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roiliac Joint in Motion! -
https://youtu.be/ycKM-Kw2H2s?t=102
對於腰痛 尤其是脊椎滑脫症(Spondylolisthesis)須注意的。
瑜珈運動練習中應用
Sacroiliac Joint in Motion! -
https://youtu.be/ycKM-Kw2H2s?t=102
對於腰痛 尤其是脊椎滑脫症(Spondylolisthesis)須注意的。
瑜珈運動練習中應用
癲癇是因為腦部神經細胞過度活躍而引起的臨床表現,就像電線走火般,突然間走錯了電而起火花似的導致腦細胞不正常的放電,而引起身體產生不自主的動作,或視覺、聽覺方面的異常感覺等,這就是所謂的「癲癇發作」。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往往認為癲癇絕大多數是由家族遺傳而來的,其實不然。雖然有的癲癇是與家族遺傳有關,但畢竟只是少數,大部分的癲癇還是有其他的因素所導致。因此一旦診斷為癲癇,我們就必須認真的去找找引起癲癇的原因。
導致兒童癲癇產生的原因很多,絕大部份有癲癇的小朋友大多與腦部病變有關,任何疾病不管是直接或間接腦部傷害(腦神經細胞),日後都有可能發生癲癇。
癲癇的種類
兒童的癲癇有很多種類型,最主要的包括局部癲癇與全般型癲癇兩種。當然也有許多種重要的癲癇症,包括點頭式癲癇、失神性發作、良性局部癲癇、和青少年肌陣攣性癲癇等。
###嬰兒點頭式癲癇
主要發生於嬰兒期,在嬰兒剛睡醒或將入睡時,會有類似點頭的動作產生。一天發作的次數可達數十次。大多數預後較差,癲癇也較難控制。
###失神性發作
主要發生於幼兒或學齡期兒童。病童會突然發呆,正在進行中之活動會突然停止,彷彿被按了"暫停鍵"一般。一般很容易治療。預後也很好。
###良性局部癲癇
主要發生於學齡期兒童。通常學童在睡眠中發作,也很容易治療。一般15、6歲以後便不會再發作。
###青少年肌陣攣性癲癇
主要發生於青少年。通常以無意識障礙的肌陣攣為主要症狀。好發於清晨和黃昏的時候。一般很容易治療。
癲癇的診斷
癲癇的診斷與其他疾病最大的不同在於癲癇的診斷完全仰賴臨床的判斷,所以家人或照顧者所觀察到的現象就十分重要。如果癲癇發作時正好無人目睹,或是家人或病人刻意隱瞞,再有經驗的醫師也是無法憑空斷定這個人是否罹患癲癇。因此好的臨床觀察是診斷癲癇的最好方法。癲癇的症狀千奇百怪,通常遇到兒童出現發呆發愣的情況,或有聞到奇怪的味道,聽到或看到奇怪的東西,都有可能是癲癇發作。當然臨床上懷疑是癲癇時往往會開立腦波檢查,然而單靠腦波檢查並不一定能夠明確的診斷出癲癇症,因為許多的癲癇患者於正常狀態時所做的腦波檢查都是正常的。同樣的有些正常的小孩腦波檢查也可能是異常。所以為協助醫師做出最正確的判斷,癲癇患者本身或身旁的照顧者,都應該將病情詳實的描述出來,才不至於誤導病情。而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或核磁共振掃描並不能夠診斷癲癇,但是可以經由這些檢查可以看到一些導致癲癇發作的疾病。
癲癇的治療與處置
整體而言,所有的癲癇病患中有八成其發作可藉著藥物而控制住,只要持續服藥,癲癇就不會發作;這些病患當中,經過二至三年的藥物治療之後,若腦波檢查正常,便可以將藥物逐漸減少,最後能完全停藥。停止藥物治療之後約只有百分之十五的病患會再復發。
小孩為什麼會有癲癇? 作者:臺大醫院小兒部李旺祚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https://tinyurl.com/y882vtaw
愛放電的小孩—淺談兒童癲癇 https://tinyurl.com/yb5ramgt
