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健保 不是全球健保(張肇烜)

《蘋果》論壇4日刊登一位來台陸生的來稿《台灣,請用民主說服我》。陸生說健保被擱置,看到這樣的結果,他「感到非常失望」,國民黨執政都這樣了,明年如果選舉變天前景更不讓人樂觀。陸生還說包括他在內的很多陸生都不禁發出疑問:「台灣的民主怎麼了?」
「無論同不同意陸生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台灣民主可貴的地方。「民主」、「自由」和「人權」是普世價值,也是「台灣最寶貴的特產」;因為如此,陸生來台可以自由發表議論,甚至言論可以刊登在《蘋果》,這不限你是「台灣人」或是「中國人」,只要在台灣,自由、民主就和呼吸空氣一樣簡單。
但是,陸生的觀點還是錯了!台灣享譽國際的「全民健保」,不是「全球健保」。全民健保在1995年開辦以來,以自助互助、風險分擔的理念為基礎,為的就是「守護全台灣人的健康」,讓民眾即使經濟弱勢都能獲得適切的醫療照顧。全民健保將舉世都很昂貴的醫療,變得很方便、很便宜,而且不管「大病」、「小病」全都包,但是這不代表「包山、包海」,還要包「全球」。
台灣健保「便宜又大碗」舉世聞名,曾有外籍友人說:「台灣健保實在神奇到不可思議!」我們到世界各國,外籍身分都要繳比本國民眾還高的費用;但是在台灣,我們是外國人,沒有台灣身分證;我們只來台灣居留6個月,卻繳和台灣民眾一樣的健保費,我自己都覺得不合理,我認為外國人使用台灣健保應該收取更多健保費。」

應先改善血汗醫護

因此,我們該檢討的是整個制度,若到其他歐美國家留學,首要就是投保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否則生病連醫院都不敢去,怕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台灣目前將外籍學生也納入健保,每月補助4成健保費用,由於陸生在我國《憲法》不適用於外籍學生,因此沒有健保。不管是陸生或是外生,都應全面檢討,用一樣的納保資格,但是陸生和外國籍學生健保費全額自付,不該由國人幫忙負擔。
台灣雖然醫療很進步,但是真正弱勢的偏鄉民眾,要看病還是很不容易,更有被鎖卡的弱勢民眾,就醫因此受到限制。醫療本來就是昂貴的,台灣健保將成本轉嫁給基層過勞的醫護人員,使得台灣醫療變得便宜又大碗,健保卻成為政治人物最自豪誇口的政績。
轉眼間總統大選將到,一向財政困窘的健保,不只打算修法補助陸生加入健保,竟然還可調降健保費,實在很不可思議。健保若有盈餘,應先考慮如何改善血汗醫護、五大皆空和偏鄉醫療等問題,惟有守護弱勢族群的健康,用心照顧每一個人,才能使台灣整體醫療環境更進步。

醫師
健保 不是全球健保(張肇烜) | 蘋果日報 http://j.mp/1Q6ODlG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崩壞的醫療之-救救「生化卡藥人」

作者:陳宜姍(藥師)
上週有一則新聞標題是「精障病患誰來救」,由立委楊玉欣領軍質詢衛福部精障朋友照護問題,其中提到了一件很耐人尋味的事情,即精障朋友有重複住院出院的現象。據學者研究指出,我國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一年內再住院率達20%。
健保美意,設置精神科或身心科。在民眾的理想中,該是傾聽協助有心靈困擾的人們走出困境,及引導人們提升生活的能力。事實則非如此,精神科醫生的醫治方式,多是看診,貼一個標籤(病名),再開藥的模式。通常當處方藥吃了導致失眠副作用後,再加開一顆安眠藥,導致抽搐後,再加開一顆抗焦慮或抗癲癇藥。病人表示沒有好轉時,就換一種藥。就這麼一直吃一直吃,治不好也停不了藥,造成了一堆「生化卡藥人」:卡在藥物副作用,想停,但停了會生不如死的一群人。這一群生化卡藥人,原本的問題可能還沒解決,現在又加上藥物副作用的困擾,真是叫人不憂鬱也難。
以下的事情,說出來可能難以置信,但是,有些精神科藥物長期服用的副作用,絕對是你想不到的。它可能導致遲發性運動障礙或藥物誘發的躁動,而且發生率沒有想像中低。遲發性運動障礙使患者的症狀表現好似神經退化疾病,例如不自主眨眼、手臂扭曲放不下來等等,這是一種幾近不可逆的症狀。藥物副作用導致的躁動,讓病患明顯的較具攻擊性。一個正常人,都可能因為這種藥物副作用的反應,而被視為生病,或太過暴力而被送進精神病院。當這種不尋常的反應,發生在曾經有精障病歷的民眾身上,那麼就很可能再度送進醫院了。這會不會是精障病友進進出出病院的其中一項原因呢?
當了二十年藥師,我觀察到最近幾年精神科藥物真的太濫用了,除非你不看醫生,否則幾乎人人都有機會拿到這些影響心智及成癮依賴性的藥物,而且副作用真不少。身為藥師,我呼籲解鈴還需繫鈴人。醫生們有責任協助民眾暸解治療方法及用藥,治療時間及用藥風險。當藥物無法治癒病人,只是控制病情,也應該清楚告知。除了開藥,協助病患戒斷成癮性藥物,更是醫生的責任!
精神障礙需要許多的關懷和耐心,陪他們一起走過生命中的幽谷,他們不該成為「生化卡藥人」,並且沒止盡的住院出院,如此不旦浪費了他們的生命,也浪費了社會資源,不是嗎?

崩壞的醫療之-救救「生化卡藥人」 | 即時新聞 | 20151202 | 蘋果日報 http://j.mp/1TutT63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不熬夜多運動 改善二尖瓣脫垂

一位30多歲的女性到門診,主訴近1個月常感到胸悶、胸痛,尤其活動的時候特別喘,經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認是「二尖瓣脫垂合併輕度瓣膜逆流」,給予適當藥物治療與生活作息調整後,症狀改善,目前口服藥已完全停掉,只須要定期追蹤。

高瘦女患病機率高

心臟可以分成4個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而心房與心室之間都有一扇門相隔,這扇門就是所謂的「瓣膜」(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的叫做三尖瓣,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叫做二尖瓣)。正常情況下,瓣膜會隨著心跳周期開合,打開的時候運送血液到另一個腔室,關閉的時候避免血液逆流回原本的空間。
所謂「脫垂」,就是指瓣膜的功能出了問題,無法正常關閉,因而產生嚴重度不等的血液逆流現象,因此導致胸悶、胸痛等症狀。
二尖瓣脫垂並不少見,根據統計,全國人口中約有3%∼10%的人有這樣的問題,尤其身形高瘦的年輕女性比率更高,甚至可高達15%∼20%。但並非每個二尖瓣脫垂的病人都會有明顯症狀,如果瓣膜的血液逆流量不多,未必會造成身體不適。其實很多人都沒有症狀,而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的。

情況嚴重仍須開刀

若被確診為二尖瓣脫垂,又合併明顯症狀,要怎麼治療?一般來說,藥物治療(包含乙型離子阻斷劑與輕微抗焦慮藥物)通常效果很好,可緩解9成左右的不適。除此之外,生活作息的調整也相當重要。包含禁用咖啡、濃茶、酒精等刺激性飲料、避免熬夜過勞、避免壓力、適度運動、保持身心愉快等,對症狀的改善也有莫大幫助。
當然,如果二尖瓣脫垂又合併相當嚴重的瓣膜逆流,連藥物與作息調整都無法改善時,就要考慮開刀置換瓣膜,所幸這種嚴重的情況僅佔一小部分,絕大多數的患者不需動刀。
雖然二尖瓣脫垂是十分常見的疾病,但只要適當藥物治療與作息調整,定期追蹤心臟超音波,癒後都相當不錯,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們毋須過度擔心。


不熬夜多運動 改善二尖瓣脫垂 | 蘋果日報 http://j.mp/1LG4q3d

吃魚吃到吐血休克! 魚刺刺傷主動脈差點喪命

【動新聞╱台北報導】吃魚竟然也會吐血休克!一名四十多歲的婦人日前吃魚時不慎將魚刺吞下,結果她吞白飯想清除卡住的魚刺,但沒想到反而刺破食道更傷到鄰近的心臟主動脈,一周後她吐血不止還休克,後來醫師緊急安裝心臟支架止血才保住她的性命。醫師表示吞魚刺吃白飯或喝醋都沒用,應該立即停止進食,並到醫院檢查治療才安全

吃魚吃到吐血休克! 魚刺刺傷主動脈差點喪命 | 蘋果日報 http://j.mp/1LG2S9g

中西藥混吃 女變臉「納美人」

【鄭敏玲╱台中報導】中西藥混著吃,小心皮膚變色!台中一名四十歲氣質美女,兩年前因急性腎盂腎炎接受多重抗生素治療,但也同時服用多種中草藥,沒想到臉上皮膚竟然變成灰藍色,就像電影《阿凡達》的「納美人」,所幸前往台中榮總皮膚科就醫,經過八個月治療,皮膚狀況已獲得改善。

用抗生素全身水腫

氣質美女蔡小姐是名古董商,因變成灰藍臉「納美人」缺乏自信,暫停營業兩年。蔡小姐悔不當初說,患腎病後接受多重抗生素治療,全身腫得像麵龜,最嚴重時眼睛瞇成一線,根本看不清楚,為消水腫,不管中醫或西醫,只要朋友推薦就馬上掛號服藥,每天早起先吃中藥水劑及粉劑,不到一小時又吃四到五顆西藥,一天早中晚加睡前四次,後來臉全變成灰藍色,紅腫滲液,一度被朋友戲稱中邪或被附身,心情低落,差點想尋死。
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沈瑞隆說,不少中藥成分不明,蔡小姐可能同時服用含有重金屬的中草藥再加上抗生素相互作用,皮膚才會變成灰藍色,如果繼續吃下去,恐導致肝腎受損,有生命危險。「過多藥物混著吃,會導致藥物結構遭破壞,毒性增加,身體若出現不明瘀青或頭痛、心跳加速,最好立即停藥就醫。」
台中榮總皮膚科總醫師馬佳蔓說,治療青春痘的抗生素美諾四環素或是抗過敏藥物或治療瘧疾的奎寧等,長期服用,也會因個人體質影響導致皮膚變色;心臟支架的病人或腦血管梗塞患者使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藥物,如果再服用活血化瘀中藥,若劑量不當,身上可能出現不明瘀青,也可能增加出血性中風危險,若要中西醫併診,一定要提供處方箋,讓醫師做專業評估。

完整告知服藥內容

中山醫大附醫中西醫整合科醫師林榮志說,很多藥物都會出現交叉作用,光只吃西藥若劑量或種類調控出錯也會造成藥效過速等問題;中藥內是否含重金屬很難辨別,建議若要進行中西醫合併治療,最好找同一位醫師,或完整告知服藥內容,且千萬不要吃來路不明偏方。

中西藥併用注意事項

●中藥與西藥若需同餐服用,對腸胃刺激性小的中藥在餐前服用,西藥在餐後服用,需間隔1~2小時
●長期交叉服用中西藥,若皮膚出現不明瘀青或頭暈頭痛、心律不整、血壓驟升等現象,立即停藥就醫
●保留處方箋,看診時同時提供給中醫及西醫參考
●避免選擇成分不明的中藥水藥,並拒絕不明偏方
●簽署雲端藥歷同意書,讓醫師可透過健保卡查詢其他醫院的看診紀錄與藥劑,以利判斷
資料來源:台中榮總皮膚科總醫師馬佳蔓

中西藥混吃 女變臉「納美人」 | 蘋果日報 http://j.mp/1LG1EuM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閻曉華說脊椎側彎 (Scoliosis)

脊椎側彎可能會造成的問題:明顯的脊椎彎曲、脊椎旋轉導到肋骨旋轉、脊椎兩側的肌肉對­稱、姿勢體態的歪斜、可能全身柔軟度不佳、可能全身過度柔軟、大腦缺乏對正確姿勢的認­知、可能出現疼痛、內臟受到壓,透過了解這些問題,在下個章節中去試著判斷,那些才是­有效的脊椎側彎治療方式。
參考文章:
您的脊椎側彎治療是否完整?http://reachbalance.blogspot.tw/2013/...
脊椎側彎治療-觀念釐清
http://reachbalance.blogspot.tw/2013/...
如何選擇脊椎側彎治療方式?
http://reachbalance.blogspot.tw/2010/...
更多與脊椎側彎相關文章 請搜尋 “ 閻曉華脊骨神經醫學網 ”
http://reachbalance.blogspot.tw/

閻曉華說脊椎側彎第五章第一節 了解脊椎側彎造成的問題 - YouTube http://j.mp/1OrD3yb

紫蘇抑制內皮細胞血管新生 女學生研究奪獎

台北市麗山高中學生薛恩慈看到親友罹癌消瘦且頭髮掉光,從師長得知紫蘇葉具有抑制癌細胞的效果,和同學鄭詠云攜手經2年實驗,發現濃度越高的紫蘇葉,對抑制內皮細胞血管新生的效果越好,濃度越高的紫蘇葉科學中藥,對抑制內皮細胞轉移效果也最好,以實際數據證實,今獲頒北市中等學校學生科學研究獎一等獎。
北市中等學校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頒獎典禮今舉行,麗山高中是今年最大贏家,23件作品獲獎,並獲得約27萬元補助金額,居北市之冠,更在6大科中獲得數學科、生物科與應用科學科的一等獎,及合計20件二等獎、三等獎與佳作。
現為高三生的薛恩慈、鄭詠云,從師長得知紫蘇葉具有抑制癌細胞的效果,兩人從高一開始研究,長達兩年研究,發現濃度越高的紫蘇葉,對抑制內皮細胞血管新生的效果越好,濃度越高的紫蘇葉葉科學中藥,對抑制內皮細胞轉移效果也最好,而抗血管新生對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糖尿病截肢,具有發展潛力。
她們的實驗顯示,以一名體重65公斤的人為例,如果需要抑制內皮細胞新生、遷移,約需要702.9公克的紫蘇葉科學中藥,但人體是否能一次接受這麼多的量,還有待研究,一般來說,紫蘇葉的副作用雖少,但大量使用是否增加副作用,也有待證實。
兩名女學生指出,從實驗可以得出三個結論,其一是以抑制血管新生為治療癌症手段,可減少副作用;其二是內皮細胞比癌細胞較少發生變異,因此抗血管新生不易失效;其三是抗血管新生對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糖尿病截肢,具有發展潛勢。(許敏溶╱台北報導)

紫蘇抑制內皮細胞血管新生 女學生研究奪獎 | 即時新聞 | 20151122 | 蘋果日報 http://j.mp/1OrB0KC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傷好了,忽略肌力復健,後遺症多

過去觀念是骨折後要靜養,最新觀念是手術完隔天就開始復健。怎麼做?

通勤摔車、打籃球碰撞、在浴室不小心滑倒……這一摔,就可能導致骨折。在台灣,平均每分鐘就有約1.2個人因為骨折而就診。
根據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2013年的骨折就診人數約有67萬人,較10年前多了1.4倍,顯示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愈來愈常見,其中又以腿部骨折影響行動而更麻煩。
然而,多數人知道骨折後需要靜養休息,卻常常忽略術後復健的重要,導致骨折傷處癒合,卻有肌肉無力的狀況。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出現更多後遺症。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健康高齡中心與生物醫藥科學系共同研究發現,只要2週單腳不動,年輕人就會流失三分之一的肌力,老年人流失四分之一。
研究員葛藍姆(Martin Gram)研究發現,人體需要花3倍的時間,透過重量訓練才能重獲身體不動期間失去的肌力。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士瑋指出,早期有些骨科醫師認為,若手術很成功,不需要復健自然就會好。或是有些開刀醫師不希望患部承受太多重力,沒有特別向病人說明復健的重要性。
事實上,術後即時訓練肌力,可以減少骨骼、韌帶的傷害。黃士瑋強調,肌肉有穩定關節的作用,術後若缺乏肌力訓練,反而會讓骨骼與韌帶容易受損,導致骨折部位好了,周邊的組織開始疼痛。
實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劉盈宏表示,受傷部位用石膏固定後,容易造成關節沾黏,活動度受限;若未及早開始肌力訓練,就會讓肌肉快速流失,並且有水腫現象。
復健治療,愈早開始愈好
劉盈宏指出,最佳的復健介入時間可在手術開完刀隔天。復健科醫師依據患者的狀況,評估在院內可以做的復健動作。由於下肢開刀住院時間平均是5~7天,出院之後,病人可以到復健科或診所繼續復健治療。

傷好了,忽略肌力復健,後遺症多 - 康健雜誌204期 http://j.mp/1Seinef

半夜睡覺腳被電 竟是頸椎長骨刺

一名63歲男子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就醫,他表示,2年前開始感到雙腿無力,懷疑是年紀大導致關節退化。經檢查才發現其實是頸椎長了俗稱的「骨刺」,即時開刀治療後恢復了行走能力。
2年前林先生有次到田裡工作時,突然感到雙腿無力跌在田裡,一開始以為只是年紀大了關節退化,不料3個月後,雙腿的力量消失得很快,連走路也不穩,容易跌倒,必須拿拐杖撐著才能行走。他表示,晚上睡覺腳會好像被電到一樣,感覺像抽筋,幾乎每個小時來一次,無法工作、上廁所。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藉由核磁共振檢查影像發現,病患的頸椎第4、5節處有椎間盤突出,嚴重壓迫神經,這位病患的壓迫位置影響下肢,若不趕緊處理,嚴重時恐怕大、小便及下肢功能無法恢復,一輩子坐輪椅。
手術為患者進行椎間盤切除並植入融合器,手術約1個小時即可完成。病人在術後已恢復雙腿力、正常行走。
陳金城,造成椎間盤突出原因,有些是因意外傷害引起,有些則是長期姿勢不良而造成的,尤其現代3C產品崛起,低頭族、電腦族變多,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頸椎椎間盤突出問題。
他提醒民眾,若有感覺脖子痠痛、落枕、脖子僵硬,短期內未見情況好轉,甚至合併有手腳麻、痛時,就應進一步到醫院接受檢查,確認脊髓神經是否受到壓迫。(李宗祐/嘉義報導)

半夜睡覺腳被電 竟是頸椎長骨刺 | 即時新聞 | 20151118 | 蘋果日報 http://j.mp/1NL0IqJ
--------------------------------------------------
這篇報導可以注意幾件事:
1。頸椎後期的症狀變化
2。頸椎的問題可能引起腳的問題。不一定是腰椎引起的。
3。頸椎會引起大小便的問題。"頻尿"也是其中一個癥狀。

男用倒立機 眼出血險瞎 治椎間盤凸出還未見效 反引發暈眩

【沈能元╱台北報導】想用倒立機放鬆背肌、緩解椎間盤壓力不均,小心引發眼內出血、暈眩。一名三十多歲男子日前用網購正夯的健身器材倒立機,想藉全身倒立促進血液循環、放鬆筋骨,竟導致視力模糊、飛蚊症,檢查他右眼中央網膜靜脈已破裂出血;還有多名椎間盤凸出患者,想以倒立機緩解椎間盤壓力不均,卻引發暈眩。

