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腸病毒的恐慌與應對(謝炎堯)

壹蘋果網絡 | 政治 專欄 | 腸病毒的恐慌與應對(謝炎堯) | 2008-06-18
腸病毒的恐慌與應對(謝炎堯)
2008年06月18日蘋果日報

目前全台灣籠罩在一片腸病毒 (Enterovirus) 的恐慌氣氛中,民眾、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員對腸病毒感染症均有誤解,反應過度。腸病毒一族在20世紀初期,於小兒麻痺病人,首先培養出三個品種,到20世紀中葉,累積總共又發現61個品種,命名為克沙奇病毒(Coxackievirus)。以後又陸續發現30個品種,其中於1969年自美國加州一位腦炎病童培養出來的新型病毒,是第71個被發現的腸病毒,就是現在造成恐慌的腸病毒71型。

腸病毒71型於1975年和1978年兩度在東歐大流行,1997至2000年間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大流行。1998年估計台灣至少有13萬人得病,78人死亡,病毒可能由旅客自馬來西亞帶進台灣;之前在1980年和1986年已有兩次小規模的流行。

政府無知藥廠獲利
在北美洲、巴西、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有較小規模的流行。今年五月,日本金澤大學附屬醫院報告一位37歲的母親,於2006年11月繼三位子女感染腸病毒71型後,發生腸病毒71型腦炎,全家都康復。
腸病毒71型在過去40年中,於全球各地流行,不是台灣特有的地方性疾病。許多病人感染腸病毒71型沒有出現症狀,絕大部分的病人會在4至6日內自然康復,只有少數病人會併發腦膜炎和急性肺水腫。世界各國沒有像台灣這樣慌張,是有人別有居心,放話操作。
2005年阿扁總統聽信專家的簡報,以為2006年1至3月間,H5N1禽流感可能入侵台灣,530萬人感染,1萬4000人死亡,因此,編列四年新台幣300億元預算,購買不能治療禽流感肺炎的克流感,和建設夢幻疫苗廠。醫療生技相關產業,因為政府的無知無能而獲利豐碩,如今又要利用腸病毒71型的流行,再度發財。
國家衛生研究院宣稱三年前已完成抗腸病毒藥物的動物驗,但是藥廠認為無利可圖,沒人有意願接手後續的開發研究,此說不能成立,因為腸病毒71型流行全世界,如果能研發成功,可以暢銷全球,絕對有利可圖。真相是藥廠的專家不相信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研究人員不用雞隻或鳥類作為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對象,對不會感染禽流感的其他動物施打疫苗,宣稱研發出禽流感疫苗。

評鑑合格前勿撥款
劉兆玄院長和林芳郁署長都不了解藥物和疫苗研發的世界規範,輕易相信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說詞,要投入鉅款研發藥物和疫苗,讓納稅人憤怒。政府應該立即聘請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的專家來台進行實地稽查和評鑑,在尚未查證屬實,評鑑合格以前,切勿撥款資助研究治療藥物和預防用疫苗,以免浪費公帑,混淆視聽,損害國民權益。

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
====================
謝副院長是個很令人敬重的醫界長者,每次看到他針砭時弊,就令人對台灣的一些現象憂心。

How to Angery:

How to Angery:

亞理斯多 德:
Anyone can become angery- that is easy. But to be anery with right persion, right degree, right time, right purpose, right way is not easy

問完原因再ANGERY,很重要

誠如精神醫師庫布勒羅斯所說的︰「憤怒和責備 可以來自四面八方,並隨時隨意投射到環境去。」不要認為這些憤怒是真的對著你︰只要想 想這些都是由于臨終者的恐懼和悲傷,你就不會做出可能傷害你們關系的舉動。

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

聯合號事件心得:先進國之所以先進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funP 快看- 聯合號事件心得:先進國之所以先進

從中,我們看出先進國家的處理方式,絕對不是義和團式的烏合之眾,或是耍狠比對撞,看誰先跳車。

從電視新聞看出,0616護衛抗議船的ROC海巡署對日本巡視船,廣播的是「中文」。而日本巡視船,則以「中文」廣播,併同「繁體中文」的LED字幕雙管齊下。ROC海巡船艦的船長,是廣播給電視機前觀眾朋友聽的、看的嗎?

完全沒有「實效」的手法!

OC的海巡署呢?漁會呢?做了何種教育與措施,避免再發生?這才是重要。或者,只是許多人聚集在一起,不著邊際的大小聲?然後,事情一再發生,人民一再受苦。

台灣方面雖吵著要賠償,卻尚未送出求償文件。日本的訴訟,如何幫助?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答應的「無息貸款」,是哪一家銀行要承辦?是只有第一年無息、全數無息,還是20年無息倒底?

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你的命值多少錢? 一台刀值多少錢?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眼鏡小醫の腳丫故事館:你的命值多少錢? 一台刀值多少錢? - yam天空部落
眼鏡小醫 2008.06.11發表於[眼鏡小醫的腳ㄚ故事館]

在大學上課的時候,為了教導學生醫療成本的概念,我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覺得你的命值多少錢?」

一口價和無價之間

許多人會隨口回答:台幣幾佰塊到幾仟萬元間的任一數字。
如果,我提醒他們這筆錢要請他們的爸媽出,而且可能會因此影響到家裏經濟時,這個數字可能會變小。
如果,我都不告訴他們這筆錢要自己或自己的家庭自行負擔的時候,這時所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無價!」

盡一切力量拯救寶貴人命,幾乎就是現代的普世價值;但是如果因此要付出太多錢,以致排擠到別的事務時,我們還願意嗎?

當健保當局要求民眾多付一點點錢時,沒有人去討論現在健保財務的合理性,而是媒體馬上用「健保雙漲」來污名化、民意代表馬上儘量打壓,認為這才是為民眾省錢,在此氛圍下,似乎所有的醫療提供者都是唯利是圖的混蛋。

但其實這些支持健保費永遠都不要漲的民眾,沒有想到的是:沒有一家公司或機構在規定永遠不能擴張業務的狀態下,會有效率的經營。講難聽一點就是,在所有的醫護及醫療相關工作人員永遠都不能加薪的情況下,你還要鞭策他們有所謂「醫者父母心」、「南丁格爾精神」嗎?

