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走路功 (何靜寒)

我年逾半百,學習兩種中國最難的武術~「八卦拳」和「太極拳」近四十年,教學近二十年,出版過兩本中文版、兩本英譯版武術專書,將近十支教學錄影帶、、、,現在,卻花很多時間教人們「走路」、「蹲坐」、「站立」這些平常事,如果老人家在,恐怕會笑我愈玩愈回去了,我也只好拉出孟子說:「予豈願意哉?予不得已也!」

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凡是學習一項技藝,無論是靜的、動的、文的、武的,都喜歡往高深處追求,眼睛總是仰望著那些大成就者,希望「有為者亦若是」。

我們習武之人更是如此,那個門派出過「天下無敵」的高手,就學那個門派,那種功法成就過高人,就練那種功法,成天想著飛天遁地、隔山打牛,心裡老是記掛著前輩中的奇人異士以及他們的非凡境界。

「高山仰止」當然是對的,「Think Big」也很值得鼓勵,有一段時期我也這麼帶領學生,但是後來發現,成天要練「輕功」的人卻連「走路」都不會,而「輕功」的很多竅門,就隱藏在正確的「走路」方法裡。

當我開始注意「走路」這件小事之後,居然發現幾乎沒有一個成年人的走路方式是正確的,或者說是不傷害身體的,然後又注意到他們日常的站姿、坐姿,以及使用肢體的方法,是如何日積月累的在傷害他們自己的健康。

比方許多人因為長期姿式錯誤而日積月累的損害了膝關節,又因膝關節疼痛而減少運動,又因運動不足而戕害了整體健康,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而且有快速增加的趨勢。

於是我開始教這些最基本的「小事」,很多學生在獲益之後不禁欷歔~「這麼簡單卻重要的事,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教呢?

懷恩師傳「鬆」追記 鞠鴻賓

台灣真是一個美麗的寶島,由於位居亞熱帶,一年四季的氣候溫差不大,對人體的滋養生息有得天獨厚之利。鄭子太極拳能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播種,萌芽成長,而開花結果,誠乃澤被吾儕無量的福祇。
    為了發展和光大,俾使人人享受健康長壽之益,於是每日清晨傍晚,帶領著一群愛好鄭子太極拳的學子,於極盡可能鬆的狀態下,以肢體舒展,迎風翻掌,予以系統地演練著拳架,猶如陸地游泳徜徉於大氣中,尤在拳勢中捕捉靈感之際,腦海中泛起恩師曼髯公耳提面命的理法要訣,以及未來發展的宏觀大計,心中更像影視書面般一幕幕地播映出恩師諄諄教誨情景,恍如日昨。然而白雲蒼狗,歲月無情,世事變幻莫測。於今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了。
    先師教學雖有教無類,但擇徒甚為嚴格,尤其施教非常嚴謹。不論是拳架,抑或是推手,都要從基礎著手,按照進程之階,循序漸進。而以經論歌訣及老子學說作為教材依據。復將其一生經驗和心得:「平正均勻,鬆靜沈柔,輕靈圓活整」諸訣列為體用主要訴求。尤將鬆沉列為要領之首。務求姿勢正確,拳理技法尤須落實。並重視人格品德修養及生活規範等人文教育,期能養成「謙恭禮讓」美德,以達術德雙修之目的。隨師習拳親聆教誨,幾近二十年之久。今恩師雖已道山歸隱二十五年了,而我依然末離太極拳領域。數十年來,從學到教之過程,深深體悟到太極拳可貴,太極拳之鬆更可貴,如果說「鬆」是太極拳的靈魂或稱之為太極拳要領之鑰,一點也不為過。因體用功能要訣,都必須通過鬆的這一關卡。拳藝技法境界才能突破而昇華。否則,一切都落虛空。所以楊家數代,從健侯大師爺以至澄甫師爺都特別提示:要鬆要鬆要鬆,不鬆是挨打的架子。尤其到了先師曼青公對鬆的要求更嚴。不僅練拳架要鬆,而練推手更要放鬆而且要鬆透鬆得乾乾淨淨,無一絲一毫僵硬之處存在,纔是真鬆,以我之體驗,說鬆容易而練到真鬆的境界,實在太難了。
      記得初進師門時,老師見我練拳,即說:不鬆,要我放鬆練,切不可以用力,當時聽了,我直覺的想法,以我以往習練的拳種,也都是在講「鬆」,且與人印證也沒輸人,這可能是老師的境界太高,對「鬆」的要求太嚴,評語也自然有差異了,但這種想法,我始終未敢在老師面前說出,後來與老師推手,未料一經接觸,而我的兩手臂就被卡著,既不能前進亦不能後退,全身猶如為磁電所吸,動彈不得,有時本能地稍微一動,即被震出兩足騰空飛起撞到背後之牆壁,使我從後心痛到前心,幾乎落淚,最納悶的是每被發出的時候竟然無感覺,猶不知被何種手法所擊。由於經過實際體驗,嚐到了不鬆的滋味,也吃盡了苦頭,自然對要求放鬆和用意不用力之說,使我茅塞頓開,不再存疑了。
    於是下定決心,放棄其它拳種專攻三十七式簡架系列。從基礎著手,由樁步開始,進而拳架、推手,按照進程,循序漸進。並自我規劃三年為一梯次,加強練習,以每天早晚各練兩小時為基準。風雨無阻,從不間斷,自覺鬆沉之功夫日有進展,但在這期間所流的汗水和消耗的體力亦復不少,尤其每次由老師處返回時,兩腿酸痛不能攀登樓梯,需要三天才能復元。然而練拳每日早晚照常練習。決不馬虎。雖承各地同道好友嘉許連連,云我已得鬆訣了,可是到了台北恩師處一經接手,全身動彈不得之慘景依然如故,而老師的訓示還是那麼一句「不鬆呀」,使我滿懷的信心突然消失了。由於天資愚笨,恨鐵不成鋼。致使我信心喪失殆盡,幾乎到了放棄的邊緣。
    後經冷靜思考回想起推手之慘景,除老師以外,有此能耐者尚未遇第二人也。因而重拾起繼練信心和勇氣,故又不得不重新自我規劃,實踐第二個三年計畫了。可是儘管規劃和實踐,也記不清延續了幾個三年計畫,其結果都歸於失敗,依然是不鬆。使恩師不能滿意,直到恩師逝世的前三天,老人家還說:「鴻賓,你還是不鬆呀」,當時聽了感到萬分的傷心,淚水盈眶欲滴,忍不住向恩師直言瀆陳:我已從習十幾近二十年了。並且每天早晚專心練習從未停歇,至今仍然不鬆,其中一定有秘訣老師不肯教出來,以致不能突破鬆之一關,先師微微笑著說:「你的功夫確實有進步了,可是你老師的功夫亦在進步,因為我沒有停歇不練呀,而鬆是無止境的」。至於秘訣,如果太極拳真有秘訣的話,楊師爺澄甫練功只要看看密訣就可以了。何必要關起門來足不出戶苦練五年呢?再說:你師弟妹們,倘我有密訣,難道會不傳給他(她)們嗎?你常和他(她)們推手,這不是最好的證明嗎?倘若太極拳真有密訣的話,其理論歌訣技藝用法就是。不過要繼績不斷的研究與實踐,還要痛下工夫苦練,這樣才有所得。
            經老師分析後使我恍然大悟,不再迷思密訣之說了。所以數十年來我對鬆的追求,無時或忘。雖對鬆之境界並不滿意,但它對我的拳藝體健,尤其是生命之維護,效益非常之大。現今我已八十出頭了,健康情況並未因年齡增長而衰退,尤其腰腿靈活。曾於去年五月間,率團至上海參觀世界武術博覽會,並去嵩山少林寺訪問,順遊華山攀登高峰,並不遜於青壯年人。此外值得一提的,鬆,不只是提升太極拳體用健身自衛之功能,尤能於突發事件中可化險為夷,我於民國五十年七月八日由老師處返回高雄經嘉義轉往北港停留一天,九日我由北港乘嘉義客運車回嘉義,車經民雄平交道時,適由南下之柴油特快車,因受兩側甘蔗田之影響,視線不清,以致兩車撞個正著,客運車被撞得稀爛,當場死亡五十一人,重傷者二十一人,在我的坐位前後左右之乘客被撞得血肉橫飛,無一倖存。而我亦被撞及飛出車外三丈多遠,幸免於難,我能逃過這一劫數,主要是得之於鬆沉,及正襟危坐,養氣守中的太極拳之道,此皆拜恩師曼髯公所賜也,今欣逢會史發展五十週年暨曼公紀
念館啟用專集出刊之際,特撰拙文,以誌慶賀。
*歡迎蒞臨*鄭子太極拳基金會. - http://bit.ly/1pB85Vr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培養意的紀律