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腕隧道症候群臨床診療指引」中,證據力較強的治療方法,也就是證據等級 A 與 B:
口服類固醇治療(oral steroids treatment)2 到 4 週有療效。
局部類固醇注射有效。
腕部護木如果無法全天穿戴,只在夜間穿戴亦有療效。
超音波療法治療時間要大於 2 週才有明顯療效。
使用腕部護木,無論有沒有搭配正中神經及肌腱滑動運動,療效無明顯差異。
總之,其實腕隧道症候群和許多肌肉、骨骼、神經問題一樣,最根本的解決方案還是要改善生活與工作方式,但這通常是人們最難改變的部分,幫QQ。
腕隧道症候群 = 正中神經壓迫 (by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好痛痛醫療、運動資訊站 https://tinyurl.com/y7mrnvph
納豆
納豆具有溶解血栓的功效,但對於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患來說,納豆反而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最好是經由醫師評估,再決定是否適合食用納豆。
銀杏
根據《美國神經醫學會》(Neurology)今年初刊登的一期刊:瞭解銀杏葉萃取物健康食品是否確實對預防老人失智有幫助。研究發現,試驗組老人罹患短暫性腦缺血甚至缺血性中風的風險,竟明顯遠高於對照組的老人。坊間一些健康食品是屬於食品級而不是藥品,所以服用前需與醫師討論。如果將銀杏與阿斯匹靈合用,會延長凝血時間,不可以將銀杏與抗凝血藥物同時食用,容易造成出血不止。手術後的病人、孕婦、生理期的婦女也避免服用銀杏葉,以免造成流血不止的意外事件。
紅麴
在美國,紅麴保健品被當成藥品,不能當做食品販售,所以台灣民眾在購買前最好先與醫師討論。
降血脂藥物史塔汀類已有健保給付,若血脂偏高但還未到可使用藥物標準者,也不建議因此使用保健食品,應先從控制飲食、維持運動做起,無法改善時再與醫師討論,勿自己亂買保健品吃。 保健食品吃太多對身體不但沒幫助,可能還有害
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 - (保健食品) https://tinyurl.com/y7at5hyj
重症肌無力為一自體免疫疾病,顧名思義,MG 就是作用在肌肉上(通常為隨意肌),
但有好發的位置,例如:眼球肌肉、顏面肌肉(舌肌、咀嚼肌、吞嚥肌、呼吸肌)
A. 重症肌無力的臨床特徵有眼瞼下垂(ptosis)、吞嚥困難(dysphagia)、肌肉無力(muscle weakness)等等表現
B.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致病機轉為自體免疫抗體攻擊位於突觸後膜(特稱為運動終版,motor end plate)的乙醯膽鹼受器(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造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無法與受器結合,使運動終板無法產生終板電位,進而讓肌肉無法收縮
二、重肌無力症的分類
重肌無力症廣泛被接受的分類是以美國臨床分類為基礎:
第一類:出現眼肌軟弱或疲勞情況,眼皮可能下垂(ptosis),並沒其他證據顯示身體其他地方出現肌肉軟弱或疲勞。
第二類:眼肌軟弱或疲勞情況較嚴重,其他肌肉軟弱或疲勞情況溫和。
第2A類:主要在肢體或軸向肌肉。
第2B類:主要在球莖(bulbar)及/或 呼吸肌肉。
第三類:眼肌軟弱或疲勞情況嚴重及其他肌肉出現軟弱情況。
第3A類:主要在肢體或軸向肌肉。
