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Use it or lose it

之前老師很喜歡提的一句話
很值得思考一下

Use it or lose it--the hazards of bed rest and inactivity.Corcoran PJ.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oston, Massachusett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lay wisdom teach us the benefits of exercise
and the hazards of idleness. Yet the myth persists that "bed rest is
good for you" when ill or convalescing. Abundant scientific evidence in
the past 50 years has demonstrated the specific damage done to each of
the body's organ systems by inactivity. Both aging and inactivity lead
to strikingly similar kinds of deterioration. I summarize the data from
military and veterans' hospitals, rehabilitation experience, aerospace
research, and gerontology and review the physiologic and metabolic
changes of aging and inactivity, along with strategies to help prevent
the iatrogenic complications of bed rest.

[Inactivity and immobilization][Article in German]
Preisinger E.
Universitätsklinik für Physikalische Medizin und Rehabilitation, Wien.
Bed rest and immobilization of joints are amongst the most frequently
prescribed therapies. However, inactivity, elimination of gravity and
immobilization lead to multiple physiological changes. Well known are
effec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the cardiorespiratory, the metabolic and
the endocrinologic systems, the psyche, the bone and muscle tissue.
Early mobilization and measures to support mobility in chronic cases are
of major importance in avoiding structural damage.
PMID: 8128825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對民間流傳運動之看法

很多民間流傳的治療方式,有些確實是存有療效的,有些卻必須抱持求知的態度。
醫療上的復健治療運動,有其所謂的適應症與禁忌症。我想流傳民間的運動治療,也應該有如此的想法。
若是沒有確實的把握,還是寧可抱持謹慎的態度。很多後遺症是需要長時間才會顯現出來的。

躺輪胎治骨剌? 民眾天天做
 更新日期:2007/10/26 16:09
每天到公園運動的阿公阿嬤,對於躺在輪胎上做伸展,幾乎是人人都會做,人人都覺得很有用,這些沒有根據的自創運動療法,卻讓很多銀髮族喜愛,其實觀念的不 正確,是很容易造成受傷。公園裡的阿嬤躺在輪胎上,輕鬆自如的動作,卻是危機四伏,民眾覺得像這樣,做完伸展運動,的確有比較舒服,像這位74歲的阿嬤, 也是聽說長骨剌,躺在輪胎上做復健很有效果,就這樣天天做了20幾分鐘躺輪胎,但是躺到兩腳癱瘓的案例,大家覺得是少數才會發生。
其實公園裡潛在的危機,還有像這樣磨樹幹大部份的民眾,都是一傳十、十傳百,那個有用就試試看,認為自己的身體最了解,不要出太多力氣,就不會有意外發 生。
其實不管做什麼運動,熱身很重要觀念的正確,是為健康把關的基礎,運動是為了身體更強壯,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錯誤,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民視新聞李岳 樺、鄧山田高雄市報導)



台灣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可愛人物

台灣還有些非常可愛的人物,值得我們尊敬。當大家在紛紛擾擾之際,就覺得自己很渺小。
讓生命中還是存在作"傻事"的感動。

愛心3劍客 捐善款近千萬
 更新日期:2007/10/26 04:39 記者: 陳雅玲╱雲林報導
 拾荒阿嬤廖有險廿二年來靠著拾荒所得助人,許多鄰里居民受感召協助阿嬤資源分類工作,兩位 里民十多年前加入拾荒行列,拾荒所得和阿嬤一起做善事,三人每年至少嘉惠超過百位貧戶。
 鄰居廖日月和正興里前里幹事陳景松,十多年前看到阿嬤不辭辛勞拾荒行善,決定一同加入拾荒行列。已經七十歲的廖日月看起來像五十歲,她笑說阿嬤教她行 善,她們都笑咪咪的做,「根本沒時間老,」資源回收場老闆看他們三人一同拾荒行善,稱他們是「愛心三劍客」。
 三年前回到故鄉西螺開資源回收場的余鋕仁,看到阿嬤熱心助人,深覺感動,便和太太陳美芳輪流到阿嬤家幫忙資源分類和義務載運,余鋕仁說,「做善事當然要 大家一起來」。住在阿嬤隔壁的洪有道醫師雖然沒時間做回收,卻自願替愛心三劍客管帳,資源回收得來的錢都由他管理。當過里幹事的陳景松則負責了解通報的貧 戶個案,再由洪有道撥款。
 洪有道表示,這筆愛心捐款每年固定捐給冬令救濟地方低收入戶及接獲通報的急難救助個案,估計每年至少幫助上百人,廿二年來捐出累計近千萬元。
曾當義工結善緣/獨身癌漢 寺廟收留
 更新日期:2007/10/26 04:09  
〔記者邱紹雯╱新店報導〕台北縣一名男子年輕時協助新店市玉旨玄聖宮興廟當義工,不求回報,老來無子依靠,又罹患口腔癌,生活清苦,玄聖宮的住持陳金銅感 念他早年的善心,收留照顧,八旬住持照顧六旬獨身病漢的故事,在社區傳為美談。六十二歲的陳榮晃年輕時在新店市一帶工地四處打零工為生,父母早已過世,他 未娶妻生子,打光棍過了一甲子,三年前罹患口腔癌,多次進出醫院動手術,拿掉了牙床、舌頭,插上鼻胃管,現在無法言語,只能以流質食物進食,體力也越來越 差。
患病後,陳榮晃無法工作,也無依無靠,某日他來到位在新店市中正路六百六十三巷底的玉旨玄聖宮,碰上了八十一歲的住持陳金銅,兩人一見如故。
原來陳榮晃在卅三年前玄聖宮興建時,就曾到廟裡當了一百多天的義工,不求分文,這段善行也記錄在廟內的感謝牆上,陳金銅對這段往事仍記憶猶新。
他說,陳榮晃年輕時沒事就會到廟裡幫忙,許久沒見,沒想到他為癌症所苦,愁容滿面;得知他沒地方居住,也大開善門,讓他暫棲廟中,起碼有個遮風蔽雨之所。
三年來,兩位相加逾百歲的白髮長者相互為伴,陳榮晃靠一個月四千元的低收入補助為生,陳金銅則以誦經祝禱、關懷提供心靈支持,陳榮晃無法開口道感謝,問他 是否認為年輕行善仍有好報,他則默默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獨得4.5億 慨捐千萬做公益
 更新日期:2007/10/26 04:09
〔記者楊倩慧╱苗栗報導〕苗栗縣卓蘭鎮「億萬富翁」投注站10月2日開出4億5千3百多萬元的樂透">大樂透頭彩1人獨得,這位幸運得主昨天委託彩 券">台灣彩券董事長尚瑞強捐出1019萬元,其中797萬元捐給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卓蘭鎮公所及峨崙廟各100萬元,卓蘭救護協會10萬元,投 注站也吃紅12萬元。
尚瑞強表示,台彩開賣以來,高額中獎人透過中國信託銀行捐出的總額達6700多萬元,其中大樂透頭獎中獎者的捐贈比例近8成。
尚瑞強表示,卓蘭這位幸運得主是40多歲的男性,目前已遷居外地,從事貿易工作,他返鄉探親時,常到當地百年信仰中心「峨崙廟」參拜三山國王,「億萬富 翁」投注站與「峨崙廟」相距約50公尺,這位得獎人希望對卓蘭鎮及神明有所回饋。
中年男 返鄉拜神大樂透
這位幸運得主的4億5千3百萬元獎金,是台灣彩券開賣以來,單注頭獎獎金的第3高,尚瑞強、總經理黃志宜昨天代表幸運得主,前往「億萬富翁」投注站舉行捐 款儀式,由鎮公所秘書黃石榮、峨崙廟主任委員陳中和、救護協會理事長徐易祿等人代表接受。
捐贈儀式原定10點半開始,不到9點,民眾就到投注站前排隊「領紅包」,尚瑞強分送250份紅包,內裝50元大樂透1張,鎮民排成長串人龍分沾喜氣。
卓蘭鎮長胡明星表示,100萬元捐款的3分之1將用在照顧弱勢族群及急難救助上。
陳中和說,100萬元捐款由管理委員會監督,每年急難救助約30多萬元,廟方已開辦國中小課後輔導班,另用來補貼退休老師鐘點費,及鄉內各國中小學的優秀 學子獎學金。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吃藥物一定要注意副作用