修佛法的精義在於培養意的紀律,使意念擺脫嗔恨、貪慾、害人的企圖,因此可以說,佛法的要義可以用兩句話概括:「幫助人」,「如果幫助不了別人,起碼不可害人」諸位若以為這種身心官能的修持之外還有某種叫作「佛法修行」的東西可學,那就大錯特錯了。佛陀在經典中教導的就是達成這種內在修持的各種不同的方法,有些看來彼此分歧,其實是殊途同歸的。

達賴喇嘛說幸福之道 - http://bit.ly/1AoMbxi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活動頸部深層肌肉

image
縮下顎,肩頸腰都不痛,頭痛失眠自然好! - PChome 24h書店 - http://bit.ly/1qGgc9H

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水中運動,姿勢也是要注意的

image
博客來-膝蓋 髖關節疼痛伸展運動療法 - http://bit.ly/1o1Vaur

動或不動?

image
博客來-膝蓋 髖關節疼痛伸展運動療法 - http://bit.ly/1o1Vaur

下肢疼痛患者要有的觀念

image
博客來-膝蓋 髖關節疼痛伸展運動療法 - http://bit.ly/1o1Vaur
現今患者,大多較老一輩病人怕疼痛,若沒有正確的指導,怕痛且避免行動反而會成為病情惡化之因。

痛來自何處?

image 
有疼痛,一定要好好鑑別診斷

雙手如托千斤物,提肛收閭壯筋骨

image
歌訣真的很巧妙,托手的動作之中,也注意到了要收尾閭。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想運動 請先拿「運動處方」

李文吉醫師 骨科專欄: 想運動 請先拿「運動處方」 - http://goo.gl/ibsbAB

台灣民間運動風氣鼎盛,問起動機,無非是「休閒」或「養生」。這樣的動機,明講了 並非追求運動的真諦 *(註1.),事實上無可厚非。但重要的是,民眾大都是看廣告,然後三兩好友「相揪」報名買課程;對運動的性質,與可能會造成傷害,甚至意外猝死,渾然不知,    這是值得省思的。         那運動 要怎樣才安全、健康呢?   要運動,首先要有個概念,那就是:運動 要看年齡!這就像 穿衣服要看場合一樣。 儘管你年輕曾叱吒風雲,但上了年紀,體能不再,你就不應自恃「老馬」,馳騁球場,逞強鬥勇;若知體型走樣,已有某些慢性疾病,要從事運動,更應量力而為,不可過度。  事實上,從事運動之前,最好先讓專業醫師* (註2.),瞭解你運動的動機是甚麼?作整體的健康評估,然後告訴你,你可作那些運動?做到怎樣的程度及頻率? 這種量身訂作的健康咨詢或檢查,就是所謂「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先進國家行之有年,視為理所當然,可惜在台灣,還少了這樣的觀念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Neck Posture and its Problems

▶ Neck Posture and its Problems - www.thesepiatechnique.com - YouTube - http://bit.ly/1qzVKra

拳練人與人練拳

尹派宮寶田八卦拳 何靜寒老師

拳練人與人練拳

以中國歷史的發展來講,中國武術是從身到心的一種鍛鍊程序,他的目標在「人」,不在「藝」。宮寶齋老師說過:「習武是以拳來練人,不是人去練拳。」在以往中國武術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備的時代,就已經是如此。

周朝以前,就把「武」當做是訓練人的一種方式;在當時,只有貴族才能習武。從前的典籍中,祇記載某人允文允武,卻鮮有說明,這期間的過程,雖然我們沒有直接的證據來顯示周朝有良好的文武訓練方式,但社會上要能出現一個人才,必需經過長時期的教育與發展,從周朝末年到春秋戰國期間,出了不少人才看來.足可證明當時這種文武合一的訓練,已是非常完備的了。

何靜寒老師習武的過程中,他們不稱「練拳」,而稱「習武」:練拳習武的是一個方法,一個最初級的階段。大約在漢朝以前。文武是沒分途的個人的能力,原本就包括了文武兩方面,要具備這些能力,才能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前的貴族,平時要治理國家,戰時要作戰,這種例子中外皆然,祇是後來由於職務上把文武分開,才使得教育制度也隨著它們分開。

中國武術的特色

武術的起源可歸納到人與天爭、人與獸爭。人與人爭這三個階段,中外皆然。這三階段所產生的防身自衛授能,各民族問的差異性也不曾太遠。中國武術比較特別的原因,癥結於中國文化的一個觀念,天人合一。從天人合一,陰陽的觀念所衍生出的文化。(不侷限於武術︶)同屬一個根源,所以中國武術在歷經這三階段後,會回歸到這個主體之中。事實上,不是中國武術融入,而是練武的人融入:習武的人,不是單純的練武,同時也具備了其他文化的素養。

所以「武」在此人身上,就自然會和其他文化和這種觀念結合,這也是我們稱它博大精深的原因。同時也是中國武術不易被其他武術取代而其他武術地無法體會的地方。

以太極拳為例,拳經上明明白白的闡明太極拳是不與人抗的,是捨己從人、無我的。在思想上,太極拳是中國道家思想的展現,當現代人、西方人,不具備也不相信此種文化背景時,他們學太極拳便將他視一種武技,研究如何用太極拳來打人。其實以太極拳的精神來看,它不是要用來打人的,因為打人是不須要發展出太極拳的

武術的教育

武術教育是隨著人的生理而走的。從前人,很多是從小就練,甚至出生就練;出生時先給予全身的按摩增進其筋骨的發展,到五、六歲時,再按照他的情況施予不同的訓練方法,這就是回到「以拳練人」的主體上。

這個階段的訓練不是要他練會一套拳或練出什麼功力,而是用武的訓練方式促進他的生長。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孩子的身體是在一種鍛練的環境下長大的,所以他體內的器官也是如此。二十歲以前,做這樣的鍛練,身體會產生一種自發性的習慣,所以如不從小練,身體動作的協調性不能配合。

有許多帶藝投師者難以練到精純,即是年齡太大,身體上無法再承受細緻的改變「所以其正的授徒,就在於你如何去教、如何去掌握這個人」。這是中國武術一個重要的觀念和方法,也是貫徹「拳練人,不是人練拳」﹂的觀念。在這種基礎上,拳可變,拳也應該要變但所變的是教的程序和方法,根基是不能變的這也是中國武術和其他武術很大的差異。外國的武術是「人練拳」,所以不管年齡、性別、條件一律授以固定的課程。

失去了什麼

現階段的武術和從前比較起來失去了什麼?「事實上,武術並沒有失去什麼,若真要追究,只能說失去了環境。所以習武人必須認清處境,我們己經沒有從前的那種環境。在明、清、民國初年時局不靖的時代,當然是擷取武術中能保護身家性命的內容來練,換句話說,在戰亂時代,一定是發揮武術中打鬥的功能,而其他方面的功能如養生、求道等,就容易被忽略」。那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問來練,但中國武術本身仍是具備有這些功能的,在承平時,自然就會有一些武術宗師朝那個方面發展。

中國武術要適應下一個世紀,就要去瞭解下個世紀的人需要的是什麼,如果下個世紀裡人們所需妻的東西,中國武術裡沒有,那中國武術仍會被淘汰。可惜的是,中國武術裡面有,但是現在習武的人,還迷信在清未民初我們的師父、師爺所處的打鬥環境之下,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梁我們還在追求他們那個時候所留下來的東西,就會忽略了中國武術能帶給下個世紀人們的東西。