這是一個相對地價值,當民眾都不尊重醫療工作人員了,這些醫療工作人員怎麼會尊重民眾的生命呢?

那些民代們、大官們、社經地位高的人可以靠人際關係,靠走後門,靠資訊優勢,甚至於靠高額私人醫療保險,來彌補健保制度所帶來的低劣醫療品質,但關鍵是,那沒錢沒權的市井小民呢,怎麼辦?

先問你自己願意付多少錢在自己的健康上吧!

台灣全民健保的給付標準從十幾年前勞保時代遺留到現代,裏面的手術項目及給付標準幾乎沒什麼變化。在這個醫學日新月異的時代,不僅許多已經不算新的治療項目沒有,許多複雜手術的給付也低到可笑。
每當我告訴病人時,他們都不敢置信!例如,跟骨骨折開放性復位內固定手術,既麻煩預後也不易預測,開完刀後醫師可以得到約兩仟塊(稅前),手腕或前臂骨折開放性復位內固定也是大概兩仟塊(稅前)。術後,醫師還要擔風險,解釋為什麼會有那些後遺症或併發症,萬一被告,之前賺的錢都不夠賠,而開刀又是如此的高風險。

也許你會說:「不錯了吧!開一台刀就有兩仟塊。」許多人還沒那麼好的待遇呢!但是,相對那些人可不需要受二十四年的教育(國小六年、國中高中六年、大學七年、住院醫師五年),也不需要通過層層的考試(聯考、國考、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專科醫師考試及一大堆學校考試),也不用面對病人一句:「你是醫生ㄟ!怎麼那麼沒醫德!」,也不用接受全世界唯一用刑法起訴醫療疏失的恐怖。

無可諱言,台灣健保制度對急重症的給付明顯偏低,導致許多急重症及外科系招不到醫師,更不用說還有機會去檢核或淘汰不適任的醫師了。結果,就是許多有問題的人會跑到這個地方,而民眾也別無選擇。你會不會碰上他們只有憑運氣了。

對於你的手或腳只值兩仟塊這件事,也許會有許多人堅持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畢竟這是一個多麼不景氣的時代,有兩仟塊很好了。對於這樣的想法,我要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家航空公司的機長和副機長的薪水和計程車司機的薪水差不多,你要不要去搭這家公司的飛機?

事實是:我們的健保正一步步走向這樣的情況。

所以,關鍵問題還是你到底願意付多少錢在自己的健康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氣功的科學觀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氣功的科學觀 - 【【【 Rain's Note Book 】】】 - Yahoo!奇摩部落格