高血壓藥引發咳嗽 白吃五年感冒藥

 更新日期:2007/10/25 04:09
記者陳維仁╱竹市報導
新竹市實和診所近期發現多起高血壓用藥引發長期咳嗽案例,其中一名年長患者咳了5、6年,老是以為感冒惱人,還自責本身氣管不好,或「新竹風」是元兇,經 過詳細診斷才確定是高血壓用藥「ACEI」引發的藥物性咳嗽,白白吃了5年的感冒藥。
實和診所院長周憲民指出,這些因高血壓用藥「ACEI」(腎素阻斷劑)引起的長期咳嗽患者,多以為自己老是感冒,孰不知是平日服用的高血壓藥物,引發藥物 性咳嗽,其中一名咳了5、6年的老婆婆,在停藥改用其他高血壓藥物後,幾乎一星期就停止了長期咳嗽症狀,跟咳嗽說拜拜。
周憲民指出,高血壓用藥有六大類,其中「ACEI」可能引發1/3的高血壓病患咳嗽症狀,值得注意,有類似情形者應提醒看診醫師改用其他藥物;而引起咳嗽 的因素也千百種,例如過敏、藥物、胃酸逆流、鼻涕、慢性心臟疾病等,不一定是肺部或支氣管的毛病,或是感冒引發,因此民眾不要出現咳嗽就與感冒聯想在一 起。
周憲民並指出,由於「ACEI」是治療高血壓的第一線用藥,因此民眾在用藥後出現易咳嗽等症狀時, 應告知醫師,看是否需要換藥。

「藥」安全╱止瀉藥別濫用∼幼兒腹瀉1周未好卻腸穿孔...

 更新日期:2007/10/25 13:50 記者: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三總小兒科最近遇到3名病例,分別為1、2、3歲,因為腹痛、腹瀉,起先都以為是腸胃發炎,先到附近診所就醫,症狀未改善還合併發燒,結果來到醫院已經病 發約1周,經過抽血、觸診及照X光,才發現已有腸穿孔及腹膜炎的狀況,緊急開刀、以抗生素治療後,已出院返家。
三總外科部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克琦表示,看診時從開業診所的藥單裡,看到強效止瀉藥及抗生素的成分,加上這些病例都是吃了多天的藥物後卻仍未獲得改善,症 狀卻更加劇才來大醫院,沒想到來時檢查後,才發現小腸末端、大腸處已有腸穿孔,並致腹膜炎的嚴重情況,所幸緊急手術縫補,已無大礙。
陳克琦說,最近天氣多變,食物也容易因保存不佳而孳生繁殖各種細菌,若吃到生冷食物或未經煮沸加熱的東西,都可能提高急性腸胃炎發生的機率。尤其小孩輕微 腹痛、腹瀉時,家長通常很緊張趕緊就醫,他強調,採用止瀉劑來止瀉的時機很重要,尤其腸胃道中有害物質或毒素無法順利排出,加上再服用抗生素,腸道的好菌 生態被破壞,壞菌就會出來作亂,毒素殘留體內,提高腸穿孔及腹膜炎的危險,時間拖愈久,恐至敗血症甚至有生命危險。
若是家中小孩僅出現輕微腹瀉時,醫師建議不妨可先在家短暫觀察,一天出現2、3次腹瀉、排便量不多、微稀 時,可以先補充水分、或電解質水,同時觀察有無合併其他病因的發燒。
陳克琦建議,若家長帶小孩就醫時,不妨可記得問清楚醫師是否有開止瀉藥,,若初步就醫持續1、2天未改善,就應該再另尋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大寶法王關於照顧病人方面的開示

教授: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06年01月07~12日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翻譯:(生命電視臺DVD)
整理:陳佳雲
校對:普璞/華容