八卦拳的起源

武術界一般多認為八卦拳是董海川所創,但何靜寒老師不這麼認為。他說:「我所學的八卦拳一是一個很複雜的體系,如此的系統,不可能是一、二代的人所創的。我個人的研判,八卦拳可能是道家中的柬西,只因董海川學了,並在他這一代出名。另外,從董海川成名時的年齡上來看一他不可能創出一套如此精密複雜的東西來。」

有人會以為「尹派八卦拳」是把羅漢拳加入八卦拳,「程派八卦掌」是把摔角加入八卦掌:但以八卦拳的系統來看,這個體系沒有辦法把其他的東西加進來,加在前面,後囿就格格不入。因為八卦拳的系統一是像網絡一樣的,每一套拳,每一個練功法不是單獨存在的:

當然,在應用的時候,可以有自己的發揮,但「應用」不屬於「系統」內的東西,這是個重要的區別,必須分清楚的。中國武術的各門各派之所以能發展的這麼久一都會形成它自己漱@個系統一這個杗統是非常嚴密,通常只有少數的門徒才能進入。應用的東西,是根據「系統」作發揮來的。

從前,很多人學拳、教拳,只針對應用,這是時代的因素。一個村莊裡,請了師父來教功夫,在這種情況之下,師父一定直接教他們用一不可能教系統,因為系統的東西是不能直接拿來用的。

八卦拳的形態

何靜寒老師認為他所繼承的八卦拳系統,其失真度比較低,為什麼有這麼一個把握呢?因為從董海川、尹福到宮寶田這三代,都是清宮里的傳承,以前宮裡除了職務之外,就是技藝上的傳遞。董海川傳尹福一尹福後來入宮裡,在這個傅承系統下,尹福一定是董海川所認可的,相信他能維持自己在宮中的聲望、地位。同樣地宮寶田也是這樣的情況。宮寶田還鄉之後一宮寶齋隨他練拳。由於宮寶齋先生一生只學八卦拳,所以不致於失真太大。這是以系統上來講,但是從應用上來看,尹福、宮寶田就各有其變化了。

中國武樹的系統上一有二派是先有理後有術的:一是太極拳一另一是八卦拳。以八卦拳來說,他所用的都是當時的名拳,如羅漢拳。所以八卦拳裡的訐多招式是擷取羅漢拳來的,祗是根據八卦拳的觀念改變了他的練法和應用。

就好比太極拳擷取了當時太祖長拳的動作來練,但不變的是他的觀念。同一招勢在長拳和太極拳裡的打法就不同一所以他的質改變了,因為質的改變,所以形也變了。八卦拳的觀念裡,把人區分得很細。他訓練一個人,把身體可區分的部位全都區分開,他的原則是,你的身體要先能分,而後才能合。所以他分成八個大的部位,分屬八卦,在鍛鍊的時分成八個大的部位,分屬八卦,在鍛鍊的時候,每一個部位還要再細分,這就是八卦拳繁複的原因,也是他的精神所在。

何老師練的八卦拳是從八卦往太極練,所以先學外,他幫你歸納好八個不一樣的體系,然後往回找四象(四象拳)、兩儀(兩儀之術)。八卦就是形,然像往回找從形和質上來思考,當初這個動作是怎麼來的,陰陽之間的變化關係如何。所以八卦拳從八卦往太極走,練通了之後一就可以自行發揮自已的八卦拳。這是完整的八卦拳訓練的程序。

八卦拳系統的差異性就在於是以「應用」還是以「系統」為出發點。從程廷華後來的表現以及跟隨董海川的時間來看,何老師認為程派八卦掌應該是以承習應用為主。雖然如此,但從「程派高式」八卦掌劉鳳彩先生的動作上來看,八卦拳的要領在他身上都還看得到,可是後來練的人,慢慢的就沒有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八卦拳對身體的要求和習慣和其他的拳種有很大的差異,如果用太極、形意的身體來練八卦,所學到的,只是八卦的身法、步法和招式的變化,身體並沒有改變,如此就練不出八卦所要求的勁。」不同門派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他們都發現了一種獨特運用肢體的方法,這才是一派傳承最重要的意義。

何靜寒老師原是學楊式太極拳的,後來習八卦拳,現在又回過頭來習楊式太極拳。根據他的心得:「八卦拳和太極拳是一個八卦系統的兩面。簡言之一太極拳是太極拳是太極往八卦走,八卦拳是八卦往太極走,所以對身體的運用,在某些地方是極端相反的,但當中也有相輔相成之處」。八卦的特色,是極端的擰轉,要把中心縮的越小越好。八卦是求變的,要產生變,就要把自己的中心縮小,中心越小,變動就越快,可變的範圍就越大。

八卦拳的擰轉,最起碼有三種活動,比方以手而言,一個招勢出來,有它的動線,他會左右轉、前後轉,每一個動作都要包含這些,所以它不是單一方向的擰轉,而是3D的。而且身體各個關節之間,彼此還都有相應。氣勢一擺開,就好像一張網。

八卦拳走圈的目的

轉圈是八卦拳中一項較為特殊的訓練方法,「當你深入八卦拳的高層之後,會發覺不得不轉」前面所提八卦拳的訓練,是在於全身各部位的擰轉,所以當八卦拳的架勢出來之後,會帶動出一個行動力來。在走單換掌時(以推掌而言),要掌握那個勢,身體要隨勢而走。也因為如此,身體須訓練成非常細膩,在勢形成的時候,身體才跟得上去,而不會成為一種累贅。

八卦拳的架勢中形成了前進的勢和擰轉的勢。所以在走圈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勁」在走,而這個勁,也是貫穿整個八卦拳的系統。必須掌握這些要點八卦拳走圈才能走快,才值得一走多年。這才是真正的「走八卦」。換句話說在這種架構之下,他自然會走圈。在公轉的圓上,自己產生一個自轉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才促成八卦拳「走偏門」的條件。

當你掌握了「勢」才算掌握了一門武術,而變招賈際上也是勢在變;最初是身體產生勢,到後來,是整個勢在帶動身體。

套路的價值

一個完整的門派,定有其基本套路,即母拳之後,才有一些小拳。我們可發現一每個門派的母拳,都是大而無當,不能拿來直接應用的。因為母拳之中,包含了所有要訓練的能力,而後面的小拳,則是針對不同的能力而設計的。好的套路,就像是一篇絕佳的文章,裡面的起、承、轉、合,以及它所要表達的東西,套路裡都有。

為什麼會發展出套路,是根據什麼能力發展出來的?是從單勢中,從功裡具備了這些能力以後,發展出套路。所以沒有「花俏」的套路。一個好的傳統套路,當中的起承轉合,除了動作的流暢度之外,還包括了呼吸、氣血的開闔、起落、升降都得配和好。

中國武術的很多秘密都藏在套路裡,當我們認為套路是無意義的組合時,就看不到當中的意義。所以套蹈是寶,尤其是傳統套路.;而新編的套路,往往無法做得周延,企圖太明顯,妥協性太強,而未能經歷時間的考驗。所以要把每一套傳統套路當作寶來看待。

老一輩的師父怎麼練拳

以宮寶齋老師來講,他們的練拳就是生活,在他的家鄉青山村,整村都是練八卦拳的。宮寶田之前一有一個兄長叫宮寶山,也是尹福的弟子,出師之後便回鄉。並沒有到外面去闖。所以青山村原本就有五六個拳坊,都是宮寶山在教授的。因為青山村環境險惡,有其必要性。當時的拳坊,就是在祠堂前或打穀場上,老人在閒聊,小孩子晚販後,就上拳坊。那時練拳對他們來說,不是練而是一種遊戲。後來正式拜在宮寶田門下,才稱得上是練,而且多半是在午夜,拳坊收了之後。許多的技巧,在遊戲的過程中,就已經學會了,後來練的時候在加強。

後來練宮寶齋從八歲練到卅歲才離開,為什麼練武需要如此長的時間?因為從前的習武,不是一堂堂的課,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一件特別的事。很多能力是點點滴滴在生活中培簣出來的,什麼時候獲得,自己也說不出個具體。所以老師父在教拳時,腦中沒有一個程序,是觸機式的。真正的練武,不能把它當做是一件特殊的事情,否則無法練得久,必須提昇成為生活中的一件事。

何靜寒老師跟隨宮寶齋老師二十二年,才體會到中國武術的傳承會如此混亂的原因在於,「老師父有許多功夫練上身,自己也不清楚是怎麼練來的,所以沒法有系統的教,而且他們學成之後就在用,沒有時問去思索整理。」

何老師形容,老一輩的師父教拳,好橡在拼圖,今天給你一塊一明天給你另外一塊,跟的時問夠久、夠仔細了,他把圖都給你了,這時你可能會了很多套拳、刀槍劍棍也都會了,可是你還是拼不成那幅圖。等到有一天,他跟你講了一些觀念之後,你突然就通了,然後把些東西連貫起來。

廿一世紀,如何看待中國武術之用

以人類文化發展的走向來講,下個世紀的人,是往追求自我心靈價值的方向走。未來的社會,講究的是團體價值,個人隨時有可能被取代。所以在過程中,個人隨時都在思索:「我」的價值在哪裡?