第3B類:主要在球莖(bulbar)及/或 呼吸肌肉。
第四類:眼肌軟弱或疲勞情況嚴重及其他肌肉軟弱情況嚴重。
第4A類:主要在肢體或軸向肌肉。
第4B類:主要在球莖(bulbar)及/或 呼吸肌肉。(需要以喉管進食但不需要插喉)
第五類:需要插喉以維持呼吸。
病人常常在早晨起床時肌力正常,活動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時,卻出現複視、眼皮下垂等症狀,同時頭抬不起來,說話變得咬字不清,神經學檢查常有不對稱的眼瞼下垂,而眼外肌的無力,根據Sanders的統計,以內直肌(medial rectus)最為常見,病人因眼瞼下垂,會利用額肌(frontalis)的收縮使眼瞼上拉,因而出現額頭皺紋。咀嚼肌和吞嚥肌肉的無力,特別是軟顎,易使食物殘渣留在鼻咽腔中,同時說話帶有鼻音(nasal speech),頸部則是伸肌(extensor)的無力比屈肌(flexor)明顯,因此病人頭部下垂,四肢的肌力在檢查過程中依檢查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弱。其他神經學檢查,包括感覺、自主神經及小腦平衡系統則為正常。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發病的年齡成雙峰分佈,女性最常見在20~30歲,男性在50~60歲,男比女2: 3。主要症狀為肌肉無力感和容易疲憊,常由活動所誘發,全天可有波動,但是經過適當的休息後或睡眠則又獲得改善。肌肉無力分佈特點:頭顱部肌肉(眼瞼、眼球外肌、面肌無力,鼻音或言語不清,吞咽困難);85%的患者有肢體肌肉受影響,常為近端、對稱性的無力;反射和感覺正常。也可只限於眼球外肌,尤其在老年患者。造成神經-肌肉接頭處障礙效應的藥物,如 Tetracycline、aminoglycosides、Procaine、Propranolol、Chlorpromazine和lithium等 都可使肌肉無力加重。
發病的年齡成雙峰分佈,在20~30歲間以女性為主,而50~60歲間則以男性居多,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發病的年齡和男性患者的數目也有增加的趨勢。
肌無力症病人有10%合併胸腺腫瘤,另70%的病人亦有良性的胸腺增生,因此診斷為肌無力症的病人,應接受胸部電腦斷層掃瞄以排除胸腺為腫瘤的可能性。
75% 的患者有胸腺異常(65% 為增生,10% 為胸腺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占 10%,如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RA、SLE和紅血球發育不良。
併發症
吸入性肺炎(球部肌肉無力)、呼吸衰竭(胸壁肌肉受侵犯造成 MG crisis )是最常見的併發症。
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 - 小小整理網站 Smallcollation https://tinyurl.com/yxdh9wc5
神經部 - 肌無力症( 重症肌無力症 ) 的診斷與治療 https://tinyurl.com/yxn4erwk
重症肌無力 https://tinyurl.com/yxvkhy4f
史他汀類藥物是廣為使用的降血脂藥,醫界發現它有肌肉痠痛副作用,部分年長患者,還以為是年紀大關節退化所致,醫師建議若服用後肌肉會痠痛,最好找醫師討論是否調整用藥。
六十五歲的甘伯伯,年輕時是海軍陸戰隊,退休後每天游泳三千公尺、打羽毛球健身,七年前發現高血脂,開始吃降血脂藥,卻出現胸悶不適,全身痠痛,連肩膀都抬不起來,以為是關節退化,服用止痛藥仍無法緩解,檢查也找不出原因,最後醫師警覺到可能是服用降血脂用藥引起副作用,換了藥物後,渾身痠痛不藥而癒。