李嗣涔(台大電機系教授)
摘自:《歷史月刊》1994 年 5 月號,〈氣功的科學觀〉
我們這一代可以說是在武俠世界中成長的一代。記得三十多年前,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開報紙上的連載小說,貪婪的讀完一段短短的故事--臥龍生的《玉釵盟》,浸潤在徐元平及紫衣公主的想像世界中,久久不能自己。
  輕功飛舞、奇門遁甲、隔空打穴、犀利掌風……著實滿足了年輕時代充滿幻想的心靈。隨著年齡漸長,在租書店裡或躲在被窩中,見識了古龍的小李飛刀李尋歡、香帥楚留香高不可測的武功,經歷了金庸的《神雕俠侶》、《天龍八部》等似真亦幻的歷史情節。雖然故事的內容都似曾相識,但是翱翔於這些想像的世界也從來不曾膩過。在年輕的心靈中,那是一個常人不可能做得到,但心嚮往之的幻想世界。
  直到 6 年半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參與了國科會的研究計畫,開始練習氣功及研究氣功,從科學的探討及親身的體驗中,逐漸地發現小時候所嚮往的武俠世界,竟然有部份是真實的:氣集丹田、打通任督二脈、大小週天、寒冰掌、赤焰掌、透視力、念力、茅山術等等,居然真有其事。而且在古代浩瀚的典籍中早有記載,例如遠自 2400 年前戰國時代的「行氣玉佩銘」已有「行氣,深則蓄,伸則下……」的文字,其中行氣即為呼吸療法,也就是後世的「氣功」。
  凡此種種都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的祖先在數千年前為了生存,必須克服大自然多變的環境以及各種疾病的侵害,在長期的搏鬥過程中,由領悟而發展出了氣功的醫療保健方法。它是運用大腦意識的作用,對身體實行自我調節的經驗總結,與中國傳統醫學中對人體疾病的診斷方法如望、聞、問、切,以及治療的方法如針灸及中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醫療體系。
  更有過之,隨著修煉氣功境界的提昇,人體會逐漸出現一些神奇的特異功能,如佛教的六神通,道教的出神、仙道等,令人嘆為觀止,而各種宗教及其不同的派別就在這個層次上醞釀、生成而分化,其中摻雜了得道升天、見神見鬼等神祕色彩。可以說這些尚無法被近代科學所解釋,被斥為,「不科學」、「迷信」的傳統習俗及神鬼現象,竟然與氣功的修煉是同一來源、同一體系的現象。隨著科學探索的逐步深入,我們也發現,氣功與伴隨而來的人能特異功能,不但不是迷信,反而是人體科學上的高層次問題,是一個充滿向人體生命現象挑戰、徹底了解宗教現象的巨大領域。
一、研究氣功的緣起
  國內有關氣功的正式科學研究是從 1987 年 10 月開始,由於我個人是從頭參與,一直持續到現在,對整個研究的過程及認知的改變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覺得應該把這一段歷史記載下來,以做為大家的參考。
  現代對氣功做大規模而且系統化研究,開始於 1978 年。當時中國大陸剛剛打倒了四人幫,從文化大革命全面破壞的夢魘中,逐步恢復正常,在科學研究上也要重新開始,重新出發。但是問題發生了,到底要選那些項目作為發展的重點呢?
  當時主其事的錢學森博士有一個基本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的科學與技術在明朝以前,還是領先世界的。但是近四、五百年來,由於西方科學的突飛猛進,中國未能及時覺醒急起直追,因此在近代科學的發展上幾乎繳了白卷。大家翻開所有科學、工程、社會、經濟及政治等領域的課本,凡是重大的理論與發現,很少有中國人的名字。即使近幾十年來,有些中國人也獲得了諾貝爾獎,但都是在外國的研究環境下所培養出來的,本土之上仍然缺乏滋養世界級大師的方向與養分。
  因此他主張推展老祖宗所遺留下來,文化遺產中的精華--氣功的研究,在世人還不甚明瞭氣功的性質之前,就做出重要的貢獻,將來在世界科學史上,也能佔有一席之地。一旦做出了政策性的決定,中國大陸各大學、研究所、醫院就在錢博士的領導下,對氣功的本質及外氣的作用開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系統化研究,並大量的發表學術論文,到 1987 年經過了 9 年的耕耘,基本上已經對練氣功的生理現象以及外氣的效應做了相當程度的了解,因此在當年 6 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國人體科學會,正式把「氣功」推上了科學的殿堂,當做科學領域的一支來對待。
  反觀海峽的這一邊,當時國內的社會環境及學術界,一般均把氣功視為怪力亂神的領域,是中國傳統習俗中極不科學的迷信之一,好在當時國科會的主委陳履安先生 (現為監察院長),他本身對氣功有極大的興趣,也常收集大陸方面所發表的文獻,深深感到我們在氣功研究上的落後,因此決心在國內推展氣功的研究。但是這個決定馬上面臨兩個困難:第一是那裡去找學者來參與研究?第二是如何面對社會上反迷信的強大壓力。
  在學者方面,他委託了副主委鄧啟福先生(現為交通大學校長)來辦理。鄧先生是我們台大電機系的校友,平日也很熟識,因此在 1987 年 9 月的某一個下午,當我接到鄧副主委的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參加氣功的研究,用科學的方法來釐清武俠的世界,我就一口答應下來。
  十月中,一群對中國醫學有憧憬、有興趣的學者、包括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王唯工教授,陽明醫學院的崔玖教授、東吳物理系的陳國鎮教授等 7、8 位教授、一起去拜訪陳主委,討論如何進行氣功的研究,大家一致認為以「生物能場」的名辭來取代「氣功」較為可行。因為氣的運行,牽涉到能量的傳遞與交換,其實質內容還不是很清楚,因此以一統合的稱呼「生物能場」來代表也相當的適當。
  陳主委要求我們,要想深入的研究氣功,一定要親自練氣功,能感覺身體的變化才行。他舉聾子的例子來說明,一個聾子從來沒有聽見「聲音」這種東西,如果要他來譜五線譜,寫一首音樂,一定是荒腔走板,不忍卒睹。因此他給我們一段時間先練氣功,再開始做研究。但是如何去練氣功呢?在我們從武俠小說所得到的印象,這需要耗費十年多的時間,上山拜師學藝、晨昏定時、灑掃應對、蹲馬步、翻觔斗,總得磨練很久才有學成的可能。現代人事業繁忙,那有可能花那麼多時間去學氣功呢?
  沒想到陳主委從抽屜裡面拿出一本武功秘岌--《禪密功》,給我們一人一本,叫我們回去照著練就好了。據說只要每天睡覺前練個十五分鐘,如果是資質優異、有慧根的人,只要練一個晚上就會「得氣」,而比較差的人練一個星期也大部份會「得氣」。至於什麼是「得氣」呢?就是身體重要部位產生麻呀、電呀、緊呀的感覺,要看個人體會。
  回去以後,打開密笈一看,第一章叫作「築基功」,也就是建「築」練功「基」礎的方法,裡面只有四個口訣,非常簡單:第一個口訣是「展慧中」,也就是眼睛微閉,臉部肌肉放鬆,保持似笑非笑的樣子。第二個口訣是「鬆密處」,也就是把會陰穴附近肌肉放鬆,有似尿非尿的感覺。第三個口訣是「三七分立」,站立時腳跟放七分,腳尖放三分力,以平衡身體的站姿。第四個口訣是「三點一線」,站立時頭、腰、腳要儘量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由於方法委實簡單,因此我就選了一個晚上睡覺前的時間來嘗試,結果十五分鐘站完,除了手指尖因不動時間太久有些麻麻的感覺之外,其他沒有什麼特殊感應。
  過了一、兩個禮拜再站了兩次後,還是同樣的沒有感覺。這時心裡開始有些著急,如果練不出「得氣」,做研究也就不用談了。因此在第三次站完後,我就開始動腦筋,如何才能把身體完全放鬆。以站立的姿勢來看,腰部以下的肌肉要支持上半身體重,無法完全放鬆,因此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躺著練。一旦思慮及此,馬上劍及履及,跳上床上,全身放鬆,開始練功,當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睡著了。
  奇怪的事卻在那天半夜發生,我突然在夢中醒來,只覺得腹部全部繃緊,然後感覺開始集中到肚臍下面一寸左右的一個小範圍內 (丹田),並開始沿著任脈向上傳導,經過胸口的時候,整個呼吸停止,感覺很可怕。當時腦中第一個念頭是:是不是已經「氣集丹田」了?但又怕是腹部抽筋。