西方有許多人透過靜坐、冥想、宗教去追求心靈層次的東西,都拋掉了「身」的部份,事實上人不可跳過「身」直接走到「心」上去,但如何過渡,在中國武術裡有非常完整的一套系統。所以從前習武有成的老師父們,不入佛就入道。

學習中國武術,所觀照是你本身,雖然有許多東洋、西洋武術,也強調心靈、意念上的運用,但由於其在「技」的發展上太過於粗淺了,所以很難確實地走到心靈修煉的層次上。但傳統的中國武術,不論派別,一定都會強調:你的「心」一定要在

身為這一代的習武人,應將中國武術中的這個部份找出來,而不要一直沈迷在打鬥。會喪失追求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讓我們成為整個社會中的特殊團體,和大環境的人產生很大的距離。

應用的東西是隨本身的能力一直在變的,可能前五年是對的,但第六年,你的能力提升了,它又變成錯的了。所以應用的東西(變的東西)無法教,你一定要規範它這麼用,也不對。但只要具備了能力,遇到了狀況,自然就能發揮出來。

八卦拳宮寶齋老師的教學方法

力與美月刊第55期

原文/Dan Miller(馬德安)

翻譯/林元平

示範/何靜寒

一、宮寶齋的教學方式

宮氏教導學生時,針對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案。這些方案往往是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性別、或其他生理特徵,甚而考慮學生們自己所訂的目的而決定的。有些學生的目的在於強身,而有些則有志於武術的精隨。隨著學生各自的目標不同,宮氏也因而施與不同的教法。他告訴學生如何強健身心,進而了解更深入的步驟。

以一位初學的男性為例,他若有志於整個八卦拳的系統,剛開始先學習基本的手部訓練、手指力量的強化、基本腰部訓練、及基本姿勢。有三個基本的樁步,分別是馬步、弓箭步(又稱登山步)及含機步。在訓練的步驟上,學生第一須先練習站樁(即是保持這姿勢)。再來是以樁法為基礎的步法之練習,並且練習[活步樁] (jumping stance),以訓練平衡性及協調性。而在這樣完整的訓練之後,學生要在樁上練習,即是要在地上所立五根柱子的頂端做練習。擺置的方式,乃是這四根柱子放在四方形的四角,而第五根柱子則置於中心。學生在這五根柱子上,-從一個姿勢變換成另一個姿勢。這個訓練,會更改善腳力及平衡的能力。

在基礎訓練完了之後,年輕男學生被教的第一套拳,往往是離宮拳。然後會依據他在武術上的潛能而依序的教以其他拳種。宮氏是依個人的[處方].來教導,並且教遵學生的內容,是依他或她自己的進展而定。雖然沒有既定的訓練步驟,接下來仍將呈現宮寶齋系統的成份,惟需了解訓練的步驟是依每個學生有所不同的。

附表一宮氏八卦拳

內部

外部

1. 八掌拳

2. 八母掌

3. 四象

4. 兩儀

5. 八卦劍

6. 八卦槍

1.八卦炮捶

2.八宮拳

坎宮拳 離宮拳

艮宮拳 坤宮拳

震宮拳 兌宮拳

巽宮拳 乾宮拳

3.八卦棍

4.八卦刀

宮寶齋八卦系統中所包含的套路及練習可以分成兩個範圍(見附表1),即[內] (internal)和[外](external)。然而這裡所用的[外]並不意謂著堅固的或是硬的。在八卦的觀點中,[外]與[內]是息息相關而不可分的。就好像身體的[內]、[外]是無法分開的,八卦拳中[內]與[外]同樣是無法分開的,他們是整體中相互融合的部份。

在八卦拳中,[內]輿[外]的套路其訓練的方法及重點,會依每一個套路而有所不同,然其中[內]與[外]不同在於所欲訓練的.[氣]種類的不同。

據何靜寒先生解釋,身體中的氣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與肌肉纖維平行流動的,另一種流動,則是由皮膚經由筋絡直接到器官。第一種氣,主要是在外練的課程中練習到的,另一種氣,則是在內修的套路上可練習到

二、八卦拳的練習套路.

如上所說,宮氏沒有既定的訓練步驟,底下只是簡單的列出套路的名稱,給予一個概略的描述,說明每一不同套路的基本訓練哲學。

1. 八母掌:

八母掌又稱八掌。這些是練習者走圈時所持的姿勢,並且每個姿勢能呈現出每個卦靜態的特徵。當練習者走圈時,上半身要保持靜止,當練習者保持一種姿勢走圈走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將會做[換掌的動作]以改變方向,並且以同樣的姿勢繼續走圈。而下一次改變方向,練習者的勢就會變成另一掌,直到練習者已經經過八個母掌,不然他將一直維持這狀態。這是用來訓練走圈時的腳步,與每一個姿勢關連的內與外的結合,並且學習宮所謂的[動中之靜]。  

雖然這些所持的[定勢] (holding postures)很明顯的是八母掌練習中重要的部份,然而這套路中改變姿勢的部份亦同樣重要。有三種換掌的方式是宮派的學生所要學習的。第一種是學生練習[推掌]的時候、欲改變方向所使用的。這個掌,乃是八卦標準的掌式 (ready stance position),並非八母掌之一,但卻是學生在練習走圈的基本步法。何解釋說:[因為在推掌中,重點不在移動氣讓它盡量充滿整身體。推掌變掌的設計在改變身體的方向時仍能保持氣的穩定。]

當練習八母掌時,有二個變化被用到。何說:[在掌間的變換應慢及平順,劇烈的改變不自然且會傷到身體。因而,我們應該避免急劇的改變,如陰與陽之間的變換、左和右、高和低等等。]第一個變化的方式,稱為下穿掌,乃是當改變方向時,運轉氣的簡單換掌。這動作是從高到低再到高。

當學生在換掌時,已能使用下穿掌,正統的換掌方式則顯得較複雜。這變換方向的方式稱為[換掌四式],就好像這名字所提示的,包含四個動作。這些動作是:[青龍返首]、與[大蟒翻身]、[黑熊探爪]、[白蛇纏身]。何說,這四個動作構成完整的過渡(transition),並讓身體安全、流暢的從任何位置轉到另一位置。

這八母掌中的每一個,都跟八卦中的一卦有關,並且就像我們先前所提到的,跟身體的某一部份有直接的相關。獲得這八掌的能量所帶來的感覺及它與身體的關係,是了解八母掌重要的部份。

當走圈的時候,宮氏的學生走步是在低樁時,將腳提至膝蓋的高度。這樣的方式及讓學生維持低樁,則練習者能發展強壯的腿、行動中的穩定性,及良好的平衡。稍後,學生在走步時,將不需要抬至如此之高,但將繼續用heel-toe-step。這種步法,又稱[獅子步],是尹福八卦系統的特色。

2.八掌拳:

