人對為何會顱內出血難以置信,仔細回想,她想起1個月前,騎車時曾擦撞,當時覺得無恙未就醫,未料1個月後發病
羅永欽指,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有「偉大模仿家」之稱,因其症狀千變萬化,婦人以頭痛為表現,也有人因血塊壓迫,出現視力或記憶變差症狀;約6成患者,發病前2個月內,有輕微頭部撞擊史,如開門撞到頭,當時無症狀,直到硬腦膜下出血範圍變大,才漸近出現不適。
羅永欽說,慢性硬腦膜下治療以手術為主,患者預後相當好,最擔心是未能確診,有些老年患者不記得自己頭曾碰撞過,加上腦比年輕人萎縮,硬腦膜下方可容忍較多出血量,致出現反應遲純等症狀時,被誤認是失智。
高醫外科部長關皚麗說,有些輕微頭部外傷民眾,擔心顱內出血,要求立即照電腦斷層等檢查,其實若屬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此時未必能檢查出來,反而是需留意之後是否出現頭痛等症狀,此時要快回診,以防是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吳慧芬/高雄報導)

小擦撞以為沒事 30天後竟成腦出血 | 即時新聞 | 20170310 | 蘋果日報 http://j.mp/2lQnRWK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 呂紹睿醫師

迷思4:膝關節一旦退化,就會持續進行,無法使它停止或倒轉。
正解:
這是傳統的觀念,很不幸的也是目前的主流觀念,長期以來左右著有關病因探討以及治療方式的研發方向。倘若認為「膝關節會隨年齡自然老化」、「軟骨一旦破壞,就無法再生」,當然就會產生這樣的結論。膝關節「退化」的原因,亙古即已存在且並未改變,只是尚未被發現或認同罷了。根據我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膝關節的「退化」不但不是退化,甚至是可以逆轉的

迷思7:營養製劑或保健食品如:葡萄糖胺、軟骨素,可以有效控制膝關節退化。
正解:
事實上,在葡萄糖胺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成效方面,有幾篇可信度相當高的研究報告:第一篇是刊登在美國《家庭醫師》雜誌的綜論性文章 ,作者提到,葡萄糖胺是美國使用最多的營養補充製劑之一,目前雖然沒有證據顯示它能減緩或阻止關節「退化」,卻也沒有嚴重副作用的報告。因此,在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導之大型研究計畫 的結果出爐前,醫師並沒有理由反對它的使用。較適合的原則是:讓病人嘗試服用兩個月,之後由病人自己決定是否繼續使用,醫師的責任是觀察治療效果及是否有不良反應發生。
沒想到,NIH大型研究計畫的第一篇報告 兩個月後就出爐了,結果竟是:無法證明接受葡萄糖胺、軟骨素以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製劑等治療方式,能減緩膝關節的「退化」。
這篇NIH的報告,是針對葡萄糖胺的臨床使用療效大型研究計畫的首篇研究結果。由位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猶他州立大學醫學院主導,聯合九家醫學中心的一群學者,針對五七二名患有第二或第三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患,隨機分成五組,分別施予不同的治療方式(第一組:每天服用葡萄糖胺 一千五百毫克;第二組:每天服用軟骨素(Chondroitin) 一千二百毫克;第三組:合併服用以上兩種製劑;第四組:每天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製劑 Celebrex 二百毫克;第五組:使用安慰劑 Placebo 當對照組)。
治療滿兩年後,比較治療前後的關節腔間隙變化情形。結果顯示,第五組(即對照組)的關節腔間隙平均減少了○‧一六六毫米,相較之下,並未發現任何一組治療方式得到比對照組較好的結果。也就是說,對於中度「退化」的膝關節,並無證據顯示接受前面所提各種方式治療兩年的過程中,能減緩關節的「退化」。
迷思8:注射關節潤滑製劑(如玻尿酸),可以有效控制膝關節退化。
正解:
不過,最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老人及免疫風溼科的醫療團隊,在《斯堪地那維亞免疫風溼學》雜誌 ,發表一篇較客觀的研究報告,值得參考。結論是:在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或生理食鹽水,結果是差不多的
迷思9:血小板濃縮製劑可有效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正解:
繼玻尿酸製劑之後,抽取病患本身的血液,經過離心處理後,將分離出來的血小板濃縮液(Platelet-Rich Plasma, 以下簡稱 PRP)注射至關節腔。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生長因子,被認為有促進人體組織修復及再生的功效。這種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作法,在一些社會名人現身說法的加持下,成為熱門的選項。
目前仍然沒有足夠證據顯示PRP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有長期的治療效果,更沒有客觀證據顯示它能讓「退化」性膝關節炎患部的軟骨增生!近幾年,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陸續出現,相關論文已有數十篇,不過,這些研究因追蹤時間過短(半年~一年)、沒有對照組、只以病患的主觀感受評估治療效果、缺少影像或組織切片的客觀證據。
由於血小板濃縮液的使用漸趨浮濫,衛福部已出面釐清亂象:PRP的效果尚無定論,醫療院所不得宣稱PRP具有療效 。
注射PRP如同注射玻尿酸,只有暫時的消炎止痛效果,並非治本,卻有以下隱憂:
•延誤病情。暫時止痛後,膝關節失去自然的保護機制,誤認為改善,繼續不當使用,可能會壞得更快。
•未正確注射到關節腔內。順利打入關節腔是不會痛的!若注射後疼痛反而加劇數天,就要懷疑是沒打入關節腔!或長期重複注射,會導致關節囊及周邊軟組織纖維化,軟骨間的靜態壓力因此逐漸增加,加速退化,更增加執行「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的困難度!若不幸感染細菌,整個關節就報銷了,連置換關節都無法恢復正常功能!
根據我們的研究統計,四十歲以上,因長期膝痛問題而就診的民眾,有超過九十%的機率會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自然就被放入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流程:復健→消炎止痛藥→葡萄糖胺、軟骨素→注射關節液(玻尿酸)→注射血小板濃縮製劑(PRP)→置換人工關節。也就是說,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指引,其實就是消極的拖延戰術,直到置換人工關節。
本中心二○一四年開始針對三十位第三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病患執行為期一年的雙盲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同一病患之雙膝,注射PRP與注射生理食鹽水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