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近日收治一名三十多歲男子,為健身並放鬆背部肌肉購買倒立機,才用第二次約十分鐘後突感視力模糊,就醫檢查右眼中央網膜靜脈破裂出血,血液瀰漫至玻璃體,男子還出現飛蚊症,延誤治療恐失明,用藥治療後緩解症狀,也停用倒立機。


男子使用倒立機後,右眼中央網膜靜脈破裂出血,形成深紅色塊狀(箭頭處)。呂大文醫師提供

減疼痛效果僅1周

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外傷骨科主任葉文凌則收治一名四十多歲女子,長時間坐著辦公導致椎間盤凸出、下背痛,日前使用倒立機,因血液快速回流腦部,造成腦部血壓過高暈眩。葉近半年已收到五、六名患者用倒立機後暈眩,且對緩解下背痛效果不佳,又回骨科治療。
葉文凌提醒,輕微椎間盤凸出以倒立機牽引腰椎,可暫緩疼痛,但效果約僅一周且無法根治。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劉森永解釋,頸椎、腰椎受地心引力影響,若合併姿勢不良、久坐久站,易腰痠背痛、椎間盤凸出;理論上倒立使血液快速回流心臟,可增加血液循環,且可牽引腰椎、緩解背痛,但無法根治椎間盤凸出。


凝血差恐導致中風

業者還宣稱倒立機可防子宮下垂,改善失眠、增進記憶力。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抱寰都說,現無充分醫學實證證明有效。
劉森永提醒,倒立機僅適合身體健康者使用,若頸部動脈狹窄、凝血功能不佳,使用恐中風、心肌梗塞;有高血壓、糖尿病、中風、骨質疏鬆、胃食道逆流等病史者,使用恐加重病情。

涉廣告不實可開罰

PChome商店街網購業者表示,倒立機二○一一年引進台灣,近二至三年居家健身風潮興起,網購倒立機銷量漸增,近兩個月銷量就較去年同期增三成。經濟部標檢局科長陳榮富說,倒立機尚未納入應施檢驗項目,若使用有安全疑慮可向該局檢舉,將派員了解,宣稱療效則交衛福部處理。
衛福部食藥署醫粧組科長林汝青說,倒立機若宣稱可改善失眠、增進記憶力等,疑涉廣告誇大不實,會交由業者所在地方衛生局了解,查證屬實可開罰。

倒立機使用注意事項

●倒立機僅適合身體健康者使用,可先躺在床上,讓頭於床邊垂下,若出現不適,則不適合使用倒立機
●使用倒立機時,應慢慢調整傾斜角度,切忌立即頭下腳上,以防不適
●使用倒立機後,若出現視力模糊、暈眩等症狀,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倒立機無法根治椎間盤凸出、子宮下垂等,患者應就醫尋求治療
●有高血壓、中風、骨質疏鬆、胃食道逆流、脊椎損傷等病史者不應使用
●使用倒立機須將雙腳腳踝固定後倒立,腳踝曾有扭傷者應避免使用
資料來源:劉森永醫師、杜育才醫師、葉文凌醫師

男用倒立機 眼出血險瞎 | 蘋果日報 http://j.mp/1I5SzAo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正確使用安眠藥對抗失眠沒煩惱

衛生福利部-正確使用安眠藥對抗失眠沒煩惱 http://j.mp/1MUGfit

image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什麼是最利的劍?什麼是最毒的藥?

問佛:什麼是最利的劍?什麼是最毒的藥?

佛曰:惡口罵人是最利的劍,因為它最能刺傷人的心。貪心是最毒的藥,因為它最能敗壞一個人的意念而無藥而解。

再問:世界上誰獲益最大?誰損失最多?

佛曰:布施的人獲益最大,貪心和知恩不報的人損失最多,他永遠會被人所唾棄。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要避免的姿勢

image 

這個姿勢對顳顎關節 (temporomandibular joint)和頸椎都是有傷害的。
另外內文中提到,nonfunctional jaw movements, chewing gum也是對顳顎關節 (temporomandibular joint)不利的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Knee pain Dx key points

The clinician should be able to narrow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ip or knee pain down to two to three diagnoses after the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Imaging studies should be use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Conventional radiographs should usually be the initial imaging study ordered.

Many of the vital structures in the knee can be palpated easily or examined with provocative tests.

A knee effusion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 derangement.

The clinician should suspect a torn meniscus if a patient has an effusion, joint line tenderness, and pain with hyperextension and hyperflexio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ten complain of stiffness and pain with activity.

Inflammatory arthriti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a patient continues to experience pain despite resting the joint.

A detailed history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accurately diagnosing the cause of knee pain. Knee complaints generally fall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pain or instability.

脊椎側彎矯正之明日之星-大腦學習訓練法

當然許多家長也會對這種大腦學習訓練方式存有很多疑問,如果不透過背架協助,這種訓練方式,要多久時間才能看到成效?

只要能放掉不該有的力,感受並學習到正確的力,側彎度數可在很短的時間內被降下來,有人只做了9次治療、11次治療、一個月治療、二個月治療度數就有進步(請參考本部落格文章”脊椎側彎案例分享”),只要大腦感覺得到正確方向的力,身體在學習後能自主地做出該動作,側彎度數就會在當下立即被改變。

治療後的效果能維持多久?

這是多數家長最關心的問題,目前從這裡能夠穩定維持度數的患者身上發現,只要是能感受到正確的脊椎位置的人,又時常能自我練習的患者,不靠背架的協助下,可以長時間維持住矯正後的度數,然後呈現緩慢小幅度的進步,時間至少長達一年,至於是否能維持更久,就必需要更長期的觀察。但可以合理的推論,只要是將學習到的動作養成習慣,自然而然的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側彎度數沒有理由會再度惡化。

再觀察有些已經比較穩定的患者,有人一週或二週沒有接受任何治療,再次回來後,原本擔心側彎度數會變得更差,但由觸診發現他們似乎仍能維持之前進步的度數,但是休息太久沒來的患者,可能在動作的調整上,會較之前差,不過再度透過動作引導後,他們大部份都可抓到原來正確的感覺。

所以透過正確的大腦訓練,所得到的效果似乎更為穩定。但有些患者經過大腦學習訓練後,側彎度數進步了,但後來又度數增加,然後度數又上上下下呈現不穩定的狀態,筆者觀察這些不穩定的患者,他們可能都是比較容易緊張的患者,或完全沒在認真感覺正確位置的人,有時太緊張(出不當的力)用錯力,就無法將真正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只有來治療時才做到我們的要求,其他時間完全又回復到原來的狀態,如果這樣的話,通常側彎度數會較難被穩定下來。

大腦學習訓練法的優點是在治療的當下,就可以判斷他們是否有學到正確的位置及方向,並預測側彎度數是往好的方向走,還是維持不變。整個被動及主動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藉由感覺患者使力的方向、強度和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性來協助判斷。另外居家該做多少運動才是好的呢?一開始尚未抓到正確感覺時,需要每天專心撥出一段時去思考及練習,已經可以抓取到部份正確感覺位置時,每日少量多餐的練習優於每天特別撥一段時間專心練習。因為筆者特別詢問過那些較為穩定的患者,在家裡練習的狀況及時間,家長總是會幫忙回答說”都沒看到孩子在練習”。所以筆者認為大腦學習訓練的最高層級,就是將已經學到的感覺,無形地應用於日常生活做息和活動當中,這樣等於時時刻刻每分每秒都在練習,將新的感覺建立成為習慣,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閻曉華脊骨神經醫學網: 脊椎側彎矯正之明日之星-大腦學習訓練法 http://j.mp/1Wt0aj0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只有用心才看得清楚

image 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

躺輪胎拉筋 壯男腳癱不舉

許多公園有輪胎讓民眾伸展筋骨,不過其中暗藏大危機。高雄兩名男子,每天都去公園躺輪胎,結果都出現雙腳無力就醫,分別被診斷出腰部脊椎韌帶出血與椎體滑脫,其中一名年輕男子還因此不舉。醫師警告,輪胎弧度已逾多數人脊椎能承受的彎曲程度,常躺易導致脊椎與鄰近韌帶、神經受傷,嚴重恐致癱瘓或陽痿。

躺輪胎拉筋 壯男腳癱不舉 | 蘋果日報 http://j.mp/1PKOxzS
------------------------------------------------------------------------------
任何運動,還是在專業的指導下從事,是比較安全的。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Safe & Unsafe Exercises

Safe & Unsafe Exercises « physioleeds.co.uk
https://www.physioleeds.co.uk/safe-and-unsafe-exercises/
http://j.mp/1k00EeQ

image

image

image

The Safe way to do Sit-Ups
The correct way to perform sit-ups is with your hands behind your ears. With both this and the abdominal curve tilt your pelvis to flatten the small of your back and pull in your tummy muscles before lifting your head and shoulders to perform the curl.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唯有與世界接軌,才能在國際村爭出一片天!

唯有與世界接軌,才能在國際村爭出一片天!
《蘋果》報導,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昨天在台東演講時感慨部分公務員沒有國際觀,與國際社會脫節,政策「看得不夠長遠」,如今中國大陸崛起,台灣依然原地踏步。下個20年,連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都有崛起的跡象,但台灣政府仍然沒有讓人民看到未來的願景。
嚴長壽說,台灣現在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感」,尤其多年前政府鼓勵廣設大學,許多有名的專科學校,原本都是專門培育專業人才的技職體系。後來為了升格大學,成立了許多不夠專業的學系,造成學生素質低落,有的沒有學到一技之長,還背負沉重的學貸,根本是害慘了台灣人。(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最大的危機 嚴長壽五字破解 | 即時新聞 | 20151013 | 蘋果日報 http://j.mp/1k4lI4a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鈣 Ca 攝取和骨頭的臨床相關

Tai V, Leung W, Grey A, et al. Calcium intake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15 Sep 29;351:h4183. doi: 10.1136/bmj.h4183. (Review) PMID: 26420598

CONCLUSIONS: Increasing calcium intake from dietary sources or by taking calcium supplements produces small non-progressive increases in BMD, which are unlikely to lead to 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isk of fracture. EvidenceUpdates http://j.mp/1NznuqC

Bolland MJ, Leung W, Tai V, et al. Calcium intake and risk of fracture: systematic review. BMJ. 2015 Sep 29;351:h4580. doi: 10.1136/bmj.h4580. (Review) PMID: 26420387

CONCLUSIONS: Dietary calcium intak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fracture, and there is no clinical trial evidence that increasing calcium intake from dietary sources prevents fractures. Evidence that calcium supplements prevent fractures is weak and inconsistent. EvidenceUpdates http://j.mp/1NznBTd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改善柬埔寨婦孺的貧血現象?就靠這隻小鐵魚了!

在柬埔寨,有將近半數人口患貧血,其中2/3是小孩。貧血不僅造成柬埔寨兒童發育遲緩,也威脅著婦女的健康。加拿大的Christopher Charles六年前來到柬埔,發現缺鐵性貧血是當地健康的最大元兇。但吃藥補充鐵質是一個當地人無法負擔的花費,何況吃藥絕不是最好的辦法。

因此Christopher將鐵塊做成當地的幸運象徵魚形,宣導讓當地人在做菜、燒水時將小鐵魚放進鍋裡,增加飲食中的鐵含量。現在,人們樂於用小鐵魚烹飪,每條售價1.5美元的「小鐵魚」慢慢釋放的鐵質,改善了當地92%的貧血症狀!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改善柬埔寨婦孺的貧血現象?就靠這隻小鐵魚了! http://j.mp/1OKdoT0

諾貝爾獎得主想說的是:別讓成績與薪水決定你的人生

「一個人頭腦最靈活的時期,是在高中二十歲前後。但在日本,在這段期間年輕人卻必須接受嚴酷的大學入學考試。在這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卻必須度過一段枯燥乏味、沒有任何用處的考題式學習,實在很可惜,使得創造力無法獲得培養和發揮。

這段時間其實是人生中最能產生靈感的時期,許多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與發明家,都是在二十歲左右時不斷提出開創性的構想,最後獲致巨大的成功。

相形之下,日本年輕人出發的時間實在是太晚了。在人生中最寶貴的期間忙著準備大學入學考試,根本無暇顧及腦中乍現的靈感,等到真正進入大學後可以說已經錯失黃金時光。

我認為必須讓年輕人在這段時間放手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培養他們自主思考的習慣,如此才能在腦海裡湧現具有開創性與發展性的有趣想法,這也是我主張廢除大學入學考試的主要原因。

而且,我認為必須立即廢除大學入學考試,讓大家自由選擇喜歡的大學、科系,但是也必須提升畢業的難度,讓只有真正對學業感興趣、努力付出的學生順利畢業。」

「許多人到了某個年紀都明白,我們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但我們在十幾、二十歲,還不明白何謂人生的時期,往往以成績好壞決定我們的人生方向,或是被社會以成績牽著鼻子走。但當我們到了一定年齡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人生時,才又赫然發現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仍朝著自己喜愛的事物靠近。

學生時代成績好的人進大企業工作,差強人意的則進入中小企業,人生的重大選擇完全和我們的喜好無關,懵懵懂懂踏入社會,工作了幾年之後,有一半的人會辭掉原來的工作,跳槽到其他公司,或是回家繼承家業。

再過幾年,發現大家都不可思議地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前進,並且看見那些始終在自己熱愛事業上奮進的人,獲得了成功。

與其上了年紀才開始做想做的事,年輕時就去做反而更能發揮,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我一直認為應該讓孩子十幾歲時就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路,不要用成績、薪水多寡或是人際關係左右他們人生的選擇。如果社會能創造出這樣的制度,相信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找到自己的價值。」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諾貝爾獎得主想說的是:別讓成績與薪水決定你的人生 http://j.mp/1OKdf1P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腹肌力 和下半身肌力 的重要

image

博客來-醫學博士教你「慢活到老」:活到100歲,你一定要養成的4個好習慣! http://j.mp/1Jgm24g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我的姿勢很挺,為何還會腰酸背痛?

您以為的好姿勢,可能不是真的好姿勢,而是過挺的姿勢,這樣反而會增加腰椎負擔。

這就是為什麼她會每天上背、肩痠痛緊繃,因為她的肩胛骨無時無刻都需要一直出力,去維持在向後拉的位置。胸椎過度平直後拉、導致頭部向前傾,如此更增加了肩頸周圍的肌肉負荷,因而導致她的疼痛問題每天不斷地上演。

另外,這種過挺的姿勢也增加了她的腰椎負荷,所以只要是做家事或勞動等活動時,亦會增加下腰椎的問題。

綜觀了她所有的問題,好像整個脊椎都出了問題,感覺不那麼嚴重,但又好像難以解決,若要真正解決她的問題,就必須從改變她的姿勢習慣著手,否則不論進行何種治療,其成效應該都不大,只能暫時緩解症狀,一段時間過後,問題會再度出現

千萬不要自己利用不正確的方式去調整駝背姿勢,這樣並不會使駝背更好,反而容易造成更多問題。

閻曉華脊骨神經醫學網: 我的姿勢很挺,為何還會腰酸背痛? http://j.mp/1K8gcWA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高血壓藥物:  利尿劑 低血鉀

 

利尿劑-主要作用是抑制腎臟對納和鉀的再吸收,一般是對年紀大一點的人比較有效,而這類藥物可能會引起低血鉀、血糖高、尿酸高或膽固醇高等副作用
ACEI的副作用有咳嗽、皮疹、味覺變差、低血壓、高血鉀、血管神經水腫,已有腎衰竭者、體液流失、或懷孕婦女不宜使用ACEI

image

針對林林總總的各類高血壓藥物,1993年加拿大高血壓醫學會提出一些建議給民眾參考:

  1. 如果病患沒有其疾病,可以採用利尿劑或貝他阻斷劑治療,除非效果不佳或無法承受副作用,可以與醫師討論,改服其他藥物或合併其他藥物來治療。
  2. 病患若有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等問題時,貝他阻斷劑為第一選擇,而鈣離子拮抗劑也可列為考量。
  3. 病患若合併有心臟衰竭時,利尿劑和ACEI為第一選擇,有時候直接作用的血管擴張劑也會有幫助,切記不可以服用貝他阻斷劑和鈣離子拮抗劑。
  4. 病患若有高血脂問題時,可以服用含有ISA(內在擬交感神經)作用的貝他阻斷劑;如果要服用利尿劑時,必須使用低劑量,以免引起血脂肪的增加;其他藥物都可以使用。
  5. 左心室肥大者不得使用血管擴張劑,其他藥物並無特別的禁忌。
  6. 糖尿病患者若有高血壓時,以ACEI、鈣離子拮抗劑、阿爾發阻斷劑為主要選擇對象。
  7. 如果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和氣喘等,都不宜服用貝他阻斷劑。
  8. 痛風病人則不宜服用利尿劑。

高血壓 http://j.mp/1hwO8SP
認識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http://j.mp/1N9JUOE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 and Claudication

Arteriosclerosis of the extremities

Signs:

One of the hallmarks of arterial claudication is that it occurs intermittently. It disappears after a brief rest and the patient can start walking again until the pain recurs. The following signs are general signs of atheroscler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rteries:

  • cyanosis
  • atrophic changes like loss of hair, shiny skin
  • decreased temperature
  • decreased pulse
  • redness when limb is returned to a "dependent" position

All the "P"s

  • Pallor increase
  • Pulses decreased
  • Perishing cold
  • Pain
  • Paraesthesia
  • Paralysis
Risk Factors:

The risk factors for claudication are the same as those for developing atherosclerosis, including:

  • Smoking
  • High cholesterol
  • High blood pressure
  • Obesity (a body mass index over 30)
  • Diabetes
  • Age older than 70 years
  • Age older than 50 years if you also smoke or have diabetes
  • A family history of atherosclerosis,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or claudication
Treatments:

Quitting smoking and controlling cholesterol are the two best ways to slow PAD progression.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PAD include:

  • Smoking. Smoking is the number one risk factor for PAD, and smoking even a few cigarettes a day can interfere with PAD treatment. Smoking increases the risk for PAD by 2 - 25 times, with the danger being higher when other risk factors are present. Between 80 - 90% of patients with PAD are current or former smokers. Progression to a more critical state of illness is likely for patients who continue to smoke.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Depth Report #41: Smoking.]
  • Diabetes.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have 3 - 4 times the normal risk for PAD and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In fact, their risk for PAD is higher than their risk for heart disease.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also tend to develop PAD at an earlier age and have more severe cases. Patients with both diabetes and PAD are at high risk for complications in the feet and ankles. Poor blood sugar (glucose) control increase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PAD.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Depth Report #60: Diabetes - type 2.]
  • Unhealthy cholesterol and lipid levels. The risk for PAD increases by 5 - 10% with every 10 mg/dL increase in total cholesterol levels. Levels of HDL ("good cholesterol") below 40 mg/dL and high triglyceride levels also increase the risk for PAD. LDL ("bad cholesterol") levels should be kept below 100 mg/dL in all patients with PAD, and probably as low as 70 mg/dL when other risk factors are present (such as diabete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moking, and HDL below 40 mg/dL).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Depth Report #23:Cholesterol.]
  • Hypertension. High blood pressure, especially when combined with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creases the chances for PAD.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Depth Report #14: High blood pressure.]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nd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 http://j.mp/1Jf29vG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
What is an ankle-brachial index?