在八母掌中,這八個姿勢不是移動的,而是保持靜止的,當練習者開始練習這直趟套路的八掌拳(又稱八卦掌),他將開始在這些姿勢中實行改變動作,並且開始瞭解姿勢,及從一個姿勢到下一個姿勢的移動,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在八母掌中所學得的姿勢,在八掌拳的練習,變得連貫起來。這教導學生在這八掌形成連接。在這直趟的套路中,這八掌改變他們靜止的外表,因八掌拳是八掌動的特徵,重點是在練習這些動作時氣的流動。宮寶齋說[重點在於練習者在做這些掌的改變時,不曾困惑於氣與力。]

這個型式,及其他宮寶田八卦系統中的直趟套路,有偏向少林羅漢的味道。這樣的味道在尹福八卦的支派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當何靜寒被問起,是否在尹幅八卦中,有受到少林羅漢拳的影響.他說:[羅漢少林在八卦中。]

雖然在宮寶齋系統中的直趟套路有很強的少林羅漢的味道,然當同樣的套路被結合在八母掌中,並在圈上練習時,少林羅漢的味道幾乎部消失了。圓形的走步,扣步和擺步,轉及扭曲身體的動作及在圓上所做方向上的改變,是另外一個少林式的動作,亦是八卦的特色。觀看何靜寒在圓上練習其中一種[結合八掌]直線的套路,可以對八卦拳的發展有一瞭解,很容易了解到為何董海川結合他的少林武術及道家哲學及圓形走步的練習而形成八卦拳的技藝。何說:[八卦拳的創始人是選擇用羅漢拳的動作及其他派別的武術,以適當的表現八卦的哲學,而形成八卦拳的系統。]

3.兩儀:

兩儀是另外一種直趟的套路。這個套路的動作及重點提供了八卦的哲學與肉體練習之間連接的一個很好的了解。

在哲學中,兩儀是從太極分化而成兩儀(陰儀及陽儀);在拳術中,這兩方面,被表現為左右、上下,及內外。因此,這套路的動作,教導學生如方去將焦點置於左右、上下、前後的動作,並運動之。

4.四象:

四象也是另外一種直趟的套路在哲學裡,四象是由兩儀演變過來的。兩儀象徵上(symbology)是由兩個明顯的對立所代表-----陰及陽;四象乃是兩儀最簡單的組合。而在武術中,所謂的四,乃是由兩隻手臂及兩隻腿所代表。因此,四象中的動作及關聯,被設計來訓練學生在八卦中,有效的使用腿及手。何靜寒說:大部份的人,認為手臂開始於肩膀,然而這長、柔順的動作及這套拳本身的意圖在教導學生去思考手臂是起源於肩胛骨

5.卦砲錘:

八卦砲錘的拳套包含八部份(全部是六十四式),並且是從少林羅漢拳演變過來的。何說:[砲捶在整個系統中,是最重要的直趟套路。因為在它之內,.可以發現兩儀與四象及八圈掌的原理及動作,並且包含了八掌的變化。這個拳套,以八卦的圖形來練習(八個方向),在整個系統中,是重要的一種套路,因為他幫忙發展身體及戰鬥技能。] 

6.八宮拳:

八宮拳的練習中,包含八個套路。這八個套路中的每一種都來自於相對應的母掌及與之相同的卦相關聯。在這練習中,這八掌中的每一種,有其自己的直趟套路。所以練習者能發展對這八掌中每一掌的感覺及能量。因此,在八個拳套中的每一組,都強調這八掌的重要性。

7.武器:

在宮寶齋八卦的系統中,有四個主要的武器。劍及槍,是練習中與[內部]有關的:棍及刀,是練習中跟[外部]有關的。學生只有在證明他們能利用他們身體的時候,才開始學武器。這代表無論他們空手的套路多快、多慢、多大或多小,他們的身體均能跟隨。學生通常先從槍及棍先開始,因他們較劍及刀容易,劍是最後練習,因其最複雜。

同靜寒說:[在八卦系統中的每一套路,是要告訴練習者某些東西。練習者的工作在於練習這個套路,並且仔細的讀它(read it),以找出這拳套所確實要教導的。]這些拳套是有組織過的,所以他們傳達了八卦的原理,這套拳的原理試著耍教導人體應該在其最適宜條件下運作。

他說:[傳統套路的價偵,在於他們在打鬥的動作之外,尚有其他的東西。每一個套路都有其所要教導的,這也就是為何傳統武術的系統有如此多套路,他們都傳達了一個不同的原理或想法,而在練習這些套路時,練習者應該試著去瞭解身體內在的部份是如何與每一個外部動作相連接。]

當教導學生時,宮寶齋對於學生是否切實執行這些姿勢及動作就非常挑剔。假使招式套路與中間的轉換不正確,學生將不能了解套路的原則及意義。

三、武術的原則.

宮寶齋相信,武術中的重要部份,是蘊含在武術背後的觀念,而不是外在力量的發展。他說:[假使練習者有清楚的觀念,他們肉體上多強壯就不重要了。此稱之武力 (武術的力量),而與武理相對(武術的原理)。當運用武術的正確原則而非力氣(strength),就會產生力量(force),假使一個練習者有攻擊要害的完整知識,則他並不需很大的力量。若再加上完善的策略,知道如何應用這策略,並知道攻擊何處,則能有力量(power)去制服對手,而非只靠肌肉力量。]宮堅定的相信,精確的技巧及優良的知識是較肌肉力量更重要的。

在發展技術和知識方面,宮教他的學生了解兩個重要的概念:一個是了解因果,另一個則是隨著這些未知的原素數理,了解如何適應及改變。因果的學習,包含了在戰鬥中預估模式的知識;換句話說,練習者學習對手在面臨攻擊及防守的作時,他最可能的反應。數理包含了能對對手呈現的無法預期的策略及改變的反應。宮氏說明,在學習八卦中,練習者開始培眷對不可知變數的直觀或直覺的反應

宮說,在八卦的應用中,套路中練習的姿勢不必然曾往打鬥中使用到,在八卦套路中所學到的模式利於改變,套路訓練身體正確的、有效的、及自然的移動。一旦身構已被訓練能在這樣的狀態運動,宮氏說,你應忘記你以前所學的每一樣東西,並且只學習如何因應對手。

尹派宮寶田八卦拳 何靜寒老師_知乐斋_百度空间 - http://bit.ly/1tyUmCz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哪來這麼多的孩子需要吃藥?