  因此在半個月後回到國科會去驗收成果時,親自接受一位道家高段師父的發氣,以驗證得氣之感覺。結果果然同樣的氣感出現,也得到師父的驗證,這種在丹田部位繃緊收縮的感覺,的確就是中國幾千年來所流傳下來氣集丹田的現象。從此以後,我所有有關氣功的研究,就是以這種經驗為基礎,來了解「氣」產生時,身體到底有什麼樣的變化。
二、生物能場研究的推動
  1988 年 4 月,我們來自不同學校的研究群,正式向國科會生物處提出了「生物能場」的群體研究計畫,以半年為期,做一嚐試性研究。計畫的內容共分為三個大方向:一是氣功外氣對生物細胞的作用;二是中醫把脈原理及在氣功上之應用;三是用穴位電訊測量儀診斷疾病之原理及其對氣功師父測量之研究。後兩者在研究練習氣功前後,脈象以及穴道電導的變化。第一項則在研究外氣的作用;對於「氣功」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理現象,當時還沒有清楚的頭緒,一切都在摸索之中。不過當時國科會提供了大量的大陸出版的學術論文,因此我們知道練氣功時,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生理變化,比如:
1﹒身體穴位量到了低頻的震波
  大陸學者用壓力偵測器在身體的重要穴位,如兩道眉毛間的印堂穴、手掌中心的勞宮穴及肚臍下的氣海穴量到了約十赫茲 (每秒之次數)的低頻震波,比一般人高十倍左右。顯示氣功師父在練功時,身體的穴道產生了機械的振動,推動周圍空氣形成震波。
2﹒手掌及臉部溫度發生變化
  大部份師父練氣時,手掌及臉部溫度上升,通常伴隨著血壓下降,但也有小部份相反,溫度下降,血壓上升。手掌溫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微血管放鬆,血流沖到手上的結果。由於血管是由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所控制,在正常狀態下應該不受大腦的意識所控制。因此師父練功時,顯然刺激到了大腦自主神經的總樞紐--下視丘。
三、腦神經的反應
  北京中醫學院對練功時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做了詳細的研究,他們認為人體一切功能均受到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因此研究中樞神經系統之行為對闡明「氣功」的本質極為重要。他們用閃光、聲音、觸覺剌激的方法來刺激神經末端之感受器,然後測量這些神經信號送進大腦之誘發反應。結果發現當師父練功時,這些神經信號在大腦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是自主神經中樞所在部位腦幹則明顯處在激發的狀態。這一事實不僅可以解釋前面所量到的現象,如手溫變化、內臟蠕動,即大腦靜、內臟動,和「靜中求動」的理論,同時也為解釋氣功練到高深時所產生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提供了神經生理學的基礎。
  腦神經的另一個重大反應是腦自發電位(腦波)的變化。只要放兩個電極在頭顱上就可以量到腦波。當被測試的人張開眼睛時,這些電壓的震動很小,頻率大約在14到35赫茲,叫作β波,但只要一閉眼,就會發出頻率在8到13赫茲,振幅為 5 到 10 倍之波動,叫做α波。經測量上百位練內養功的人後發現,練功時腦α波振幅有1.5到5倍之增加,表示腦內電活動大幅增加。
  由於練氣功時,身體有上述的種種變化,與一般不練功時的生理狀態有顯著的不同,因此錢學森博士用「氣功功能態」的觀念來描述練功時的生理現象。他認為平時每個人在醒著、睡眠或激烈運動後,身體均處在不同的「功能態」,此時去量各種生理參數,如心跳、呼吸、血液量、腦電、心電及肌電等,均處在不同之狀態。因此練氣功只不過是用意識不斷地調整呼吸及身體姿勢,以達到一種「氣功功能態」的生理狀態而已。
  1988 年整整一年,除了閱讀大陸的氣功論文外,我主要的心力都投注在穴位電訊測量儀之測量原理上,由於本身沒有醫學背景,在實驗的設計上,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在 1988 年底參觀了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王唯工教授的氣功研究室後,發現王教授設計了一個大鼓,坐在鼓前練功,可以用敲打鼓面來幫助練功。他基本的原理是認為人體有一心臟跳動的基本頻率 (約每秒 1.2 次) 在刺激全身,而振動狀態並非弦波,所以 1.2 赫茲的所有倍頻均會出現在脈搏中,不同的倍頻會刺激不同的經絡系統,形成一共振的動脈樹。而練氣功會導致脈搏中第 3、第 6 及第 9 個倍頻成分產生大幅增加的現象,因此反過來用鼓聲來刺激這些倍頻會幫助一個人很快練出氣功。
  我在親自感受過鼓聲的刺激後,才正式計畫開始氣功的科學研究,至於該如何下手則還沒有頭緒。1989 年初在過舊曆年前,參加了一場由台大電機系馬志欽教授所主持的「電磁場對生物細胞的影響」討論會中,突然得到了靈感,當時幾乎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從文獻上我們早就知道,氣功師父練氣時,身體穴位會產生 10 赫茲附近的低頻震波,發放的外氣中含有大量約10赫茲的聲波,練功時腦波振幅大幅增加,而α波之頻率是在 8 到 13 赫茲……等等事實,只是從來沒有想到過把這些事實串接起來思考。那天在討論會場,腦中「靈光一閃」,忽然想到腦α波和氣功之間一定有密切關係,練氣功會刺激腦α波增大振幅,那麼對於一個不會氣功的人,是否可以由刺激腦α波而激發氣感?讓人進入氣功狀態呢?因此我設計了兩種實驗:
  一種是「快速思想」的實驗,即每秒鐘腦中默念 1 到 10,不斷地重覆,利用有節奏的思想在腦內產生一定頻率的神經脈衝與視丘部位腦α波產生源處產生共振來激發氣感,每次以 15 分鐘為準,受試者共 14 人,其中 2 人有練功經驗,12 人未練過任何氣功,結果有 8 個人能在 30 分鐘內產生氣集丹田,或氣集膻中,或氣走任脈之效果。
  另外一種實驗方法是「閃光剌激實驗」,選從未練過功的 12 人,一組採禪密功口訣站立,不受任何刺激,另一組在暗室用不同頻率驅動的綠色發光二極體照射閉閤的雙眼。實驗結果發現有些人可以引發氣感,有些人則無,沒有一定的結論。直到 1989 年 4 月以後台大醫院腦神經科張楊全副教授加入研究計畫,開始進行腦波實驗以後才獲得更大的突破。
  經過一年半對各種不同門派修煉者腦α波變化的研究,我們逐漸發現練功可粗分為兩個大類,佛家的「禪坐」(即靜坐)與道家的「放空」、入靜等功法相當的接近,都是在靜坐中,或者什麼也不想(放空),或者是數息或守竅,集中意念數自己的呼吸或是想身體某一部位如丹田。這些功法對腦α波的影響就是大幅降低α波的振幅,愈是高段的師父,壓抑α波的能力愈強,甚至把整個α波都丟掉了。這種生理狀態與「清醒」及「睡眠」均不同,因此定義為「入定態」,代表了一種氣功功能態。
  另外一種練功法即是道家及佛家密宗的練法,也就是練丹田,打通任督二脈及大小週天的功法,這種功法才是大陸學者以及我們一開始研究氣功的對象。師父腦內α波振幅大幅度增加,從一.五到五倍都有。由於這種功法可以用快速思想及閃光刺激來激發,因此是一種腦內電活動與身體經穴附近機械反應的共振狀態,我把它定義為「共振態」,代表一種來回作用的身體巨觀共振現象。
  在實驗過程中,當我們量道家「龍門丹功」及「內金丹功」兩位高段師父的腦波變化時,竟然發現與「坐禪」的高段師父結果完全一樣,也就是α波整個消失不見,令我們著實吃驚不少。後來參考道家古代典籍及近年的著作,才了解到練功是有階段性的,與唸書完全一樣,有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碩士及博士各種不同的階段。「氣集丹田」、「打通任督二脈」的功夫,只不過是小學或國中階段的程度。
  到了較高的階段,例如內丹功法在修得採藥及結丹後,小週天就會停止,古書上稱為止火,停輪。而我們知道修「內金丹功」的師父早已過了結丹的階段,自然「共振態」消失,至此佛道合而為一。