The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is a measurement that is useful to your physician in evaluating the adequacy of the circulation in your legs. It can also be used to follow the improvement or worsening of leg circulation over time. To obtain the ABI, your physician measures your blood pressure in your ankle and in your arm. Your physician will compare the two numbers by forming a ratio to determine your ABI.

Normally, the blood pressures in your ankle and arm should be about equal. But if your ankle pressures are lower than your arm pressures, your leg arteries are probably narrowed.

To perform the ABI, your physician may use an ordinary blood pressure cuff and an ultrasound device. The ABI helps your physician diagnose arterial disease in the legs, but it is a general test and it does not specifically identify which arteries are blocked.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http://j.mp/1Jf1f2q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好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國防(盧俊義)

在198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前哥斯達黎加總統阿里亞斯桑琪士博士曾說過:一個好的總統、國王,會將國民教育看成是治國最重要的工作,而不是只會用錢來強化軍事武力。他說:「真知識就是國防最好的力量,好的知識就是國家的財富。」但不要忘記,他講的是要有好的、誠實的教育,這樣才能教出優秀的人民。
「萊登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坐落在荷蘭的萊登市,是目前荷蘭持續運作中最古老的大學,且在歐洲社會之人文學術這塊領域上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該校建立於1575年,由荷蘭革命領袖威廉王子所建立捐贈,迄今一直和王室保有密切關係,有多位王室成員都是該校的畢業生。


這所萊登大學原是荷蘭王室為了獎勵萊登市民而捐贈的,因他們在1574年抵抗西班牙軍隊的英勇表現,造成西班牙海上無敵艦隊差點全軍覆沒,使荷蘭因此得以正式宣告從羅馬教廷獨立出來。威廉王子為感念萊登市民,先是給予市民兩個選擇,看是要免稅,或是終身減輕稅賦。市民認為免稅或是減輕稅賦之令,都會因掌權者的更替、喜好(例如新王上任),而隨時就有撤銷的可能。再者,若是因為得到減免稅賦,人民有了錢,很快就會花掉,而忘記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甚麼。但他們清楚知道一件事:有好的教育,就會有好的下一代。好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國防力量,且能使代代子孫都受惠。因此,他們向威廉王子表示,希望國王能為他們建造一所大學,讓他們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這樣,王室出資建造這所萊登大學贈送給萊登市民。
由於是王室捐贈建造的大學,在創校後的一個半世紀間,幾乎都是聘請當時歐洲出名的學者相繼到該校執教(包括後來的愛因斯坦也曾在萊登講學)。直到今天,萊登大學一直都是歐洲頂尖的大學之一,該校在各方面領域,都有極好的表現和成就。
我想起日本北海道大學的創立經過;該校的前身叫「札幌農學校」,是明治天皇為幫助北海道人民教育水準能趕上本國西化的進度,而向美國駐日大使請求尋找最優秀的教育家協助辦校。

 

教師須有良知智慧

美國政府特地選派教育家也是傳道者威廉史密斯克拉克牧師去幫忙,他當時是麻薩諸塞州農科大學的校長,於1876年到北海道首府札幌創立這所「札幌農學校」。他當校長時間雖短,但卻為該校奠下深厚的基礎迄今不變。他教導學生終身難忘的兩件事:一是「年輕人,要胸懷大志」(Boys,be ambitious);二是「一生朝著既定目標前進」(Just one thing,I do)。他告訴學生必須時時刻刻存著「面對上帝審判」這種心境,不論做任何事都不單是為了要讓人看見,更重要的是要謹記無論在甚麼地方,都會有看不見的上帝在身邊鑒察著人的所作所為。
舉幾個他教出來影響日本甚為深遠的學生,就可知道他怎樣培養學生堅忍的毅力:一是內村鑑三,日本無教會主義的創辦者;二是矢內原忠雄,戰後被日本天皇任命接掌東京大學校長,被譽為是最有良知的教育家;三是新渡戶稻造,設計台灣糖業發展的農業專家,是大戰前日本派駐英國的大使,也是《武士道》這本書的作者(上次日幣5000圓的圖像就是他);而建造台灣烏山頭水庫的工程師八田與一,他在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程科的老師廣井教授,也是出身這所「札幌農學校」的高材生。
好的教育,會培養出充滿著生命活力,且有廣闊胸襟,和遠大視野的人民,而要有這樣的人民,就必須有信仰良知和智慧的教育工作者,這樣培養出來的國民才會是國家最好的國防力量。

長老教會牧師
好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國防(盧俊義) | 蘋果日報 http://j.mp/1WDzN7K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甲狀腺機能亢進 怎麼小手抖不停

人體甲狀腺 重要的內分泌器官

每個人都有甲狀腺,它位於喉結下方、氣管的兩旁,長得很像蝴蝶的兩個翅膀,左右各一個,大小約3x2x1cm ,裡面充滿了濾泡細胞。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刺激心跳、呼吸、促進腸胃蠕動、加快神經肌肉的反應、刺激產熱及氧氣的利用、促進骨骼新陳代謝、增強自主神經作用,且可影響其他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系統;在胎兒的時期,更與胎兒腦部及骨骼發育等有關,因此甲狀腺是非常重要的器官。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有甲狀腺,誤以為甲狀腺是異物,其實它是正常組織,只有在甲狀腺分泌不足、過多、長結節或萎縮時,才屬於異常。

自體免疫因素 發病主因

當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或過少,稱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原因,最常見的是葛瑞夫氏症( Graves' disease ),佔76%,它是一種慢性甲狀腺發炎,當甲狀腺受到自體免疫抗體的刺激或攻擊,分泌過多的甲狀腺素而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甲狀腺會分泌甲狀腺素,上游是經由腦下垂體分泌甲促素刺激它而分泌,當自體免疫抗體與甲狀腺濾泡細胞給合時,濾泡細胞誤以為是甲促素的訊息而不斷分泌甲狀腺素,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葛瑞夫氏症與先天遺傳或後天的染色體變化有關,但目前醫學界只找出一部分相關的基因。若父母之一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子女的罹患率也會比較高。

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多發性毒性甲狀腺瘤,約佔14%。它會不斷分泌甲狀腺素,像是失控的濾泡細胞。毒性甲狀腺瘤也與染色體變化有關,而引起染色體變化的可能原因很多,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整理。其他例如單顆毒性甲狀腺瘤、亞急性甲狀腺炎等,都是造成甲狀腺亢進的原因之一。

此外,有些非法減肥藥品含甲狀腺素,患者在不知情下服用會出現甲狀腺亢進的症狀,雖然可能因此逐漸瘦下來,但久而久之可能引起心律不整、骨質疏鬆等問題;且若原來就帶有會造成甲狀腺亢進的異常基因,也可能因此引發甲狀腺亢進發作,得不償失。

頸大眼凸心跳快 典型症狀

甲狀腺機能亢進常見的三個症狀,是甲狀腺腫大、心跳加速及眼球凸出。從外觀上看來,患者脖子變粗、手掌摸起來較為濕熱、易心悸、怕熱、手抖、冒汗、食慾增加、體重減輕、疲勞等,也可能出現晚上睡不著、脾氣差、緊張、喘、排便次數增加等症狀;若合併眼睛病變,則會有眼球外凸、眼皮腫、視力模糊、複視、眼睛乾澀等症狀。因為眼球外凸、眼瞼內縮,使眼球看起來很大、好像在瞪人一樣,會造成患者社交上的困擾。

還有些患者會有脛前黏液水腫,即小腿浮腫,有些會合併一塊塊突起,顏色也變得較暗紅或棕色。脛前黏液水腫可能隨著甲狀腺亢進的治療而改善,但嚴重者不一定會痊癒,除了塗抹類固醇藥膏以外,目前並無有效治療方式。

遺傳體質 碘及壓力誘發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一種與基因有關的遺傳體質,所以若家族中有人罹患此症,您就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高危險群了。根據一項英國的統計,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盛行率在女性約為2.7%,男性約為女性的1/10;女性居多的原因,目前認為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但是,即使有此體質,若能減少後天因素的誘發,也不一定會發生甲狀腺機能亢進。目前已知碘及壓力是誘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二大因素。壓力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例如意外傷害、生病、熬夜或過於忙碌等,都可能引發甲狀腺機能亢進。而原本有此體質者,若食用太多含碘食物、藥物或塗抹太多含碘藥水,也可能引發疾病。因此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若因其他疾病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有甲狀腺亢進的病史。。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懷孕時因免疫系統自然受到壓抑,使得甲狀腺發炎情況暫時獲得改善,因而可以減藥甚至停藥。但生產完,免疫系統恢復功能,甚至反彈過度而紊亂,可能誘發甲狀腺機能亢進發作。尤其產後6-12個月是最容易誘發發病的時期。所以若產後突然瘦得很快可別高興得太早,當伴有心悸、怕熱、失眠、急躁等症狀,應該即早就醫檢查。

抽血可確診 藥物治療為主

當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典型症狀出現,醫師幾乎從患者的外觀和症狀就能診斷,加上甲狀腺觸診和周邊血液檢驗就可以確診。

抽血檢查可測量甲狀腺功能和抗甲狀腺的自體免疫抗體指數。甲狀腺超音波或放射性碘造影可輔助診斷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因,判斷是否為葛瑞夫氏症或是毒性甲狀腺瘤等所引起。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治療,包括藥物、放射性碘及手術治療。早年藥物還不發達的時代,甲狀腺亢進多以開刀切除,因此目前的老年患者過去幾乎都是以手術治療;現代藥物發達、治療效果很好,已較少用手術治療了。

以人數最多的葛瑞夫氏症為例,台灣目前對於甲狀腺機能亢進,多以藥物治療為主;美國則常一開始就用放射性碘來治療,因為民情不同,國人一聽到放射性物質,往往擔心會致癌而拒絕,所以很少把放射性碘當成第一線治療方式。通常藥物治療後,大約2、3週即可改善症狀,1~3個月後甲狀腺功能即恢復正常;少數無法以藥物控制病情的患者,則可考慮放射性碘或手術。

至於單顆毒性甲狀腺瘤,可選擇以手術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療;而多發性毒性甲狀腺瘤則可用放射性碘治療,以破壞異常的甲狀腺濾泡細胞。

治療能改善病情 保養從日常做起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因新陳代謝速率加快所以體重下降,有些女性擔心治療後變胖而不願服藥,結果引起眼凸、骨質疏鬆、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肝功能異常、發燒、甚至意識不清,這就是所謂的甲狀腺風暴。這種情況相當危急,死亡率高,須緊急處置並且密切觀察。

因為壓力及含碘食物是誘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兩個重要因素,因此日常生活作息要正常、學會情緒管理,面對壓力學會自我調適、選擇可使自己放鬆心情的運動或休閒活動,避免因壓力過大而引起免疫失調,誘發疾病。

在飲食上,最好避免含碘食物,例如海鮮類(淡水魚蝦無妨)、海菜類(所有海帶、紫菜、海苔等)或藻類的添加物或製品、醬油、醃漬食物、乳製品及蛋黃、香蕉、菠菜、炸薯條或含馬鈴薯皮的製品等;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者要使用無碘鹽,並減少外食的次數,以免攝取太多含碘鹽份;若非得外食,則以清淡為原則。此外,務必禁菸,少喝濃茶和咖啡。

另外,要避免電腦斷層掃描使用的含碘顯影劑,或服用含碘維他命、咳嗽藥水等。

最後,請務必定期回診追蹤,不可因症狀改善或甲狀腺功能回復正常即自行停藥,以免復發。

全民健康基金會 - 甲狀腺機能亢進 怎麼小手抖不停 http://j.mp/1eLcSFq

Eccentric hamstring strengthening exercise

Eccentric hamstring strengthening exercise - YouTube http://j.mp/1MHm6RU

一般人常見太緊的肌肉,可以試著作此運動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未來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識重要,健康比成績重要,生活比文憑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清華大學校長的忠告:非常值得一看

方向比努力重要

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誰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儘早地作出正確的方向選擇,那麼誰就將成為這個領域的領頭羊、專家或者權威;方向比努力重要,現在是講究績效的時代,公司、企業、政府,需要的是有能力且能與企業方向共同發展的人,而不是一味努力但卻南轅北轍的人。自己適合哪些行業,哪些職業,有很多東西是先天決定的,只有充分地發掘自己的潛力,而不是總與自己的弱點對抗,一個人才能出人頭地,就像現在很多企業招聘的時候,他們相信通過培訓和教育可以讓火雞學會爬樹,但是還是覺得選個松樹方便一些。方向不對,再努力、再辛苦,你也很難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

能力比知識重要

知識在一個人的構架裡只是表象的東西,就相當於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業、如何解決棘手的問題、如何當好市長等等,但是在現實面前,他們卻顯得毫無頭緒、不知所措,他們總是在問為什麼會是這種情況,應該是哪種情況等等。他們的知識只是知識,而不能演化為能力,更不能通過能力來發掘他們的潛力。現在很多企業都在研究能力模型,從能力的角度來觀察應聘者能否勝任崗位。當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績效直接掛鉤,能力的發揮也是在一定的機制、環境、工作內容與職責之內的,沒有這些平台和環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塵封。
健康比成績重要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這是很多人已經認同的一句話。對於畢業後走入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學生階段的成績將成為永久的獎狀貼在牆上,進入一個工作單位,就預示著新的競賽,新的起跑線。沒有健康的身心,如何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和人生變革,如何應對工作壓力和個人成就欲的矛盾?而且在現代社會,擁有強健的身體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越來越被提上日程,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承受挫折與痛苦、緩解壓力與抑鬱,這些都將成為工薪族乃至學生們常常面對的問題。為了防止英年早逝、過勞死,還是多注意一下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投資吧。
生活比文憑重要

曾經有一個故事,說有個記者問放羊的小孩,為什麼放羊?答:為了掙錢。掙錢幹啥?答:蓋房子。蓋房子乾啥?答:娶媳婦。娶媳婦幹啥?答:生孩子。生孩子乾啥?答:放羊!記得去年在人大聽一個教授講管理學基礎課,他說你們雖然都是研究生,但很多人本質上還是農民!大家驚愕,竊竊私語。他說你們為什麼讀研究生,很多人是不是想找個好工作,找好工作為了什麼,為了找個好老婆,吃喝住行都不錯,然後生孩子,為了孩子的前途更光明,這些不就是農民的樸素想法嗎?哪個農民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更好?說說你們很多人是不是農民思想,什麼時候,你能突破這種思維模式,你就超脫了。
當這個社會看重文憑的時候,假文憑就成為一種產業,即使是很有能力的人,也不得不弄個文憑,給自己臉上貼點金。比起生活,文憑還重要嗎?很多人找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把學歷當作指標之一,既希望對方能夠給他/她伴侶的溫暖與浪漫,又希望他/她知識豐富、學歷相當或更高,在事業上能蒸蒸日上;我想說,你找的是伴侶,不是合作夥伴,更不是同事,生活就是生活,這個人適合你,即使你是博士,他/她斗大字不識一個,那也無所謂,適合就會和諧融洽,人比文憑更重要。很多成功的人在回頭的時候都說自己太關注工作和事業了,最遺憾的是沒有好好陪陪父母、愛人、孩子,往往還傷心落淚,何必呢,早意識到這些,多給生活一些空間和時間就可以了。我們沒有必要活得那麼累。
情商比智商重要。這個就很有意思了,由Paniel Goleman,Richard Boyatzis和Annie Mckee合著的《新領導——情商領導的藝術》一書中指出,在新的世紀,情商將成為成功領導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書中舉了一個 911 的例子,在許多員工和自己的親人因恐怖襲擊喪生的時刻,某公司CEO Mark Loehr讓自己鎮定下來,把遭受痛苦的員工們召集到一起,說:我們今天不用上班,就在這裡一起緬懷我們的親人,並一一慰問他們和親屬。在那一個充滿陰雲的星期,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了自己和他的員工,讓他們承受了悲痛,並把悲痛轉化為努力工作的熱情,在許多企業經營虧損的情況下,他們公司的營業額卻成倍上漲,這就是情商領導的力量,是融合了自我情緒控制、高度忍耐、高度人際責任感的藝術。
  曾經有個記者刁難一位企業家:聽說您大學時某門課重考了很多次還沒有通過。這位企業家平靜地回答:我羨慕聰明的人,那些聰明的人可以成為科學家、工程師、律師等等,而我們這些愚笨的可憐蟲只能管理他們。要成為卓越的成功者,不一定智商高才可以獲得成功的機會,如果你情商高,懂得如何去發掘自己身邊的資源,甚至利用有限的資源拓展新的天地,滾雪球似地積累自己的資源,那你也將走向卓越。
蕭伯納曾這樣說過:在世界上出人頭地的人,都能夠主動尋找他們要的時勢,若找不到,他們就自己創造出來。

全文轉貼自 北京清華大學 http://www.thuedp.com/html/study/well/3638.html

「經典演說」未來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識重要,健康比成績重要,生活比文憑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 四大事務所 http://j.mp/1eHRJvz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顳顎關節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運動 Key

吃口香糖要注意
口香糖的習慣,也可能要改一下。
顳顎關節 (temporomandibular joint)有問題,代表開口閉口的方式有問題。錯誤的動作,當然要少作

吃飯的時候,吃慢一點,最近換邊吃。吃飯的時候,慢慢感受太陽穴附近的肌肉要動。

運動練習:
嘴巴不用打開下,把上下牙齒像吃東西一樣地動,把重點放在後排的牙齒上
慢慢地動,注意左右那一邊比較不會動,就多動那一邊
不要咬、嘴巴不用開,自然動就好
要收下巴
不要像訂書機,要像蛤
注意主要是後排的牙齒,喉嚨好像作打開的感覺
最好,練習的時候,有感覺後面頸部有一點點拉長的感覺

有口水了
image

病理動畫:
TMJ Disorders - YouTube http://j.mp/1TEPKf0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Anatomy and Disc Displacement Animation - YouTube http://j.mp/1TEOMzc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提肛夾臀過頭 瑜伽老師便秘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1日電)縮腹夾臀是良好儀態的基本要求,但三軍總醫院醫師饒樹文卻看到不少瑜伽、太極拳老師夾臀提肛過了頭,造成便秘。

三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今天指出,有的瑜伽老師、太極拳老師苦於便秘問題,這些患者走進三總的診間時,他看到患者臀部中間肌肉夾出凹陷,彷彿兩片屁股肉長了酒窩,配合肛門指診檢查,往往很快就推斷出便秘原因。

饒樹文說,這些老師們整天都在提肛縮腹夾臀,儀態很好,卻不知不覺中忘了如何放鬆肛門括約肌,雖然會便意腹痛,便便卻在肛門口出不來,這是「裡急後重」症狀,愈是排便困難,糞便在體內愈久愈乾硬,更難排便,而且肛門長期血液循環不良,有時半夜還會肛門痛醒過來。

在他的診間中,還有一些人一緊張就有便意,或一吃到乳製品就想拉,可是人事時地不宜,常常夾緊屁股,憋著忍著,久而久之,也造成肛門括約肌無法收縮自如。

饒樹文說,這類患者的便秘成因是肛門肌肉反射與壓力失調,造成「肛門括約肌症候群」,每當用力排便時反而會將肛門縮緊,治療方式是「生物回饋訓練」而非吞瀉藥,患者肛門夾著壓力計,練習放鬆肌肉,給便便一條出路。

