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俐安(作者為台大心理研究所碩士)
問:今日的社會充斥著各式的誇張言語,小孩無形中也會模仿,雖然我常灌輸小孩要做人要誠實,但他們以「你們大人還不是這樣來回話」,認為出於善意的謊言是沒關係的;同儕間流行「毒舌」,講話傷人不自知,還以為自己講話很坦白。我該如何讓孩子明白誠實真正的意義呢?
答:現在媒體資訊發達,小孩子接收的訊息如果不經篩選,的確會出現價值觀混亂的情形,尤其「誠實」是人格中最重要,卻也常是被忽略的特質。當大人們無法以身作則,凡事以誠實為首要,小孩又從大人身上模仿,這的確很難令小孩感受到誠實的重要與可貴。
當我們察覺小孩出現說謊的行為時,不要急著斥責,要試著瞭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自己,逃避被處罰?還是維護自尊,規避責任?還是只想引起注意,證明自己是有影響力的?瞭解其動機後,才能告訴他盲點之所在,繼而說明誠實的好處。
就拿佛陀的孩子羅睺羅來說,他存著只是好玩的心捉弄問路人,一方面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沒想到讓那些想要見佛陀的信眾浪費寶貴的請法時間。佛陀沒有責備羅?羅,只是叫人端了一盆水,洗了腳,這盆水變髒了,同樣的,羅?羅的行為,看似沒有傷害性,但是對於本身的人格是有其影響的,以後將無法取得別人的信任,無形中也會喪失很多機會。
也許小孩會覺得大人們不是常說這是「善意的謊言」,但是,我們認真想想,謊言都是從無關緊要的事情開始的,例如「狼來的故事」,牧羊男童的惡作劇一開始不具傷害性,最後還是傷害到自己。所以,大人不應該以善意的謊言搪塞,只要是說謊,就不是誠實的行為,縱使沒有造成傷害。
另外,關於誠實的拿捏,有人說話自以為坦白,或是小孩間的玩笑言語,已經傷害人而不自知。但是小孩會納悶,大人不是說要誠實嗎?我只是坦白說出我的感受呀!沒錯,誠實是做人的原則,是內外一致的,但說出口的話是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內心是充滿愛心,而不是不經修飾,這樣才不會傷害彼此的感情,也才是一位有智慧的人。
============================================================
禪修是專注在當下,沒有一定的規則。事情多需要思考之後再決定是否接受。
或許,唯一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