在幫助病人方面,以前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曾為了一位生病的比丘,親自地為他照護,甚至是幫他清理大小便,是有這樣的歷史記載。
但反觀我們,雖然身為佛陀的追隨者,但自己還以為自己是高高在上,很尊貴的樣子,因此,也不要說能夠放低身段去照顧陌生病人了。即使是在出家僧團中,師兄弟有人生病了而能以慈心地去照護,這一點我看都已經很難了,那就更不用說以慈悲平等的胸懷去照顧不認識的病人。
因此不管是對轉世的仁波切、上師們也好、一般的出家師父們也好,都要能提供照顧,並且也能為其他的病人做照護,這是很重要的。
身為菩薩行者,不是時常都在祈願能夠成為良藥,成為良醫,能夠去除眾生的病痛嗎?不是都經常這樣發願的嗎?所以我們要能去照顧病人,無論是用修法祈福的方式,或者是真正的去幫忙,實際的去照顧病人,對於我們修行來說,是很重要的。
在現在的社會裏,特別是我們西藏佛教,有些出家眾,把自己搞得很威風,做出一副很有辦法的樣子,但是要能真正實際的去關心、照顧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的。
這些出家眾,好像高高在上,只會做利益他們自己的事情,而對於社會當中需要幫助的人,則不聞不問。對我們西藏社會來說確實存在這些問題。當然也會有一兩位,是真正在做,但是以整體社會來說,則是很少的。
在佛法當中,也講到很多有關要修持慈心、悲心、菩提心的教誡;也講到,自利全部都捨棄,去做利他的事業,甚至是把自己的身體、受用、善業,都要無私的奉獻。可以把三世的一切善業,都能夠佈施出去。但是我們真正的睜開雙眼,去看實際的情況時,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實際去做的人,這些教誡,好像也只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如果情況變成這樣了,就不好了。
所以不管是轉世的仁波切也好,出家的師父也好,應多去醫院來關懷探視病人,即使你沒有辦法真正的去護理那些病人,但是你們多看看那些病人,說不定你們也有這個加持力,可以對病人的病情有些幫助。縱使對病情沒有幫助,但是你們也可以好好的來慰問病人。
但如果去醫院探視病人只是為了得到世間的名聲,或別人對你的贊許,才去的話,那麼你就不要去了。相反地,如果能真正的從內心生起悲心,並且是為了要利益病人的心,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才去探視照顧病人的話,那我是非常歡喜的。歡迎你們、請你們一次又一次的去看望病人。
對我個人來說,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我一定也可以去做的。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並不是因為我很有能力的原故,而是因為我深深體會到佛陀的深廣悲心,以及如何的利益有情。同樣,過去西藏的很多大成就者,也保持著一顆慈悲心,為了利益他人,連自己的身體與生命都能佈施,諸如此類感人的傳記很多。
就像第十世大寶法王,當他的上師卻吉旺秀生病的時候,舉凡蓋棉被、舖床墊,甚至是清理大小便也都由他來效勞。不分畫夜地坐在上師的門口,守護與照顧著上師,就連一剎那的時間也沒有怠慢鬆懈地輕鬆睡覺,更何況是表現出高高在上的架子呢?尤如拴在上師門口的一隻狗,一直守護、照顧著上師。
若我們也能如此做的話,則不僅是對別人有利益,對自己而言也是累積福德資糧的機會。
我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因為有這些前例的因緣,自己的心中才生起這樣的想法,不然以自己的力量,要生起這樣的想法,是很難的。在座的,不管是轉世的仁波切、上師,還是一般的出家眾,一旦有照顧護理病人的機會,就要去照顧,並且要如理的去照顧,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特別是轉世的仁波切們,在財物各方面都比較充足,如果能夠幫助醫院,或幫助照顧病人的話會很好的。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去蓋一個醫院,那麼對於正躺在醫院裏的病人,能夠提供幫助的話也是非常好的。

修行--修正行為

修行信仰有沒有功力,就看自己有沒有改變,若沒有試著去改變修正,再多的神通也是騙人的。

法王噶瑪巴開示

地點:印度  創古智慧金剛大學 時間:2006年12月12~13日
報導:蔣森耶些汪莫
尊貴的 法王噶瑪巴應瓦拉那西西藏大學噶舉復興協會之祈請,為西藏大學學生約兩百人左右教授第三世噶瑪巴所著之大手印祈請文,兩天課程於早上八點開始至十點結束,桑傑年巴仁波切及七所佛學院之堪布等,均到場聆聽法王開示。
法王噶瑪巴也勉勵學生們要把握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好好地用功學習。教授結束前,法王以短語告誡學生們,無論所做何種善事,都不應該以生氣、嫉妒、比較、或希望貪得別人的讚嘆、肯定來做,我們也不應該太過顧忌或憂慮別人對我們所做之事的評價,最重要的是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來從事利益眾生的事,昔日佛陀亦不能免於受到別人給予的讚嘆、或有被批評的情況,那麼又何況是所處今日環境的我們呢,因此,只要自己是盡最大努力來負責所做之事,那麼對於別人的讚嘆或批評也就不用希求與恐懼了。

美建議 6歲以下禁服感冒藥

更新日期:2007/10/21 07:20 Yahoo 新聞

 

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特別顧問委員會十九日籲請當局禁止六歲以下兒童服用咳嗽和感冒藥,因為沒有兒童服用後症狀舒緩的證據,反而有少數報告指出兒童服用後造成嚴重傷害。

委員會以十三票對九票通過決議。委員會的建議對於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並無拘束力,但當局通常會接受委員會的建議。

委員之一的賓州大學流行病學家韓尼希負責測試市售感冒藥物的療效。他表示:「我們目前所擁有的資料顯示,這些藥物看起來無效。」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委員會主席提奈提表示:「委員會的氣氛是這類藥物應該被禁用。」

顧問小組建議六歲以下兒童禁用的藥物,含有治療鼻塞的decongestant、治療過敏的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和止咳(antitussive)的任一種或多種成分,化痰的expectorant並未被點名。

