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不是最後得到什麼樣的結果,而是在追尋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

博客來書籍館>山寺日記
這世上過多的話語和想法會讓人思緒混亂。感動,是不需要太多話語來表達的,像「我愛你」這樣簡短的一句話,就可以讓人感受到無限溫暖。
  有時候,一小段文字,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本書是韓國把溪寺主祭祀釋性遇(性遇法師)的作品。簡短且充滿智慧的內容,是你這輩子絕對不可錯過的81篇珍貴文字!透過本書可以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當你在人生的路途中遇到挫折、或生活不平順時,翻閱本書,一定會有一番體會,趕走原有負面的思想和情緒,它可以成為你的人生指標,改變你的人生。
  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不是最後得到什麼樣的結果,而是在追尋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


佛教是講求懷疑體悟。大疑大悟

博客來書籍館>學佛的觀點決定終點
巴利藏增支部《葛拉瑪經》中的開示十項修行的信任原則:不可只因它是口傳已久、奉行已久、道聽塗說、載諸典籍、符合我見、符合哲理、順乎我思、合我理論、說者看來可信、導師所說等,就信以為真。…每當你親身體驗到:這些是善的、無害的、為智者所讚、遵行後得到有益或快樂的,就要實行這些。

  這本書的出版緣起,目的是希望所有接觸佛教的人,能開展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佛陀在《葛拉瑪經》的開示,對所有理論與現象生起體察分析。佛教不是一般的宗教信仰,佛陀也不希望學習的人盲目跟隨。如禪宗古德曰:「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也只有對生命產生疑情的人,才會引發超越社會制約的量子跳躍,開顯生命的新世界。


慢性疼痛者應有的觀念

博客來書籍館>60秒解除慢性疼痛
  • 對於慢性疼痛這個問題,你找尋的應該是漸進式的進展,而非一勞永逸的萬靈丹。
  • 千萬不要相信藥物會讓你的疼痛永遠消失,如果你有這樣的期待,就很可能讓自己陷於失望的深淵中。
  • 患有慢性疼痛,並不表示一定要停止一切活動,事實上,如果你把它當做是一種選擇,慢性疼痛反而讓你有機會展現另一種較佳的生活方式。
---------------------------------------------
作者的這幾句話,真的是金玉良言。短短的幾句話,把很多人的問題都點出來了。
有慢性疼痛者,必須細細體會。別掉入深淵。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每天揉捏300下 搭配泡澡 拒當腹翁、腹婆

NOWnews【重點新聞】每天揉捏300下 搭配泡澡 拒當腹翁、腹婆
每天揉捏300下 搭配泡澡 拒當腹翁、腹婆

(2007/12/26 20:41)
每天揉捏300下,讓囤積在腹部的脂肪愈來愈軟化,一個禮拜內就會有明顯的改變。

記者林仙怡、劉秉家、梁家銘/台北報導
吃過了聖誕大餐,很多人開始擔心肚子上的肥油又多了一圈,中醫師教您一個健康又省錢的腹部減肥法,叫做揉捏減肥招,只要每天揉捏肚子300下,天天持之以恆,據說一個禮拜之內就可以看到成果,再配合中藥泡澡的方式,針對最難減的肚子更有效。
想知道自己有多胖嗎?馬上往肚子上一捏,掛在上面的一坨肉立刻很不識相的突出來,尤其到了年底,慶祝活動多,吃大餐的機會更多,想要對抗肚子上的肥油,看清楚了,這個動作很有效。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就是這樣子捏(肚子),放、捏高,放,先按下去,然後捏,然後就繼續持續這樣子,一整條的脂肪配合這樣子動。」
光是這樣一揉一捏,讓囤積在腹部的脂肪愈來愈軟化,不管看電視還是工作空檔,揉捏減肥法每天至少做個300下,據說一個禮拜內就會有明顯的改變,再配合中藥泡澡來減肥,在攝氏40到43度的水溫中,加上煮過的荊芥、羌活、玫瑰、乾薑、海鹽和薄荷,每天泡個20分鐘促進新陳代謝,邊泡邊揉捏肚子,對抗頑強的腹部脂肪。
吳明珠表示,「5分鐘泡了出汗,就爬起來稍微休息一下,不要讓他說很不舒服,(水)不要淹過心臟。」
腹部一向是最難瘦的部位,即使用這招醫生實驗過的揉捏法,也要持之以恆,不過,可別因為太想減肥,揉捏時用力過猛捏到紅腫瘀青,還沒變瘦先受害。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什麼是佛法 什麼不是