據統計,服用降血脂用藥後,平均一成民眾會出現肌肉痠痛,痠痛的部位不一,幾乎遍布全身,無力倦怠;有些人以為自己年紀大了,身體退化,以致出現關節疼痛,看了骨科、復健科等門診,還是找不出原因來。若再額外服止痛藥,一方面可能吃太多藥,甚至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老人醫學科主任陳亮恭指出,高血脂患者以中高年齡層居多,若服用史他汀類藥,可能出現肝功能下降、橫紋肌溶解、腸胃不適、肌肉痠痛等副作用,近年又以肌肉痠痛的發生率最高。
通常服用史他汀類藥物造成的肌肉痠痛,較容易出現在上半身,病人提到的症狀,常是「胸部悶悶的」、「兩肩疼痛」;如果是關節退化,疼痛大多集中在下半身,如膝痛、坐骨神經痛或背痛。
至於降血脂用藥物與肌肉痠痛之間的關連性,陳亮恭指出,目前找不出確實的作用機轉。但所幸降血脂用藥有許多種類,只要換藥,肌肉痠痛等不適症狀就會得到改善。但陳亮恭提醒,千萬不能因為擔心肌肉痠痛,而自行停止服用降血脂用藥,一旦出現肌肉痠痛,應立即就診,請醫師評估,只要換藥,就獲得解決。
降血脂藥作祟 他肩膀不舉 | 醫藥 | 人間福報 https://tinyurl.com/y2sebtkx
服用降血脂藥物期間避免三大食品
紅麴、葡萄柚汁、燕麥
年後降脂非知不可! 服用降血脂藥時要注意的食品 – 藥害救濟基金會
https://tinyurl.com/y6fub4fn
吃降血脂藥 肌肉痠又痛 常被誤認是退化性關節炎 - 即時新聞 - 自由健康網 https://tinyurl.com/y5bj7bjw
國內臨床觀察發現,大約有10%至20%服用降血脂藥物者會出現肌肉痠痛的副作用,但患者多半不知道,尤其是老年人會誤以為自己是退化性關節炎所引起的肌肉痠痛。由於肌肉痠痛嚴重時,有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導致急性腎衰竭致命,不可輕忽。
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的痠痛多集中在關節部位,降血脂藥出現的痠痛以上半身及兩肩為多,病患只要多加留意不難區分,經換藥及調整劑量後,痠痛症狀多可獲得改善。
65歲的甘伯伯7年前檢查出有高血脂,因此甘伯伯開始吃降血脂藥,但在治療過程中,胸部及腿部均出現肌肉痠痛的情形,他原本以為是打羽毛球時不小心拉傷,但長期下來都沒有改善,發覺不對勁,跟醫師溝通反映之後,才發現原來是降血脂藥的問題,經醫師減少藥量後,才舒緩了肌肉痠痛。
台北榮總老人醫學科主任陳亮恭表示,服用降血脂藥物會出現肌肉痠痛副作用,其實仿單上都有寫,但很少人會注意到,有些人覺得肌肉痠痛沒什麼大不了,但對老年人來說,卻不是這麼回事,尤其降血脂藥多為老年人在服用。
老年人服用降血脂藥一旦出現肌肉痠痛副作用,不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自我照顧能力退化,臥床足不出戶,陳亮恭指出,門診中,即有一位老人病患原本一天可以游泳、散步好幾公里,因為服用降血脂藥出現肌肉痠痛副作用,最後連家門都走不出去。
陳亮恭指出,由於降血脂藥多為老年人服用,一旦出現痠痛,不少老人會誤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所引起的肌肉痠痛,退化性關節炎與服用降血脂藥物引起的肌肉痠痛不同,臨床觀察發現,這類病患的肌肉疼痛比較會出現在上半身,尤其是兩肩,且沒有明顯的壓痛點,病患只要稍加留意,不難區分出來。
罕見!老先生服用史他汀類Statins降血脂藥物 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https://tinyurl.com/y4teaog7