提肛夾臀過頭 瑜伽老師便秘 - Yahoo奇摩新聞 http://j.mp/1ftV2HE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台灣社會必須更加重視公共安全

台灣過去一年來大型災難不斷,引起國際媒體關注。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特地以專題探討,認為台灣社會普遍忽視公安及官員執法不當,均是發生這些人為災難的主要原因。
BBC記者在文中一開頭寫著:「台灣過去一年災難不斷,但這些不是單純的意外。每起災難後面,調查人員均發現人為疏失、錯誤判斷及違法行為。」BBC表示,台灣因為犯罪率低,向來被認為全球最安全的地方,但過去一年發生復興航空基隆河空難、高雄氣爆、桃園保齡球館大火及八仙塵爆事件等,凸顯公共安全訓練不足及缺乏標準作業程序,「公部門甚至對公安問題睜隻眼閉隻眼,即使他們承認某處有問題,但他們卻認為自己無法可管或是想避免插手引發爭議。」
BBC駐台北特派記者Cindy Sui以自己為例,她說在台北的租屋處,因擔心鐵窗妨礙逃生,屢要求房東拆除不果,逼得她自己訊問消防管理單位,官員雖認同她,卻把責任推給立法單位,說是政治人物不願立法禁止民眾加裝鐵窗。
報導同時指出,不少大樓管理單位會封住逃生門「防盜或防止非法入侵」,而民眾不願繫安全帶也讓車禍傷亡數激增。文中最後寫著,在發生這些災難後,台灣必須有所改變並嚴格執法,而最重要的是,「台灣社會必須更加重視公共安全」。(桂家齊/綜合外電報導)

台灣災難年? BBC專題報導 | 即時新聞 | 20150722 | 蘋果日報 http://j.mp/1HJgke2

隨機砍人事件的警訊

隨機砍人事件的警訊
繼去年發生第一起捷運隨機砍人事件後,昨天分別在台北捷運與三峽又發生隨機砍人事件,再度檢視了我們社會對於年輕人、或一般平民百姓,壓力承受度已超過自身(精神)臨界點的判讀能力出了問題。
社會除了不給予就業及福利協助與關懷之外,還極力抨擊及醜化行為人,看不見任何整體社會力的反省態度。這些年輕人或那些層出不窮的社會案例,不是已經清楚的告訴我們,除了特定階級及大企業之外,其他人已無翻身或活下去的機會了。接著下來的日子,我們的生產線只能不斷地、有效地、有創意地以革新似的方式,生產出漂流幼童、漂流青年、漂流老人、漂流社會。唯一的出口,就會是憤怒式的自我放棄(鄭捷)、犧牲式的自我放棄(為了不給子女負擔,選擇在自己車內自縊的那對久病老夫妻)、或崩解式的自我放棄(照顧塵暴事件的受害兒子,不忍及無力下,選擇離開的開計程車父親)。
打破貧窮孤立,靠同村協力
2013年英國Granada Television製作、BBC播出的紀錄片《56UP》,導演以橫跨49年時間,鎖定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14個孩子,每隔7年拍攝一次(累積7片共850分鐘)。 從這驚人的49年影像紀錄中,我們發現:當沒有任何協助底層社會的力量介入時,貧窮與落後有很大的機會世襲,難有翻身之日,而更多人是活在恐懼掉入貧窮的焦慮中。當人們感到孤立、開始自我放棄時,很多不幸就產生了。
這幾年,台灣的許多角落已經開始建立社會互助的關懷模式,但是還遠遠追不上人心困頓與社會崩解的速度。盲目利己的社會,應該開始想想利他才能持久又利己的社會文化及結構了吧!

社會沒解讀到孩子們求救的訊號 | 即時新聞 | 20150721 | 蘋果日報 http://j.mp/1LtpSOp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婦人全身莫名疼痛 頸椎病被誤診精神病

罹患頸椎疾病的患者,常會出現全身性症狀,如頭痛、失眠、腰痛、自律神經失調等,導致他們跑遍各醫院及科別,卻始終找不到病因,或常誤認有精神疾病,苦不堪言。因此,大林慈濟醫院在11日舉辦一場「頸椎病友聯誼會」活動,現場近百位病友參加,透過彼此心路歷程分享,病友們獲得團隊支持的力量,並有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教導頸椎復健及保養運動。

頸椎病友會 相互分享打氣

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簡瑞騰醫師指出,許多頸椎疾病的患者一開始因出現全身性症狀,包括頭痛、暈眩、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到最後都被當成是心理有病的患者,其實所有原因都出在頸椎,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同牽一頸而動全身,所以希望藉由頸椎病友會的成立,以病會友,給相同疾病的患者可以互相支持打氣。

婦人全身莫名疼痛 頸椎病被誤診精神病 - Yahoo奇摩新聞 http://j.mp/1dW4Bhj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不動(休息)或是動

image

如何活動是有技巧性的。建議到醫院中詢問。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健康 亞健康

健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j.mp/1Sc8UCO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
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世界保健大憲章中對保健做了如下定義:
“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1)身體無病:這是健康的最基本條件;
(2)心理健康:心態決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的保證;
(3)勝利健康:維持機體各組織的細胞,使功能協調作用完善。
(4)適應社會的能力:當今社會的三大特徵:“速度、多變、危機”,對策:“學習、改變、創業。

亞健康 http://j.mp/1GaPE1r

世界衛生組織認爲: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而不只是身體無病。根據這一定義,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度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爲"第三狀態",國內常常稱之爲"亞健康"狀態。"第三狀態"狀態處理得當,則身體可向健康轉化;反之,則患病。因此,對亞健康狀態的研究,是下個世紀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何謂"亞健康"?"它是人們表現在身心情感方面的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健康低質量狀態及其體驗。"廣州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董玉整教授說。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占5%,經醫生檢查、診斷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和標準 @ 觸康健身心樂活 :: 痞客邦 PIXNET :: http://j.mp/1Sc8w7e
壢新醫院 http://j.mp/1GaPE1r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達賴喇嘛呼籲改革教育:回到母親賦予我們的情感和愛心

不少現代人時刻追求物質,每天營營役役,往往著眼於賺取金錢,然後消費享樂。值得深思的是,這種心態究竟從何而來呢?達賴喇嘛認為,問題癥結在於現代教育的內涵。

達賴喇嘛六月出訪澳洲,到了布里斯班舉行弘法講座,也為世界和平祝願。當時有人問他:有甚麼建議給予澳洲的年輕人?他就談到人類情感的重要性:「我們一出生,父母就賦予我們感情和愛護,這是我們生存的基礎,也是擁有快樂人生的基礎。不論是否相信宗教,我們作為人類,都需要有這些內在素質──情感和愛心。」

然而,在達賴喇嘛眼中,現代教育制度太注重物質價值了,缺少探討慈悲之心或內在價值。他公開呼籲將來的教育必須變得「更為完整」。

他為未來的教育提供這樣的出路:回歸到母親賦予我們的內在價值,也就是情感和愛心。成人要根據這些價值培養下一代。這種教育會讓人類更加快樂,不然,我們便會有太多憤怒、恐懼和壓力。

達賴喇嘛又認為,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擔當主要的角色,他們要花更多時間在子女身上,給予最大的愛心。「單純給予美食或維他命並不足夠,『愛的維他命』更為重要。」他幽默地指出,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父母實在不應爭吵。說到這裏,他發出了招牌的笑聲。誠然,達賴喇嘛一針見血的指出現代家庭充滿糾紛,孩子又怎會快樂呢?

不同宗教之間,究竟是相同多還是相異多?達賴喇嘛沒有答案,但他認為不同宗教之間,相同之處肯定比很多人想像的更多。「我幾十歲了。過去數十年間,跟多種宗教的信徒關係緊密。我發現,不同傳統都包含關於愛心的教誨。因此,雖然各種看法迥然不同,但同樣重視愛心。」

達賴喇嘛曾多次造訪布里斯班,這次講座吸引了數百人參加,其中包括出生於當地、現在到了泰國碧差汶府深山一座佛寺中修行的僧人Ajahn Achalo。他特地回到布里斯班來參加這講座。他認為達賴喇嘛可以用簡單的方法來解釋深奧的概念,讓大家都能心領神會。

有時,聞法者的經驗也值得參考。這次弘法活動當中,一位參加者分享了他獨特的經驗和見解。這位名叫Tenzin Tsepal的參加者說,重複又重複的聽達賴喇嘛說法,已有治癒的作用。他認為我們的思維會有走向某個方向的慣性,因此我們要不斷聆聽、思考和實踐佛法,然後又回來再次聆聽,不斷改進自己。「這是一個令人謙卑的過程!」

達賴喇嘛呼籲改革教育:回到母親賦予我們的情感和愛心 : : 明覺電子 : 佛門網 http://j.mp/1RXA8wT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使用含有acetaminophen成分藥品會傷腎,是真的嗎?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有關「含有acetaminophen成分藥品及退燒藥的使用」網路謠言乙案,該署已於6/25於該署網站闢謠專區掛網,內容及網址請參考如下,敬請會員悉知!

1.使用含有acetaminophen成分藥品會傷腎,是真的嗎?
解答:
(1)Acetaminophen是一種中樞作用型解熱鎮痛藥品,在正常健康狀況下,使用正常的建議劑量(成人每日不超過4000毫克,兒童每日每公斤不超過50毫克,分多次服用,每次至少間隔4小時),並不會引起腎毒性。有少數報告顯示當急性過量使用時,會導致腎功能不良,但多為可逆性,如果慢性大量使用,才有嚴重腎臟傷害的可能性。
(2)根據國外報告,成人長期持續使用1年以上,而且累積劑量超過1公斤(以一般每顆500毫克的成人劑型而言,相當於2000顆)時,可能導致嚴重腎臟傷害。此外,過量使用acetaminophen或併服酒精性飲料時,具有肝臟損傷之風險。因此使用該成分藥品,應依照仿單或醫師指示使用,且避免長期持續使用或同時飲用酒精。

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杏林春暖:茹素35年 力推健康飲食

王輝明說,開始吃素是因為宗教因素,但臨床看到太多腸癌患者都是病從口入,更體會素食對健康的重要,因此致力推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尤其是加工肉品或經過高溫油炸、燒烤的食品
兩年前,王輝明曾經錄製一段呼籲民眾別吃肉鬆的防癌宣導影片,讓他受到許多肉鬆業者的責難,但他仍不改變立場,並堅定地說:「對的事情就要一直做,我不會因此就不說!」

杏林春暖:茹素35年 力推健康飲食 | 蘋果日報 http://j.mp/1NpDOXr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馬雲:30年來我只堅持三件事

馬雲:30年來我只堅持三件事

所有的變革都是年輕人的時代,在變革的時代我也特別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前30年我是堅持三樣東西,我也希望大家去反思和思考這三樣對你是否有用,就是三個堅持:第一永遠堅持理想主義,第二要堅持擔當精神,第三要堅持樂觀的正能量。

我永遠相信「相信」,我相信未來,我相信別人超過相信自己。其實我數學不好,管理也沒學過,會計也不懂,財務報表我也看不懂,這是真話,我並沒有覺得這是丟人的,承認自己不懂並不丟人,不懂裝懂很丟人。到今天為止我沒到淘寶上購過一件物,我沒用過支付寶,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用,但我耳朵豎起來聽支付寶到底好還是不好,因為只有擔憂讓我晚上才睡不著覺,只有我睡不著覺,這公司才睡得著覺。我們看了《中國合伙人》,這個電影很好,但是這個電影有很大的問題,男主人公老哭,其實創業者是不哭的,是讓別人哭。所以我們永遠相信未來,相信年輕人,相信別人。如果我不相信別人,阿裡巴巴的程序寫不出來,今天的市場不會做得這麼大,我們只是告訴大家什麼是我們要堅持的。

第二,要有擔當精神。支付寶今天存在巨大的爭議,其實在2004年准備做支付寶、做阿裡金融的時候,我知道有一天會碰到這樣的麻煩,我也糾結過,後來在達沃斯會議上聽很多的政治家、企業家在談論這個問題。什麼是擔當?你覺得是對的,對社會發展有利,你真相信,就勇敢地擔當起來去做。我記得那次會議以後,我在達沃斯打電話給公司說,立刻、現在、馬上去做,如果出問題我願意去解決。去年年初在阿裡金融內部的會議上,我跟所有的同事講,如果我們對中國金融改革有激活、有創新,如果基於這個有人要付出代價,我來。我相信大家如果真的帶著完善這個社會的希望,激活金融、服務實業、穩妥創新,我們一定會越走越好,因為社會總會越來越清晰。

今天社會的缺乏理想主義,缺乏擔當的時候,則更需要理想主義,更需要擔當,不僅僅是你需要,不僅僅是社會需要,社會最缺的東西是最稀缺的資源,做那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最需要的事情才有成就。有人說這個社會非常大,每天淘寶有幾千萬筆交易在進行,幾千萬人把自己的包裹送給一個完全不相信的人,交給快遞不相信的人,輾轉反復幾千公裡送給另外一個人,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這是今天我們年輕人以不同的方法、以技術的方法,在表達「信任」的真正存在。

第三,我希望大家堅持正能量,樂觀地看待問題。我是犯過無數錯誤的人,今天阿裡在前面15年內至少有100多次滅頂之災,我們都挺過來了。今天再來一遍的話,我們今天的人比那時候多,人的知識和能力比那時候強,但是重新再走一遍我們一定走不過來。但是我們怎麼走過來的?我們堅持樂觀,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你不成功有人會成功,我們相信阿裡巴巴、淘寶能做得出來,我們相信有人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這些東西,只是看我們是否夠運氣。所以我後來給自己的座右銘,也是給所有年輕人、給我同事的座右銘就是,「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這就是殘酷的生活,所以你今天必須很努力,才能面對明天的殘酷,明天你必須很努力,才有可能看到後天的太陽,但是絕大部分人是看不到太陽的。你光努力還不夠,還有運氣,運氣從哪裡來?運氣就是在自己好的時候多想想別人,自己不好的時候多檢查檢查自己,我相信會走過來。

最後給大家一個建議,永遠相信你的對手不在你邊上,在你邊上的都是你的榜樣,哪怕這個人你特別地討厭。很多年以前我說,我用望遠鏡都沒有找到過對手,人家說你好驕傲。其實他們沒有聽我的下一句,我望遠鏡找的不是對手,找的是榜樣。你的對手可能在以色列,可能在你不知道什麼地方,他比你更用功,只有戰勝你自己,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所有昨天不好的事情都是你的機會,別人在抱怨的時候才是你的機會所在。阿裡有一樣東西也是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我們花30年走到今天,不是3年,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什麼是戰略,就是做未來最重要的事情,堅持理想,堅持正能量,堅持樂觀,堅持腳踏實地。我們從來就沒有做成過一件事情,今天想做明天成功,或者今年做明年成功的事情,因為這樣的機會永遠輪不到我。今天你們最大的資本是年輕,因為年輕你可以花十年時間打敗阿裡巴巴,打敗淘寶,如果你有這個想法,也許只要五年,如果你希望明年就打敗,你可能一輩子都打敗不了。

本文節選自阿裡巴巴集團主席馬雲2014年6月29日在清華經管學院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對原文有刪節)|作者:馬雲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常低頭看手機 恐傷後枕神經

美國新聞記者艾斯提(Adam Clark Estes)日前頭部劇痛,像遭「火燙的鐵棒猛擊」,他憂心是腦瘤之類要命疾病,但神經科醫師診斷他是「後枕神經痛」,判斷他常低頭看手機,壓迫神經所致。
艾斯提上周四提在科技網站Gizmodo發表文章形容,「尖銳、燒灼感、像遭電擊」的頭痛始於後頸,有時痛到整個後腦或延伸到頭頂,他認為可能肇因於常低頭看手機,醫師也稱:「智慧手機出現後,這類患者激增。」不單是手機,醫師指大量閱讀者也易患此疾,且它無法根治,只能以藥物控制疼痛,艾斯提已接受類固醇等注射。
一份刊登於《國際外科技術》期刊的研究報告指,當「低頭族」的低頭角度達60度時,對頸椎造成約27公斤壓力,比7歲男童的平均體重還重,持續壓迫易引起神經疼痛,嚴重時頭部無法承受任何輕觸,洗頭、睡在枕頭上都成問題。(簡竹君╱綜合外電報導)
常低頭看手機 恐傷後枕神經 | 即時新聞 | 20150621 | 蘋果日報 http://j.mp/1JpOV48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包山包海包全球的台灣健保 (唐宗詠)

幾天前有個病人,在美國骨折,卻因為美國醫藥費太貴,只在那先打了條石膏固定,便搭了飛機回台灣開刀。若只是剛好短期到國外旅遊,運氣不佳生病或受傷,回國就診,乃理所當然。但從前在門診遇到更多的狀況則是,長期旅居國外甚至有外國永久居留權者「專程」回台就醫。

從前在門診便遇到過:病人回台灣開藥,主動開口說「我都住在國外,好不容易回來可不可以多開一點」;也有病人根本就定居國外,卻要家屬幫忙領藥寄過去,問了一下才發現病人根本不是來的人,他只是來拿藥的;同事更有遇過中文只會說「你好」跟「謝謝」的學生,由爸媽帶回來看病,看完便要再回美國。

歸國就醫瓜分資源

受傷或生病時會選擇花幾萬塊買來回機票,等一兩天後再搭機十幾個小時到另外一個地方就醫,其違常性一般民眾應該不難理解。違常事件的背後必有違常原因,以台灣與美國這兩地來說,原因絕對不會是台灣醫療比美國進步,所能想到的也只有台灣醫療比美國廉價許多,多到甚至買一張來回機票,再忍痛幾天,都還覺得很划算。後來一問之下,光那條在美國打的石膏就要價四位數美金,幾乎快要可以支付一個台灣骨科住院醫師的月薪。
起初知道這種「專程回台就醫」的行為時很難理解,難免多少有些到底在醫哪國人的憤憤不平。有一天看到門診前擁擠不堪,急診人滿為患時,突然覺得該生氣的好像不是我,實際上應該是這些等到跳腳的人才該不滿。每出現一個「歸國病人」,一般民眾不管是門診、急診、住院、手術,都要等得更久。
「等得久」這件事究其原因脫不了資源不足。按照一般民眾的邏輯,醫療機構與其提供的服務是一種公共財,大家都有權利享受。但實際上這個「公共財」的資金基礎已如奔車朽索,瀕臨崩潰不證自明。從幾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因為資金不足,砍藥商的訂價,砍到一堆藥商撤廠不賣,之後換成台廠藥,到最近甚至連台廠藥都做不下去,有些重要抗生素現在是有錢也買不到;而我們甚至看過癌症末期病人,簽署不予急救同意書,接受緩和醫療後,醫師竟然被核刪一堆醫囑,癌末病人用點止痛藥對他們算是基本的尊重吧?但健保不認可。