宗薩欽哲仁波切:什麼是佛法 什麼不是 - 『乘度母舟 出生死海』 - Yahoo!奇摩部落格
薩欽哲仁波切:什麼是佛法 什麼不是

今天晚上主辦單位要求我做的開示主要是為了新的佛教徒所講的。不過我看到好多比我還老的(比我時間還長)的這種佛教徒在坐。
也許,我們自己該想一想,有哪些地方使佛教很不同很特殊。因為,偶爾我們會碰到有人問我們說佛教到底有什麼特別的。當然,也有人這樣想(或講)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樣的,雖然路不同,但最後的目標都是相同的,但是也有人認為佛教一定有他特別的地方。
也許為了回答上面的問題這個目的,可以聽聽今晚我要怎麼說。
對於已經做了很久的佛教徒而言,如果你對今晚我所講的有很堅固的瞭解呢,也能夠讓你在未來漫長艱苦的修道的過程中更加堅固。
很多人認為佛教等於是不信神的,沒有神的宗教,這個講法我們要好好的分析一下:
我們知道佛教徒確定佛教不是個信神的宗教,雖然這樣講我們並不是說佛教否定神,但不信神並非佛教特別的地方,其實有很多哲學和意識形態都是不信神的。我經常碰到有的人吹噓我們佛教不相信神,這個好像是佛教非常獨特的一點,其實並不是的。
也有人認為,佛教這種非常獨特的哲學或者是意識的形態是「慈悲」,這麼講也許可以說對,但這中間也有很多繞圈子和有陷阱的地方。如果你說的是一般的「慈悲」,那這個佛教也沒有多麼特殊,很多宗教也都是這樣談。所以,「慈悲」也不能說是佛教特別的地方。
這邊我們不能談「菩提心」,為什麼呢?因為「菩提心」是佛教裡面一個大乘的支派,如果我們談到整個佛教,不能把「菩提心」拿出來說。
也有佛教徒認為「佛性」一定是佛教非常特別的地方,因為印度教沒有談到「佛性」,基督教也沒有談到「佛性」,所以,當我們講到「佛性」的時候,這一定是佛教非常特殊的地方。我對這個地方也非常懷疑,也是我們該非常小心的地方。因為,如果說你真正完全瞭解「佛性」,也許你會有辦法為自己自圓其說;但是如果你所認為的「佛性」是非常美妙,充滿大的力量,非常神聖的這麼樣東西的話,那麼,很多別的宗教也同樣談到神充斥在所有地方等等,所以在這個地方也沒有什麼特別。那麼,我們身為佛教徒,是不是認為「佛性」像剛才講的,非常美呀非常偉大會發光動地呀等等,你看到佛經上都是這麼寫的,這是我們一般佛教徒對「佛性」的概念。對於這一點,我把他留做和大家討論甚至爭論的一個主題,如果大家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現在談到「空性」,那麼「空性」一定是佛教很特別的地方吧?如果你正確的瞭解「空性」那當然是可以,但是,你有某一個部分的無分別或很大的部分的無分別,那在印度教也同樣的淡,那麼,在這個地方佛教也不是真的特別的。
講來講去,佛教到底特別在哪裡呢?為什麼在座的各位有的把頭髮剃掉了,犧牲了一切你所擁有的東西到底為了什麼呢?又為什麼有些人穿著這種絳色的袍子,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個當然是我們非常重要要知道的一點。
經常有小孩子(8歲左右)問你,你信這個佛教,那麼這個佛教到底有什麼特別的,當這種的人問你的時候你就無話可說,因為對於8歲的小孩,你就無法把宗論的東西搬上來跟他講。當然,這種問題問你的時候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宗教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都是一個神啊,這個回答當然最簡單了。但有一些人比如我被洗腦了,認為佛教的確是很特別的。如果我做回教徒,那只要看一本《可蘭經》就可以了,然後一天祈禱五次就可以了,可是我選擇了做佛教徒,有上千本經典等著我去讀,有十萬個以上的大頭在那邊等著我磕,有十萬個以上不同的咒子等著我念,我選擇這條路當然有一個很好的道理,這是第一個目的。
第二個目的(或理由):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突然之間靈性的道路變得非常非常多,你只要隨便走到書店到那個新時代運動的書架前,或者你打開你得網頁網站,你就會看到成千上萬的新的宗教有好多新的老師提供好多新的不同的辦法給你。就算在佛教之中也是,我們有這麼許多不同的方法,這麼許多不同的教授,許多新的老師。在台灣尤其是,這種事情就更多,我在印度碰不到的喇嘛在台灣都碰得到。
每個人心裡頭都總會有這類的問題,就是說當這麼多教授出現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問這個問題--哪個是正確權威的教授?哪個是非常正確權威的老師?
如果上面這類問題您從來沒有問過的話,它的答案只有兩種:第一個就是您一定是修行靜觀非常有成就的修行人;第二個,如果你不是前者,也就是說你不是修行靜觀非常有成就的修行人,那麼就是說,你是一個非常容易被操縱的人。
大家一定都看過這樣一個事情,原來有一位商人,結果有一天他跑到印度去,和一位大喇嘛照了一張照片,把那個照片拿回來,在很有名的雜誌上發表了,還有一些文章,於是就馬上有一群一堆的人馬上跟這這個上師,這種事大家都看過對不對?
佛曾經講過--真正只有佛能夠來判斷一個人。所以,以一個個人來說,他沒有辦法來判斷哪一個人是真正正確的,哪一個不是正確的。所以今天晚上要講的第二個理由,或第二個目的,也就是說你聽過今天晚上要講的東西之後呢,也許你能比較容易的判斷哪一個是具備權威的正確的教授,不過要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老師恐怕更難。那佛教特別的地方在哪裡?佛自己曾經教導過「四法印」,那麼,今天晚上要講的就是「四法印」這個可能在座的某些人過去已經聽過很多次了,如果有任何一個教授或者一本書或者一種修持的方法是建立在「四法印」上頭呢,那他就是佛的一個教授,不管他叫什麼名字,都沒有關係。

第一個,所有組成的事物,所有組成的現象都是無常。
第二個,有漏皆苦,就是一切煩惱都是痛苦。
第三個,諸法無我,就是一切的現象都沒有實存的本性。
第四個,NIRVANA寂靜,也就是NIRVANA超越涅造,NIRVANA超越造作。