最近看到新北市從小二開始實施免費過動兒篩檢的消息,心中不免震驚,現在有很多小朋友被貼上了過動兒的標籤,進而選擇看病吃藥。但是這真的解決了問題,還是造成更多的問題呢?
我教過許許多多的小孩,每位小朋友的個性及行為表現都不同,大部份是活潑好動,當然有些調皮,也有少數幾個會把大人搞得很火大。但在我深入瞭解後,總發現太過調皮搗蛋的學生,背後都有一些可以解釋的原因。
曾經有幸聽過一位醫師的演講,提到甜食會讓小朋友好動,蛋或牛奶等食物也可能是許多孩子的過敏原。我真的觀察到,侄子吃了糖果一會兒後,就開始顯得很好動,跑來跑去。後來又觀察其他小朋友,果然也是這樣。這讓我知道,孩子的過動與食物及過敏的問題,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但是在過動篩檢表格裡,都沒有問這些問題。是預設家長都不會給小朋友吃糖、喝牛奶嗎?還是製作篩檢表的醫生不知道食物會影響小朋友的過動表現呢?
另外,現代小孩子的活動空間較小、功課太忙碌,比上一代更難得有機會發洩滿滿的精力,難怪會坐不住。想想我們小時候一放學,就和一大票朋友在三合院、在田野間,玩過一個又一個東奔西跑、爬上跳下的遊戲,滿身大汗,不亦樂乎!現在的小孩放學後,不是跑安親班就是跑補習班。回家後,寫完學校和安親班的功課後,就差不多要睡覺了。他們連睡覺時間都不夠,更何況是玩耍?
我更觀察到,很多小孩在學校時,可能已經累積了很多不懂的東西,還來不及問清楚或自己搞清楚,到了補習班又繼續被填鴨。大人如果能設身處地去想像一下這樣的學習負荷,應該可以明白孩子的難處了!就算是大人,翻開一本陌生領域的書,也會有想要趕快合上,轉身走掉的衝動,不是嗎?小孩子在大人權威的要求下,如果不能開溜,只好在坐位上不安分的扭來扭去。
可能導致小孩毛毛躁躁,不好管教的原因還真多!我不禁要問,如果我觀察到的根源有以上這些,那麼吃藥能解決什麼問題呢?為了「醫治」過動症吃的中樞神經興奮劑,不能代替田野所提供的空間吧?有一次我很好奇地上網去查,才發現它的副作用非常的多而且可怕,還可能導致暴力。我很納悶,副作用這麼多的藥,能吃嗎?
有一次,我跟一個媽媽聊到這個問題。她說在兒子幼稚園時,曾經帶他去看醫生,拿了藥回來吃,吃了一次,就不敢給孩子吃了。因為小孩子吃了之後,坐在椅子上不動,她看得出來,孩子不是不想動,而是動不了了。她後來沒再給孩子吃藥了,藥物的影響,明顯可見!
幾年前,我曾教到一個好動的小孩,有時上課會站起來走動,媽媽曾懷疑他過動。我讓媽媽看了一些資料,並建議她謹慎評估該怎麼協助孩子。她當時決定不讓孩子吃藥。那孩子在我班上,除了上課比較活潑好動,坐不住外,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事隔幾年,又教到他時,他卻已經在吃藥了。我看到他在上課中,忍不住的拔自己頭髮,直到頭頂上已有個小圓禿。這孩子也不時有呆滯渙散的眼神,這些都不是一個小學生該有的樣子。他們應該是天真、快樂,精力充沛的和同學打打鬧鬧。到後來,這孩子甚至需要一個外聘老師,專門陪在他旁邊才能上課,但是幾年前他曾經可以自己在課堂上活活潑潑的學習啊!再過幾個月,他轉學了。
我看他離開,覺得非常難過。我不知道藥對他有什麼幫助?根本的問題沒解決,再多的藥物也無用,只增加了藥物依賴及副作用的問題。這個孩子的未來怎麼辦呢?
再回頭看新北市的過動兒免費篩檢的方案,我想精神科醫生提出的研究數據說百分之八的孩子過動,讓新北市政府覺得實施篩檢是德政。但是我也有十幾年的親身教學經驗,到底哪來這麼多的孩子需要吃藥?我真的找也找不到。他們是孩子啊!教育領域裡的用藥「趨勢」讓我覺得沉重,我們孩子天真快樂的本性,會不會因為這些篩檢,而蒙上一層厚厚陰影?我真心希望大家能給予孩子耐心和愛心,吸收更多元的資訊,對這個議題有更多瞭解,才能真正幫助我們摯愛的孩子!成長中的身體需要的是營養素,成長中的心靈需要的是耐心指導和關愛,化學藥物從來不是必需品。

哪來這麼多的孩子需要吃藥? | 即時新聞 | 20140624 | 蘋果日報 - http://bit.ly/1sEZ1oS
過動症激增 學者憂過度診斷 | MSN 新聞頻道 - http://bit.ly/1lzUjkK
過動兒狀況多 服藥不一定有用 | MSN 新聞頻道 - http://bit.ly/1ujb9h1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維他命B3過量 死亡率增7%

【邱俊吉╱台北報導】最新國際研究指出,又稱維他命B3的菸鹼酸,無法降低高血脂患者心肌梗塞、腦中風風險,還可能提高死亡率,多數人都不應吃菸鹼酸補充劑。國內醫師說,已知大量菸鹼酸會造成血糖上升,使高血脂病患血壓升高,不宜大量攝取。營養師建議,肉、奶、蛋都含菸鹼酸,多吃天然食物補充營養即可,不用額外吃維他命。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最新研究顯示,追蹤約兩萬五千名五十至八十歲,來自中國、英國與北歐國家的高血脂病人資料四年,證實這群已在服用史他汀類藥物以控制血脂的患者,若額外補充大量菸鹼酸及另一種抗菸鹼酸副作用的藥物,心肌梗塞、腦中風機率並未顯著下降,還會產生嚴重副作用。

恐使肝功能下降

嚴重副作用包括血糖異常、痛風增加、肝功能下降等,且有些在研究開始時並無糖尿病的患者,後來卻出現糖尿病;推算菸鹼酸會使服用者的死亡風險提高百分之七。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解釋,血脂若偏高,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機率也較高,醫界常用史他汀類藥物降低血脂中的壞膽固醇,菸鹼酸可提高好膽固醇,多年前即有醫師用高劑量菸鹼酸輔助治療降血脂;但已有研究顯示,大量菸鹼酸會造成血糖上升,使高血脂病患血壓升高,現又有這篇最新研究,更證明菸鹼酸不宜大量攝取。

每日上限35毫克

市售維他命多含菸鹼酸,維他命B群產品含量更高。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國健署建議菸鹼酸每日參考攝取量為男性十六毫克、女性十四毫克,每日最高三十五毫克,與醫界用上千毫克輔助治療降血脂差距很大,民眾不用緊張;呼籲多從天然食物補充營養,肉、奶、蛋都含菸鹼酸,不用額外吃維他命。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則認為,國健署建議每日最高攝取菸鹼酸三十五毫克,食藥署又規定維他命每顆最高可含菸鹼酸一百毫克,可能吃一顆便超標,對血糖控制不佳者有風險,應重新檢討。食藥署回應,含量參考國外規定,且菸鹼酸可迅速排出體外,應無健康疑慮。

維他命B3(菸鹼酸)小檔案

●功能:可維護皮膚、消化道、神經的健康
●食物來源:肉、蛋、奶類皆有豐富含量,從豆類、堅果類中也可攝取得到
●缺乏後果:恐引發噁心、疲倦、煩躁、健忘、食欲不振等問題;嚴重缺乏恐產生皮膚發炎、腹瀉、癡呆等症狀,最終死亡
●最新研究:服用大量菸鹼酸,可能帶給高血脂病人嚴重副作用,死亡風險提高7%
●注意事項:市售綜合及B群維他命產品,每錠B3含量介於10∼100毫克;專家建議,每日總攝取量最好不超過35毫克
資料來源:許惠玉主任、趙強營養師、法新社

維他命B3過量 死亡率增7% | 蘋果日報 - http://bit.ly/WlGp02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功夫的原理--李小龍

我的老師葉問先生—廣東詠春門第一高手—就會過來告訴我:「小龍,放鬆一點兒,定下神來。忘掉自己,注意對手的招式,讓你的腦子不受任何意志的干擾,完全出於本能地指揮你去反擊。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超然。」這就是了,我必須放鬆自己。不過就這樣,我又已經是在運用意志力了。也就是說,在我講「我必須放鬆」的時候,這種要達成「必須放鬆」所需的力氣,已經與「放鬆」的定義相違背。

等我這種「自我修煉」達到相當程度時,我的師傅又會過來告訴我:「小龍,讓自己順乎自然而不加干涉。記住,絕不要讓自己逆抗自然,不要直接去對抗難題,而要學會因勢利導、順勢而為。這個星期不要再練了,回去好好想一想。」那一個星期我留在家裡,沉靜下來,用心思考了很久。練了幾回之後,我決定放棄了,改乘一條小船出海。