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新藥部門主管簡金斯表示:「假如當局決定限制六歲以下的孩童服用感冒藥,未必會導致藥品被禁用,而是加註『請勿服用』的警語。等到禁用的決策正式形成,短則一年,多則好幾年。」

顧問小組表示,也沒有證據支持市售的感冒藥物對六歲以上的孩童有效,但是顧問小組並未建議一併納入禁用範圍。甚至有家長代表擔心即使禁用,家長還是照用不誤。

目前並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兒童因服用這類藥物而有不良反應。聯邦疾病防治中心今年曾報告,一項調查發現,在二○○四和二○○五年間,至少有一千五百名兩歲以下的兒童,因服用這類藥物引起併發症;FDA的審查發現有數十起痙攣、心臟毛病、呼吸困難、神經疾病,和其他反應的案例,至少有一百廿三人因而死亡。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針對美國一個專家委員會籲請美國當局應禁止六歲以下兒童服用咳嗽和感冒藥,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昨表示,由於台美之間藥品管理有別,衛署會針對六歲以下兒童給藥方式是否更改,進行審慎評估。

廖繼洲表示,上周美國已有三家藥廠宣布回收十四種專供兩歲以下嬰幼兒使用的感冒咳嗽成藥,這次則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特別顧問委員會建議當局,勿讓六歲以下的兒童也服用這類感冒咳嗽成藥,其間的差別是把年齡由兩歲提高到六歲。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痛苦】

時間:2007/02/21
地點:印度 帝洛普安尼寺
翻譯:堪布丹傑
整理:林柔君

(此篇節錄自法王噶瑪巴給予學員皈依戒及菩提心戒中的開示)

現在很多人會需要面對很多的痛苦。而大多數人在面對痛苦時,會不斷不斷地去想著這個痛苦。把這個痛苦放在他的心裏面,無法將它放下。因為一直不斷地想著痛苦,自己的一生也就延誤了。想著痛苦其結果就只有讓自己更加地痛苦與傷心,事實上,比起不斷地在回憶痛苦,沉溺於痛苦,更有意義的事是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換一個方式來想,也就是要以正面的心去思惟。自己其實也有快樂、福氣、福德的部分。這是我們應該珍惜的部分。因此比起我們不斷地回憶、沉溺於過去的痛苦,還不如開展出正面的情緒,走向光明更具利益。

所以當我們在遇到痛苦的時候,事實上呢,痛苦它發生就已經發生了。它已經過去了,放下就好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這樣做,我們非但沒有把痛苦放下,還甚至不斷地在回憶,還想找回痛苦!如果這樣子一直持續下去的話,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身、口、意全都變成了只有痛苦,而一丁點的快樂也都消失了。會有這樣的一種情況。

因此我們說:『總是想著黑暗的時候,那麼他看到的便就只有黑暗!』然而,別忘了還有光明面的存在!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其光明的,善的一面。所以當各位如果痛苦產生的時候,就放下它!在那個時候我們最主要想的是我們的光明面,是我們福德的那一面,是我們善心的那一面,這是我們要開展的部分。但是這種面對痛苦的方式,是要痛苦發生的時候,我們就要以光明面的心去想。很多時候,當痛苦想久了,沒有放下的話,再要以光明面的角度去想則是不容易的!所以需要學習:當痛苦一發生的當下,就要以正面的心去回應

【感受】

大寶法王噶瑪巴開示
日期:2002
地點:印度 上密院

佛陀三轉法輪,展現甚深廣大之法教。其目的在教導眾生如何馴服我們一般在概念上所稱之『心』。因此,佛教之修行旨在以馴心為主。
修行之初,我們應當將自心與法教有所關連。欲達於此,需歡喜法教,精進修持;並具有敏銳的智慧與不捨眾生之心。除此之外,再加上上師的加持等等,所有這些,將幫助我們纍積修行道上的福慧資糧。
法教的獨特性在於它能克服我們因無明而從心中所生起的有害思想。一旦我們能修到一心不亂,我們的心即能與法教結合,而法教的力量亦將深植心中,它的利益是無與倫比的。最近層出不窮的事件,已使得人們經驗到許多強烈的困擾感受。因此,我認為有必要開示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教法, 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我們已生於世間,故我們都有感受,感受的生起,是因外界某一事物所引發,並在我們心中留下經驗與概念。傳統上,感受可分為三類-----快樂、痛苦與捨受,而捨受之意是既非快樂,也非痛苦的感受。一切人都會生起這三種感受,其他的眾生(指輪迴中其他五道眾生)亦復如是。
我選擇開示『感受』的理由,是因為如果我們若僅依自身的感受行事,將會使得我們的行為過份。當感受到快樂時,情緒不但強大,甚至讓我們難以掌控。當感受到痛苦時,它亦可能是既深又長。我們的一生當然需要快樂的事物,但須適可而止。而能讓我們身心平衡的,則是我們的心。假如我們對事物的感受不加以節制的話,終將問題叢生。我曾聽說(但不知道這是否屬實。)有人曾因樂極而亡。不過我個人並無此經驗,因此無法對這種感受說些甚麼。但對於痛苦,我卻多少有些瞭解。
痛苦的感受會自然從心中生起,而我們所應做的則是調整心態使之平衡。假如我們的心中充滿著哀傷與苦痛,那是不正常的。它會使我們的心量萎縮受限,甚至有些人會因心中過度的痛苦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我認為一個人對事物有過度強烈的反應,是錯誤的。期盼能得到某些強烈的感受也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輪迴的本質即是痛苦。但我們沒有理由事先就讓痛苦盤據在心,而是應專注在什麼事物能帶給我們快樂。今日世界,人們的決定常隨著感覺而定,但感覺卻是無常易變的。感覺由心中生起,但想法卻又隨時在變。舉例而言,人們常常因為巧遇一位上師而印象深刻,因此心中就想:『啊!我對他的感受真好,我一定要讓他當我的上師。』換言之,我們亦可能遇到另一位上師,但感受並不是很好。然後心中會想:『他一定不是一位好上師!』我們常以貌取人,並依各種不同感受的經驗做出不同的評價,而非對情況作理性的分析。我們常依感覺行事,而感覺卻又是瞬息萬變。我們的生活步調多變,使得我們的經驗變得不穩定、不成熟與不自在感覺是重要的,但如果我們以此為中心,那麼將自找麻煩。我們所追尋的是一條清淨、甚深之道,如此才能夠帶給我們真正的利益。
勿執著快樂,亦勿因痛苦而沮喪,我們所追求的,是一條安定持久之道。假如我們只一昧追求好的感受,一旦到達頂峰,我們的心將迷失在其中,這時候,我們的生活還剩下什麼呢?我們將被抽離出真理之道,並將自身置於傷害之中。
從快樂中延伸出來,或從哀傷中投射出來的感受,一旦進入心中,將難以完全將它們從心中抹除。故發生痛苦時,我們應耐心、堅忍以對,並堅持走在我們已決定的道路上。當快樂的感受生起,並迷惑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靠近去看一看,它到底會將我們帶向何方?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生活的方向,在這條自己選擇的路上,也將會遭遇到各式的問題與痛苦。但無論發生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應回首看看我們已完成的成就,並下定決心繼續向我們希望的目的前進。如此,將能夠幫助我們保持穩定。我們愈能持之以恆,愈能發展出堅忍之心向我們的目標前進。在到達終點、完成我們的目標之前,毋須在意痛苦與快樂的感受,否則我們所追尋的目標終將沒有完成的一天。
以上這些都是我個人的想法,但我並不堅持每一個人都需和我一樣。因為你自己的期望纔是重要的。但假如我們能在快樂喜悅的修行道上前進,它將比世上所有的財富還要珍貴。我們的希望是重要的,不過我們也應檢視一下它未來的結果是什麼?它將把我們帶向何方?同時我們也應認真地想想我們現在的處境,並且自問:『我將如何善巧地處理生活中的事物?』不是跟著希望走,也非盲目衝動。我們可以在我們生活的道路上思考一下這些問題。個人是重要的,我們的生命是獨特的,沒有任何人能成為我們,或替換我們。無論未來的生命是否存在,都無法復制出我們現在的人身。我們現在的人身是珍貴的,更應智慧地善加利用。