任何一樣教授如果包含這「四法印」或者至少不和「四法印」矛盾,他就是一個正確的有權威性的一個佛教的教授。這一點是非常非常實際的一個東西。譬如說,你現在到一個廟,你去那邊祈禱,你點了香去供佛,如果你這麼做沒有以「四法印」為基礎,或者你做的事與「四法印」矛盾的話呢,你這樣做不但不是個佛教徒,實際上你只是個神道教徒。也就是說你把佛當成神看,你把寺廟當成教堂看,但是如果一個人要隨時都很留意這四件事,也是很難的。
像我自己,雖然我成為佛教徒已經30年了,我這一生也碰到過很多最偉大的老師,我也學會了怎樣向我的上師向佛祈禱,「四法印」我也學過,我至少學了二十年這麼多年,有的時候我生氣或情緒不太好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就向佛菩薩祈禱,這個也好,也沒有什麼錯,有時候我祈禱,如果答案沒有出現,我就會有種感覺,學佛到底有什麼用呢?這就表示「四法印」實際還是沒有真正進到我的腦子裡。
舉例來說,也就是說,沒有意識到第二點,有漏皆苦,也就是一切煩惱都是痛苦的,或者說沒認識到一切組合的現象都是無常。知道這些東西呢,也只是概念上的瞭解,其實並不真正的瞭解他們。這就是為什麼會去祈禱,就是為什麼要求祈禱的那個東西那個結果一定要出現。如果結果不出現,那絕對不能怪我,只能怪神。這件事在座的每一位都會有同樣的經驗,尤其是越久的佛教徒越會這樣想,是不是?因為一個越久的佛教徒對佛對你的上師期望值就越高,所以這四點要好好想是很重要的。
這四點,這四個法印就是說一切組合的現象都是無常的,這四點並不是由佛講出來的,好像佛的一個判斷,好像佛定出來的一個規矩。這「四法印」實際上是對真理的一種描述,但最先講出來的是佛。並不是兩千五百年前佛出行於世,然後佛講了「四法印」以後,於是組合的現象才從那個時候開始無常,並不是這樣的。任何組合的現象都是無常,這個至於佛來佛不來,佛說法或者不說法,都毫無一點區別,這個是事實,是實相。如果把「四法印」一個一個仔細的去看呢,你會得到很多的益處。所有組合的現象都是無常,光這一點就能把我們自己從很多沒有必要的成見中解放出來。
最先,講一下什麼是一切組合的現象都是無常,我們中國人說的諸行無常。當我們說組合的現象,就是說把幾個實體或把幾個部分或把幾個分離的個體放在一起,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你就會知道就算是科學家必須要承認,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現象不是組合而成的。
當我們說組合的時候,你就會認為,哦,有兩個,三個或者是四個這種固定不變的東西把它放在一起,其實這個「法印」所講的遠比這個維繫得多,最先呢,一切的東西都是和時間有關係,當我們說到時間的時候,有三個部分組成,哪三個部分?開始,中間和結束。如果你不講這三個部分,就不可能講時間。當我們說到時間好像停止了,那麼這個講法本身就是矛盾的,根本沒有這種事。因為開始有一個終結,所以中間有一個開始。昨天結束了,那麼今天才有可能發生,今天又在慢慢慢慢的結束之中,明天就在這中間逐漸的出生出來。這個是我們談的時間。我們上面那樣講時間實際沒有什麼錯誤在裡面。我有一種感覺,當佛教徒談到無常的時候,多半的人會覺得這種講法是非常悲哀的,令人難過的這種講法,當談到無常都是這個樣子。其實並不是。也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農夫能夠種田,能夠種稻米為什麼?就是因為無常。
當我們討論這個幾個法印的時候,你所要知道的一點是,當我們不知道一切組合的現象都是無常的時候,那個時候最先的錯誤都是從那時開始的,當你不知道組合的現象是無常的時候,那就表示你認為現在這個現象會永遠繼續下去。然後,你就會有希望,然後就會有期望,這個又會帶來懼怕,然後又會有失望啊等等等等。所以知道這個其實很重要。
這個就是我們的無明,也就是我們不知道組合的現象實際上是無常的。那麼這些我們有很多的這種(例子),有一些東西我們可以接受無常,譬如說天氣是無常,但我們也只能接受這種事情是無常。當然,我們知道天氣是有很多事情組合而成的。如果我們能夠把對天氣的這種無常瞭解不用全部,如果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這種瞭解用在生命的其他方面的話,那麼我們生活得就會非常好。如果是這樣子,那些唱熱門歌曲唱出另外的調子來了。他就不會唱「我永遠愛你」,他會唱「我今天愛你,但這是個組合現象,明天怎麼樣呢?我就不知道了」,對方也能夠瞭解這個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人的關係也許會更好也不一定。但是,我們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戀愛雙方都會認為說這個愛一定能夠繼續下去,這個就是說我們不瞭解第一個法印。
那麼第二個法印就是有漏皆苦,也就是所有的煩惱都是痛苦。這個其實和第一個法印很有關係。第一個說一切組合的現象是無常,這個有什麼不對呢?這種情況就會引出某種不安定性。舉例來說,我們永遠不知道其中一個現象它什麼時候會終結。譬如說我們從來不知道我們哪一天要死,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給了你一個預定的日子,那麼大家每個人都可以好好的計劃一下,對不對?那我們都知道,她(生命)一定會結束,而且正在結束之中,但是我們不知道下一刻會怎麼樣,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痛苦。當我們知道下一刻會怎麼樣的時候,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懼怕,各種各樣的期待,各種各樣虔誠的信心。不過很不幸的是,這一切都包括在痛苦裡面。
第三個在這「四法印」裡是非常特殊的一點,也就是說一切現象都沒有不改變的本質,沒有實存的本質。這邊講的是「空性」,明天我們講的是「律宗論」,將有很多時間談這一點。完全為了新的來聽的人呢,我會講下面這樣子--事情的真相或者一個現象的真相並不是它對你顯現出來的樣子,或者我們可以把這個講法改成這麼說,就是你認為或你預期的那個現象是什麼樣子,或許那並不是那個現象本來的樣子,也就是說,現象的真相是遠離或者與我們所期望的樣子是不一樣的,那麼第三個是很困難的一個。
甚至說佛教徒談到「空性」的時候或《心經》談到「空性」的時候,這個也是空,那個也是空,這個也是空。那裡面說無眼耳鼻舌身意啊,最後說一切都是空,在《心經》裡有這麼講。也許給你講無眼耳鼻舌身意,這些大家都可以瞭解。但是跟你說「一切的現象是空」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實際上你該用描紅的筆在旁邊好好的把它劃出來。眼睛當然是一種現象,鼻舌身意這些都是現象,但是跟你說沒有眼睛這也是一個現象,沒有鼻子,沒有耳朵,這個也是個現象。所以當最後講「一切現象都是空」的時候呢,是非常大的一句話。為什麼呢?因為這句話它跟你說,眼睛是空的,沒有眼睛也是空的。所以,談這個談得太多了就沒什麼意思,因為《心經》最後的那個咒--大悲咒(中文講遠離或超越)這些其實我們是沒有辦法去討論它的,要瞭解這個你要有很多的功德,要稍微讀一點點書這樣才能夠瞭解。
第四個,NIRVANA寂靜,或者說NIRVANA是超越過造作或無造作的,我認為對我個人來說第四個法印這句話是真正最特別的地方。因為任何宗教和哲學裡面,當他們談到成就,談到天堂的時候,總是有捏造,好像做出來的這種感覺在裡面。但是如果你認為成佛是一個地方或是一個境界,那麼這樣就是錯的
但是呢,在所有的佛教的畫裡面都會看到這種影響。譬如說,現在讓在座的各位畫一尊佛,一尊圓滿成佛的佛,那麼每個人都不忘掉他頭上要畫個光環,對不對,那是某一種狀況。這個「四法印」是讓佛教很特別的地方,這四點尤其是最後一點NIRVANA寂靜,你恐怕很難在別的宗教或別的系統裡面能夠找到同樣的這句話,就是說,成佛是超越過這種造作。
你恐怕也很難找到任何一個宗教對你講,修道的這個「道」本身呢也是痛苦的,或者任何一個宗教會承認你所修的這個「道」本身實際上是一種煩惱,但這些話佛教都講,甚至無常也是。也非常不容易找到哪一個宗教或哪一個系統他會說「一切組合的現象都是無常」的,那現在我們講了「四法印」,現在你到了一個寺廟或廟堂裡面去,你該怎麼禱告祈禱呢?我們現在說有一個人到廟裡面去禱告,當一個人瞭解了「四法印」以後他去祈禱的最大的動機就不會是你看到了某個問題你希望把某個問題解決,這個不是他祈禱的最大動機了。如果你祈禱的動機是因為你碰到了一個問題,希望問題通過祈禱解決,如果你有這樣子的概念呢,基本上有了這種「常」,常見的概念而不是無常,因為你希望某一個人或什麼樣的人能夠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一個人到了寺廟裡面去祈禱的時候,他應該知道,所有組合的現象包括你所遇到的問題本身都是無常的,因為你有這樣的瞭解,那這種祈禱是非常有利的祈禱。同樣,瞭解這一點的人去祈禱,會沒有一點厭倦的不斷的去祈禱,他不斷的祈禱,不是因為他盲目的相信這個問題最終會解決,原因是他瞭解「一切現象都是無常」。同時他也瞭解到他的祈禱和他所祈禱的目的都「沒有實存的本性」,同樣,當一個人真正瞭解到這「四法印」的時候呢,他根本不會執著於任何祈禱的結果。為什麼呢?因為任何祈禱最終的結果就是達到NIRVANA,而NIRVANA是什麼,NIRVANA是超越任何造作的,這個「四法印」我認為是所有佛教徒應該知道的,但是,有關它的知識也是無窮盡的,並不是簡簡單單這四件事這樣子。
我沒有太多要講的,如果大家有問題可以問,不然我們就可以回家了。
-----------------------------------------------------------------------------