  這個觀點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道家為什麼要經過氣集丹田,打通任督二脈再走大週天的過程,繼之以採藥結丹,練氣化神,練神遠虛,進入「入定態」的世界?而佛教禪宗則從一開始就靜坐修禪,直接進入「入定態」的世界。我推想這與傳教有關--「共振態」容易進入,只要姿勢正確,了解方法,5 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得氣,因此很容易相信此種練法的確真有其事。不像入定態可能坐了多年也不見反應,自然容易失掉信心與興趣,對傳法不利。但練功的最後境界都是「入定態」,則是不論任何練法都是一樣的。
四、誰是武林奇葩
  什麼人適於練「入定態」或是「共振態」呢?是否有很簡單的方法可以判定呢?根據我對刺激法引發「共振態」的實驗結果可以領悟到,如果一個人的腦α波頻譜很單純,只有單一個頻率尖峰,則這個人不論用什麼頻率的信號去刺激腦,都比較容易引發「共振態」。而腦波頻譜很複雜的人,他的腦中不同部位的腦神經會用不同的頻率在振盪,因此相互間會有些干擾,不容易產生共振。因此當外界送來的刺激信號若沒有對準α波的主峰頻率,則不但不產生共振,反而干擾了大腦的運作,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覺。
  因此在前面閃光刺激的實驗中,我們發現若干受試者的腦α波只有一個尖峰,則不論是用 10.5 或 15 赫茲之閃光信號,均能在 3 分鐘內引發氣感。若受試者的腦α波有兩個以上的尖峰,則刺激頻率的選擇變的很重要,否則不容易產生氣感。另外由刺激法引起的氣感均集中在任督兩脈,屬奇經八脈系統,與針灸治療所用之十二經絡不同,似乎暗示兩者所牽涉的生理原理不大一樣。
  另外有些人的腦α波振幅天生就很小,很像練功到高深境界以後所出現的「入定態」,這些人中部份具有強大的心電感應能力或預知未來的能力,是屬於天生的能力。這給我一個很大的信心,由測量腦α波的形式可以判定一個人是否是武林奇葩,是否適合於練「共振態」或是「入定態」功法。
五、氣功的保健原理
  由前面所提的實驗證據顯示,練習氣功可以影響到大腦中自主神經的總樞紐下視丘,因而可以控制血管通透性及末稍血流量增加,改善血液循環。大陸的研究也顯示,練氣功時有「氣到血到」的現象,這種練法也就是我們所發現的「共振態」,氣走大小週天的功夫。由於全身每一部份的細胞,每秒鐘都需要一定量的紅血球來到,運送足夠的氧分,帶走新陳代謝後所產生的廢物,才能保持活力。因此一個人如果是整天坐辦公室,案牘勞形,讓身體部份血液循環不良,日積月累下來,自然細胞抵抗力弱,容易產生疾病。因此每天練練氣功,走走大小週天,把足夠的血液送到身體每一部份,自然細胞活力增加,抵抗力增加。另外氣功的鍛練能夠刺激到副交感神經,讓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從而增進了食慾,提高了消化功能。
  在練「入定態」時,要求排除雜念,甚至練到「聽而不聞」之境地,表示大腦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減少,也就是大腦對身體之干擾降低,此時自主神經系統將自然去調適內臟及內分泌,修復整個身體,促進了身體的健康。
  總之,氣功鍛練可以幫助放鬆,消除緊張狀態,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能提高神經系統協調能力;能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的速率,將多出的能量用作修補身體,抵抗疾病;能按摩內臟,改善消化及吸收能力,能增加營養之傳送及循環能力,凡此種種都能達到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六、特異功能的研究
  根據佛道各種典籍的記載,練功到了高境界以後會漸漸出現神通的現象,也就是人體特異功能。我自己所親身觀察到的現象,主要是師父的感覺變得很敏銳,走到他人身旁可以馬上說出其身體有病痛的部位,也可以用手探知別人穴道發氣的強弱,令人有不可思議的感覺。因此自 1991 年 4 月起,我開始了人能特異功能的研究,並於1992年2月正式在台大電機系開課「人體潛能專題」,希望從一般學生中找出具有潛能的人士,測量他的生理參數,再與練功到高段的師父互相比較,以找出他們的共通性。再由此共通性生理參數,尋求突破口,來徹底了解人體潛能產生的可能原因。
  人體潛能是一種超越五官、不可思議的能力,粗略來分它具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感官知覺的能力,也就是西方所謂的 ESP (Extra Sensory Perception),包括心電感應、透視力、遙感遙測、預知未來、迴知過去的能力,也就是佛家六神通中所謂的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及漏盡通等能力。另一種類型是發放的能力,例如以意志使物體移動的念力,使物體在一地消失,在其他地方出現的「突破空間障礙」的能力,以及「千里傳功」改變遠方物質特性以及千里治病的能力等等。
  以上這些能力是否真有其事呢?在西方早在 1882 年就展開了對超能力的科學研究,直到 1934 年美國杜克大學超心理研究所所長萊恩博士首先發展出一套 5 張的 ESP 卡片,以及它們的使用方法,再配合統計學及或然率理論來決定超感官知覺能力的存在性,由此建立了近代實驗超心理學的嚴格科學基礎。他們的研究領先了我們60年,但幸運的是我們有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氣功作基礎,使我們一開步就可能超越西方 60 年的成就。
  經過近 3 年的研究,測試了近 80 位學生,我們發現了 4 位具有顯著「心電感應」能力的同學,其中3位從來沒有練過氣功,一位修煉氣功1年已到了很高的境界。經由腦波的測試我們發現,三位沒有練過氣功的同學,在正常閉眼狀態下,腦α波的尖峰振幅很小,約在4微伏以下,很像練習打坐、放空到高深境界所出現的「入定態」。
  這些同學不屬於神經緊張型,也不嗜睡或吃過藥,因此我把他們這種腦波的反應定義為「天生入定態」。這代表的意義好比說,一般人要花很多的功夫去練習打坐、放空以達到壓抑腦α波,甚至讓其消失的「入定態」,最後產生心電感應能力。而這三位同學天生就已經達到「入定態」,而擁有稍許心電感應能力之傾向;若再稍事練習打坐、放空,則其人體潛能可能很容易就全面開發出來。第四位同學練功一年,雖然平時閉眼狀態下,腦α波尖峰振幅很高,但在做心電感應時,可以迅速的把腦α波抑制為零,是屬於練功後所開發之能力。
  至於為什麼要進入「入定態」才容易產生心電感應能力呢?我猜測這是因為進入「入定態」,腦的生理活動下降,雜訊降低之緣故,使得外界存在很微弱的訊息,有機會進入大腦,不被雜訊所掩蓋而為大腦掌管意識部位所感知,這與一般的電波接收器原理是類似的。
  至於其他的人體潛能如「念力」及「以手指識字」等能力,我們也做了詳細的研究,目前發現念力的成份會隨人之不同而不一樣,有的人念力中含有強大的磁場,有的人則含有未知的能量形式。而以手識字的能力則伴隨著手部發光的現象,其原理目前還不清楚,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
七、期待揭開人體潛能之秘
  猶記得 6 年前,我們剛開始研究氣功時,一般社會大眾以及學術界還視為不科學、迷信的領域。經過國科會前後幾任主委的大力支持,終於在氣功的本質以及氣功修煉到高段以後所出現的人能潛能研究上有了一些突破,不但將為數眾多的氣功修煉法做了一個簡單的歸納,分為「共振態」與「入定態」兩種,也對兩者之前後做了一些釐清及定位。
  另外我們也從實驗中找出氣功「共振態」的原理,使得練「共振態」變成輕而易舉的功夫,一個不會氣功的人可以在 5 分鐘內達到氣集丹田或氣走任脈之效果。接下來,中國自古以來所傳說的人體特異現象,也經過不斷的實驗,在逐步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我相信再假以時日不斷的研究,這些人體科學上高層次的問題,自古以來讓人迷惑又敬畏的人體神祕現象,終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
註:據個人有限的了解,氣功應是超越目前科學的理解層度。

