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民眾,超過七成已有骨質流失問題,醫師也建議,儲存骨本、減緩骨質流失,要從年輕時做起,40歲以下多運動,簡單的跳躍、快走、跳繩都可以改善骨密度,年老時跌倒的風險較低。
骨質疏鬆症學會監事黃兆山表示,除了從飲食中補充鈣質,也不要怕曬太陽,以攝取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更重要的是,從孩童開始,最好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強化肌肉力量。因為只要筋骨不活動,例如長期臥床休息、石膏固定等患者,很容易導致骨質流失、肌肉萎縮,幾周之內就會增加骨折風險。
黃兆山說,要增加骨密度也要選對運動,騎腳踏車、游泳無法改善骨密度,必須是荷重的有氧運才能幫助預防骨鬆,對於年輕人,跳繩、慢跑是不錯的選擇,或是每周3到6天,每天跳躍約50次,離地約8公分,以及每周3天,每天45到60分鐘的快走。
但是對於評估已有骨折風險或是老年人,則應避免跳躍、以及脊椎前彎、搬運重物,降低脊椎發生壓迫性骨折的風險。建議維持適當體重、並且選擇爬山、快走,以改善肌力和平衡感。
由於骨鬆引起的骨折,會導致患者臥床、提高死亡的機率,因此黃兆山也說,老年人最容易跌倒的地點是在家中的臥室、浴室,最好要加裝適當的扶手、磁磚要止滑,減少意外發生。
全文網址: 存骨本!快走、跳繩、爬山最有效 - 骨質疏鬆症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9124#ixzz2cbTlmwII
---------------------------------------------------
從這篇報導可知:
運動是有其限制的(需要在指導下從事),如40歲未患骨質疏鬆症的人,可多作跳躍的運動,是有幫助的,相反的,若是已患骨質疏鬆症的病人,則應避免跳躍,是有害的。
在健康的人,蹲踞的動作,是有益的,而椎間盤突出(Herniated InterVetebral Disc)的病患,則可能因增加腹壓而惡化症狀。
有些疾病必須要從年輕時就開始預防,如骨質疏鬆症和失智症,發病後,就很難治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