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 - 電子書籍
佛陀勸告他的弟子們,如果有人對他的教導有新的或不同的理解,要溫柔,並且不生氣。他教導他的真正弟子們要仔細傾聽這人所表達的是什麼,而後將它與佛陀在經內所教導的來比對,看看它是否正確。這兒關鍵的字是「經」而不是「論」或「釋」。這個有關「不生氣」的勸誡,使他的真正弟子們免於內心染污。因為,在生氣的過程中,他們就不能判定這人的批評是否公正。
佛陀的教導有時如果不配合經典來質詢、檢查、比較,即使這人有最好的誠意,仍有可能使他偏離了佛陀的教導。
佛陀說:「我不與世間爭論,雖然世間跟我爭論;覺知到整個真理的人,不與世間爭論。」有人問佛陀他的見解,佛陀說他的見解是他不反對世間任一人,不管是人、神或魔。如果這是佛法的立場,那麼,佛法的禪修者們如何會相互衝突?或與世間任一人衝突?獨斷一定會產生衝突與言辭交鋒。禪修與淨心在於教導我們愛心、慈悲與忍耐。如果是如此,獨斷的態度如何能在真理的名下盛行?
物質快樂的世間標準,實際上不能帶來真正的安祥與平安。反而導致更多的痛苦與不滿足
在《葛拉瑪經》中,佛陀明確地說,一個人必須一直檢、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隨任何信仰。所有這些勸誡,其目的是敞開和擴大個人的經驗,如此才不會未經徹底探究就執著於任何特別的教義。
個人說出或做出一些行為使別人微笑,它會打開自己的心而後生起喜悅,這不只是發生在別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會生起。這類練習有助於擴大自己的心胸並且送走緊張。
佛陀教導禪修或精神的提昇,使內心免於壓力。禪修的要點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並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現象而不要有一點緊張
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繼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
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
強烈專注在禪修的對象,由此會在內心產生緊張。當內心有緊張存在,他推知,就仍有執著存在。他也注意到,如果壓抑任何經驗(如貪、瞋)或不讓它們生起,那麼,就仍有對自我的某種執取或執著。
《大般涅槃經》中提到,在佛陀時期有許多在家的男女眾規律地練習,他們證得聖位的人數比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還要多。一般認為要到達這個目的必須先成為比丘或比丘尼,這並不正確。佛陀的勸導是要所有有興趣於正道的人們「走來看」。這是很好的忠告,因為它有助於這些有興趣的人免於判決、批評的心態,而能實實在在地練習,看看這是否真正的正道。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 - 電子書籍
佛陀勸告他的弟子們,如果有人對他的教導有新的或不同的理解,要溫柔,並且不生氣。他教導他的真正弟子們要仔細傾聽這人所表達的是什麼,而後將它與佛陀在經內所教導的來比對,看看它是否正確。這兒關鍵的字是「經」而不是「論」或「釋」。這個有關「不生氣」的勸誡,使他的真正弟子們免於內心染污。因為,在生氣的過程中,他們就不能判定這人的批評是否公正。
佛陀的教導有時如果不配合經典來質詢、檢查、比較,即使這人有最好的誠意,仍有可能使他偏離了佛陀的教導。
佛陀說:「我不與世間爭論,雖然世間跟我爭論;覺知到整個真理的人,不與世間爭論。」有人問佛陀他的見解,佛陀說他的見解是他不反對世間任一人,不管是人、神或魔。如果這是佛法的立場,那麼,佛法的禪修者們如何會相互衝突?或與世間任一人衝突?獨斷一定會產生衝突與言辭交鋒。禪修與淨心在於教導我們愛心、慈悲與忍耐。如果是如此,獨斷的態度如何能在真理的名下盛行?
物質快樂的世間標準,實際上不能帶來真正的安祥與平安。反而導致更多的痛苦與不滿足
在《葛拉瑪經》中,佛陀明確地說,一個人必須一直檢、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隨任何信仰。所有這些勸誡,其目的是敞開和擴大個人的經驗,如此才不會未經徹底探究就執著於任何特別的教義。
個人說出或做出一些行為使別人微笑,它會打開自己的心而後生起喜悅,這不只是發生在別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會生起。這類練習有助於擴大自己的心胸並且送走緊張。
佛陀教導禪修或精神的提昇,使內心免於壓力。禪修的要點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並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現象而不要有一點緊張
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繼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
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
強烈專注在禪修的對象,由此會在內心產生緊張。當內心有緊張存在,他推知,就仍有執著存在。他也注意到,如果壓抑任何經驗(如貪、瞋)或不讓它們生起,那麼,就仍有對自我的某種執取或執著。
《大般涅槃經》中提到,在佛陀時期有許多在家的男女眾規律地練習,他們證得聖位的人數比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還要多。一般認為要到達這個目的必須先成為比丘或比丘尼,這並不正確。佛陀的勸導是要所有有興趣於正道的人們「走來看」。這是很好的忠告,因為它有助於這些有興趣的人免於判決、批評的心態,而能實實在在地練習,看看這是否真正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