問:想請教仁波切,如果我們平時在家裡面修一些東西的話,完了之後我們都要做回向,比如回向世界和平,眾生離苦得樂,這個跟剛剛仁波切講的「四法印」我們要如何去融合?
答:這個問題問得不錯。當你回向的時候,你意圖並不是想讓你的這種祈禱或你所修持的東西變成「常」,變成固定不變的,不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讓你的功德變成「常」,變成固定,可以說,是讓你的修法的功德又加了一層保險,這是真的,這是真的,不是開玩笑。因為我們平常各種各樣的功德,因為我們的煩惱非常的至盛,又生氣呀等等,把我們自己的功德又毀掉了,所以說菩薩用這個辦法把功德回向,回向實際就像我們的一個保險一樣,保了一個很大的險把她保住了,回向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們把這個你為了眾生你為了成佛回向的功德能夠逐漸減輕你自己的煩惱。
因為功德是無常的,為什麼,因為功德也是組合的,功德是無常的,同樣,無明也是無常的,他們兩個都是無常的,那我們怎樣做呢?第一點,身為一個非常簡單的修持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我們首先要讓無明第一個去面對無常,而不是把功德第一個去面對無常,在修行上,你不用擔心怎麼讓功德變成無常,就好像吃藥一樣,你有病,就吃藥,吃了藥把病治好了,這樣子作呢,就會慢慢把自己提升到了某個階段,慢慢的,當你達到了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是你以前吃的藥變成了你要去掉的東西。

問:謝謝。我想請教仁波切,在藏傳佛教的文獻裡面,有一部龍樹菩薩的著作,他特別有一個表達叫做「佛種從緣起」,我想請仁波切說明一下這句話,謝謝。
答:主要是有兩個學派,舉例來說這本書,有東西把它包住了,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這本書,但要看到這本書有兩種趨近的辦法,或者有兩種解釋的辦法,一個是把遮蓋它的東西拿掉,這個把遮蓋它的東西拿掉的過程,可以解釋為這本書出現的種子,但是也有一某些學派反駁這種看法,這個學派的看法認為--沒有種子叫做「佛種」這個東西,所以,當龍樹菩薩在他的作品裡講到「佛種從緣起」,他所站的角度是把遮蓋住「佛性」的東西把它去掉。這兩個學派實際上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學派,一個學派談得比較多的是怎麼去掉遮蓋的東西,另外一個學派根本不談書被什麼東西遮蓋住,怎麼去掉他不談這些,他主要和你談這書是什麼樣子,這書是如何。在佛教比較後期的學者,他們認為,談把遮蓋的東西拿掉這種是你在做學生也就是你學佛教哲理時期學生比較適合的辦法,第二個學派(講法)是談這個東西它的狀況是怎麼樣得,也就是談書本身,這個狀況對修行的人非常好。第一個學派就是談怎樣把遮蓋去掉多半是龍樹菩薩的弟子。第二類這種學者多半是受到彌勒的影響,兩個都很好。