給付制度才該修正

於此資源貧乏的狀況,台灣健保還在負擔一些連台灣的稅都不知道需不需要繳的歸國病人,這樣無差別的給付是否造成真正需要的病人得到資源的機會與程度降低了呢?
不過話說回來,真的能怪這些專程回國的人嗎?其實根本就找不到理由責怪這些人。趨吉避凶乃人之常情,趨便宜避昂貴也是。這些人照著法規走,依法就醫。真正該修正的是整個無差別的給付制度。歷史上從來沒有政黨敢開口主張限縮給付範圍,也沒有發生過主流民意認為應該限縮這種給付的事。尤有甚者,竟有政治人物主張支付對岸鄰國留學生健保費,這在資源缺乏的當代,實屬難以想像。而台灣民眾的權利就是這麼一點一滴流失的,醫護既不能挑病人,也不能拒絕病人,供給有限,流失中的權利,台灣民眾只能靠自己爭取
台中榮民總醫院醫師

防足底筋膜炎 5大注意事項

1.足底疼痛應速就醫

熟齡族因足底脂肪流失,或年輕時足底曾發炎、受傷,且合併足底不正常受力,易發足底筋膜炎,建議足底疼痛時速就醫。


2.多伸展阿基里斯腱

預防足底筋膜炎應多伸展腳踝後方的阿基里斯腱,平時可坐在椅上平舉單腳,用力將足部翹起,感覺阿基里斯腱用力拉扯,每次單腳用力15秒、休息15秒為一循環,每天應做30至60次循環。

3.按摩腳底降低風險

平時多按摩腳底,由足跟往腳趾方向按壓,每次來回按壓5分鐘、休息3分鐘為一循環,1天做9次循環,可降低足底筋膜炎風險。

4.每站60分鐘應走動

平時切忌久站,每站30至60分鐘應走動一下,或坐下休息5至10分鐘,且應控制體重;若足底疼痛難耐可冰敷緩解,冰敷後仍持續疼痛應速就醫。

5.別勉強跑跳防惡化

足底筋膜炎症狀為早上下床時,足底踏地板瞬間十分疼痛,有此症狀應速就醫,且不應勉強跑、跳運動,以防症狀惡化。

資料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偉勛
《健康速遞》熟齡防足底筋膜炎 5大注意事項 | 蘋果日報 http://j.mp/1BFx8TK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可怕的脊椎側彎-別讓自己活在後悔中

所以有側彎孩子的家長們,你們才是預防孩子側彎惡化的最後一道防線,不論您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治療方法,最正確也最簡單的評估方法只有一種,就是採站姿下拍攝X光片,千萬要記住,所有的側彎度數都是從小角度被養大的,絕對不是一夕之間形成的請多關心自己的孩子孩子們還沒有能力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所有的一切都需仰賴父母來把關,千萬不要等到難以解決的境地,才想要積極的治療,若等到這個地步才來解決,只會給孩子和自己帶來更大的痛苦及壓力。

但合理的推論是,若能進步10度~20度,就是很大的進展,可是就算進步20度,她們的脊椎側彎仍有60度以上,依然十分嚴重,這時該給家長何種建議呢?直接接受側彎手術?筆者在本部落格中有幾篇探討手術的文章,在筆者心中對於手術數年或數十年後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疑,這時是否該建議他們直接手術呢?本來沒有任何疼痛不適的脊椎,在手術後的若干年後,若是發生疼痛不適時,將會更難解決。

閻曉華脊骨神經醫學網: 可怕的脊椎側彎-別讓自己活在後悔中 http://j.mp/1IQKjDY

說中國學生基礎好,這都是多少年來可怕的自我麻醉!

很多人認為中國學生的數理化成績要比同齡的美國孩子好,中國學生基礎知識要紮實得多,只是創新能力差一些。而丘成桐對這種觀點毫不客氣地潑冷水:「這都是多少年來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認為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學得有多好!」
他說:「美國最好的學生真是好得不得了。應該這樣比較,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能進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應該是這兩個國家最好的學生。而兩類最優秀的人相比,美國學生的基礎知識絕對不會遜色于中國學生,相反是要強很多」
教育界和社會上還有這種說法,認為中國的中小學生要比美國的學生數理化知識學得多,比如,在某個年齡段,中國孩子加、減、乘、除的混合運算已經學得滾瓜爛熟,但美國孩子加減法還做得磕磕絆絆。
丘認為:「這也是錯的,在美國比較好的中小學校里,中國學生念的功課,他們也都是要學的,而且學得很靈活,絕對不是像中國那樣填鴨式地教。一些好的學校,十一、十二年級學生的微積分已經做得非常漂亮,但聽說國內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學微積分。」
丘成桐還在一些演講里反覆強調:對於中小學生來說,語言、數學、寫作是三門最重要的功課
他說:
西方的教育,從小學開始就訓練小孩子的表達能力,無論語言和文字的技巧都得到良好的訓練。一般來講,受過這種訓練的孩子都能夠毫無困難地在集會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科研的成果,因此他們在課堂上能夠自由發揮自己的意見而得到老師跟同學的重視。我們常常講,中國的學生為什麼到了美國念研究院,討論的時候比不上國外的學生,我想這是他們從小訓練出來的一個結果。
除了語言以外,推理是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因此數學是中學和大學最受重視的一門學科。歐氏幾何定理不見得對社會有直接貢獻,可是它的推理方式卻是最有效的邏輯訓練。以前,美國主要的大學非常看重兩門學科,一個是語言,一個是數學。語言和數學不能夠得到高分的話,他們基本上不會考慮接受你做他的大學生。最近還加了一個寫作的能力,三門,語言、數學和寫作,這三點是美國所有名校最重視的訓練。
很多美國中小學還加上基礎的法律訓練。懂得法律和遵守法律是現代國民應有的知識和操守。
丘成桐還認為,美國小孩的用功並不比中國學生差
一般來講,美國中小學鼓勵學生交流。初中二年級以前,美國的中小學都比較鼓勵小孩子發揮所長,讓他盡量去博物館走走,去運動場上玩玩。我們中國有的教育家因此以為,美國的中小學生不行,比不上中國。事實上,到了初三、高一以後,美國小孩的用功並不比中國的學生差。他們不用考試來訓練學生,也很注重他們的基本能力。我們看到很多好的美國小孩,他們到了高中一年級或二年級才開始發揮熱情,拚命去念書。到了大學以後,他們不會覺得學問是枯燥的。美國的名校我去過好幾個,在念理科重要的學科的時候,他們很用功,花的功夫絕對不會少,往往是念書念到兩三點鐘才睡覺。而中國很多小孩經過小學和中學沉重的考試衝擊以後,喪失了追求學問的興趣和熱情,這是很可惜的。

哈佛終身教授丘成桐:說中國學生基礎好,這都是多少年來可怕的自我麻醉! | 新唐人電視台 新聞資訊 大千世界 正義星球 http://j.mp/1MxOKkV

丘成桐,1949年生,美籍華人,原籍廣東省梅州,生於汕頭,長於香港。哈佛大學數學教授。他被公認為是近1/4世紀里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他在29歲時就攻克幾何學上的難題「卡比拉猜想」,在1982年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他是迄今惟一獲得該獎的華人。

專訪丘成桐教授

我想跟教課也有一點關係,老師教得很不錯,數學要弄得很有興趣其實跟老師有很大的關係。 我記得中學的時候,基本上同樣的一個題目,到物理上教,跟在數學上教, 學生的感受就不同。基本上一模一樣的題日,在數學上很容易,在考物理的時候可能考不過。 我想基本的原因是老師不懂得引導學生。很多老師不懂,不懂又嚇唬學生。 說這個東西很難,學生自動覺得老師說難,學生也難。「難」其實是心理上的問題, 所以當時覺得老師教得不錯,老師跟我們說其實不難,同時也講一些數學歷史上的事情, 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基本上是自已看, 自己看參考書有些看不懂。不過看不懂也沒有什麼關係,看多了以後也就慢慢看懂了。 我想現在很多中學生、大學生研究學問的大毛病是有的東西看不懂就算了。 有些東西其實看了幾次就慢慢吸收進去了。 有些學生另一個大毛病是聽課聽不懂就不想再聽了。

不吃苦是個原因,不過主要是興趣提得不夠大。因為其實一個做學問的人,所謂興趣很多是要自己培養的。就是講,有的東西還沒看到的時侯, 你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因為你還沒看到

興趣要培養,不只是年輕時要培養,就是到我們這時候也要培養, 因為學問不停的進步。有時候我可以講,我對這個課很懂了,看了一門新的學問出現, 跟這課有點關係,很多人就講這東西沒意思,因為基本上是他不懂,不想去看它。 假使不看的話,興趣就沒有了,興趣沒有了,就很難提得起來。 所以如何培養做研究的興趣是門很大的學問,這是一個drive,就是自己對自己要求多少。

學校氣氛很重要,最近這幾年我覺得學校的氣氛不好, 大家聚在一起想做生意,想賺錢,談的是賺錢的東西。當時我們從沒有這個想法。

當時好像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慢慢的對數學真正的瞭解, 當時志向還沒定下來,還不懂人家在做什麼東西,所以眼界有很大的關係

老實講我當時很用功,做學問不用功不行。我早上八點多到辦公室,到十一點多才走, 從早到晚在 office,當然不是每一鐘頭都在看書,有時跟學生聊聊天,有時玩玩。 基本上我是從早到晚在 office,看不同的書,不同的 paper,同時教教課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好的學生。所以從某方面來講,在一個孤立的地方,不見得不好,但也不能太孤立, 因為得和某些人交換你的看法。所以從某方面來講,學問的成長某些是偶然, 某些也是自我要求才能做到。我去 Stanford 也不曉得去到那邊會怎麼樣,不過一個安靜的地方,能夠坐下來慢慢的想問題是很重要的。

當時主要是沒有什麼其他的雜想,全心在讀書,想做學問的事情,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我們可以講為做學問來做學問,不過不能為 publish paper 來 publish paper, 很多人是這樣子,浪費時間在無聊的問題上面。可是有的很重要的問題, 就算能夠得到很小很小的進步,從整個數學家來 講也算是很大的進步。 你在一個很無聊的問題上有很大的進步也不算有很大的進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所以你懂得一個方法,用這個方法去解一個問題,問題其實是不存在的, 你自己造了一個問題來 解決。有很多人寫這種文章,這個文章我覺得沒什麼重要性。

你可以問很多人得到一定的工具,有很多學生認為問題問到了就好了, 這是沒有意思的,一定要靠自己才行。這個問題如果聽別人講就做到了, 這個問題沒有多大的意思。所以你希望達到一定的地步,你要的工具需要自己來做。 同時這樣子做學問才有意思,所以我想問題是很重要的。

我有時候跟朋友講你賺了很多錢,到了一個地步以後, 是不是覺得很快樂。我看是不見得,我有些朋友在香港,他們很有錢, 他們有的本來家裏有錢,有的自己賺的,他們倒是覺得有點空虛。 我覺得我們在學術上學問做得好的話,社會在物質上不會虧待我們,做一名教授, 不論在美國或台灣生活上都沒有什麼問題,要說奢侈是辦不到,但至少小康之家是可以做到。 可是在內心上相當的滿足,可說有相當愉快的生活,只要學問上做得好的時候, 受到人家的尊重,就對自己有很大的滿足感。就像去釣魚一樣,釣得很高興, 有時候你在那邊坐得很久,才釣到一條,你覺得很滿足。這跟做學問是一樣的, 在那邊坐很久,想了老半天,才想通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很滿足, 這種滿足的想法跟賺錢不大相同,剛賺到錢的時候覺得很高興,就是不能夠持久。

因為做學問誰曉得以後自己能夠做得多好。其實在我來看,基本上有能力唸數學的大學生,只要他腦筋不錯, 同時用功有一定的程度,唸書的方法對的話,不會太久就能夠做得到。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把腦袋分兩個地方同時做事,學問真的要做得好的話, 要「朝思夢想」

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就像你去某個學校做研究,你的朋友、同事都在做研究, 所以跟人家討論的基本上是研究上的問題,所以你的同事如果跑來跟你講股票之類的事情,他心理曉得你不見得有興趣聽。所以環境是個很重要的事情。

以前我父親常常教我不同的書, 中國小說、歷史、文學跟哲學,我很年輕時他就教我看,有的東西不懂, 不過慢慢學一點。他是一名教授,我常常看到學生來家裏看他、談學問的東西, 也談些政治上的問題,但主要是談學問的東西。我在旁邊聽得不少, 慢慢吸收了不少他的想法。那時候小,不大懂。慢慢以後再想回去,受到影響。

可以來講,我父親做人方面對我影響很大。其實講,我父親是香江書院的教授, 他當文史系的系主任,他是創辦那學校的主要人之一。那時候的待遇很差。 你聽過陳濟棠吧?廣東的大軍閥,廣東省長。他的兒子是書院的校長。 他們那時候是一年、一年的換聘書,他在有一年,突然不叫我父親當系主任, 請台灣派來的一個人當系主注。當時的原因是因為台灣買好陳濟棠的兒子, 要送他一個雲南省的省長做。這是假的啦!台灣那時候不是講反攻大陸成功, 送一個什麼省長、院長之類,全部是假的東西,不過很多人還是希望有這種甜頭。 我父親不幹,所以要辭職。當時我家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沒錢。
那時我們很窮,父親跟我們講過,做人的人格,做學問也有一定的做法。 這些話給我的印象很深。那時候靠薪水吃飯,很多行為對我們影響很大。 家裏有錢的時候,你不大覺得,沒錢的時候,做出這樣的行為來,對我們影響很深。

其實有些人能力很好,他不需要這樣。比如講, 你得的榮譽真正是靠自己的本領得到的,是不是這樣你才比較高興一點呢?

專訪丘成桐教授 http://j.mp/1Iatpuh

走路治痠痛 姿勢正確沒煩惱

2.正確姿勢
  只是疼痛減緩,並不算痊癒;如果無法改正造成疼痛的不良姿勢,疼痛必定會再次找上你

若是走法不正確便沒意義,請有意識地走路………………………45
一旦壓迫到頸部的神經,可能引起精神方面的問題………………68

只是休息和貼藥布,會成為臥病在床的高風險群…………………86
● 是身體前彎會痛,還是後仰會痛?從了解自己的腰痛開始………90
● 椎間盤突出是可以治好的疾病,只要改善姿勢和做伸展運動……97
閃到腰不是突然發生的,原因是腰部肌肉累積壓力………………100

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尋找走路的機會…………………………………148

一旦有頸部僵直的症狀,就會變成頭部常常往前突出的狀態,原本七公斤的頭就會變成二十一公斤重,造成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得承受多少壓力,造成肩頸僵硬、頸痛的原因正是頸部僵直。

頸椎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等問題,特別是頸部有不少專管內臟運作和調節體溫等功能的自律神經和血管,一旦讓神經和血管受到壓迫,便會引發肩頸僵硬、頸痛、手麻、暈眩等各種不適症狀,像是坊間常聽到的五十肩、落枕等問題也都可能由頸部僵直所引發的症狀,所以當發現肩膀僵硬的話,必須調整頸部的姿勢,練習縮下巴體操,及調整正確的睡覺方式,讓頸椎恢復弧線才是長久之道。

按摩與貼藥布只能暫時舒緩疼痛,無法根本解決問題,所以疼痛反覆發作。即使謹遵醫囑「好好安靜休息」,最後結果也還是一樣。

博客來-5分鐘走路治痛法:解決肩頸、腰背、膝蓋痠痛,重現健康完美S曲線 http://j.mp/1GAjjpR
走路治痠痛 姿勢正確沒煩惱 | 熟年誌 Life plus | 親子樂活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http://j.mp/1GAjCkx

寶寶爬不夠,會有O型腿、扁平足危機?

寶寶爬不夠,會有O型腿、扁平足危機?
  因為室內空間不足,父母用柵欄把寶寶圍在客廳一個小空間,可能隨處爬個一兩下就有東西扶,很快就跳到站的階段。這樣的確有可能因為下肢關節肌肉還不足以讓他支撐走跟站,而產生O型腿、扁平足。所以,當寶寶學習爬或走的時候,公園或戶外就是個很好的場所。

博客來-請你跟我這樣過 安心養,聰明教,父母沒煩惱:黃瑽寧、王宏哲教你輕鬆解決孩子的26大健康、教養困擾 http://j.mp/1IPGxe2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健保事後核刪制

花蓮門諾醫院的吳靜芬醫師,最近有篇臉書上的貼文引起醫護人員討論。吳醫師在去年使用困難的心導管技術,將病人從鬼門關前救回來。這種高超的技術,理應受到鼓勵才對。結果過了幾個月,一萬多元的處置費用被核刪,醫院和醫事人員白做工一場。
思考這件事情,有個必須注意的地方。從醫學生時代,老師就會教導,醫療行為本身就是種傷害行為,一般人不會容許另一個人在他身上畫刀穿孔,因為這是一種傷害身體的行為,但是我們會允許醫護人員這麼做,是因為當醫護人員在身上畫刀時,是為了治療身上的病灶,是種利大於弊的行為。但是,如果這個醫師做出了畫刀的處置,卻完全對病人沒幫忙,這樣的醫療行為,就是種傷害行為。
來看吳醫師的案例,吳醫師做的醫療處置,如果健保署認為對病人沒有幫忙,甚至是不應該做,所以不給予錢,那麼,健保署就是認定吳醫師的醫療行為對病人是有傷害的,應該對吳醫師提起業務過失傷害罪。但是健保署認定吳醫師的醫療行為對病人有傷害,卻放任吳醫師繼續行醫。這樣的作為,很明顯是健保署瀆職,放任吳醫師傷害病人。健保署的官員,就犯下了公務人員的瀆職罪,應判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刑法第130條,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健保署沒有瀆職,那麼,這種核刪醫師的費用,又該如何解釋呢?試想一種情境,如果今天身上只有600元,但是想吃晶華飯店晚餐一餐要1090元的自助餐,那要怎麼辦嗎?很簡單,吃吃喝喝飽餐一頓後,跟櫃台抱怨濃湯不夠濃,天花板的燈光開太亮了讓眼睛不舒服,生菜太軟不好吃,然後說這一餐不值1090元,只值600元,然後給600元現金後就走掉。更惡劣的話,還可以跟櫃台說,你讓我吃太飽了不舒服,要罰你2000元,下次我來吃不能算錢。這時候讀者應該會驚呼,這種行為不是跟無賴沒兩樣嘛?健保署這種事後無端找理由扣款的行為,的確跟無賴沒兩樣,只是健保署是有公權力的無賴。
醫療資源是有限的資源,政府利用健保制度將大部份的醫療體系納入其中,由公部門介入管理。理應教導或政策導引民眾,醫療資源有限制使用。但是政府不思改進,反而將大小疾病通通納入健保,然後透過事後核刪,限縮醫療給付等方式,壓榨醫護人員,讓自己獲得高滿意度,後果就讓醫療體系接近崩壞,醫糾頻繁。
如果衛福部真正有心改善醫療環境,應該廢止惡劣的事後核刪制度,重新思考醫療體系的未來走向,並建立慢性照護機構與前端預防保健的措施,才能保住民眾長遠的健康,也才能使醫療體系永續發展。


健保事後核刪制應該廢除 | 即時新聞 | 20150529 | 蘋果日報 http://j.mp/1QfH2SB

運動治療是物理治療的主軸,儀器是輔助

60歲的李媽媽膝關節軟骨退化,常常感到疼痛,每次到復健科做物理治療,都不忘對女兒抱怨幾句:「啊!做了不痛,不做就痛,我看是永遠好不了啦!」李媽媽說出了膝蓋受傷跟退化者的無奈心聲,到底物理治療在治什麼?能根治嗎?