真實的慈悲心

大寶法王噶瑪巴開示
日期:2002/11
地點:印度 新德里

佛陀之一切法教含於經律論三藏之中,而此一切法教均是教導我們如何避免傷害眾生及利益一切有情,即是如何長養我們的愛心與慈悲心;其實,至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展露真正的慈悲心,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執著,凡事皆以「我」為重,皆以「我」為先,直到真正去除對「自我」的執著,不再以「己」為重為止,真實的菩提心、慈悲心才可如實發展,因此,慈悲心、菩提心的長養是必須的。
我們均應了知:不僅僅是一己,無一例外之眾生皆希望離苦得樂。我們應再有了這種了知之後,進而修持「自他交換法」,祈願眾生迅速脫離一切痛苦,得獲真正之快樂,另一方面就因緣而言,一切眾生皆是我們三世之父母,眾生在過去世中曾為我們的父母,在現世中為我們的父母,在未來世中極可能成為我們的父母,所以,我們應當懷感恩心為出發,這也是培養我們善心及長養菩提心的方法。
我們必須了解:這世界上,任何一切眾生,不論他是多麼不好,如何糟糕,他都還是有絲微的慈悲心或是潛在的慈悲心,只是,其慈悲心之大小取決於其發展之程度而已,當然,開悟聖者與凡眾在慈悲心的程度上是不同的;對我們而言,問題是在於,當我們需要慈悲心時,卻無法展露出來,因此,雖具有潛在的慈悲心,要用時卻展露不出來,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培養發展不間斷的慈悲心及真實的慈悲心,這是十分重要的。
何謂「真實的慈悲心」?真實的慈悲心是無法忍受的,就如同我們陷於火中,會盡一切力量,想一切方法,從火中跳脫出來一般,因為火之無可忍受,所以會努力設法逃離,同理,對眾生所受之痛苦,我們有著無法忍受之心去幫助,深切了解眾生之苦,而具足勇氣生起的慈悲力量,這個力量是可以讓利生之行為真正起作用。
密勒日巴尊者曾開示:「真正之慈悲心展露即是如同身陷火中一般!」岡波巴大師為了所有行者能無誤地依止傳承來修持,開示了寶蔓集,其中有十要點是因為其之相似性而令修行者即易混淆誤認而錯犯的,此十要點如表:我們應謹慎檢視以免錯犯。
正確 / 錯誤
1 信心 / 執著
2 真慈悲 / 因執著而生之慈悲
3 現象性空(自然空性) / 概念之空性(造作空性)
4 真實的法身空性不二 / 誤認一切為空而否認因果
5 真實的了悟 / 瞬間不定的體驗
6 真持戒 / 外相喬裝之造假持戒
7 因真解脫而展現之自生行為 / 瘋狂行就卻偽裝是已達了悟
8 真正的瑜珈士(大成就者) / 偽裝之瑜珈士(其實並未真正證悟)
9 由真實利他之心而展現之利他行 / 源於自私之利己之念卻偽裝利他行
10 真實的善巧方便 / 欺騙偽裝

說明:真實的善巧方便是來自於真實的利他之心,因此會設法尋找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利益他人,但是,卻也有源自於負面情緒自私之心而借用各種不同之方法,外表為偽善方便利他,而實際是欺騙偽裝,第九與第十點是最容易錯犯,我們應當小心謹慎的時時檢視之

註:本文原登載於台灣台中噶舉自生遍在佛學中心刊物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50元 買最後尊嚴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餃子店的老闆常用舊報紙包冷凍水餃,我在煮餃子時,便順便看一下報紙,不浪費時間。

   有一天看到一個讀者投書〈生命最後的尊嚴〉,原來一位男士失業,一家四口用100元過一天,這位讀者去他家時,偶然在他的撲滿裡看到一個50元的硬幣,就拿起來搖一下,男主人靦腆地說:「那是生命最後的尊嚴。」