問:我想請問一下,首先在我們的生活中,假如我們希望自己是一個佛教徒,如何保持一個不退的心又不是過分猛烈的精進,因為,佛陀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了,譬如說琴弦不能太緊也不能過度鬆弛,那麼在這裡,我想請問,尤其現在社會環境裡,誘惑的原因又有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怎樣保持自己的精進以及心靈的放鬆。另外一個我曾經在想有關「空性」的表達,我在想,譬如說看一面鏡子,我們看鏡子裡的東西,應該是「空性」的,就是斷業界了,或許有人會認為說,既然什麼都是「空性」的,就隨便它去了。我就告訴我的一些朋友說,我們照鏡子,我們應該以希望更好的樣子來看鏡子裡的東西,是more better感覺更好的。舉個比較誇張又很切身的例子,在現在青年朋友當中,經常有人認為同性戀這種東西是一種時髦,對這種時髦的東西種有一種偏頗的資見,認為說我們應該去追求,那麼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樣去告訴他們或者我們該怎樣認知?謝謝。

答:第一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個人性的問題。我覺得你在開始修持之前應該好好的去研讀,因為好好的研讀可以作為你修持的一個很好基礎。同時,如果談到研讀,開始最好先研讀佛所說的話,即佛經,而不要研讀後來的尤其是現代的這些作者所作的東西,如果您的問題是針對台灣或者某一個台灣人來問的,那麼我真的很誠懇的建議你走大乘的路子,我曾非常深入誠懇仔細的想過,這個實際對於台灣人來說是最好的一條路。因為大乘就像一棵樹一樣,它有很多樹葉呀等等的,金剛乘就像樹上少數開的花兒呀結的果實。實際我們台灣人有很大的功德,我們有這樣大乘的一種環境。當然,下面可能是我說得比較很有限成見得看法,如果有大乘背景的一個人後來變成一個密乘的一個行人,這個人不管怎樣好歹還像個人的樣子,有很多一開始就跳到密宗裡的不管是道家或者是任何這種背景的人,這些人後來就越搞越不像話了。對於在座如果有這種大乘的行人,我也要建議各位應該去學小乘的,而不應該認為由於發心小所以叫小乘,這種不在乎看不起的態度這是不對的。我非常高興有很多大乘的老師在各處給各種各樣的教授,甚至把電視一打開某幾個台也在播這些,看到這個就非常高興,當然,有很多密乘的老師要到台灣來,有很多老師要從加德滿要訂票到台灣來都訂不到。看到這樣的事,還是比較讓人愉快的,但是看不到斯里蘭卡和緬甸的出家人來這裡就令人悲哀,因為不管大乘或金剛乘的行者,我們不管怎樣吹噓自己多了不得,我們都要記得小乘是佛教這棵樹的樹根,如果這棵樹根完蛋了,整棵樹都會倒下去。第二個問題談到同性戀,我倒不覺得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如果我們說這件事情奇怪呢,其實人本來就是非常奇怪的東西,從無始以來我們作了許多奇怪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是頭腦比較清楚的一個人,你走到今天的一個百貨公司裡面你就會知道人類這麼多世代以來作了多少瘋狂的事情。也許這樣講你會認為從道德的觀念判斷也許是這個樣子,但是在這邊這點你要非常小心,你什麼東西都從道德的角度去看呢,很容易讓你自己認為你好像高人一等,你好像比別人更清淨更聖潔這樣子
===================================================
宗薩欽哲仁波切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好的老師是常能顛覆我們想法的人,好的老師是能刺激我們思考的人。把不起眼的問題作仔細的探討,才是有深度的。而不是以情緒來反應。
台灣是個很有福份的國家,很多了不起的老師,都出現在台灣寶島,教導我們。
把心打開,聞、思、修。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入大學 擬設英語聽說門檻

入大學 擬設英語聽說門檻-Yahoo!奇摩新聞
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也提醒,台灣是M型化社會,大學普設英語聽說能力門檻「太傷了」,將剝奪一些孩子進大學的機會,何況並非每個孩子未來工作上都需要會聽、講英文,「國際化」不需要搞得「全民皆兵」!


對佛教有興趣的人,推薦網站

藏傳佛教依法不依人
藏傳佛教依法不依人
作者 很低調、很年輕,是法王旁的重要中文翻譯。來自台灣,算是台灣之光喔!


久坐不利健康 運動也無法彌補其害

研究:久坐不利健康 運動也無法彌補其害-Yahoo!奇摩新聞
研究:久坐不利健康 運動也無法彌補其害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0/01/19 10:35" 賴秀如

(法新社巴黎19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即使每天規律的適度或高度運動,其他時間久坐不動也還是會造成生活型態相關疾病。
讓脈搏加速的運動對健康有益無庸置疑,因為運動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種種問題。
但是最新的科學發現也指出,長時間坐著不動,靜靜休息也會造成同樣的健康問題。
瑞典一個研究團隊的結論是:久坐應被定義為「肌肉不活動」而不僅是「沒有運動」。
這份刊登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British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報告指出,「兩者應視為不同的行為,影響也不同」。
由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 (KarolinskaInstitute) 的艾克布洛姆-巴克 (Elin Ekblom-Bak)領軍的研究團隊提出一個新名詞:「無所事事生理學模式」(paradigm of inactivity physiology),並且重新定義久坐不動的生活模式。
該團隊指出,最近一項研究也顯示,即便是規律適度或高度運動的澳洲成人,坐著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增加一個小時,代謝症候群比例就上升。
每天運動30分鐘大約可抵掉久坐一小時所增加的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比例。也就是說,當一個沙發馬鈴薯,足以扼殺你在跑步機或腳踏車上辛辛苦苦的努力。
所謂代謝症候群指的是高血壓、腹部肥胖、高膽固醇或胰島素抗阻 (insulin resistance)等徵狀出現3種或3種以上。
研究員說,目前尚待研究的是,久坐不動與上述徵狀是否確有因果關係,若然,是如何形成的?
一個可能因子是「脂蛋白脂(酉每)(lipoproteinlipase,LPL),這種(酉每)在分解體內脂肪的過程,扮演關鍵角色。
研究顯示,肌肉活動受到抑制的老鼠,LPL明顯降低,比起另一批可以到處晃來晃去的老鼠,僅有後者的十分之一。
該研究報告也指出,可以晃來晃去老鼠所分泌的LPL,「和運動量稍高的老鼠沒有明顯差距」。
「這也顯示局部肌肉的收縮本身比收縮強度更重要」。
該研究建議大家不僅僅要經常運動,還要避免坐在同一個地方太久。
不搭電梯改走樓梯、離開工作桌,休息個5分鐘、能走路就不開車都是推薦良方。(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
最近教育部要花費120億游泳池,或許應該把全國的人行道作加強,可以幫助的人更多。