桃園縣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暨桃園敏盛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江立方回答,物理治療是種保守治療,是「控制」病況不惡化,並使症狀獲得改善,不論運動、徒手或儀器治療,患者的確需要耐心和正確的認知。

輕中度關節軟骨磨損

運動治療才治本

江立方物理治療師指出,在國外「運動治療」是物理治療的主軸,儀器是輔助在物理治療的理論中,教導患者鍛鍊肌肉來保護傷處,比儀器治療更治本。即使軟骨再生不易,可能無法完全修復,幾乎不可能根治,但患者懂得運用肌肉來增加關節穩定度,能減少軟骨的磨損,總比都不保護傷處,一再受傷、發炎之後,再用儀器去降低發炎、修復組織來得好。

膝關節軟骨受傷者,可自行選擇下列3種鍛鍊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肉)的方法,每日至少做3次,每次約12~15下,過程中若痠、痛難忍,可暫停休息。

■簡易法

坐在地上或軟墊上,上身打直,腳伸直,膝蓋下方放入對折的枕頭(撐起一定高度),將小腿往上、往下來回抬起、放下,留意腳抬起時,末端要確實抬高、完全伸展。

提醒》特別適合傷勢嚴重,或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

■伸直舉腿法

躺平在床上,膝蓋盡量伸直,腳跟不必特別施力,放鬆即可,將腳往上抬再往下放,上下擺動,要感覺大腿緊緊地才有效。

■加沙袋舉腿的進階版

坐在椅子上或平台上,坐的高度要讓腳懸空,可綁1公斤沙袋在腳踝,將腳往前抬起時膝蓋盡量伸直,腳跟不必特別施力,放鬆即可,也要感覺大腿緊緊的。

此外,江立方物理治療師建議「騎腳踏車」,也是適合頻繁使用膝蓋的路跑者之復健運動,不論室內或室外都可以,但原則是阻力要適當,阻力並非越高越好

上下樓梯膝蓋痛 復健治療會好嗎? | 大家健康 | 親子樂活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http://j.mp/1HTCAPI

曬背強身術 陽光療法防治多種疾病

常曬背部是古人的一種養生法,然而,現代西方醫學指出,只要身體在平日都有吸收到日照光,就能預防多種疾病,是最容易享受到的大自然恩惠的方式。

人們在冬、春這兩個季節,很容易精神不振、感覺憂鬱、反應遲鈍以及昏昏欲睡,其原因除了是這兩個季節的活動量較其他季節低之外,也與日照較為不足、太陽曬得不夠有關,這突顯出曬太陽對人體的重要性。

在西方醫學方面,關於曬太陽的好處,也有許多的研究報告,包括預防骨鬆、調整睡眠、增強免疫功能、憂鬱、遠離癌症,甚至可以降低兒童近視發生率等。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說,現代人把「曬太陽」當成一種養生方式的觀念,可以從工業革命前談起。在維多利亞時代,歐洲流行白皙透明的肌膚,當時的名媛貴族想盡辦法,打陽傘、戴著寬邊帽子抵擋太陽,為了就是不要讓皮膚變黑。

20世紀以後,可哥‧香奈兒在一次出遊時意外曬出一身古銅肌膚,在上流社會引起風潮;當時貴族名媛把皮膚曬黑當成是一種健康的象徵,有錢、有閒的人,才能享受曬太陽的權利。這股風潮流行至今,仍有不少人認為,擁有一身古銅肌膚不僅代表健康和時尚,每年夏天歐洲海邊總能看到一群人躺在沙灘上享受日光浴。

曬太陽可預防哪些疾病?

→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症

「曬太陽可以在人體合成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新光醫院營養師陳雅吟表示,這是大家對曬太陽最熟知的功效。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骨症,成年人自35歲以後,因骨骼中骨質損耗速度較快,使得鈣質逐漸流失。尤其是女性,根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台灣19歲以上女性高達9成8每日鈣質攝取量不足,未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1000毫克的一半,懷孕及停經後的婦女,其鈣質每年更以3%~5%的速度流失。在沒有足量鈣質的補充之下,骨質流失速度加快、密度會漸漸降低,骨骼內因而布滿孔隙成疏鬆的狀態,到了老年時,骨骼因而硬度減弱、骨壁則變薄縮短,以致無法承受身體重量而產生彎腰駝背,甚至是最擔心的骨折現象,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所以,維生素D對人體非常重要,除了從食物中攝取之外,身體大部分的維生素D來源是陽光,皮膚經過紫外光照射後可自行製造維生素D,戶外曬太陽加上運動,可強化造骨細胞骨骼的耐受力,促進骨骼血流量,進而提高骨密度,甚至改善身體的協調能力,尤其能減少老人家因骨質疏鬆跌倒發生的機會及傷害。

台灣雖然地處日照充足的亞熱帶地區,但國人普遍防曬過了頭,以致降低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所以,最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族群,就是不愛曬太陽、防曬做過頭的人。

→活化T淋巴球執行保護功能,提升免疫功能

維生素D和人體免疫系統及抵抗力的關聯,也是歐美科學家一直熱烈研究的議題。《自然免疫學雜誌》於2010年3月的研究報告中指出,T淋巴球是人類免疫系統中重要的一員,而T淋巴球需要血液中的維生素D,才能活化執行保護的功能、增強免疫力,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人,生病機率相對較低,即使感冒,復原的速度也比較快。

→降低癌症發生率

2006年的研究發現,低日照會增加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每天補充維生素D,可能減少罹患大腸癌以及降低乳癌、卵巢癌的罹患率。

→保持心血管健康,心臟病、高血壓不上身

血液中有足夠的維生素D,也能降低心臟病和高血壓風險,因為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偏低,會不利於心血管健康,並且容易導致高血壓及左心室肥厚,且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副甲狀素荷爾蒙,因而增加胰島素抵抗,其與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發炎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密切的關聯。

→記憶力較好,不怕失智症

近年來,無論國內外,均開始注意到老年失智人口不斷增加的問題,由於失智症目前並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失智人口的增加將造成社會及國家醫療支出及社會成本的高度付出,而維生素D與心智及神經健康也有相關。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較低的年長者,其在記憶、學習及思考上出問題的可能性較大。英國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濃度最低的人群,比維生素D濃度正常的人,心智退化的比例增加了60%,超過了一半以上,相當驚人;芬蘭的研究也指出,維生素D含量較低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倍,所以,多曬太陽同時也可以預防失智症。

→得氣喘的機率較低

近年來氣喘人口增加,都市人的比率尤其高,而已開發國家氣喘的人口亦持續在增加之中。在台灣方面,依據衛生福利部於2002~2003年的調查,大台北地區的國小1年級學生高達19%有氣喘疾病,成人則占7.7%,而且氣喘已位居台北市民死因的第12位。

至於美國,其氣喘患病率從2001年的7.3%上升至2010年的8.4%。根據美國2011年調查顯示,成人有8.2%有氣喘疾病,兒童則達9.5%,尤其是都市小孩的罹患率更高,氣喘的問題,在先進的美國也面臨一樣的困擾與挑戰。

根據外電報導指出,2011年有一項研究報告表示,懷孕婦女血中維生素D濃度和寶寶出生後的氣喘率有相當的關係。這項研究主要針對美國340位產婦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懷孕婦女缺乏維生素D的情形相當普遍,白人只有29%血液中維生素的濃度是正常的,黑人更只有10.4%,而懷孕婦女中有21%曾經有過氣喘,這些曾經有過氣喘的懷孕婦女,其維生素D的濃度都比較低。

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同時發現,懷孕婦女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越高,將來寶寶出生後發生氣喘的機會就越低,同時也有報導指出,兒童6歲時的維生素D濃度較低者,其在14歲時的氣喘率較高。顯示充足的維生素D可以降低兒童及成人氣喘的罹患率。

→調節生理時鐘,晚上不會睡不著

曬太陽還可以幫助調整生理時鐘,因為陽光除了會讓皮膚製造維生素D之外,足夠的暴露在陽光下亦有助於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而褪黑激素與人體日夜週期及睡眠有關。

新光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人在白天的時候,由於太陽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讓人比較不想睡覺,反之,太陽下山後,沒有了陽光,體內褪黑激素分泌即會上升。一般來說,褪黑激素分泌在晚上7點左右開始上升,一直到晚上11點時達到高峰,褪黑激素分泌一旦升高,就會有睡意,會想要睡覺。

所以,藉由陽光與褪黑激素之間的消長,可以用來調整生理時鐘。尤其有些人出差到國外或從國外回來,因為時差的關係日夜巔倒,這個時候可以藉由光照來調整生理時鐘,在早上的時候,多曬太陽,盡量保持清醒,如此,就可以把睡眠時間延後,晚上時就會好睡很多。

此外,睡眠障礙是失智症患者常見的症狀之一,常見患者白天嗜睡、夜間躁動,睡眠時間日夜顛倒。一般而言,處理患者的睡眠障礙會以非藥物方式為優先,除了增加白天的活動量、夜晚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等,還會帶患者出門曬曬太陽,調整生理時鐘。

→製造血清素,改善憂鬱症

多接收陽光與經常運動對於憂鬱症病患也有幫助,憂鬱症是因為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短乏所致。相關研究早已證實,血清素會影響心情,更與焦慮症息息相關,一般所謂的抗憂鬱症藥物,裡面的成分就是血清素。

根據外電報導指出,奧地利維也納醫學大學的研究者,曾讓受試者暴露於不同程度的陽光下,再掃描他們的腦部狀況,結果發現,曬較少太陽的受試者,血清素和受體結合少了2~3成,顯然曬太陽和血清素的產生有關,因此,只要多曬太陽,大腦就能製造更多的血清素,避免或是改善憂鬱症,不僅如此,多活動身體,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鬆作用。

→殺死結核菌

林嘉謨表示,相關研究指出,陽光可以殺死結核菌,因為結核菌最怕紫外線,所以,室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可預防開放性結核菌的傳播。

→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代謝,預防近視

在傳統的觀念裡,多認為曬太陽對眼睛是一種傷害,不僅白內障會來報到,也容易造成視網膜的病變,現在國內小學生,天天玩手機及使用3C產品,小小年紀就戴上眼鏡,越來越多四眼田雞。但國外卻有研究發現,小朋友每週戶外活動10~14小時,可預防近視。

這個研究主要是認為,陽光會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代謝,進而保護眼睛,雖然不少醫師持不同的看法,但國內亦有醫生認為,在戶外運動時,眼睛可以望遠放鬆,有助眼部肌肉的調節與放鬆,能避免假性近視。不管原因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常常在戶外運動,絕對比常常坐在電腦前盯著螢幕看來的好,無論是兒童的眼睛或是健康。
曬背強身術 陽光療法防治多種疾病 | 常春月刊 | 親子樂活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http://j.mp/1HTBFij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柯文哲:把身體練好 什麼病都可以拖下去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早出席「幫癌友加油公益路跑」活動並上台致詞,他期勉大家務必要把自己的身體給練好,當今醫療技術已相當發達,只要身體好不管得什麼病都可以撐很久,他認為這道理一樣可應用在生活當中,大家常常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但要學習跟這些不如意事物和平共存。
柯文哲表示,癌症在20到30年前,當時醫生都主張一定要把腫瘤挖掉,但目前新的醫療技術,是讓病人如何與它和平共存,癌症雖是十大死因,但很多種情況並不會馬上死亡,只要把身體練好,他認為還是可以活得很久。
柯現場也說一個小故事,自己有位得了攝護腺癌的朋友來找他,一副好像地球快要毀滅的樣子,但他安慰這位朋友,反問他「在你印象當中有沒有聽到遇過攝護腺癌死掉的人?」這位朋友思考後發現自己確實很少聽到有人因攝護腺癌過世,大多是死在肝炎、肺炎。
柯文哲跟他說,一般攝護腺癌從發現到死亡平均快要10年,這位朋友已經70多歲,反而可能因為其他如中風、心臟病死掉,而不會死在攝護腺癌。
柯強調,有科學研究一位老人過了65歲可以活多久,通常會看他6分鐘可以走多遠,因此重點不在得什麼病而是身體狀況怎麼樣,「身體狀況好,也許會得一些病,但可以拖延這個病可以走很久」,最後他也告誡現場路跑民眾「還是要把身體練好一點 ,遇到事情都可以拖久一點」,就像在生活當中常常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要學習跟這些不如意事物和平共存。(陳思豪/台北報導)

柯文哲:把身體練好 什麼病都可以拖下去 | 即時新聞 | 20150530 | 蘋果日報 http://j.mp/1Jk2SjN

擺攤久站腰劇痛 姿勢不良害的

平常愛滑手機或經常久站的櫃姐,以及經常久坐的上班族要注意了!如果不注意站姿與坐姿和頸椎與腰部保養,小心痠痛悄悄找上門,嚴重者甚至坐臥困難,還會造成肢體無力與視力模糊
「醫生,我腰痛得受不了!」30歲許姓夜市業者,日前手托著腰,一跛一跛走進診間,表情痛苦。原來長時間久站下,導致腰部隱隱作痛,甚至痛到坐、臥困難。
桃新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凱平說,這類痠痛多是長期姿勢不良造成,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也會造成頸椎壓力傷害與退化,當患者感覺腰部劇痛和麻痺感時,務必趕緊就診,免得惡化。
聖保祿醫院復健科主任陳皇仲說,這類患者多數因長期姿勢不良,造成椎體後方小面關節磨損退化,症狀有點類似椎間盤突出症,疼痛症狀有時會傳到臀部、大腿後側部位,維持正確姿勢才是預防的不二法門。
院方也說,曾有年輕房仲業務,手機不離身,長當「低頭族」,即使回到家躺床上也滑手機玩遊戲,有天右手突然感覺麻麻的,診斷是頸椎壓迫神經,透過復健治療,症狀才逐漸改善。
桃園醫院復健科主任李偉強說,年過四十者應注意頸椎退化,尤其老年人受頸椎退化痠痛求診比率高,建議可藉由運動、按摩和熱敷舒緩症狀。
擺攤久站腰劇痛 姿勢不良害的 | 骨科.復健 | 健康百科 | 元氣網 http://j.mp/1Fs4eBJ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當心! 術前吞五保健品 白內障患者恐出血

如果您白內障要動手術,像是深海魚油、銀杏、紅麴,這類保健食品最好不要吃,國軍高雄總醫院分析了1100名白內障手術病患,結果發現,手術中和術後眼睛有出血狀況的人,都有吃這類保健食品,因為這些食品有抗凝血功能,恐怕會讓傷口不易癒合,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大量出血失明。

很多人習慣吃魚油保健眼睛,但是要小心,如果手術前吃,可能會出血、嚴重還會導致失明。

國內醫院,分析1100名白內障手術患者發現,術中和術後有出血狀況的人,都有吃魚油、銀杏的習慣,由於這類保健食品,具抗凝血功能,會讓傷口不易癒合。

同樣具抗凝血功能的,除了魚油、銀杏之外,還有納豆、紅麴、紅景天等五大保健食品,其中出血率以銀杏45%居冠,手術前三週應該停吃。

不過也有醫師認為,保健食品內抗凝血效果極低,除非本身凝血功能不好,否則一般人大可不必在意。

到底該怎麼吃,醫師建議,如果常常受傷難癒合,應到醫院做凝血和流血功能檢測,經由醫師諮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保健方式,才不會保健食品越吃越傷身。

當心! 術前吞五保健品 白內障患者恐出血 魚油.銀杏.納豆抗凝血 白內障患者小心吃 - 台視新聞 http://j.mp/1ccys4k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你知道嗎?不用檢查 你一定會有骨刺!

很重要的觀念,必看!!

骨刺是什麼?(骨刺原因、預防) - YouTube http://j.mp/1Fu7Wht

以搞笑動畫講授醫學常識的物理治療師Sunguts PT,又有新作了,這回他說了一句話年輕人都震驚了!他說「骨刺」是每一個人年齡增長的過程中,都會有的現象!你我都會有的骨刺到底是什麼?
Sunguts PT發表的「骨刺是什麼?」影片中指出,一般人誤解骨刺是體內極具威脅的可怕存在,事實上它是老化過程中自然老化現象,發生在人體每一個關節上,就是骨頭的增生物,且有骨刺不一定會導致症狀,除非長在某個組織上,導致組織受傷。
影片中提到如何預防骨刺生成運動是最好的方法,適度的運動可以讓骨頭讓骨頭獲得一些壓力,促進骨質密度增加,但若骨頭長期壓力過大,骨頭間軟骨磨損殆盡,骨頭互相摩擦就會產生骨刺,因此保持正確的姿勢才能避免長骨刺,而真正治療骨刺的方法只有開刀。網友看了以後大讚「的確明白了一點骨刺為何!」(任羿馨/綜合報導)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小國的大學之道

新加坡1965年獨立,GDP才512美元,人均3美元起家,以客觀環境而言,新加坡當時沒有可以獨立建國之條件,全國僅276平方英里,是全球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也沒有天然資源及腹地,到今年預估GDP將高達4,672億美元,人均(PPP)將創下85,427美元,新加坡是亞洲最富有之國家,當之無愧。李顯龍曾說:「政府不能創造財富,但是政府能夠創造財富的條件,這是我們的責任。」

自李光耀過世之後,台灣很多人在探討新加坡奇蹟的原因,培育及吸納世界一流人才,應是奠下新加坡成功發展之基石。新加坡在過去十餘年來,每年的教育經費平均佔政府總預算之20%以上,去年教育經費是114.9億新幣 (約2,645億台幣),新加坡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

三月,初次造訪新加坡,適逢李光耀病危。李光耀生前自稱是建國總理,不以國父自居。李光耀三十六歲出任總理時,宣布不入住總理官邸,堅持住自宅,他過世後的遺囑,要將他的故居拆掉,要興建社會住宅,這是何等的胸襟與風範。新加坡的奇蹟,當然與領導人李光耀的遠見、能力、魄力與清廉息息相關。近二十年來,台灣的政經濟停滯不前,弊端叢生,領導人難辭其咎。

一天的下午四點,拜訪私立新加坡管理學院(SIM),讓我驚訝的不是校舍建築物多宏偉,校園有多美麗,而是在每個大樓裡面的走廊與大廳,在各式各樣的桌椅與沙發上,竟都是學生們在埋首讀書或小組討論,圖書館裡面更是人滿為患,這是我在台灣南部幾所大學任教多年,甚至我到台大的圖書館,從未見過的景象。年輕學子們勤奮的浪潮,遍及新加坡公私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以商學院為例,與北大合作的亞太EMBA,與UCLA合作的EMBA,耶魯大學已在NUS設立了分校,最近又與芝加哥大學合作,學生們有很多的機會,到世界先進國家一流的學府去交流與學習,增進國際視野。NUS去年亞洲大學排名第一,其MBA是全球排名第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全校學生平均有三分之二,有被派往國外姐妹校去當交換學生、或修讀雙學位、或在外國的國際企業有實習的經驗。新加坡的大學不是只有全英語授課而已,他們大學的教授與學生國際化及與世界接軌的程度,讓台灣的教育部及大學教育工作者,所無法想像。同時,台灣的大學生普遍英文低落的程度,不忍卒睹。