   當時,他並沒有聽懂這句話的意思,以為表示家裡還有點儲蓄,後來在電視上看到這位男士帶著孩子燒炭自殺了。

   他去他家,看到那個撲滿空了,桌上有張發票:炭,50元。他才瞭解那天「生命最後的尊嚴」是什麼意思。

   這真是悲慘,令人不勝唏噓,就像上戰場的勇士留最後一顆子彈給自己一樣,讓自己能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翻過報紙,另一面是財大氣粗的大老闆擁著兩位美女,說他們公司尾牙花7億,頓時覺得這版面很刺眼,急忙跳過去,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再翻過去,看到今年花燈要花1.3億,政府要薄海歡騰、普天同慶。這時只覺得很憤慨了,人民已經在用最後的50元來維持他的尊嚴了,政府卻還拿著人民的血汗錢在做繁華的假象,像這樣的新聞,實在是看不下去。

政府的錢應該用在為老百姓謀福利上,最基本的福利就是人人有飯吃。飯都沒得吃,點什麼花燈呢?燈應該點在老百姓的心中,不管這個世界多黑暗,只要老百姓心中是亮的,這個國家一定有前途,假如表面上歌舞昇平,老百姓心中泣血,這假象又能維持多久呢?

   務實的教育政策才能點亮心燈
   從神經學上,我們知道要改正一個行為,不是說NO就可以使這個行為不發生,還必須找出要的行為,用要的行為去取代不要的行為。今天政府只是宣揚不要自殺是沒有用的,必須替人民找出一條生路,他們才會不自殺。

   目前政府有兩件事必須要做,一是整頓治安,許多人被地下錢莊逼得走投無路,或一生積蓄被騙光而選擇自殺,政府應大力掃除詐騙和討債集團,先把前門的狼跟後門的虎去除,然後從務實的教育做起,給人民一技之長。

    現在世界的潮流是非技術性的產業外移,移到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工資低廉的地方,剩下來的是技術性的產業,國家的經費應該投資到提升國民的技能上,以維持國家的競爭力。

   但我們的教育沒有趕的上時代的需求,政府常說財政困難,要削減教育經費,關掉偏遠小學,但是卻有錢辦花燈來討好選民,專做煙花一現即逝的「燒錢」事,我們應該把這些錢用到基礎教育上,使國家強起來。

  「富在山中有遠親」,當國家富強時,不論叫什麼名字都有人上門來做生意。

   莎士比亞不是說:「名字是什麼,玫瑰換成別的名字一樣地香?」

   把納稅人的錢用到教育上,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冰島、芬蘭、愛爾蘭都是我們的榜樣,國家強了,人民有飯吃了,燒炭自然就絕跡了。希望在這新的一年,政府能以蒼生為重,用務實的行動,點亮老百姓心中的燈。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高血壓不可突然停藥

摘自網路:

康宏銘表示,治療高血壓的目的,主要是將患者的血壓持續性地維持在目標值之內,因此一旦確定患者血壓過高,符合高血壓診斷定義時,最先建議採取的治療步驟為「生活型態調整療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減重、改善飲食及規律運動等的調整,如果血壓仍無法控制在目標值以內,此時才開始加入藥物,以治療高血壓。

維持生活品質為優先

目前可選擇的降血壓藥物很多,首先須考量維持病人生活品質,因為有些降血壓藥物吃了以後,病人會覺得昏昏沉沉的沒有精神,或是影響情緒、影響工作、影響運動耐力,甚至影響性生活等等。有若干降血壓藥物長期服用之後,會發生很多新陳代謝或生化學上的改變,譬如利尿劑會增加血液裏尿酸的濃度,也會升高血糖與血脂肪;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亦會影響血脂代謝,諸如此類的副作用,都是使用降壓藥時要考慮的問題。

理想的高血壓藥物治療目標是使用最少量的藥物,最少的藥物副作用,而達到最佳的血壓控制,一般需將血壓控制在140/ 90以下。一般採用最方便服用(每天1次),較便宜的藥物。若血壓控制不良而須增加別種藥物時,最好每次只增添1種;相反的,若血壓控制良好(尤其血壓已低於110/70毫米汞柱時),亦應考慮逐步減少服用的藥物種類與劑量,但不可突然停藥

=======================================================

常用的降血壓藥物

1.利尿劑
優點:便宜、每日只須服用1次、降壓效果也不差。
缺點:多數會使血鉀降低,使尿酸升高,並會使血脂肪升高。

使用注意:為了避免夜尿,盡量多在早上服用。

2.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優點:對患有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及較易緊張的病人特別有效。
缺點:有些副作用,諸如氣管收縮、心跳減慢、心臟衰竭、血糖及血脂升高、遮蓋低血糖的症狀。

使用注意:氣喘、糖尿病、心臟衰竭、高血脂、消化性潰瘍等病人,應該盡量少用;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種類繁多,藥理特性各不相同,須依病人臨床情形選用,與利尿劑同為單純高血壓病患之首選用藥。

3.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優點:不會影響血糖、血脂、尿酸、與電解質,另可放鬆膀胱出口處肌肉,使小便順暢,適用於有攝護腺肥大的病人。

4.鈣離子阻斷劑:
優點:降壓效果強,故使用的患者愈來愈多。

缺點:價格較貴。

5.血管擴張劑

缺點:常引起反射性心搏過速而抵消了其降血壓作用。
使用注意:須與其他降血壓藥合用;目前已很少做為第一線使用藥物。

6.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或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

優點:為目前最新的藥物,價格也最高;降壓效果不錯,且耐受性良好,特別適合年輕患者或糖尿病病患。
缺點:不過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在東方人引起咳嗽的比率較高。

使用注意:現在也有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與低劑量利尿劑的合錠,使用上較方便。

台灣學童的身體狀況令人擔憂

今天網路新聞有一篇報導:

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台灣地區小一學童中,每五人就有一人患有近視,與20年前的3%相較,增加了近七倍,小六學生近視比率也呈倍數成長,20年前約為兩成八,到了去年已經增加到六成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
台大醫院眼科教授林隆光所執行的95 年度「台灣地區6-18歲學童屈光狀況之流行病學」調查,今天正式公布研究結果,台灣校園生已經成為近視王國。