南部缺水!學校缺錢!教部砸120億 全國蓋泳池 http://bit.ly/7T3OMN




中港星競逐人才 名師外流 大陸7倍薪挖角

中港星競逐人才 名師外流 大陸7倍薪挖角-Yahoo!奇摩新聞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國際人才競爭逐漸白熱化,香港、新加坡等地挖角行之有年,近來中國大陸也加入戰局,頻向台灣招手,已有不少教授「帶槍投靠」。而社會科學、人文領域被挖角情形又比理工嚴重,原因是後者有實驗室和研究團隊等「不動產」,前者幾乎是個人行動,「收了書包就走!」
行政院廿三日舉辦「全國人才培育會議」,如何留住優秀人才,成為整場會議的焦點。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全球化趨勢下,世界各國都透過各種優渥條件積極爭取人才,香港的大學將改為四年制,需從各國找來至少一千名教授;新加坡針對非居住民人才,提供五年所得稅率優惠;大陸也提出「十一五規劃」,打出要吸引港台澳等地二百萬名專業人士。
面對如此嚴峻的情勢,台灣究竟被挖走多少人?政府並沒有明確統計,但從小規模的調查可略見端倪。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曾表示,九十一年至今中研院已流失二十七位研究員,其中香港挖了九位,新加坡挖了二位,大陸則有一位,其他主要分布在歐美。
更令人擔心的是,近年挖角呈現領域上的傾斜,文科比理科嚴重,中研院經濟所過去十年流失十%的研究員,居各單位之最。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表示,近年來學界知道被挖角的約有卅五人,社科學門二十六人,工程學門七個,自然學門二人。
近年引起注意被大陸挖角的,幾乎全是社科領域教授,包括九十五年六月台大教授巫和懋、朱家祥及政大教授霍德明(皆為經濟學,至北京大學任教),九十八年的政大教授李怡宗、劉玉珍(商管,至北大)。
人之所以流失,待遇是一大因素,據了解,港、星的教授薪水至少是台灣的三倍,大陸目前平均年薪約人民幣十萬元,仍低於台灣水平。但對於個別教授「很敢給」,彈性非常寬,近年來針對「高引用率教師」的挖角,額外加碼已喊到一年一百五十萬人民幣,算一算已將近是台灣一般教授的七倍。平均來看,大陸公立學校也有十五%的教授平均月薪超越台灣。
兩岸人才競爭越演越烈,與學術交流日趨頻繁有關,根據移民署的統計,九十七年大陸人士來台進行文教交流為二萬八千人,九十八年一至九月就已達三萬四千人。大陸學者一團接著一團來,看到優秀教授就直接「拉人」,去年十一月南京大學校長陳駿與「江蘇團」來台,便直言「歡迎」台灣教師到大陸發展,「工資、房子、實驗室都能個別談!」
對於挖角衝擊,以文科為主的政大尤其擔心害怕,校長吳思華呼籲,政府在規劃各種「彈薪方案」時,務必注意學科之間的平衡,如果還是和科技預算綁在一起,人文領域還是會被忽視,最該被救的反而沒被救到。
副總統蕭萬長說,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唯一有的資源就是「人才」,掌握人才就是掌握國力,未來既要延攬人才,也要保住本土優秀人才。
------------------------------------------------------
未來的時代是以人才為主的知識經濟,各國無不掌握人才,希望政府能更加有遠見地處理規劃。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朱經武:大學搶人才 願景很重要

朱經武:大學搶人才 願景很重要 - 名人經驗談 - 校園指南 - udn校園博覽會
朱經武:大學搶人才 願景很重要
2009/11/06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剛卸任的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昨天在台北指出,大學已經不是關起門來研究的單位,研究、教學、公眾參與都很重要。另外,他贊同台灣承認大陸學歷,讓台灣的好人才在競爭中成長。

世界各大學都在搶人,搶好老師、搶好學生。朱經武指出,如果要招攬到優秀人才,大學一定要先訂下清楚的目標和願景,要讓人才相信:在這裡可以讓他們理想成真。

朱經武舉他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的經驗,他要求「上下都到外面爭好人才」、「全世界有好的人都要盯住」。他常帶副校長、院長到外校宣傳,自己偶爾也在媒體受訪。他說,兩年前大陸申請的學生暴增,後來發現和他在申請學校截止日前一天上過媒體有關,「學校公關很重要!」

朱經武回憶,五年前香港科大開始收大陸學生,第一年收到七千多份申請,包括北京的一流學生。他認為台灣承認大陸學歷,雖然短期內會排擠台灣畢業生發展空間,但長期會刺激兩岸人才切磋,台灣優秀人才也會反省精進。

學校要給師生願景。朱經武表示,許多人學成後會考慮回國服務;但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待遇好不好、有沒有機會。反過來說,能否提供令人滿意的待遇和夠大的表演舞台,才是能否把人才留下來的關鍵
------------------------------------------------------------------------
延攬人才 副總統:國際水準待遇
Address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3/5/1zbdj.html>
-------------------------------------------------------------------------
錢財只能暫時留人,有好的舞台,才是留下人才的長久之計。



英國研究警告 沉迷電腦另一隱憂:佝僂症-Yahoo!奇摩新聞

英國研究警告 沉迷電腦另一隱憂:佝僂症-Yahoo!奇摩新聞
英國研究警告 沉迷電腦另一隱憂:佝僂症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0/01/23 14:50" 張稚昀