功夫的原理--李小龍 - 讀者雜誌 - 健康樂活 - udn聯合書報攤 - http://goo.gl/huUMJa

在宅養老才是長照主流

衛福部於今年公佈《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但從草案擺出來琳瑯滿目的給付項目上,看不出來我國長照政策的目標與重點。且從台灣目前「機構式服務」供過於求,但其他「居家式服務」均嚴重不足的情況,亦不知長保打算如何讓「居家式服務」長出來,支持民眾在宅養老?
在宅養老不僅是我國老人的偏好,更是世界主要長壽國如日本與北歐的長照給付主流項目。因為這種相對便宜的長照服務能預防與延緩老人失能或失智症惡化,也就能延後或縮短人生的臥床期,達到「失能壓縮」效果,也替長照省錢!
但台灣的長照發展方向卻與此相反。2013年台灣269萬老年人口中失能者約45萬人(依照衛福部公佈老年失能率16.5%計算)。供給量第一名的「長照機構式服務」超過10萬床,可覆蓋老年失能人口的22%;第二名的「居家服務」(4萬餘人使用)覆蓋老年失能人口的9%;而「日間照顧服務」(不到2千人使用),僅覆蓋老年失能人口之0.4%。這樣的配置反應出我國長照政策只注重「末端」而沒有「前端預防」概念。
全世界最早遭遇高齡少子化問題的北歐與日本,其長照制度都是以「預防」為重點。日本於2000年實施長照保險,近十年來的制度改革重點均在發展以「國中學區」為範圍之社區整體長照服務,不僅照護機構走向社區化/小型化/似家化,且長照保險與地方政府也加強提供普及平價之公共預防服務,以減輕長照保險之財務負擔。
丹麥自1987年起即不再興建長照機構,但發展出更多社會住宅與老年服務住宅。其長照政策的核心理念是「幫助老人幫助她/他自己」(help to self-help),因此長照政策重點在發展一套公共社區照顧服務系統,以對應自立程度不一的各種老人需要。根據2007年統計,丹麥85萬老年人口中僅3.8萬人(佔老年人口4.5%)住在長照機構,14.2萬人(佔16.7%)住在自宅使用居家服務。且總計16.6萬居家服務使用者中,超過半數是80歲以上。
有意思的是,使用居家服務的丹麥人並不是都「重癱」在自己家裡。2011年的統計顯示,63%的人每週只使用不到兩小時的居家服務,12%每週使用2小時以上但不到4小時的服務,僅3%的人每週使用20小時以上。可見當老人早早用、少少用(例如家事打理等支持性服務),就可以發揮自立養老、預防失能的效果,也替全國省下長照支出。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且工作年齡人口與薪資水準已在急遽減少,如果長照政策不重視預防,如何撐得起國人平均餘命近80歲,且十年後老年人口比例將翻一倍(達到20%)的人口結構?長照的世代正義如何可能?

在宅養老才是長照主流 | 即時新聞 | 20140715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GIkecx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乳癌激增、年輕化 塑化劑是禍首

民國100年席捲台灣的塑化劑風暴,讓大家發現,曾經從茶飲果汁到運動飲料、膠囊或錠狀保健食品,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中研院研究證實,國內乳癌患者年輕化且雌激素受體陽性比率高,與塑化劑有關。

癌症連續32年高居十大死因之首,聯合報系與中研院首度合辦「健康高峰論壇」,以「個人化防癌新未來」為主題,分享癌症研究最新資訊,第一場於7月19日上午,由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公開與國衛院共同研究成果,揭開乳癌最新發現。

陳建仁指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國內女性乳癌發病年齡有「早發性」的特徵,約半數年輕乳癌病例沒有已知危險因子的暴露,透過重疊病例對照研究,證實塑化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會刺激雌激素分泌,增加乳癌罹患風險。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好發的癌症,每年約167萬名婦女罹患乳癌。相較於歐美,台灣雖屬於乳癌低發生率地區,但乳癌發生率在過去30年激增5.4倍,半數發生在停經前,發病年齡有「早發性」特徵。

相較於西方年輕乳癌患者,國內年輕乳癌病例明顯有較高的雌激素受體(ER)陽性表現,似乎與雌激素過多暴露有關。雌激素除體內合成,環境中也有許多物質具荷爾蒙作用,稱為環境荷爾蒙,塑化劑即是環境荷爾蒙主要來源。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已被國際癌症總署列為2B級的可能致癌因子,研究團隊比較乳癌病患尿液中所含DEHP代謝物「乙基己基鄰苯二甲酸酯(MEHP)」濃度,明顯高於對照組,塑化劑可能有進一步催化乳癌的效果。

2014健康高峰論壇訂於7月19日、20日在台大霖澤館國際會議廳召開,邀請九位學、醫界講者針對肺癌、乳癌、肝癌及胃癌等四大癌症,提供癌症研究的最新資訊。
乳癌激增、年輕化 塑化劑是禍首 - Yahoo奇摩新聞 - http://bit.ly/1qXIkTx

台灣是石化產業大國,民眾常接觸大量塑膠製品,極易接觸到塑化劑。環保署昨指,目前針對主要且常見的26種塑化劑全都已自源頭管理,下游產品也分別由衛福部、標檢局、農委會制訂標準管理,且會不定期抽檢;過去不少塑膠製品被驗出塑化劑超標,如黃色小鴨玩具、滑鼠墊,都曾被驗出超標逾百倍。
申報列管訂限值
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我國由環保署擔任管理召集機關。該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處長袁紹英說,目前全部26種塑化劑皆列入毒性化學物質管理,進口和流向都要申報,之後由各主管機關訂出限值。食品、塑膠杯、保鮮膜等食品容器及化妝品等,由衛福部負責;服裝、玩具、雨鞋及兒童用品等由標檢局負責;農產品由農委會負責。
僅幼兒食器禁含
環保署指,各機關會不定期抽驗,如標檢局去年抽驗黃色小鴨玩具,曾驗出有些塑化劑含量達15.2%,比國家標準0.1%高出151倍;去年也驗出有滑鼠墊塑化劑達11.8%,比國家標準0.1%超過逾百倍;兒童雨衣也曾被驗出超標。
衛福部說,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容器,如奶瓶、奶嘴,不得檢出塑化劑;保鮮膜、塑膠杯、塑膠袋等,塑化劑含量不得超過產品重量百分之0.1,溶出量規定則從0.3ppm(百萬分之一濃度)到30ppm。去年衛福部抽檢100件嬰兒塑膠奶瓶,僅1件含塑化劑2ppm;另前年抽檢市售保鮮膜、吸管、塑膠袋,合格率100%。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目前整個環境都有塑化劑存在,管制也沒用,只能建議民眾盡量避免接觸,例如勿使用塑膠杯碗等餐具。
記者唐鎮宇、張博亭
無所不在 玩具滑鼠墊超標百倍 | 蘋果日報 - http://bit.ly/1zUv3iP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口腔健康-愛吃醋喝檸檬水 牙齒琺瑯質被侵蝕

台北市28歲的李小姐平時喜喝醋養生,日前因牙齒酸痛就醫,結果醫師發現她牙齒有酸蝕現象,詢問後知道她有喝醋、飲用檸檬水的習慣,推測因此牙齒受損。牙醫師表示,口腔內若長期處於過酸環境,牙齒表面琺瑯質會被侵蝕,進而造成牙齒脫鈣、甚至蛀牙。

李小姐的牙齒原本潔白整齊,一口「貝齒」相當吸睛,但她聽說喝醋可以養生、檸檬水可減肥,因此這3個月來天天飲用,結果近日覺得牙齒酸痛,經檢查後發現她的琺瑯質變薄,有蛀牙的跡象,醫師詢問下,才知道她一天至少喝1000cc稀釋的健康醋,推估因此琺瑯質被侵蝕。

琺瑯質是牙齒最外層的組織,除了咬碎食物之外,也可保護下層的牙本質,但琺瑯質不會再生,因此當有蛀洞產生後,不像其他組織會自行修復。

醫師顏明良表示,近年來不少人流行喝醋養生,即便是稀釋過後,也是酸性飲料,會讓口腔環境從中性變酸性,長期下來琺瑯質流失過多,無法彌補。

顏明良表示,因飲食造成的牙齒酸蝕,初期看不出明顯的損傷,但牙齒會開始出現白斑,琺瑯質變薄,整顆牙齒看起來「黃黃的」,之後有可能牙根部位露出牙本質,若繼續酸蝕,民眾只要用力咬牙就有可能牙齒斷裂。

顏明良建議,民眾若喜歡攝取這類飲品,還是要量力而為,若屬敏感性牙齒的人盡量少喝,避免養生不成,牙齒先掉光。

口腔健康-愛吃醋喝檸檬水 牙齒琺瑯質被侵蝕 - Yahoo奇摩新聞 - http://bit.ly/1ngOPiQ

喝醋養生反傷牙!5招顧齒防酸蝕 - Yahoo奇摩新聞 - http://bit.ly/1jEKRRP

喝醋養生,但要小心傷害牙齒!許多民眾喝醋養生,喝檸檬汁、吃梅子抗癌,吃維他命C、泡菜提高免疫力,卻不知直接咀嚼這些酸性物質,會讓牙齒受損。牙醫師建議民眾,稀釋並用吸管飲用酸性果汁或醋,同時要多漱口稀釋,才能減少牙齒直接接觸酸性物質,造成牙齒受到傷害。