Web 2.0網路革命

㊣軟體玩家 » 從Web 2.0談新一代的網路服務
你可能會問說:「造成Web 2.0網路革命的動力是什麼?」很簡單,就是「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的不斷下降」。網路速度的提昇,讓線上作業跟單機作業的時間差距縮小到使用者能接受的範圍;儲存成本的降低,讓網站業者能提供更大的儲存空間來吸引使用者的參與。

表、Web 1.0與 2.0的不同
Web 1.0
網站廣告
內容管理系統
個人網頁
FTP下載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
發佈
分類目錄

Web 2.0
依使用者偏好出現廣告
維基(Wiki)
部落格 網路相簿
點對點下載
維基百科全書
參與
標籤(Tag)

很需要關心的事

鹼性水

醫師學者︰鹼性水無助改善體質-Yahoo!奇摩新聞
醫師學者︰鹼性水無助改善體質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6/15 04:09

腎臟會調節血液酸鹼值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鹼性水號稱可改變體質,但專家與醫師都說,人體會維持酸鹼平衡,即使吃進較酸或較鹼性的食物,腎臟會自然調節,讓血液酸鹼值維持在七點四左右,想利用鹼性水改變體質,是不可能的。

專家︰一定條件下 電解水才是好水

民眾要喝鹼性水,除市面的包裝水,就是靠電解水機電解出鹼性水,前台大醫學院生化研究所教授呂鋒洲十餘年前出版「電解水是好水」一書,被業者奉為「聖經」,在銷售時還大打呂鋒洲牌,宣稱台大醫學教授證實飲用鹼性的電解水可以消除自由基、抗氧化,讓呂鋒洲很無奈。

呂鋒洲強調,電解水是好水,但「只在一定條件下」,據他了解,一般市售的電解水機因為沒有真正的「氧化還原電位(ORP)」是沒有效的,如果業者要宣稱功效,請拿出自家機器的檢測證明與實驗數據,不要拿他的書來掛保證。

他也表示,鹼性的電解水生成後,會隨時間變化,ORP值從低變高,只有剛剛新生的電解水才能抗自由基,因此他強烈懷疑包裝鹼性水的效果,因為這些包裝水放了很久,ORP值很高。

彰化師大化學系教授胡景翰則認為,胃是強酸,鹼性的食物進到胃後,都會被中和掉,喝進一百瓶的鹼性水,對胃來說也是「微鹼」而已,起不了什麼作用。即使鹼性水被腸胃道吸收,也進不了人體的細胞與血液,因為人體複雜的機制,會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目前科學界沒有研究顯示,鹼性水對人體有益。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所謂的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是中醫論點,就西醫而言,不管吃酸性或鹼性食物,進入人體都是中性,如有過多的酸或鹼,腎臟會馬上啟動。除非是尿毒症患者,因腎臟功能不佳,身體才會偏酸性。而恐慌症引起的過度換氣,則會造成鹼中毒,讓二氧化碳大量排出,患者呼吸困難、胸悶,讓身體偏鹼性。

吃過多鹼性食物或水 反傷身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強調,要靠喝水改變體質很難,而且如果吃進過於鹼性的食物或水,還可能灼傷食道、影響消化道機能與新陳代謝,最好還是吃酸鹼均衡的食物,其實只要攝取蔬菜、水果就足夠了,鹼性水把它當作「休閒性飲料」看待即可。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後彎