另一則新聞

教育部這項調查顯示,九十二至九十四學年,小四男生平均身高一三六.六五公分,九十三學年降為一三五.九二公分,九十四學年再降至一三五.三五公分。小六女生九十二學年平均身高一四九.六四公分,九十三學年降為一四九.二四公分,九十四學年再降至一四八.九三公分。小四女生、小五男生和女生、以及小六女生平均身高也出現下滑趨勢。
再就性別進一步分析,九十二至九十四學年,四年級至六年級的男生身高,整體平均下降○.六四公分;女生整體平均身高下降○.九三公分。

加上近日復健門診中,酸痛的年齡層一直往下延伸

台灣不僅經濟工作情況令人擔憂,連下一代的競爭力、生活品質與未來,都是台灣非常迫切的問題。

死亡是不可逃避的

今日朋友的父親往生,醫生雖是每天面對病苦,但當親友過世,還是會有點忙不過來與不捨,是人之常情吧!

常想:不論是多麼顯赫的人,面對死神時,就變得非常渺小,但也不代表要懼怕死亡,而是該選擇如何面對,不要逃避。有了對死亡的熱切關 注,才使生命得 以真正展示和延續。或許從現在開始作一些準備,是很重要的。

西藏度亡經對於死亡有相當深刻的描述,著名的心理學家容格,不認為人死以後一切都消失了。他把《西藏度亡經》稱作他一輩子的伴侶。

不論東西方,對死亡後的事,都有高度的興趣。而目前不能證實的事,也不代表以後不能被證實,就比如針炙,中國人用了幾千年,近些年才被西方醫學家證實是確實有效的。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大寶法王開示獲得長壽的方法

十月五日,上午九點,法王給予達拉浩斯西藏社區居民長壽佛灌頂。在灌頂之中,法王開示獲得長壽的方法。法王提到,很多人認為若僅只是得到長壽的灌頂就可以得到長壽,然而這樣的觀念並非正確。法王:『光只是得到長壽佛灌頂就可以得到長壽,這是不可能的。長壽所需要的條件,即是取決於自己是否能對其他的眾生生起一種珍愛之心,而能盡量減少去傷害其它眾生的行為。如此才能讓自己獲得長壽的果報。除此之外,若光只是得到長壽灌頂就能夠得到加持而獲得長壽的話,這是連我自己都不相信的。』

針對達拉浩斯當地居民的生活方面,法王也給予了如何運用佛法修持於日常生活中的珍貴開示。法王:『因為大部份在這裡的居民都是以販賣為生,也有一些是從事製造紡織品、墊子等的小型家庭工廠,而當你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就要想著,我做的這一些衣服、地毯都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要帶著這樣的心來從事,來做生意。如果能夠保持這樣的思想,那麼也就是把法的思想用在生活工作當中,如此我們才能因而獲得長壽的果,並且得到幸福。』

現在有許多人一想到一旦受了皈依戒,就必須要努力地去修行,但由於害怕自己沒有辦法修持,所以就甘脆不去皈依了。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是需要去求受皈依的,只要能依於各己的能力盡量地來修持也就可以了。由於這個時代能讓心散亂的外境誘惑實在太很多了,因此要在這個時代能夠覺悟成佛也是件困難的事。

針對如何將六度波羅密融入生活的修持,法王開示:『布施的重點是指要自然生起給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給予的東西。戒律即是要能夠守規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學生,學生們在學校守持校規,而在家的善男信女們盡到自己的責任,這也是一種持戒的修持。忍辱最大的障礙就是內心的固執,認為非這麼做不可的一種執著,要能放下這固執的心。所謂精進,就是對一切善法的修持,都要能夠生起歡喜心,然而這只是佛法上的一種思維方式。世間的精進,就是在自己的一生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能夠有始有終的努力去完成。禪定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能夠專注地去做,當然不需要像我們在上座禪修時那般的專注,但如果能做到那樣是最好的。比如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要能專注而非散亂地去做,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在我還沒學書畫之前,有很多工作等著我去做的時候,某些工作對我來說是很難專心的,但是在我學畫的時候,如果我的心不能夠專注在畫畫上的話,畫出來的東西就會變得像瘋子所畫出來的東西一樣。因此我在畫畫時就必須要專注地去畫,也因為這樣子就產生了一種很好的習慣。所以最近我不管做什麼事情就都能夠很專心的去做,這樣反而困難也減少了。所以你們也是這樣,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要讓心散亂在其它的事情上面,而要能針對眼前的工作持續專心地去做,這就是禪定的修持。所謂的智慧是指能夠分別善惡好壞的能力,在這裡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而無論是什麼生活方式,都要盡量地不離開佛法,這便是一種智慧的修持。』

================================================================

每天在醫院,覺得現代人的病苦真的太多了。心理苦身體也苦。若是為病痛所苦而久無法痊癒的人或是有多種病痛發作者,不妨考慮從心的方面去解決病痛(身心有很大的關聯性),努力去作到"對其他的眾生生起一種珍愛之心,而能盡量減少去傷害其它眾生的行為"。
隨著看病人的時間愈久,就愈覺得心的作用很大,可惜的是,多數人只在乎檢查數據的好壞,而缺少了對整體的關心,所以東牆西牆補不完。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pple CEO Steve Jobs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文(節錄)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非常謝謝大家。(聽眾起立鼓掌二分鐘)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練瑜珈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從事

今天門診來了一位瑜珈練習中傷到頸椎,以致無法把手抬高的病人。病人主訴在頸椎後彎的動作後便產生症狀。
患者說本來是為了健康而去練瑜珈的,卻一不小心造成了傷害。(肩部的肌腱也拉傷了)
類似的病人,在門診中偶而就出現幾個。
作任何運動前,最好先閱讀相關的書籍,還有就要注意自身的感受,不要勉強,或是設定太明確的目標。

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

脊椎氣動與拳術

氣功課上,老師提及:脊椎氣動,打出來的拳才有傷人的力量。
 
近日看到一篇有關太祖拳討論的文章:
 