成大醫院牙體復形科莊淑芬主任醫師指出,許多人喜歡喝醋養身,小心身體還沒顧到反先傷到牙齒,因為所有的醋即使稀釋過後還是酸性,喝入體內也不會變成鹼性,根本無法調節體質,而且長期喝醋下來,牙齒牙釉質流失過多,一般外用牙膏也無法彌補。

小心化學性牙齒酸蝕

一般而言,牙齒敏感原因可分成細菌性、物理性、以及化學性。蛀牙和慢性牙周病造成的牙根暴露屬於細菌性;物理性包括刷牙過度用力造成的牙齦萎縮,或是喜歡咀嚼核果、軟骨等堅韌食物造成牙齒磨損等。但有一類原因是不易預防的,也就是酸所造成的化學性牙齒酸蝕,元凶主要是酸性食物或飲料。

牙醫師發現,以前酸蝕原因常是喝可樂、檸檬汁,現在經常聽到喝醋引起,應該是和近來喝醋養身風氣有關。成大醫院研究團隊特別收集了市面上幾樣調味用醋、醋飲、與酸性飲料,測試其pH值。

市售飲稀釋酸性仍偏高

莊淑芬牙醫師指出,研究結果顯示所有的醋都是酸性,pH值是2.3至3.2間。即使如廠商建議加1.5至5倍開水稀釋,其酸度差別並不大。而牙釉質的礦物質會在pH值5.5以下開始溶解,因此牙齒接觸醋酸飲料,就會逐漸產生酸蝕。

化學性的牙齒酸蝕現象,與細菌性或物理性不同,初期看不出有明顯的受損,但牙釉質有白斑,慢慢地整顆牙齒牙釉質變薄,以致牙齒顯得較黃,但多半還是以牙根部位的受損較嚴重,甚至明顯凹陷露出牙本質。

喝酸性飲料勿立刻刷牙

此外,有些民眾以為喝醋之後立刻刷牙就可以避免牙齒酸蝕,但牙醫師提醒,牙齒遇到酸表面會軟化,立即刷牙更可能造成牙釉質缺損。因此要呼籲民眾,喝醋如喝酒,都是淺嘗即可,不要還沒達到養生的效果,就先傷了牙齒。如果已經發生牙齒酸蝕缺損,也要盡早填補,避免牙釉質進一步的缺損。否則,傷及內層的牙本質與牙髓,可就得不償失了。

5招避免酸味食品傷牙

1.健康醋:適量添加調味,飲用時應稀釋並以吸管飲用。

2.醋泡菜:降低醋酸濃度,食用前以清水濾過表面酸味再食用。

3.維他命C:直接以開水吞食,不直接咬碎或含在口中避免傷牙。

4.醋漬梅:先將梅子浸在開水中30分鐘稀釋梅酸,先喝梅汁再吃梅子。

5.檸檬汁:檸檬搾汁稀釋後再以吸管飲用,勿切片直接食用。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台灣的急診醫療令人擔心


台灣各大醫師急診室之壅塞情形,其實是醫療崩壞的徵兆。台灣的醫療崩壞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醫療勞動條件惡化:訴訟多、暴力事件頻繁、醫護過勞、專業不受尊重。
(2)醫護人員逃離職場或轉職到低風險科別。
(3)醫療難民〔人球〕湧現於急診室。

DRG 上路後,人球更多,情況將更惡化!
醫療勞動條件惡化的根源是台灣的健保制度。全世界沒有一個像台灣健保制度這樣集大成的拼裝車:【總額浮點點值】+【核刪】+【放大回推】,所以變成醫療產業窒息、藥材醫材成本無限下殺求生存,醫護勞動人力更加血汗、病患安全束之高閣。健保署於今年7月1日起,已實施第二階段的 DRG 共254項 (**),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全部納入其中。DRG制度是在懲罰搶救重症病人的醫生,救越多罰越大……,哪有醫生會笨到去開一個危險、會被告、又會讓自己賠錢的刀?病情複雜或嚴重的病人,因沒醫師願意處理的後果,最後都將出現在各大醫院急診室,這就是所謂的「DRG 醫療人球」!
【醫勞盟】健保毒瘤漫延各大醫院急診室 | 即時新聞 | 20140705 | 蘋果日報 - http://bit.ly/1j5I8QZ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防禦性醫療

台灣律師1個小時的諮詢費要1萬元,醫師的診察費卻只是250元,還常跟著總額浮動打折扣。
汽車進廠保養,至少就要半小時,更何況人比車子複雜千百倍,豈能兩、三分鐘就打發掉。
前兩周,有一位病人來看我,她是在2005年得到乳癌一期,治療後一直都很好。她在2013年3月發現CA153腫瘤標誌升高,她的主治醫師因此安排肺部電腦斷層,結果發現肺部有一個微小的節結。因此她在2013年12月又被安排了另一次的肺部電腦斷層 ,報告顯示微小節結依然存在,大小沒有改變。她的主治醫師過了半年以後,也就是2014年5月,又安排了一次全身電腦正子檢查,結果顯示這個節結沒有顯影。但是她的主治醫師還是不放心建議她做電腦導引肺部細針切片,她因為害怕切片,因此到我的門診尋求第二意見。
我在門診差不多花了1個小時的時間,弄清楚她的乳癌期別,治療方法,CA153腫瘤標誌過去追蹤的變化,兩次肺部電腦斷層及一次全身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也終於了解,她是現代醫學中醫療的濫用誤用,與防禦醫學的典型例子。

價值與價錢不對等

首先,CA153腫瘤標誌從來就不是乳癌治療後的必要追蹤項目,尤其病人已經完成治療8年以後。其次,一次肺部電腦斷層的代價等於是照了100張X光片,一次全身正子電腦斷層等於是照200張X光片。也就是說這位病人在短短的15個月被照了400張X光片的輻射量。更不要說,她在過去這段時間,因為被告知可能復發的煎熬。
這個病人真的接受到好的醫療照顧嗎?顯然,她接受很多昂貴檢查,卻不用自掏腰包,全部都是全民健保埋單。她原來的主治醫師在國內也算有名,每一診次病人至少都是60、70人以上。因為時間有限,怕漏看一些重要的臨床問題,必然需要做很多的檢查以補足時間不夠的問題。
目前健保制度的設計,有檢查就有收入。病人也常因為做很多的檢查而感到滿意。像我看她一個小時,了解病史,把所有的臨床資料重新整理,一張張比對前後電腦斷層影像的微小差異,健保只有給付250元診察費。久而久之,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就愈來愈沒有人做了。
價值與價錢如果長期不對等,有價值的事,願意做的人會變少,有價錢的事,做的人會變多。台灣醫界的「六大皆空」,就是長期價值與價錢不對等的結果。哈佛大學的麥克波特教授說:「在醫療行業裏,病人得到的醫療價值,取決於醫療提供者可以得到什麼回報。」

怕被告做更多檢查

這個案例的另一個現象,就是防禦醫學,因為醫師沒有時間詳細解釋腫瘤指數升高的臨床意義,就只好做更多的檢查,以避免被病人控告,造成醫療糾紛。病人還以為醫生很照顧她,但換得的卻是不必要的輻射檢查。
其實醫師的診察工作類似律師案件的諮詢,買的是專業的智慧。只有對於醫師腦力、時間的投入做合理的回饋。有價值的事,才會有人做。任何一位「名醫」門診大排長龍,看診三長兩短,其實毫無醫療品質可言。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若診察費跟諮詢費一樣(鄭鴻鈞)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xDq720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簡單的視力訓練

image

博客來-電腦、手機盯再久也不怕!消除眼睛疲勞、有效回復視力的中川式護眼法 - http://bit.ly/1mTag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