新加坡友人告訴我,中國大陸各級的黨政官員,甚至大陸的企業家,每年到新加坡上課與取經,絡繹不絕。反觀台灣,過去幾十年來,台灣各級的政府公務人員,來新加坡學習的非常罕見,而台灣的企業家有計畫的到新加坡上課與進修,更從未聽聞。新加坡政府有計畫的提供優渥的獎學金給大陸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在新加玻的大學畢業後,需在新加坡的企業工作至少要滿六年以上,藉此留住卓越的人才。看看大陸強烈的學習進取之心,新加坡的優質環境與吸引國際人才的各種措施,我們的政府如果再沒有感覺與反思的話,那真是患了坐井觀天的症候群。

最近,我提出一個國際合作與交流計畫,與新加坡一家企業合作,提供兩個名額給本校大學生去實習,在德國賓士汽車總公司願意給本校學生參訪並上課,並願與本校討論將來提供學生的實習機會,還將去新加坡及捷克的大學上課,可以讓資源較少的私立科大的學生,也有一些機會可以去國外參訪學習與體驗,結果被教育部審查後予以否決。國立大學享有政府很大的教育經費,私立大學也獲得教育部的部分獎補助款,同樣是來自人民納稅人的錢,國立與私立兩種大學培養國家發展各樣的人才,是同等重要,但是私大卻遭遇很多無形的差別待遇。私大的資源、規模與水準可能永遠無法與國立大學相比較,但是國際人才的培育,全球視野的機會,也應考慮較為弱勢的私大年輕學子的渴望,不應只獨厚國立大學。

當台灣的大學正忙於少子化,拼命的搶學生之際,當教育部要求各大專院校,要努力協助大學生畢業後,找到一份22K工作的同時,新加坡的作法則是,鼓勵與協助學生,在念書的時期,就勇於創業,並培養學生們的創意與創造力,走出舒適圈,走出新加坡,成為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人

小國的大學之道 | 即時新聞 | 20150421 | 蘋果日報 http://j.mp/1Ecn1js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黃達夫/食用蛋黃與蝦 膽固醇禁忌解除

當病人或朋友問我有關飲食的建議時,我總說除非有糖尿病、心臟病或過重等,可以什麼都吃,但多吃蔬菜、水果,適量吃到七、八分飽就好。我沒有什麼禁忌,也不強調偏重某種抗癌飲食,更不建議保健食品。

除了均衡飲食,生活也要規律,且絕對不抽菸。肺癌的成因,七、八成是抽菸,空氣汙染占3至5%,最近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報告,除了原來已證實的21種,新發現5種疾病與抽菸關,美國每年有54萬人死於菸害。

今年二月中旬,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飲食準則諮詢委員會向美國衛福部及農業部送出最新建議案,作為2015年修訂飲食準則的根據。此報導與過去數十年的飲食準則有很大的不同,清楚表明,根據近年研究,沒有證據證明吃蛋黃、蝦等高膽固醇食物會提高血中膽固醇,解除了五十年來的禁忌

五十年前的營養學研究,多半是流行病學關聯性或觀察性研究,或少數的動物試驗,沒有進一步做雙盲、對照組的比較。根據當初認知,專家們提出高膽固醇食物導致心臟病的警告,同時對飽和脂肪,如紅肉、牛油、全脂牛奶也嚴格限制。

多吃五穀雜糧 心臟病率較低

諮詢委員會建議,仍然以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為主食。除了膽固醇解禁,同時建議可適量食用飽和脂肪、飲酒,但強調減少糖份攝取。這對天生雜食的人類而言,顯然是較人性化的建議。少了對膽固醇、紅肉、牛油及酒等的嚴格限制,只要有所節制,好好享受三餐,可增添許多生活樂趣。

以公共衛生學觀點回顧過去五十年美國人飲食習慣,1960年代,美國心臟協會為減少心臟病發生,建議限制膽固醇及脂肪攝取,從此汙名化了膽固醇及脂肪。其後,美國政府為了維護美國人健康,自1980年訂定飲食準則,每隔5年修訂一次,這個準則影響了兩個世代美國人民的飲食習慣。

不意,在五十年後,美國人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的問題,未減反增。有些專家認為,飲食要有飽足感,限制膽固醇及脂肪時,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就會增加,加上加工食品業興起,方便的零食隨手可得,反而食用了大量非天然食品,添加很多糖及反式脂肪取代飽和脂肪,不但沒有改善美國人民健康,還使問題更為嚴重。

保健食品效能 其實是未知數

我必須在此說明,科學研究不斷進步,對於食物與疾病的本質與交互作用,我們雖比過去了解更多,但仍然有很多未知。以吃蛋為例,到目前為止的研究證據告訴我們,減少蛋的攝取並不會減少心臟病發生,但我們並不知道吃很多蛋會有什麼後果。倒是有證據顯示,多吃五穀雜糧的人得心臟病機率較少。

民眾經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一些研究報告,發現某營養素或植物有抗癌或保健作用等,這些報導多半是研究室裡細胞或小動物的試驗結果,不代表同樣的結果會發生在人體上。

這回飲食準則對膽固醇解禁,就是最好的例子,五十年前專家們就是根據小規模動物實驗的結果,認為膽固醇的攝取會引起心臟病。

五十年後的今天,發現那個研究結果是錯的。所以在沒有嚴格的臨床研究結果之前,保健食品的效能,其實是未知數。

黃達夫/食用蛋黃與蝦 膽固醇禁忌解除 | 黃達夫 | 名人在線 | 元氣網 http://j.mp/1JHX8wU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顯微外科手術開一台賠一台 8成人才出走

台灣顯微重建外科技術享譽全球,但台灣顯微外科現卻面臨健保給付過低「開一台賠一台」,受訓完成醫師高達8成出走,人才嚴重流失的困境。醫界今成立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盼能與健保署討論提高手術健保給付、留住人才,不讓台灣顯微重建外科技術沒落。
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莊垂慶表示,排除醫美手術後,調查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系2013年12月至去年11月,其顯微重建外科醫師的薪資、手術時間等發現,從事顯微重建醫師每分鐘收入為187元,低於一般外科醫師的201元,但顯微重建醫師每人開刀時間缺高達312分鐘,相較一般外科醫師的151分鐘高出約1倍。
莊垂慶說,調查也發現,顯微外科進行皮瓣移植手術扣除健保給付後,每台手術平均虧30725元,手指重建手術每台平均虧24536元,幾乎是「開一台賠一台」,造成醫院對顯微外科手術興趣缺缺,醫師也無法獲得相對合理報酬。
義大醫院醫療副院長、整形外科教授鄭勝峯感概,顯微重建醫師一台手指重建手術約有一萬元薪資,但手術卻須8至10小時,相較醫美注射一劑肉毒桿菌素,僅需2分鐘,但就有2萬元的收入,造成30至50歲的顯微重建醫師嚴重流失,現在進行顯微重建醫師的年齡平均為60歲以上。
莊垂慶說,調查1978年到2014年林口長庚醫院共訓練128名顯微重建醫師,因個人生涯規劃、開刀時間長、給付過低等紛紛出走,其中約5成到醫美診所,真正留下來顯微重建的醫師只有20人,比例僅佔1成6。而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今正式成立,盼能透過與健保署討論提高手術健保給付、留住人才,讓台灣顯微重建外科技術能繼續傳承。(沈能元/台北報導)
顯微外科手術開一台賠一台 8成人才出走 | 即時新聞 | 20150508 | 蘋果日報 http://j.mp/1QxMWvc

繼美國、新加坡向國內護理人才招手,日本也摻上一腳。日本鬧護士荒,過去分別引進東南亞籍與大陸籍護理師,近日也將觸角伸向台灣,年薪上看五百廿萬日元(約新台幣一百卅七萬元)。台大醫院護理師說,護理系畢業生在國內找工作不難,台大醫院新進護理師起薪每月四萬七千元,待遇已比往年好許多。
日本鬧護士荒 端百萬年薪來台獵才 - 台視新聞 http://j.mp/1PyAwAD

全台大缺藥! 抗生素不足 恐引發敗血症 兒童口服藥難買 奎尼丁治心律不整斷貨 - 台視新聞 http://j.mp/1F6E8Zn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喝水: 保護腎臟

台灣引起腎功能衰竭導致尿毒症最主要的原因
分別是:糖尿病,高血壓跟腎絲球炎
當然不同的引起腎臟功能衰退的病因,有著不同的治療方式
但是要保護腎臟有一個通則:多喝水
多喝水好處太多,對腎功能的維持更是重要
不論哪一種腎病變,一旦水分攝取不足
很快步入腎功能急速惡化的惡夢
台灣人普遍喝水不足,一般成人腎功能正常者每天至少要喝2000CC以上的水分
已經出現慢應腎衰竭者更應提高喝水量至2500CC

如何喝水學問大 @ 洪永祥洗腎中心---::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j.mp/1H110f2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太極運動 全球最夯的復健處方

單腳前跨,雙手緩慢推移,鬆柔中帶著力道,台北市公館國小一群八、九歲孩子正凝神專注跟著教練李佩懿打太極拳,很難想像數月前他們還是不敢運動的氣喘兒,如今卻愈動愈好。

台大醫院研究發現他們肺部發炎情況改善,支氣管放鬆、吐氣流速增加,氣喘控制得很好。

太極拳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常被視為公園裡的老人活動,近來卻躍上國際,成為科學化醫療處方,除了被證實能預防兒童氣喘,還能防止跌倒、改善疼痛、關節炎及巴金森氏症步態不穩等,輔助治療效果不錯,有些歐美醫院已把太極拳當成正式復健項目。

比如美國加州醫院為巴金森氏症患者舉辦太極拳課程;澳洲皇家布里斯本醫院則把太極拳納入疼痛控制課程,緩解慢性疼痛。

台灣也有一群熱心的神經科醫師如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汪漢澄等,設計簡易太極拳,親自帶著動作障礙甚至舉步維艱的巴金森氏症病友一起站或坐著舞動手腳,「巴金森氏病人持續有恆地練習太極拳,可以享受更佳的生活品質,」他說。

以西方醫學檢視太極拳

眾多太極拳研究中,以兩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最受注目並廣為醫界採用。一是美國塔夫次醫學中心的肌纖維疼痛症研究,免疫風濕學教授王琛琛將66名肌纖維疼痛症受試者分成練習簡易十招太極拳和健身兩組,結果發現,太極拳組12週後疼痛、疲勞、焦慮減少,日常生活能力增加,且睡眠品質變好,近八成的人確實感到疼痛紓緩,而健身組僅39%的人覺得症狀好轉。

另一篇則是美國奧勒岡大學的研究,將195名巴金森氏症病患分成三組,一組練簡單六式太極拳,一組做肌力訓練、一組做柔軟度訓練,結果發現,練太極動作的人在方向控制和動作協調上效果最好。

計劃主持人李福忠教授最近受邀來台演講,他認為太極精髓在於中心穩固不動、利用關節力量挪移身體,對於肌肉緊張的巴金森氏症病人有緩解效果,而且連動作、呼吸、心念也必須專注,訓練手眼協調能力,所以能改善巴金森氏症步態不穩的副作用。

一年多前開始帶領巴金森氏症病人練太極拳,汪漢澄也認為太極拳是一種合乎科學原理並且確實掌握身體力學、有效的運動方式,「練習一次有一次的效果,練習一年有一年的效果,」練太極拳完全無法偷快。

此外,太極拳還能提升心肺功能和肌力,對心血管疾病的人大有幫助。

美國哈佛大學訓練心臟衰竭患者打太極,經過12週訓練後,患者的運動能力、生活及睡眠品質大大提升。

台大復健科20年前就曾做過太極拳與心肺功能的研究,並登上《美國老人醫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負責多項研究計劃的台大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藍青提到,研究發現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病人練習太極拳一年後,最大攝氧量增加10.3%,表示心肺和運動能力增加。

「太極拳是中等強度運動,不受場地限制、容易持續練習,是心血管疾病很好的復健運動,」藍青歸結說。

太極拳也能緩解關節炎的慢性疼痛。美國塔夫次大學針對40位嚴重膝關節炎患者,進行太極拳和伸展運動練習,結果發現太極拳疼痛減輕及身體功能改善多,效果甚至能維持到一年左右。

太極拳,All in one的全方位運動

太極拳為什麼有效?跟其他運動方式有何不同?

「太極拳是All in one,」研究推廣太極拳多年,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孫維仁以運動醫學分析,太極拳結合了心肺耐力、肌肉鍛鍊、累進時間和強度,是少見的全方位運動,而且無年齡限制,「到90歲都可練。」

進一步分析太極拳動作,主要在下盤核心肌群的穩定,半蹲姿練習可訓練小腿、大腿和腳掌肌肉;單腳站立、重心轉移等能改善平衡能力,「老年人可因此減少一半以上的跌倒機會,」藍青解釋,太極拳的平衡鍛鍊可運用在協助腦中風和巴金森氏症患者改善平衡。

以腦科學來看,太極拳把動作變慢,細膩拆解了運動的軌跡,也因此每個動作要心念集中,讓大腦重新思考組合動作協調…【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98期;訂康健雜誌電子版

太極運動 全球最夯的復健處方 | 康健 | 親子樂活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http://j.mp/1OWIbhf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常打兵乓球 可避免近視加深

我國桌球國手莊智淵、陳建安和吳志祺,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沒有近視;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打乒乓球是一項對眼睛保護極佳的運動,主要是打乒乓球時,打球者的眼睛必須盯著乒乓球,因此隨著球的快速轉動,控制眼球的睫狀肌也跟著迅速活動,因此具有緩解、調節及預防近視的作用。

呂大文說,睫狀肌是位於眼睛周圍環狀的平滑肌,其作用是在當我們看遠看近時,透過睫狀肌的放鬆與收縮,來改變水晶體的形狀,以便影像能呈現在視網膜上得以正確對焦;但如果本來已有近視,卻又經常看近物,睫狀肌的調節功能就會下降,久而久之造成睫狀肌痙攣,導致近視度數加深。

因此,小朋友若要預防近視或避免近視度數加深,呂大文認為,可藉由經常打乒乓球來強化睫狀肌的生理訓練,隨著球的轉動,讓睫狀肌不停的收縮及放鬆,可有效緩解睫狀肌過度緊張或痙攣,增進睫狀肌調節功能。

現代人過度使用3C產品,呂文大表示,連續用眼不要超過40分鐘,尤其是電腦族,手機控人群,應適當讓眼睛休息,不妨採閉眼、遠眺等方式,讓眼睛可以放鬆。

此外,很多小朋友常有用手來揉眼睛的習慣,呂大文提醒,眾揉眼睛的動作,有可能是眼睛癢或眼睛內有風沙等,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手不乾淨而把病菌帶進眼瞼或眼睛表面,引發結膜炎等眼疾,而且長期反覆而且過度揉眼,也會造成角膜組織病變。

常打兵乓球 可避免近視加深 | 眼部 | 健康百科 | 元氣網 http://j.mp/1Qe9IYI

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現代人腰痛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image 
趁還沒發生腰痛的時候(小孩),好好多走點路。

image

腰痛病人,仰睡可參考之睡姿

image

關於酸痛的重要觀念

image

image

酸痛的病人,要有的觀念,想要治癒酸痛,必須先樹立好的觀念。

懸垂療法 (腰椎)

有些病患沒有時間到醫院來作腰椎治療,想要利用懸垂的方式自療,小心手臂不要受傷。

image

image

家庭按摩圖解:腰痛  (日)青木虎吉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保健食品就養生?

保健食品市場大,上了年紀的人為養生更愛。成大腎臟科醫師宋俊明表示,有研究顯示,保健食品吃愈多、腎臟壞得愈快,美國醫學界最新建議,平日只需補充維他命D即可。

成大最近邀美國老人醫學會成員史奈德教授來台,史奈德提到,目前學會建議,老人或一般人平日只要補充維他命D就好。宋俊明表示,根據過去的相關研究,只有維他命D對預防骨質疏鬆、跌倒及心血管疾病有效果,其他則是「吃與不吃效果差不多」。

像維他命C,研究發現吃太多反易造成草酸過多,形成腎結石或關節炎;維他命E過去認為是抗氧化劑,可以保護心血管,但最新研究也顯示沒效。維他命D也不宜吃太多,太多會造成血管硬化。

宋俊明表示,保健食品的品質良莠不齊,雖然吃下去不一定會對腎臟造成立即危害,但腎臟原本就不好的人,只會加重負擔,提高洗腎機會。

保健食品就養生?醫:吃越多腎壞越快 | 保健食品瘋 | 運動養生 | 元氣網 http://j.mp/1OYjI7H

==========================================

維他命丸吃多 罹癌率反增2成 | 蘋果日報 http://j.mp/1DMxd5J

美國研究指,維他命若攝取過量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林奐成╱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維他命丸不僅無法替代新鮮蔬果養分,若攝取過量,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國內醫師表示,年輕人平常攝取的維他命已足夠,無須額外補充,建議吃多樣性食物。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前天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副主任拜爾斯(Tim Byers)領導的團隊,分析十二項涵蓋逾三十萬人的研究,結果發現有些健康補充品若吃多了,可能提高罹癌風險。


飲食正常無須補充

其中一項是檢視服用Beta-角蛋白(為人類皮膚主要構成物質)補充品的研究報告,顯示若服用量超過建議攝取量,罹患肺癌與心臟疾病的風險增加兩成。另一項則是葉酸補充品若攝取過多,反造成結腸息肉增加,引發癌症。
三軍總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永煌稱,維他命A、D、E、K是脂溶性物質,無法排出體外,不宜多吃。一般年輕人若飲食正常,無須額外補充維他命。關於攝取維他命與癌症的關聯,過去曾有統計數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兩者無關,所以這份研究的結論仍待驗證。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書畫家 溥心畬照片

image

國畫大師數十億遺產 看護侵吞 | 蘋果日報 http://j.mp/1OdyFk0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Signs of Upper Motor Neuron (UMN) and Lower Motor Neuron (LMN) Lesions

image

Neuroexam.com - Motor Exam http://j.mp/1DWQ0hT

劣藥事件 義美為「宅鄉婉弱」抱不平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在官方粉絲貼文,為宅鄉婉界抱不平。網路照片