在服用降血脂藥物第8年時,醫師再加開另一種纖維類(Fibrates)降血脂藥物併用,然而在這2年服藥期間,不僅腿、背痛,甚至全身疼痛無力,吃止痛藥、貼痠痛貼布或家人為其按摩,皆無效抑制肌肉疼痛感,轉至國泰綜合醫院治療,經CPK(肌酸激酶)、腎功能等檢測,發現CPK高達8,000 IU/L (正常值38-174 IU/L,肌肉病變至少175 IU/L以上,橫紋肌溶解症至少2,000 IU/L以上)、腎功能異常,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王太太後來回想先生家族中也有2位親屬有服用史他汀類等降血脂藥物,出現肌肉痠痛、無力等類似症狀,可惜因當時多家醫院查不出實際病因,病況拖延數年後皆已往生,猜想他們可能也是橫紋肌溶解症造成。
但當某些藥物如纖維類藥物與史他汀類藥物併用時,會大幅增加肌肉病變或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
醫師已確認病人罹患橫紋肌溶解症(症狀如肌肉疼痛、無力、腫脹、尿液呈暗棕色等)
小孩腳形不正常?專家怎麼看…… ‖ 黃瑽寧(黃偉垣、劉士嘉、王宏哲)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cxlQCI2pY
三歲足弓開始形成!增加赤腳的時間提高足底的刺激和發育
兩歲以前嬰幼兒的足弓尚未發育完全,足底的組織較肥厚,外觀看起來像是扁平足是正常的現象,隨著幼兒成長,足部肌肉開始發育,足弓也慢慢地形成,到了四歲時,幼兒的活動量開始增加,是足弓的快速成長時期。
學齡前兒童腿型變化大! 兩大NG動作要注意 - 健康生活 - Joiiup https://tinyurl.com/y5l495hj
最新!美國癌症協會防癌指南4指標|健康關係|健康醫療|2020-07-09|即時|天下雜誌 https://tinyurl.com/ybxu7h69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公布最新癌症預防指南。
根據最新的癌症預防研究,2020年的防癌指南將建議運動時數提高2倍,反應出固定運動對防癌的重要性。
1. 保持健康體重,避免過重
2. 成人每週應該中度運動150到300分鐘,或是高強度運動75到150分鐘。
3. 最好不要飲酒
4. 任何年齡的人都應該遵從健康的飲食習慣
在舊版本的癌症預防指南中,建議運動時間為中度運動150分鐘,高強度運動75分鐘。新指南大幅增加的建議運動時間,是回應了今年6月的新刊研究,發現靜態生活者的罹癌風險,比動態生活者高出82%。
「最新的指南反應出最新的營養研究,沒有單一的食物可以降低癌症風險,」美國癌症協會副會長馬克霍夫(Laura Makaroff)說,「現在的科學證據支持,不要以營養成份為中心,而是以全盤飲食習慣來思考健康飲食。」
馬克霍夫指出,健康的飲食習慣對降低大腸直腸癌與乳癌風險,效果尤其顯著。
美國飲食協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發言人巴斯雷洛( Caroline West Passerrello)指出,想要減少酒精攝取必須依照個人情況而定。
她提出3種假設性的飲酒情境,與相對應的策略:
1. 在社交場合聚會喝酒,建議把其中一杯酒精飲料替換成萊姆汽水
2. 晚上藉由喝酒放鬆,建議思考替代的放鬆方式取代飲酒
3. 習慣飲酒搭配餐點,建議減少飲酒頻率或是份量
醫師柯派翠克(Kristin Kirkpatrik)則指出,
過量飲酒與乳癌的關聯性非常強,有乳癌家族史的人應該意識到飲酒的健康風險。