(法新社巴黎22日電) 兒童長時間坐在電腦螢幕前的壞處多了一項。英國科學家今天表示,長時間看電腦可能導致兒童罹患骨骼彎曲的佝僂症。
  佝僂病主要成因是長期維他命D不足。罹患佝僂病的兒童有疼痛、畸形且無法正常發育的O形腿。
  此病主要與極度貧困有關,且常常讓人聯想到19世紀的英國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只要飲食均衡、多曬太陽就可以輕易避免罹病。
然而,醫生本月表示,這個疾病在英國再度「令人不安的常見」起來。
英國東北部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教授皮爾斯(Simon Pearce)表示:「現在的小孩傾向待在室內玩電腦,而不到戶外享受新鮮空氣。」皮爾斯也是一份維他命D攝取不足研究的主寫人。
他在記者會上說:「這表示他們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較往年要低。」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份報告是以英國為主,不過世界上其他的工業化國家可能也有一樣的趨勢。
那要如何解決呢?曬太陽雖然可以幫助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但也升高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另一個選擇是調整飲食。油脂豐富的鮭魚,鯖魚,沙丁魚和鯡魚,都富含能夠防止佝僂病的維生素。
不過若不喜歡難聞油味或嫌魚肉太貴,還是有其他選擇:牛奶。(譯者:中央社張稚昀)


理性的探討,才有良性的溝通,進步的空間

從這幾篇文章去比較

多管齊下 衛署全力突破疫苗緩打潮
Address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3/115/1zb5h.html>

不滿疫苗報導 楊志良續批媒體
Address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3/11/1zb1k.html>

劉小弟之父 提8大疑點駁衛署
Address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3/78/1zaua.html>

在部落格上講疫苗的事是有可能會被告的,所以寫文章要小心啊。
Address : <http://www.wretch.cc/blog/billypan101/16260722>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在學校待這麼久 德交換學生不解-Yahoo!奇摩新聞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慈濟大學附屬高中這學期有3名德國交換學生進入高一就讀,這禮拜課程結束後,即將轉到台北的高中就讀,3人從中文程度完全是零,至今已能聽懂簡單對話、取中文名,還學書法、茶道及國術。
德國學生范鐵諾(Valentin Julian Harder)、葉露露(Lydia Hannawald)、貝心亞(Synthia Julia Bastron),透過國際愛優生交換學生計畫,去年9月來台就讀慈濟大學附中高一,為了讓3人學好中文,還分別編在3個班,由於一句中文也不會說、聽不懂上課內容,校方上午安排3人到慈濟大學華語文中心學語言,下午才回到高中班上,和台灣同學一起上課。
3人一開始並不適應台灣的高中校園生活!貝心亞說,她從來沒在學校「待這麼久」。原來,德國的學校早上9點才上學,下午1點就放學了,中午還可回家午餐,台灣學生卻得在學校待上超過8小時;此外,台灣學生上課都不會發問,只有老師一人在台上唱獨角戲,也讓三人覺得驚奇,但三名外國學生也不太會說中文,只有在英文課堂上可以「暢所欲言」。
三人在慈濟中學除了學語言,最喜歡的就是學「中國功夫」,參加國術社學紮馬步、打拳耍刀,威風得很,葉露露還把上課過程畫下來,一邊畫、一邊把同學的名字寫在紙上幫助記憶;此外也有花道、茶藝、二手物品做手工藝等活動。

在學校待這麼久 德交換學生不解-Yahoo!奇摩新聞
---------------------------------------------------------------
每次出國總有感覺,台灣人那麼認真,整體卻仍比不過先進國家。是方向錯了? 方法錯了?
這個時代方向比努力重要,值得思考的問題。

** 一生都要學習做人 ** - 曼達拉娃之家 - 曼達拉娃.咪咪 - Yahoo! BLOG

 星雲大師有一位徒弟,大學畢業後,到夏威夷讀碩士, 又到耶魯讀博士,花了好多年的時間,終於得到博士,非常歡喜。
有一天他回來,對星雲說:「師父,我現在得到博士學位了, 以後要再學習什麼呢?」

星雲說:「學習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星雲覺得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 ,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 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
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 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
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 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 萬事都能消除。
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 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 相互了解、
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 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
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
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 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人在哪裡 心就在哪裡 **

** 一生都要學習做人 ** - 曼達拉娃之家 - 曼達拉娃.咪咪 - Yahoo! BLOG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天氣冷,膀胱過動症特別嚴重 - Dr. Joyce 黃如玉的脊骨神經健康生活館 - Yahoo!奇摩部落格

 

天氣冷,膀胱過動症特別嚴重

分類:健康新知

2010/01/12 19:31

這兩天強烈冷氣團冒出來,天氣變得很冷很冷。

有許多女性有膀胱過動症 (overactive bladder),一遇到天氣冷的時候,風一吹來,就會很想上廁所。症狀上的呈現,像是頻尿 (一天要上八次以上的廁所)、漏尿、或是突然間很急很急的情況都有,我聽到一些女性會跟我說,有時候真的很急都會覺得快要來不及,所以只要天氣冷,或是在通勤的路途上都會很緊張很擔心。

這一類型的問題,會提出來的人不太多,不過因為骨盆會影響的層面很廣,所以我平時在體態評估時,有時候會因為個案體態的狀態,特別詢問到排尿、排便、生理期、睡眠等等相關的問題 (脊骨神經醫學認為相關的問題,常常第一次見到我的人會覺得有點怪,我的腰痛跟排尿和睡眠有什麼關聯?! )

也因為我都問的比較仔細,所以才發現,真的有很多的女性都有這一類型的問題。根據加拿大的數據,35歲以上的女性當中,是每五個人裡就有一位有膀胱過動症的傾向,比例算是很高的!!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多半會建議骨盆底肌肉的訓練,像是排尿時的收放練習,或是鼠蹊部、臀部的伸展等等。前幾天才有一位已經困擾多年的媽媽跟我說,她在這幾個月開始做這些我教她的運動之後,現在終於能夠很清楚的分辨骨盆底肌肉的用力方式了,所以她只要一有空,在捷運啊、等人啊、開會啊,就會做一些骨盆底肌肉的收放練習。到現在,那種很緊急需要排尿的狀況已經改善很多,不過天氣一冷,有時候症狀還是會比較明顯,需要持續的練習可能才能完全把這個問題克服掉。

如果你也有膀胱過動症的類似情況,千萬不要想說很怕自己會一直想上廁所就不喝水,可以嘗試看看骨盆底肌肉的練習,在排尿的過程中訓練收放的感覺,雖然要花一點時間,可是當你開始知道怎麼用力之後,這個很討人厭的問題就不會一直跑出來,天氣冷的時候,也不會一直跑廁所很麻煩囉!!