JudyYOGA ~樂活瑜伽醫學網站 - 大師系列三之一:髂腰肌
後彎,真的那麼難嗎,也不會,只要你符合大師所提的三大要件,再配上瑜伽解剖學的經典名著──Anatomy of Hatha Yoga(哈瑜伽解剖學),在第278頁提到,一個好的後彎須要以下幾個條件來配合:
these include the psoas and iliacus muscles;the quadriceps femoris muscles, especially the rectus femoris component; the abdominal muscles ,especially the rectus abdominis; and the spirales ischiofemoral.iliofemoral and pubofemoral ligament.Turning to the torso, the main structural limitations to backbending in the thoracic region are the rib cage........
概略翻譯如下:
後彎的條件是須要髂腰肌,股四頭肌尤其是股直肌,腹肌方面則為腹直肌,在韌帶部分,須要有坐股韌帶,髂股韌帶和恥股韌帶.在軀幹部分,主要的限制在胸椎,一是因其有肋籠二是棘突......

外科資深主治的真心告白

外科資深主治的真心告白 - 【千萬不要走外科婦產科】 - PChome新聞台Blog

外科資深主治的真心告白

2005-05-16 00:28:38 | 人氣(11,487)
「不要走外科!」

「全國的醫師都被健保勒住了脖子。」

「健保的給付有多荒謬?!社會有多荒謬?!」

「T大的R薪水多少錢你們知道嗎? 才五萬阿!你媽媽跟鄰居臭屁,『我兒子是T大醫生,月入至少五十萬,光宗耀祖OOXX』,你拿薪水袋給他看前要不要偷偷多畫一個零安慰安慰她?T大主治呢?十萬,加上看病獎金大概十五萬,你媽媽跟鄰居臭屁,『我兒子做到T大主治,月入百萬,哇哈哈哈~哈!』,她若看到你的薪水會不會昏倒、得憂鬱症?即使像院長、主任等大P,也只拿大概二十萬出頭。醫師沒有退休金,要是你生病了不能工作,妻兒怎麼活?我有個優秀同學年級輕輕罹患肺癌,X光下肺部雪花片片,只好辭了工作改在烏來開小診所,半年後過世...妻子和三個小孩誰來養?老婆也只好去作女工了。你當醫師,老婆本來是人人稱羨的醫生娘,現在呢?」

「醫師出了事誰關心你?四個英文字:Nobody cares!診所在健保下一一倒閉,誰關心?Nobody cares!醫師遇上醫療糾紛呢?Nobody cares!」

「醫療糾紛目前行情——這兩天剛出爐的判決:婦幼醫院的T大學妹被判賠兩千三百萬賠償的紀錄,當初被告時丈夫就跟她離婚,家人閃避,人生自此破碎。學妹和病患家屬無冤無仇,更不是有意害她,法官憑‧什‧麼判學妹要懲罰性賠償兩千三百萬?你當一個小醫師薪水十萬元,兩千三百萬要怎麼賠? 賠多久?你的身家和人生就此毀了!上次偶然遇到這個學妹,只見她像個行屍走肉,失神呆滯地,從旁走過...」

「由你們這個學姐的案例,只因為患者下巴脖子構造太短插管不易,嘗試插管太久導致氣管切開術不及而變成植物人,判賠2300萬;下次你們遇到一個下巴脖子短的病人,你們還敢幫他插管嗎?還是推給別人做?(手指著大家)」

「...CPR前家屬一直不來看老父,CPR後家屬才來哭喊,一連壓了兩三小時,壓得汗流浹背,家屬說『不准停,繼續壓』,並一一抄錄到場急救的醫師姓名,病人往生後家屬索賠五百萬,不給就法院見,你給不給?......一次CPR所有器材和救治過程,健保只給付750元,賠一個五百萬,要救幾個才補得回來?這樣,如果是你,下次再聽到廣播CPR,你會不會去救援?(老師手指著大家...)(大家搖頭,老師笑)哈哈,你們現在就這麼世故,以後你們畢業還要宣示,念希波克拉提斯的誓詞勒...怎麼現在就被我教壞了...」

「忍著臭味辛苦換藥健保給付44元(包括紗布、藥材等材料費),耳鼻喉科拿液體噴噴喉嚨健保給付350元,你要做哪一個?你們跟過黃醫師做乳癌切除和乳房重建(MRM)的刀嗎?手術至少需要五六小時以上(你們以後當intern去開刀房跟刀,就會開始頻頻看時鐘怨恨手術冗長),是真正救人性命的醫療處置,勞心勞力地站了半天,健保給付一萬兩千元,在T大醫師抽成15%,也就是說開一個病人醫師拿1800元;相對地,隆乳手術只要二十分鐘,切開腋下弄個小傷口,把植入物放到pectoralis major muscle下,手術比切乳癌簡單太多了,淨賺十多萬,病人滿意而且絡繹不絕;如果是你,你要做哪一個?(老師又手指著你)」

「為什麼T大醫院的病床都收些爛手爛屁股的?為什麼外面醫院都不收?外面醫生醫術太爛不會治嗎?接手指的手術呢?這類接血管的顯微手術,要上刀十多小時,常常前一晚開刀到隔天護士來接班你還在開,而且重接的血管因內皮傷害容易拴塞,再次壞死,要緊急手術重開,又是七八個小時以上,健保給付25000,醫師領不到四千塊。切盲腸給付5700元,但其實開闌尾有很多併發症的危險性,不小心病人還會septic shock而死 ...但醫師開好了刀只收入5700*15%=855元而已,在台大就當給小R帶學弟練練刀而已。」

「繼外科診所在台北街頭絕跡之後,下一個要倒的是--婦產科:小孩子越生越少;RU486隨處都買的到--信不信連yahoo拍賣和ebay都買得到,來找你婦產科醫師幹嘛?」