癌症的風險來自外在環境與生活習慣等因素,除了飲酒之外,研究更顯示出抽菸為最首要的癌症風險因素。
美國俄亥俄大學腫瘤學研究員柯林頓(Steven Clinton)指出,數據顯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癌症與抽菸有關。
(資料來源:Healthlin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以多陪伴及關懷來降低精神行為症狀發生的可能
有病為什麼不吃藥
安邦就很不懂醫師所說的,他以為有病及症狀,就應看醫師,請醫師對症下藥,為何醫師看了藥物,還不建議他直接給母親服用。這位失智症專科醫師語重心長表示,所有精神藥物的使用都有其副作用,對失智症長者並非全然是好的,根據國外研究,除增加死亡率,還可能導致失智症長者在智能方面的退化。
所以,若長者的精神或行為症狀已造成對自己或家人有安全上疑慮,要使用精神藥物時,醫師還建議以最小劑量開始讓失智症長者服用,並注意觀察長者的身體狀況,尤其是夜晚起床上廁所,要特別注意長者的神智及肢體狀況,避免有跌倒的情形出現,如果長者精神行為症狀已改善時,應立即再降低劑量或暫停服用精神藥物。
失智症以非藥物療法優先
安邦聽懂醫師的說法,立即聽從醫師的建議,到社區失智症支持中心,找照護專家來為母親規劃非藥物療法的生活方式。他先將確診的經過向照護專家陳述,這位照護專家先恭喜他,說他碰到一位好醫師,願意花時間向他解釋失智症藥物及非藥物療法,及會建議他對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上先以非藥物療法為優先策略。
憂鬱症患者,常強調自己認知功能的的問題,記性不好、表現出與失智症類似的症狀,易被誤診為失智症,即所謂「假性失智症」,約佔憂鬱症者的10~15%。兩者的區別如下:
憂鬱症發病的時間較能確定,失智症則不確定。
憂鬱症患者過去病史中也許有憂鬱症的記錄,失智症則沒有。
憂鬱症患者常會強調自己記憶不好,失智症患者則極力掩飾自己有記憶的問題。
憂鬱症病程進行快且不規則,無日夜差異,失智症病程進行緩慢,且夜晚較差。
憂鬱症患者的電腦斷層掃描和腦電波檢查為正常,失智症患者出現異常。
憂鬱症患者對問題的反應通常為「不知道」,失智症患者則是會虛答或言語重覆,甚至有無法正確使用字語的現象。
憂鬱症患者少有神經學檢查上的異常,失智症患者則較多有異常現象。
是失智症 還是憂鬱症 - 康健雜誌 https://tinyurl.com/y88xvkgd
當有背痛丶膝痛丶肩痛時,物理治療師或醫師都會教病人回家去作運動。少則一兩項,多則5-6項。每個運動基本上要作10次重複喔。從運動醫學的觀點,一般一組運動作下來原則上要達到"運動自覺強度"的5~7級,也就是吃力到非常吃力。如此才對我們肌肉骨骼的疼痛產生效果。仔細詢問物理治療師或醫師治療運動的細節很重要。若有心、肺或其他身體問題則要先請教醫師診斷。
治療運動的強度:到底夠不夠? @ 悟理治療部落 :: 痞客邦 :: https://tinyurl.com/y7ahw53m
關節疼痛?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去看骨科、風濕科,但是萬萬沒想到關節疼痛居然和甲亢有關係。關節痛、肌肉痛、肌無力的患者,都應該查查甲狀腺。
甲亢引起關節疼痛有哪些?
1. 骨質疏鬆
2. 甲亢性肌病: 甲亢導致的肌病比甲減更常見。不過,甲亢被控制後,肌病可以迅速好轉。
3. 粘連性肩關節炎
4. 周期性麻痹
關節疼痛?可能與甲亢有關 - 每日頭條 https://tinyurl.com/ycxkjp8c
每天不定期雙腳腳底板會麻然後無力,嚴重一點還會手抖腳抖,休息幾個小時就會慢慢恢復,可是症狀一直都會反覆出現,有做檢查核磁共振、中樞神經、脊髓等檢查都正常,所以想請問醫師這是何種原因?