天氣冷,膀胱過動症特別嚴重 - Dr. Joyce 黃如玉的脊骨神經健康生活館 - Yahoo!奇摩部落格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尼采) - 『乘度母舟 出生死海』 - Yahoo!奇摩部落格

尼采是德國的大學家,他二十歲就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如果是平常人,即使不發瘋,恐怕也無法正常工作,但是,尼采卻能以剛健的意志,征服病魔,並建立起自己的哲學。
尼采雖然身體不好,可是他鄙視弱者、讚美強者,他說:『什麼是善?勇敢就是善;什麼是惡?懦弱就是惡。』
他認為經不起逆境考驗的弱者,他們的痛苦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所以他說:『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你要做個鬥士,用自己的信心把自己武裝起來,激發你奮進的意志,發揮、創造你的天賦,勇敢的與使你痛苦的因素作戰!
你不要期望別人憐憫你,憐憫不是一種美德,而是一種罪惡。當你接受別人憐憫時,你的戰鬥意志就被剝奪了!
人生在世,千萬不要心懷怨恨『怨恨生於弱者,其禍害及於弱者自己』
「怨恨」會蒙蔽我們的智慧、傷害我們的心神,耗費我們的精力,怨天尤人,到頭來只會傷害了自己,絕對傷害不了你所怨恨的對象!
不能心懷怨恨,那要怎麼紓解情緒?那就是『戰鬥!』
要在痛苦中『積健為雄』,顯現出生命的力量,做個散發生命光輝的強者!

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尼采) - 『乘度母舟 出生死海』 - Yahoo!奇摩部落格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好冷…病號多 大醫院一床難求-Yahoo!奇摩新聞

好冷…病號多 大醫院一床難求-Yahoo!奇摩新聞


好冷…病號多 大醫院一床難求
更新日期:2010/01/01 04:11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2010年元旦連續3天假期碰上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基層醫療院所多休診,高雄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湧現病患潮,一張張床擠滿走道,8成以上都是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老人家,一床難求窘境令焦急等待家屬頻搖頭。

一連好幾天,高雄市緊急醫療網發出醫學中心急診滿床警訊!高醫、高榮、高雄及左營國軍總醫院急診室走廊都有推床,這些這波寒流氣溫變化湧現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呼吸照護中心的病患需求最多。

高榮急診部部長張宏泰表示,病患為了等張空床,待在急診室走道3天算是平均值,最壅塞的胸腔內科病床有人甚至在急診室等了整整1星期;而加護病房也幾乎是全滿,導致有些需進駐加護病房觀察的急性創傷病患,必須轉院3、4間才找到病床。

張宏泰強調,有時急診室連推床都用完了,更別說呼吸器,如此窘境下,病患送來只是徒增危險性,都會轉告對方醫院要妥善向家屬說明清楚,以免讓家屬誤會醫學中心在「推」病人。

衛生局醫政科指出,高雄早晚溫差10度以上,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威脅甚大,一週來,心肌梗塞、腦中風病患明顯增加,醫師呼籲有清晨運動習慣的長輩可以適時偷懶一下,因為心血管疾病發作時間點都在清晨起床前後。

健保住院新制上路 禁醫院趕人
更新日期:2010/01/01 03:14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手術傷口還沒好,醫院會不會為了節省成本,提早趕人出院?」台灣健保住院給付新制「DRG」今天上路,由於此新制是以病人「出院日」為計算基準,為避免未痊癒就被趕出院的「醫療人球」,醫改會提供多項住院病患符合出院的具體指標,確認手術傷口無感染、無併發症再出院,以保障病患權益。

今天起出院的病人,一律適用健保新制給付,但民眾搞不懂「豬(D)、鴨(R)、雞(G)」到底是什麼東東,唯一關心的是住院就醫權益是否受影響?

「豬鴨雞」給付 一五五項目

中央健保局醫管處經理蔡淑鈴表示,目前住院給付是病患住越久,醫院就可領越多錢,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住院診斷關聯群改變「論量計酬」方式,採「同病同酬」包裹式支付,同一類疾病、採類似治療,再依住院病患年齡、性別、有無合併症及出院狀況等條件,給醫院定額給付。醫院不再做越多領越多,必須靠經營更有效率獲利。

健保局第一年先針對剖腹產、疝氣、骨折、痔瘡等一五五項實施DRG同病同酬新制,占所有住院一千多個項目的十七%,多數重症不受DRG限縮。

醫改會研發組黃經祥副組長指出,DRG制度做得好是「醫病雙贏」,它可誘導醫院給病人最適當的治療並避免醫療浪費。如果醫院用心照護,原本要住院五天的病人,住四天就康復回家,醫院即可淨賺一天醫療費用。如果醫院因醫療疏忽、用藥不當,讓病人住了七天,多住兩天的醫療費用,健保局會打八折。

出院標準 健保局網站報你知

黃經祥說,民眾還是會擔心發生大病小醫、小病大醫,民眾最無助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病應該做什麼檢查、吃什麼藥?手術後是否已符合出院條件?健保局有必要公開這些資訊。

醫改會說,健保局高屏區網站的「民眾服務區」列出一般就醫須知的「出院狀態」,可說是「聰明就醫要訣」民眾可上網參考,若不符合任一標準,醫院就不能趕病人出院。

健保局並強調,絕不允許醫院要求尚未康復的病患提早出院,近期將明訂一五五項出院指標,並監控病人出院後回來急診比率、出院後重覆入院比率。若醫院影響病人就醫權益,民眾可向健保各分局或0800-030598專線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