「街頭一排小兒科診所,生意最差的那間,就是T大醫師開的...EQ太差、死守學院派教授教的醫療守則,家屬要求打點滴還會罵病人...」

「T大訓練出來學生在學校念了一堆molecular biology,出去當醫生以後不會接觸病人,看到病人的傷口還掩鼻躲在一邊......這樣的醫學教育不行啦!」

「你們技巧要練好。有學過縫線了沒?你在外院就知道,來地區醫院縫傷口的黑道大哥旁邊站著一排兄弟,『你給恁爸好好縫喔...幹!把我的老虎(刺青)縫成貓喔!!』(啪啪啪......)--住院醫師被黑道大哥直接打耳光的故事」

「這些血淋淋的社會現狀老師教授都不教,你們醫學生卻不能都不關心阿,你們桌上那些書本的知識,對你們還並不重要,那些是當R以後要整本讀完好好研究的,到時還要多翻翻paper期刊補強自己;至於你們現在這個level,要多問問學長各科的情形和風險,以後選科心裡才有個底。」

「你們在醫院這麼久了,自己也看過病...你們幾時看過病人跟醫師說"謝謝"?很少對吧。在台北尚如此,中南部更是這樣,我不是歧視城鄉差距、重南輕北呀。病人的心態是,我生病已經很倒楣了,還要跑老遠來看你,治療過程痛苦;你治好我是應該(何況你們醫生這麼賺),治不好我更不爽要抓狂——怎麼會想到跟你道謝?怎麼會注意到醫師的辛苦?」

「等你們當了醫師之後,你們就會曉得,醫師最痛恨和 看不起的 就是 律師。我,醫師,不管你病人有錢、沒錢,有病 來了,我都會幫你治療;律師呢,是 不管對方是好人、壞人,拿錢來了,他都會幫你辯護。沒錢,sorry,沒門!」(本段要加重語氣,輔以食指指著聽眾)

「醫師不是應該是生活優雅不愁吃穿,能安置妻兒,再進一步講求服務奉獻、照顧病人的行業嗎?」

「我做整外是因為剛好有興趣,從intern就立志要搞整形。你們別看我這樣憤世嫉俗,我以前成績也很好名次很前面阿,也念了很多書,到現在都還忘不掉阿,很苦惱,那些(知識)都是些沒用的東西...我六年級時就連美國的醫師資格考都考過了;我以前也是立志濟世救人的阿。我在T大當到總醫師,看到了一些事。和我同年的一個T大主治由於EQ不好,高傲不肯向家屬解釋病情,被家屬在地下停車場用榔頭攻擊頭部倒地...諸如此類,終於決定自己出來(開業)」

「整形外科比其他外科優越的是,一個case賺幾萬到十幾萬,醫療糾紛賠幾百萬到上千萬;其他外科一個 case賺幾千到一兩萬元,醫療糾紛也賠上百萬。這樣懂嗎?整形外科賠率比較小,大概十倍到百倍;其他外科要賠百倍到千倍,出了一個意外你要做上千個才賠得回來。」

「腎臟科洗腎給付一次三千,每週兩三次;但在洗腎前要先到整外做AV shunt,這是真正救命的重點,給付五千但只收這一次,獲利多麼不公平。」

「你如果真的對外科有興趣,腦筋很清楚、手很巧,很會設計一些新的術式、新的處置,同時家裡很有錢祖產夠多,或者老婆娘家很富裕嫁妝很多,那你走外科,,我祝福你。」

不宜長坐


久坐打電腦 「少年得痔」變多了-Yahoo!奇摩新聞

久坐在復健科來說,對椎間盤的壓力不小。
這個時代多數時間,多數人都是坐著,加上又不甚注意坐姿,酸痛的病人因此增加不少。
連帶會產生一些其他的問題。
黃帝內經
久視傷血、久臥傷气、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太極關乎精、氣、神

最近接觸的太極資料中,發現之前對於動作的分析執著,似乎並不是太極的重點。
內在的關連性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些東西自己並不懂,希望自己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睡眠是個複雜的問題

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找出您的睡眠問題-Yahoo!奇摩新聞

「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透過這樣的檢查,可以協助有睡眠障礙困擾的人找到了根本的原因

讓許多人誤認自己是單純的失眠,而忽略掉更深層的健康問題。
=====================================
相信現代多人為睡眠所苦,至少我身邊就不少。
目前台灣有愈來愈多的醫院投入睡眠研究,有此問題的人,不妨去檢查看看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隱藏在憂鬱症背後的疼痛

隱藏在憂鬱症背後的疼痛

【記者林進修/報導】【2006/04/17 民生報】

憂鬱症和癌症、愛滋病並列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最鉅的三大疾病,殺傷力驚人。尤令人憂心的是,除了引發悲傷、情緒低落、活力下降、睡眠障礙、食慾減退及自殺等負面傾向外,往往還隱藏著疼痛、腸胃不適、易怒、恐慌、焦慮等不適,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研究員、禮來藥廠醫藥處長麥可德克(Michael J. Detke)因而將憂鬱症形容為「偉大的偽裝者」。

德克表示,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統計,憂鬱症患者在基層醫療院所就診時,高達69%會抱怨他們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痛,如果未能深入問診,確實找出病因,往往會讓憂鬱症從指尖溜走,增加治療難度。
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楊延光就碰到一名典型例子,在外商公司擔任經理的這名女病患,生完小孩後,坐月子期間先是覺得肩膀及背部不舒服,後來竟演變成全身疼痛,讓她不由得懷疑自己是不是全身←帶都斷了。
那一陣子,她動不動就往醫院跑,即使掛號求助骨科、復健科及內科醫師,甚至自費接受核磁共振掃描等檢查,也都找不出病因,最後轉到精神科,經過他的仔細問診,這才確認她罹患的是憂鬱症。
楊延光解釋,憂鬱症患者腦中的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素分泌失調,大腦感知的疼痛訊號會被放大,因此才會動不動就抱怨全身疼痛。
面對憂鬱症及躲在背後的諸多併發症,德克認為應朝緩解症狀、恢復日常功能及減少復發等三個方向著手,才易奏效。根據一項近500人的研究顯示,選用屬於「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的新型抗憂鬱劑「杜洛西汀」(Duloxetine),兩周後,患者的憂鬱症狀及其他併發症均明顯緩解,不失為患者的另一選擇。

【2006/04/17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