近日爆發劣藥事件,被視為良心企業的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對此相當有感,今晚在官方粉絲貼文表示要為「宅‧鄉‧婉‧弱」、及「微型攤商、小型餐廳、食品業」打抱不平。(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他發表的全文如下:
一、日前爆發「劣藥」事件之後,從法律修訂、查緝執行、罰款金額、媒體曝光度來看,皆凸顯政府對「微型攤商、小型餐廳、食品業」、及「製藥業」採取雙重標準對待!
讓基層公務人員、檢調人員,也深感忽冷忽熱、忽左忽右,不知所措!
二、好品質、安全的「水、空氣、農產品食材、食品、藥品」之購得,都是國民基本的權利(包括宅‧鄉‧婉‧弱),也是各級政府施政的基本職責;但近年來,各 級政府、及立法院,只是藉不斷修改「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以「嚴懲重罰」來凸顯施政關心;部分地方政府更相競飆車,以提高「嚴懲金額發給比率」,刻意來 彰顯首長的魄力,卻完全忘記政府首長是應該照顧無辜、無奈、無助的民眾、弱勢攤商、餐飲業,並負起「教育、輔導、協助」責任。
三、「無辜、無奈、無助的消費者」怎麼會瞭解「數十萬種化學物質(含藥品)的存在、與其毒性?」;而且,又有「工業級」、「食品級」、「飼料級」、與「藥品級」的區分。
若政府仍然不作為、不坦誠困難、不願直白,只是採取「鋸箭法」因應的話,則後果不堪設想;勢必影響全體國人的身心健康、徒增醫療費用,更會影響到「下一世代的基本生存環境」!
四、綜觀目前全體國民,不分年齡、性別、族群、宗教、黨派成員,正面臨著「缺水、限水、PM2.5增量、學童上學戴口罩、環境污染、食材安全、食品安全、 藥品安全、濫墾濫伐、、等等問題」之際,難道政府無法提出任何具體可以整合部會、合作聯繫、公平對待所有國人的「政策說明」嗎?
此情勢應已危及國安;是否連「國安會」都沒有具體的因應策略嗎?
五、堅信不憑「影響力」、不靠「關係、遊說」的日子,應該要降臨;具「公平、正義」實質的立法,才能誕生;如此才能讓「宅‧鄉‧婉‧弱」有感!
高志明 敬筆
劣藥事件 義美為「宅鄉婉弱」抱不平 | 即時新聞 | 20150412 | 蘋果日報 http://j.mp/1DaZ9jl

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

滑手機可能造成的酸痛

image

image

工作上需要從高處拿東西 利用踏腳台

image

空污嚴重氣喘童變多

指數超標增罹癌風險

空氣污染嚴重現已是世界環保的重要議題,已有許多的研究指出,空氣污染對身體有許多傷害,不只增加呼吸道疾病風險,譬如慢性支氣管炎、氣喘,也會增加罹癌風險,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造成小孩子的肺功能發展變差,孩童氣喘變多。
許多國家已開始致力於改善空氣汙染,今年3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來自美國的重要研究,發現改善空氣污染,對於我們的下一代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PM2.5毒害 肺功能變差

美國的學者在美國空氣污染特別嚴重的南加州,從1994年開始進行長達13年的研究,當時南加州的空氣污染指數細懸浮微粒(PM2.5)約25左右,當時南加州被美國政府認為是污染非常嚴重的地區。
政府一方面進行空氣污染改善,學者一方面在當地找了2000名青少年,追蹤4年後肺功能的成長,令人驚訝的是當空氣污染PM2.5指數每下降10,每位青少年4年後可以多增加150毫升的肺功能,約佔成人肺活量的30分之1,也就是說當每位小孩多吸了4年污染空氣,將會損失未來人生的30分之1的肺功能。


看到這裡筆者不禁好奇的去比對查詢,與美國進行研究同一時間的台灣,當時的PM2.5指數到底是多少?結果發現台灣當時的PM2.5指數平均是40到45,遠高於南加州當時的25,且直到最近台灣的PM2.5指數也常超過25,看到這裡不禁佩服台灣人民的忍耐力,我們長年處在這樣的空氣品質之下,居然還可每天照常生活、努力工作,而台灣孩子每天照常背著厚重的書包求學。
筆者身為一名胸腔專科醫師、更是台灣土地上的一位居民,真心地希望相關單位能繼續改善我們的空氣污染,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有更健康的未來。


台北榮總胸腔部醫師 蘇一峰

空污嚴重氣喘童變多 | 蘋果日報 http://j.mp/1z81kAh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仰坐滑手機 男童腰痛站不直

【蔡明樺╱台北報導】懶骨頭沒坐相,小孩也腰痛。一名十歲男童喜歡以仰坐姿勢,斜躺在椅上滑手機、看電視,先用尾椎骨頂住椅面,身體順勢後仰,僅用肩膀靠著椅背,不正確坐姿持續數月後常腰痠背痛,起床甚至痛到站不直。物理治療師觀察,近五年因不正確坐姿滑手機致腰痠背痛的孩子,暴增三到五成,延誤就醫恐長大後脊椎側彎。


收治病例的書田診所物理治療師蔡佩玲昨說,該名十歲男童是她接獲因坐姿不正確接受物理治療的最年輕患者,就醫檢查沒有運動傷害,X光片也看不出異常,細問才知男童習慣仰坐著滑手機、看電視,長期坐姿不正確、背部懸空,讓身體重量全壓在尾椎骨、腰部上,導致腰痠背痛,日前因起床痛到站不直,才被嚇壞的爸媽帶來就醫,經治療後已緩解症狀。

長大後恐脊椎側彎

以往需物理治療的學童,大多是打球或運動致腳踝扭傷、筋骨挫傷等,且每月頂多兩、三人,自手機、平板盛行,蔡佩玲近五年每周都能見到孩童因滑手機坐姿不正確,導致尾椎痛、腰痠,這類3C症候群小病患已暴增三到五成。她強調,若家長輕忽孩童錯誤坐姿引起的腰痠背痛,長大後恐因此脊椎側彎。

幼兒骨骼可塑性高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醫師林政宜指出,學齡兒童骨架仍在發育階段,尤其年紀愈小,骨骼排列可塑性愈高,若小學時期就坐姿不正確且持續一年以上,可能影響骨架排列,成年後除可能脊椎側彎,脊椎骨排列恐因此失去曲度,導致無法彎腰、綁鞋帶等後遺症。
林政宜提醒,以上述男童習慣仰坐滑手機的姿勢來看,因尾椎骨頂住椅面前端,一旦壓力太大受傷,恐連臀部、大腿肌肉也遭殃,將無法跨大步走路,且增加未來椎間盤突出風險。

臀部盡量貼近椅背

林政宜呼籲家長應留意學齡兒童坐姿是否正確,臀部盡量貼近椅背、腰和背部要有支撐,若孩子腰痠背痛逾兩天未緩解,就可能是受傷而非疲勞引起,應速就醫。

防治小孩骨架發育不良須知

.正確坐姿應臀部貼近椅背,兩腳平踏地面,勿斜躺或腰、背部缺乏支撐太久
.側背書包不宜太重,且應左、右肩交替負重
.學齡兒童應多戶外運動,適度跑跳可刺激骨骼和肌肉發育
.若腰痠背痛持續逾2天未緩解,可能是筋骨受傷,應速就醫
資料來源:蔡佩玲物理治療師、林政宜醫師

仰坐滑手機 男童腰痛站不直 | 蘋果日報 http://j.mp/1Djho7l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多曬太陽 童近視機率減半

國內外研究指出,兒童多在戶外活動接觸陽光,可避免近視。趙元彬攝

【陳怡妏、蔡明樺╱綜合報導】台灣學童近視嚴重,小一學童幾近每五人就有一人近視。衛福部國健署昨公布去年針對北、中、南、東區進行視力防治研究計劃,發現每周戶外活動至少十一小時,可降低五成五近視機率,已近視者一年增加的近視度數也可減約十二度。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昨也報導,預防近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曬太陽。


國健署長邱淑媞昨說,該署調查小一生近視盛行率達百分之十七點九,且平均每年近視增加七十五度到一百度,年紀愈小近視,愈易因高度近視(大於六百度)導致早發性白內障等眼疾。

台灣8成人口近視

國健署去年研究,與國外研究「兒童每周戶外活動十到十四小時,可能可預防近視」結果相似,但國健署也發現,台灣每四名學童僅一人每天有戶外活動,而近視學童放假時,平均每天花四點四小時看電視或上網等,遠超過醫界建議兩歲以上每天勿逾一小時的上限。
據CNN報導,指亞洲、尤其東亞,過去四十年的近視人口增加一倍、甚至兩倍,台灣、香港等地多達八成人口近視,西方如德、美等近視人口也增加了。

陽光會刺激視網膜

澳洲國立大學客座教授摩根先前研究認為,曬太陽可降低近視機率,他說:「若孩子們在戶外活動得夠久,不論他們之後看多久的書,都不會近視。」研究員認為,兒童和青少年在眼球發育時期多曬太陽可避免近視,兩者之間的關聯仍不明,但一派理論是陽光會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另一派理論認為陽光中的藍光可保護眼睛不近視。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說,近視分假性近視和真的近視(軸性近視),假性近視是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睫狀肌過度用力,導致度數短時間增加,休息或點藥水就會好。軸性近視則是鞏膜太鬆,導致眼睛前後長度拉長,多巴胺的作用是調節鞏膜,避免眼睛拉長,形成真的近視。小朋友接觸陽光,眼睛望遠、放鬆,不易假性近視,其次皮膚吸收紫外線可促進多巴胺的代謝,避免軸性近視。

藍光好壞仍有爭議

基隆長庚眼科主任孫啟欽也解釋,日曬獲得的維他命D,可能與可刺激視網膜神經物質多巴胺分泌有關,但尚待更多醫學驗證。
蔡景耀另指,藍光對眼睛的影響因年齡而異,成年人長期接觸電腦、手機螢幕發出的強烈藍光,會引起眼睛黃斑部病變,但有研究認為藍光有益兒童視力發展,不應完全隔離,而陽光中有七分之一是藍光,比電腦螢幕低,但藍光對兒童的影響有待研究。
高雄長庚醫院前年曾發表研究,讓高雄一所小學實施一年的計劃,下課時強迫學童到戶外,每天多曬八十分鐘太陽,結果該小學近視生比對照組的小學少。

防治近視注意事項

.每天戶外活動2∼3小時
.未滿2歲兒童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天勿逾1小時
.連續看螢幕、看書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
.每年定期視力檢查1∼2次
資料來源:衛福部
多曬太陽 童近視機率減半 | 蘋果日報 http://j.mp/1GHGYUO

黃達夫/盼年輕醫師 站出來改革健保

我於25年前回到台灣,期許自己在醫學教育及醫療品質的改善盡份心力。

199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大家一齊向錢看,醫療院所也不例外。尤其在健保開辦以後,所有醫院開始採用績效支薪制度,連公立醫院的管理階層也要求各科部要有10%至15%的成長率。當我不斷接到醫管學生及教授的國科會補助問卷調查,盡是「貴院用什麼樣的經營策略來增加利潤」的研究計畫時,不得不寫封公開信,呼籲當時的國科會,不要浪費公帑,助長錯誤的醫療價值觀,強調醫院管理的核心是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並引用經營大師彼得杜拉克的主張來提醒醫界。

醫療公益 不應利潤掛帥

杜拉克說,醫療、教育、社福與政府部門一樣是公益事業,它的bottom line是「改變的生命」(changed human being),不是「利潤」(profit)。

健保開辦後,因給付制度的謬誤,不論輕病如傷風感冒或重症如癌症,門診費一律是新台幣200元,所以,開辦不到幾天,擔負培育年輕醫師責任的醫學中心院長們,唯恐經過轉診後,接到的都是重症病人,沒有利潤可言,就聯合起來破壞轉診制度,接著以績效支薪鼓勵醫師衝量,結果教學醫院的主治醫師忙著看門診,病重的住院病人反而被交給住院醫師、實習醫師照顧,不但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堪慮,也影響下一代的教育品質。

醫療崩壞 該發病危通知

轉眼20年過去了!根據「遠見」調查,台灣醫療人員有92%對前途悲觀,其中97%醫師感到悲觀,60%藥師認為用藥品質下降。加上眾所周知的六大皆空及血汗醫院,顯見台灣的醫療體系已崩壞到該發出「病危通知」的時候了!

我在上一篇專欄談到,醫界批評病人愛拿藥、愛做檢查、愛逛醫院;然而,處方、檢查單是誰開的?醫界抱怨醫療糾紛倍增,也是因病人看太多,匆忙中無法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也無法與病人建立互信的關係,而且忙中必有錯,醫療糾紛自然增多。

至於急診暴力,則來自病人病情危急,卻碰到醫護人力不足,無法及時處理,暴力就變成緊張情緒的出口。所以,台灣病人被詬病的行為是怎麼形成的?醫界自己必須弄清楚,才能對症下藥。

近日很高興看到黃柏翰醫師「健保不倒,台灣醫療不會好?」的文章,他說「或許並不是台灣病人『天性貪婪』,而是台灣的制度硬是把病人『訓練成這樣』。一旦醫療成為一門生意,對以營利為目的的醫療院所而言,民眾的濫用就是財源滾滾的保證。第一線醫師哀嘆看不完的『病人』,其實是醫院老闆的『客戶』。」我要在此肯定黃醫師的診斷。

制度害人 醫病都受影響

長久以來,我一直不忍心去批評台灣醫療制度的受害者(病人與第一線醫師)。但當我看到黃醫師寫到「希波克拉底醫師誓詞中說:『病人的利益,為我首要顧念』。然而在真實世界中,盛行績效主義的醫院管理,早已介入醫師的專業自由,病人的利益固然是重要的考量,但只有在能顧全盈利時才能成立。」這段話時,真的心很痛。

此刻,不禁讓我想起哈佛醫學院院長Dr. Daniel Federman曾經對應屆畢業生說的話,「當你們發現外在環境無法讓你做你們該做的事時,就起而改革它吧!」。

這20年來,我心中最大的疑惑是,是什麼力量蒙蔽了社會良知,使台灣的社會菁英淪為惡勢力的共犯而不自知?

不論如何,遲來的覺醒,仍是個翻轉改變的機會,那麼就請第一線的醫師站出來開創自己的未來吧!
黃達夫/盼年輕醫師 站出來改革健保 | 黃達夫 | 名人在線 | 元氣網 http://j.mp/1HLIHXL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腰酸背痛-脊椎側彎患者的最終宿命

腰酸背痛-脊椎側彎患者的最終宿命?

 


青春期的側彎孩子,不論側彎度數有多麼嚴重(80~10多度),幾乎大部份的人都沒有疼痛症狀,因此有很多人會忽略側彎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筆者曾在先前的文章脊椎側彎老了會怎樣?中提到一些案例,幾乎所有腰酸背痛的側彎患者,其症狀都是由輕微慢慢變嚴重,這點尤其常見於中壯年、老年腰椎側彎患者身上。

大部份容易出現腰椎不適的側彎患者,他們的典型姿勢都是胸椎側彎不太明顯或較輕微,但腰椎側彎較大,並伴隨骨盆明顯偏移,他們的側彎度數不一定很嚴重,因為不太嚴重,而側彎又伴隨著他們一輩子,所以從年輕開始,下背部陸陸續續出現一些小酸痛,但他們通常不太在意,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脊椎側彎正以看不見的方式,一步步地蠶食他們的脊椎健康,大部份這些患者,最常見的主訴是無法久站或走路,只要站了一段時間,不是腰背酸痛,就是會出現下肢麻痛的問題,而且這種痛會愈來愈難以忍受。

不論是否有脊椎側彎的背痛患者,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導致身體所能承受壓力的能力愈來愈差,而因為脊椎側彎患者的脊椎是歪斜不正的,所以所能承受的力,會較沒有側彎的人來得差。那這些壓力是怎麼來得呢?
跌倒、車禍、外傷等外力會對身體產生壓力外,另外最常見、也看不見的力就是重力對身體的影響,這點最常被大家所忽略,也最常聽到人家說,為什麼以前都可以這樣工作、做相同的事都不會酸痛,為何現在就不行?因為我們的組織本來就會隨著時間而老化,可能出現一些退化問題、而每天重覆不斷使用,產生細微累積性傷害,造成原本的組織被弱化,最後便會出現疼痛不適的症狀。

這些疼痛不適一開始可能都非常輕微,可能偶而出現,活動一下便會消失,但隨著時間,患者會發現身上的酸痛時間愈來愈長,無法像以前一樣,稍微活動或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復,再過一段時間,就會感到酸痛的問題愈來愈糟糕,不管接受什麼治療,好像能舒緩症狀的時間愈來愈少,酸痛的症狀無法再靠一些被動治療來改善,沒有疼痛不適的時間愈來愈短。
當有上述的情況出現時,就要開始思考我們的身體組織,是否無法再承受自己在某些姿勢下的身體重量,若出現這種情況時,治療就不該單單只是被動治療,必需開始去調整自己的工作空間、時間、工作時的姿勢、或利用外加的輔助去協助支撐身體(如穿護腰、護具等),若無法同時改變這些部份,身體的狀況一定會愈來愈差,最後就只能透過手術來協助解決問題,但在這種情況下,手術能解決多少問題也是個未知數,所以千萬不要等到這種情況,才開始擔心尋求協助,這樣所能得到的幫助也相當有限。
側彎患者該如何避免掉中年過後的腰酸背痛的問題呢?是否這就是側彎患者的宿命,無可避免的最終結局呢?筆者並不這麼悲觀,根據筆者在臨床上的觀察,沒有脊椎側彎的老年人,也一樣有很多人有腰酸背痛的問題,而絕大部份的脊椎側彎孩子,不論側彎多麼嚴重,幾乎都沒有任何疼痛等問題,所以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只要脊椎是健康的,不論脊椎是否有曲線存在,幾乎不會產生任何疼痛不適,但有側彎曲線的脊椎,發生問題的機率,可能較沒有側彎的人來得大。
那到底什麼是健康的脊椎?
1.         平衡的脊椎
2.         沒有酸痛不適
3.         良好的姿勢體態
不單單指的是靜態的站姿,還必需要觀察維持姿勢的力,這裡指的是維持姿勢時,身體施加在承重關節處之力的方向,當然大部份人體的承重關節(如膝蓋、脊椎等)都是承接由上而下的重量,但能否透過深層核心的訓練,去減輕施加在脊椎的力,將會是減少腰酸背痛的關鍵因素
4.         足夠的關節活動度
脊椎不過度僵硬,亦不過度柔軟且要有足夠的彈性
5.         肌肉要有適當的張力及延展性
6.         適當且平衡的肌肉力量
肌肉的強度並非愈強愈好,筆者認為淺層脊椎的肌肉不應練得太過強壯,應該加強的是深層核心的穩定度,肌肉強度並非維持脊椎健康的關鍵,而是如何用該出力的部份出力,不該出力的地方放鬆,這種是需要透過適當的協調訓練,才能達到平衡的狀態
所以我們的脊椎只要是上述的任何一點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有腰酸背痛的症狀,若同時出問題的點愈多,患者的問題就可能愈難解決,最後就慢慢形成不可逆的退化骨刺,甚至壓迫神經。

閻曉華脊骨神經醫學網: 腰酸背痛-脊椎側彎患者的最終宿命? http://j.mp/1FXVA3p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每天吃止痛藥 猝死風險增6成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每天服用普拿疼等含撲熱息痛止痛藥,將提高猝死機率達63%。
利茲風濕與肌肉骨骼醫學研究所檢視涉逾66萬人、追蹤14年的研究也發現,長期吃止痛藥的病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提高68%,胃潰瘍或出血機率增近50%。研究指,止痛藥可能導致抑制防凝血和放鬆血管的症狀,影響心血管平衡。愛丁堡大學毒理學教授貝特曼說,撲熱息痛是安全藥物,但任何藥都不應長期大量吃。(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

每天吃止痛藥 猝死風險增6成 | 即時新聞 | 20150303 | 蘋果日報 http://j.mp/1BV43BZ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