博客來-自己的膝蓋自己救 http://j.mp/2mDYgQM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環境控制預防塵蟎發生

塵蟎環境控制

塵蟎是由居家中所發現的一種微小生物,為蜘蛛的親戚,它喜好再溫暖潮濕的環境繁衍,以人類或動物身上脫落的皮屑為食物;家中彈簧床墊為其最主要寄居之處,塵蟎及其排泄物是引起人類過敏的主要物質,誘發小兒氣喘體質發作最重要的過敏原,仍以家塵中的塵蟎為最多,約佔90%以上;食入性過敏原則大部份和異位性皮膚炎及蕁麻疹等的皮膚過敏症有關。生活起居方面,遠離過敏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環境。

1. 對塵蟎具有嚴重過敏的病童,最好全家所有房間的彈簧床枕頭草蓆榻榻米椰絲墊海棉墊須移除,如需使用須以防蟎套包裹。

2. 全家最好改睡木板床氣墊床水床沒有孔洞的乳膠床,或是地板上墊以韻律操用的塑膠拼墊

3. 使用a.綠豆枕、b.茶葉枕、c.沒有孔洞的乳膠枕,如需使用棉枕頭須以防蟎套包裹。

4. 使用a.太空被、b.睡袋c.涼被(a.b.c皆是化學纖維可水洗)、蠶絲被(須每半年乾洗ㄧ次),不可使用浴巾被、毛毯、羊毛被與毛被或厚重棉被,如需使用須以防蟎被套套之。

5. 去除地毯、布製傢俱、布製充填玩具、絨毛娃娃布娃娃

6. 因塵蟎腳有吸盤,需每1-2週以55℃熱水浸泡外蓋寢具[床單、床罩、枕頭套等] 10分鐘後­­­,再放進洗衣機中清洗,才能洗掉塵蟎。

7. 有使用防蟎套者,清洗一般床單、床罩、被套、枕頭套時,需使用吸塵器吸或濕抹布擦掉防蟎套上的灰塵及塵蟎,防蟎套須ㄧ年至少清洗2次至3次。

8. 避免使用厚重窗簾布,以薄的窗簾布、直立式百葉窗、塑膠遮板代替。

9. 避免放置錦旗類,懸掛絲質製品飾物及其他易堆積灰塵的東西

10.衣服、圖書放置櫃內,並關好櫃門

11.因塵蟎的最佳生長溼度為75~80%,在相對濕度50%以下無法生長,故可使用除濕機將室內溼度控制於60%以下,以減緩塵蟎增加的數量。

12.使用有HEPA(高效能粒子空氣過濾系統)的空氣濾淨機或使用可濾住過敏原的吸塵器。

13.家中不養貓、狗、小鳥等有毛動物

14.不吸二手煙不吸入刺激氣體如煤煙味、廢棄味、油漆味、臭氧等。

資料來源:氣喘衛教學會

苗栗梓榮醫療社團法人弘大醫院-健康天地 http://j.mp/2m8mYrt

---------------------------------------------------------

家中應除濕開窗

黃璟隆說,若冬天的寢具、衣物來不及用陽光曝曬,建議以熱水煮沸再烘乾。此外市售防蟎寢具價格較高,他建議若有預算考量,建議可購買防蟎床罩,被單則選擇棉質,被褥則可選較便宜、不易有過敏原的尼龍材質;但羊毛被、羽毛被等來自動物的被褥,不建議讓氣喘兒用,「動物材質是塵蟎食物的來源,較易有過敏原。」
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說,該院分析半年來急診、住院的607名氣喘病童的血液檢體,發現造成病童急性發作的危險因子即是對塵蟎過敏,其次是貓,「塵蟎最喜歡的溫度是25℃左右,濕度則在60%。最近天氣濕冷,若將窗戶緊閉,溫度、濕度都會促進塵蟎生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江伯倫則提醒,氣喘兒家中應適度除濕,而國外研究證實,白天將窗戶打開,維持空氣流通,可讓過敏原降低五成。
黃璟隆說,氣喘兒應規律用藥,到公共場所建議戴口罩,另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可降低兩成氣喘復發的機會。

氣喘患者注意事項

˙空氣保持流通,避免緊閉門窗,以免室內塵蟎量過高。
˙適度除濕,濕度宜維持在50%左右。
˙換季時,衣服與寢具應先清洗、日曬再使用,或先以熱水煮沸、烘乾。每周換洗枕頭套與被單。
˙被褥避免選用來自動物材質,如羊毛被、羽毛被。
˙遠離塵、油煙、蟑螂、貓狗毛、二手菸、污染空氣等過敏原。
˙家中避免放地毯、窗簾、絨布娃娃。
˙避免呼吸道感染;少去人多處,若前往應戴口罩。
資料來源:
醫師黃璟隆、醫師徐世達、醫師江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