TPP發作時間大多在深夜或清晨,且大多有前驅症狀,包括肌肉疼痛、痙攣、僵硬等,然後發生肌肉無力,且呈對稱性進展,通常下肢近端先發生,之後可進展至四肢,嚴重時呈現四肢全癱。
另外TPP不會在運動時發作,而是在運動後休息時發作。發生肌肉無力時通常持續約 3-96小時,即使不補充鉀離子也可能自動依反向緩解
【台灣e院】常見問題-甲狀腺機能亢進 https://tinyurl.com/y8f5w4gg
「但必須要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幾乎沒有證據,特別是在孩子身上,我們很訝異,感冒藥幾乎無法帶來令人振奮的效果,」范德里爾說。
范德里爾補充說,家長不只要知道沒有證據顯示這些藥物有幫助,更要知道小孩子服用這些藥物,其實是有風險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原先建議,不要讓兩歲以下的小孩服用成藥和感冒藥處方。但美國小兒科學會進一步建議,其實所有6歲以下的小孩都不該服用。
保羅教授說:「我們早在2007年研究報告就指出,蜂蜜比起止咳藥物右美沙芬更有效,」而龍舌蘭糖漿則只有安慰劑效應。
保羅指出,總歸來說,「很少有證據,或者說幾乎沒有證據顯示,治療咳嗽和感冒的成藥真的有什麼療效,對6歲以下的孩童更是沒效。」
即使對大孩子或成年人來說,依然沒有強烈證據顯示,咳嗽藥和感冒藥中所含大部分成分是有效的,但副作用還是肯定存在的,藥劑量太大時尤其危險。
哈佛醫師:小孩最好的咳嗽藥 就是不吃藥|天下雜誌 https://tinyurl.com/ycf9k5bo
類風溼性關節炎不只關節痛,心、肺也會跟著拖下水! - PanSci 泛科學 https://tinyurl.com/sv6g87e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影響關節之外,還有慢性全身性發炎所引起的併發症。
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患者可能會關節疼痛,早晨有僵硬的感覺,並可能會持續 1 至 4 小時,經過慢慢活動之後才會比較緩解,有些病患也會感到疲倦、全身無力不舒服。
疾病中期,由於關節持續慢性發炎,也連帶影響周邊的軟組織,造成肌腱、韌帶疼痛,關節軟骨也可能慢慢被破壞。
疾病後期,如果發炎沒有控制好,就連較硬的骨頭也可能被侵蝕,導致關節變形,可能讓手指出現像天鵝頸的變形,還可能造成肌腱斷裂,甚至若發生在下肢,可能會影響行動,必須坐輪椅。
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的免疫系統疾病,所以它不單單只會攻擊關節,也會攻擊身體其他地方,例如皮膚,可能合併血管炎,或皮下出現類風濕性結節,結節可能長在骨突起處、伸肌表面或關節周邊部位,甚至長在肺臟裡面。有些病患會出現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或者心包膜炎、心肌炎,少部分病患可能會影響腎臟。也有些病患眼睛會被攻擊,引起鞏膜炎、漿膜炎等。
曾經遇過病患來求診,抱怨的症狀不是關節痛,而是下肢有血管炎的問題,造成皮膚慢性潰瘍。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其實病患也有慢性多發性關節炎,但都不是很在意,直到下肢出現血管炎、慢性潰瘍,才接受檢查,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藥物治療後,關節炎和皮膚潰瘍都漸漸改善。
飲食方面請正常均衡飲食,減少中藥材進補,例如人蔘、靈芝、牛樟芝…等。補品吃多了可能讓免疫系統更錯亂,疾病就更加嚴重不好控制。醫師都會告訴患者,如果不確定保健食品適不適合,就請帶來諮詢。患者應避免食用苜蓿芽,因所含成分可能活化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異常反應。
《神奇眼球操》一書列出3種訓練眼球的方法,一項動作大約做3分鐘,就能幫你維持眼部肌肉功能:
1、鬥雞眼訓練
做出鬥雞眼動作,食指在眼前前進後退,讓眼睛一下恢復正常,一下便鬥雞眼。有困難的人可以搭配吸氣吐氣慢慢練習,一邊吐氣,一邊讓眼球向中間靠攏。
2、快速開闔眼訓練
快速緊閉雙眼,接著睜大眼睛往上看,然後快速緊閉雙眼,再睜大眼睛往下看,以此類推,連續做完上下左右等動作。這麼做能刺激眼睛周圍的肌肉,促進新陳代謝。
3、幾何圖形訓練
坐在椅子上,一手托住下巴,另一手在空中畫大圓,眼球隨著指尖移動,切記不可以移動下巴,每手做兩次。以此類推,做完大四角形和大三角形。這個動作有助於擴展視野,提升眼睛運動能力。
三種訓練幫你保持眼球靈活 |早安健康 http://tinyurl.com/yeruta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