拳術之勇,古來即有,而"太祖"盛名,宋時即彰顯於武藝,南北皆有所聞。
"無膁不成肢,無指不成拳;無膁無指不成太祖。"呂松吉老師首度公開太祖拳的口訣。
膁,是側腹的軟肉,這裡指上肢小臂的內側部位。肢,為肢(技)手,為俗稱"手是兩扇門"的一身之門戶。膁的作用如帶鋸的鎌刀,又有"內膁如刀"之說,配合肘關節的內關扣鎖,順對方來勢,以搓捋扣鎖,形成拑(咬)住之勢。無膁不成肢,意謂小臂內膁若無法發揮此間效用,則雙肢成了象徵性空洞的"敗肢(技)",喪失了攻防作用。
指,是雙手十指。無指不成拳,此"拳",乃拳法之拳,而非拳頭之拳。近身作戰,手指洞戳點擊的威力最大,特別是抵隙沾實之後全力一吐的貫穿力更為驚人,太祖拳的殺傷力,盡現於此。
太祖拳練指,有特殊設計的木桶("豆仔桶");置入黑豆,朝桶中插去,同時訓練內膁和手指,但須輔以大量珍貴的藥洗,並配合正確的功法施行,方能得效。欠缺一項,則適得其反。
太祖拳立法之主體,建立在"膁"和"指"的概念上,故曰:"無膁無指不成太祖"。
 
最後呂松吉老師對武藝的根本之道下了一個結論:
武術千門萬法的修煉過程中,許多人會轉而走向追求奇功異能的特殊技能之路,雖然也是一門功夫,但呂松吉老師根據自己一生的體驗,給後學們最實在的忠告──不論練任何武術都要謹慎思維,對身體有無幫助、有無好處,違背這個原則,即不加考慮,這才是武藝的根本之道。
 
 
其實膁不論是側腹的軟肉或是上肢小臂的內側部位,都是脊椎氣動的重要關鍵。可想而知,太祖拳應是很實戰的拳法,更重要的是,這樣也才不會造成打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不痛就是病好了嗎?

門診中有位老先生患坐骨神經痛,據他說靠自己運動醫好了。1年後又再度發作,這次原來的運動卻不奏效。

痛和疾病不一定有正向性的相關,很痛並不一定代表病重,不痛也不代表疾病不在進行中。疼痛是一個警訊,一定要好好去體會。所以有時醫生會被病人罵冷血冷 酷,多因於病人在乎疼痛或症狀,而醫生以疾病為考量。

治病若只是以短期著手,自然只能短期的改善,以長期著眼(成因)入手,才能長保安康。可惜的事,台灣無論酸痛治療或社會中,往往多看到短視作法。

以下摘自常春樂活雜誌:
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台大醫院骨科劉華昌醫師 文/黃秀美

肩頸痠痛、腰痠背痛是忙碌現代人的通病,但許多人並不清楚痠痛的原因,其實主要都是不良姿勢引起的。

現代人生活緊張又忙碌,脖子痠痛、腰痠背痛的人愈來愈多!但大部分的人,並不了解脊椎痠痛的主因與脊椎的關節退化、肌肉無力、姿勢不良,甚至是骨質疏鬆都 有關係;若能避免錯誤姿勢,作好頸椎及腰椎的肌力訓練,適度補充鈣質,就可大幅減少脊椎痠痛造成的不適。

<頸椎症候群>

成因

台大醫院骨科醫師劉華昌表示,電腦族在使用電腦時,常是身體往前彎、頭抬起來看螢幕,整個頸部呈往後仰的姿勢,這種錯誤的動作很容易就會傷到頸椎和肌肉, 甚至是頸椎裡的神經根。類似的慢性傷害,不斷累積到四、五十歲,患者常會發現早上起來,整個頸部不能動了,這種「落枕」與前一天的過分疲勞有關,事實上, 與長期姿勢不良也有關。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骨刺是否要開刀

「骨刺」的產生通常是因退化所引起,骨刺通常被認為是骨頭為了支撐受影響的關節所承受的負荷,而本身盡量作修復而產生的結果,多發生在關節的位置,一般常見於脊椎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

陳鑑江醫師表示脊椎產生骨刺通常是以保守療法為主,例如注意平時的姿勢、減輕脊椎的負重及復健治療等,根據文獻報告,保守療法的療效可達百分之九十左右,病情亦可獲得相當的改善。是否需手術治療則視患者的病情而定,如有神經壓迫、運動功能障礙、活動無力、肌肉萎縮及馬尾神經叢的問題產生時,就需要考慮以手術來處理。建議患者須經由專科醫師為您進行審慎的檢查及仔細的評估,以了解病情是否已達到必須手術治療的適應症。

髖關節及膝關節「骨刺」之產生亦多因退化所產生,手術之適應症是依關節腔隙受影響的程度、關節面受損情形及關節活動受限之狀況而定,並非依骨刺之多寡及大小來決定開刀與否。

人體的各個關節均有產生骨刺的可能,新店耕莘醫院建議至於否需手術則須經由骨科專科醫師為您作進一步的檢查及評估。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666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書摘

摘自聖嚴法師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一書
 
如何把心放鬆?
簡單地說,
好事不強求,壞事不拒絕。
 
這真的不是容易的事,人生要以智慧相對,但是如何讓心放鬆,是我個人要學習的重點。相信這對氣功或太極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每天門診中總是遇到不少人,聰明的人居多,有智慧者寡,每當遇到年老而充滿智慧的人,內心總是深深地向他們致敬。
今天在門診遇到一位70多歲而患坐骨神經痛的病人,他很聰明也很努力地查讀了不少資料,掛號問了多位多科的醫師,離開診間時,帶著滿滿的疑惑。
動作治療研習班中,發現聰明而問題多的學生,不一定學得比較快,這是個有趣的現象。或許用頭腦學、用嘴巴學,用心學,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現代人多是聰明計算的多,卻不知道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當我們為自身爭取利益或不平時,一定要再多想想。別因小失大,但也要常保持利他的想法及加讓別人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