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你老了,誰來顧

作者:施壽全  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理事長
預防重於治療,是對抗疾病的最高準則。現今醫學十分發達,確實已可提前減輕或消彌疾病發展對身體的傷害,降低健康者成為病人的頻率。從這個觀點切入,面臨醫療重要專科「五大皆空」困境時,不失為可稍舒緩負擔的方法之一。
不過,健康促進、生命延長有其極限,人終將走向死亡。在此之前,會有因人而異長短不一的「失能」階段,生活需旁人照顧。照顧工作,在親人無餘力、養護機構條件未盡理想、國人普遍不願從事或酬勞超越薪水階級負擔得起的情況下,聘雇外籍監護工(下簡稱外護),就成了許多家庭不得不然的選擇。
聘雇外護,主要以長期疾病無法治癒,經巴氏量表評估失能程度為依據。失能達一定程度才需看護,似乎合理,但「失能」發生,特別在老人,有時非常突然,若還需經相當時間觀察確認「穩定」於某種狀態,才具申請外護資格,則此期間人丁稀少的家庭,可能就會不堪負荷而崩壞!
所謂「預防」是一全方位概念;在眾人感嘆無充分醫療人力診治病人時,實應換角度思考,有否足夠照護人力,預防病人增多?既然預防重於治療,為何不在已有潛在危險因子時,即提早準備人手待命?
人口老化已成國家沉重負擔,「長照」重要性,若說已達「國安」層級也不為過;但此議題喊了多年,始終未見具體進度。政府若暫難承擔,也不影響國人就業權益,那請行行好,別再用繁文縟節縛手綁腳,給眾多家庭多一點聘僱外國朋友幫助的自由吧!
當然,「少子化」問題與老化一樣嚴重。年輕人不生小孩理由很多,但擔心「照顧不來」,絕對是重要因素之一。把出生後幾年內「無行為能力」的幼兒暫時視同「失能」,也應是可認定為聘雇外護的條件。
據國發會統計,近年我國「扶養比」[每百名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所需扶養幼年及老年人口]為35人,但再過15年,將迅速飆升至50人,到2061年達98.6人。而15-64歲人口,2012年占總人口74.2%,到2061年將只剩50.4%。數字讀來令人心情沉重;所以,除彈性調整外護政策外,政府實應加快腳步,規劃因應「台灣老幼誰來顧?」這個嚴峻的課題!
你老了,誰來顧 | 即時新聞 | 20150113 | 蘋果日報 http://j.mp/1wbMMgb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童滑手機 2周近視700度

【沈能元╱台北報導】幼童狂玩手機,2周內700度近視上身。一名5歲男童日前出現看電視時猛眨眼,且距離愈來愈近,母親察覺有異帶他就醫,結果原本沒近視的男童,近視度數竟高達700度;收治病例的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洪啟庭說,問診發現男童連續兩周、每天都拿手機玩遊戲5、6個小時,導致近視度數狂飆,所幸是暫時性的假性近視,若延誤治療恐成真近視,視力將難回復。


不少家長因沒時間陪孩子,就讓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當褓姆,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0年全台小一學童近視盛行率為17.9%,較25年前暴增14.9個百分點,而北巿衛生局最新調查,前年7至9月北巿小二生的近視比率為36%,到去年1到3月已增至43%,等於半年內就增加6個百分點,顯示孩童視力急速惡化。

醫:最誇張案例

洪啟庭昨說,過度使用3C產品,易造成眼睛睫狀肌緊繃引發近視,但幼兒睫狀肌因彈性佳,經睫狀肌鬆弛劑藥物治療,可使近視度數下降或恢復為沒有近視,這種可經治療恢復的近視稱為假性近視,患者幾乎都是孩童,但若延誤治療,就可能成為不可回復的真性近視。
洪啟庭說,男童上月就醫時,因用眼過度,造成眼睛睫狀肌緊繃,兩周內近視度數飆到700度,是他看過最誇張的案例,所幸男童以睫狀肌鬆弛劑藥物治療約1個月,視力已恢復正常,否則近視恐暴增至800、900度,要回復到沒有近視就很困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說,近年因幼童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假性近視患者持續增加,尤其每年寒暑假過後,這類小病患都會大增約3成,但多數的假性近視,平均度數約增加100到300度,一次就增加700度的案例,在臨床上很少見。

恐致白內障失明

蔡景耀說,若小一學童已有真性近視100度,18歲後近視度數恐破千,將增加罹患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風險,嚴重時還可能失明,建議幼童應每6個月,進行1次視力檢查,若發現幼童時常揉眼睛、眨眼,或看電視時靠螢幕越來越近,應懷疑幼童罹患近視,須盡速就醫。

戶外活動放鬆眼

洪啟庭說,國外研究顯示,在有陽光的戶外活動,體內會分泌多巴胺與維他命D3等物質,這類物質可防止眼軸拉長,且戶外活動常須遠望,可讓眼睛睫狀肌放鬆,幼童每天應進行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降低近視機率。
家有5歲男童的家長陳淑惠說,有時兒子吵鬧或忙工作時,會讓他玩手機,沒想到傷害這麼大,以後會減少兒子玩手機的時間。

兒童使用3C產品注意事項

●未滿2歲幼兒不應用3C產品;2歲以上至學齡前每天使用時間不應逾1小時
●小一至小六學童每天使用時間不應逾2小時
●使用時應和眼睛保持30~40公分距離
●每使用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
●應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使用
●當發現孩童出現揉眼睛、眨眼、看電視越來越近時,應速帶孩子就醫
資料來源:蔡景耀醫師、洪啟庭醫師、葉威毅醫師

童滑手機 2周近視700度 | 蘋果日報 http://j.mp/1DLDuh2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痛風

痛風怎麼治療?  急性期最有效之治療為消炎止痛藥,如用普拿疼則沒有幫助,因其不能消炎。如在發作初期可先使用秋水仙素,因它可以預防發作。降尿酸之藥物在急性期反而不得使用,因它可能突然改變尿酸代謝之速率而引發二度痛風發作。至於已經長期使用降尿酸藥物者,在急性痛風發作時反而不能停止用藥

發作的部位常分佈在哪些位置?  最常發作之部位為第一大腳趾,其次為腳踝、膝蓋和手肘。其他關節也可能發生,如手指各關節,但較不常見。發生時多以“單一或少數”幾個關節同時發作,除非是多處痛風石之病人才可能同時多處關節疼痛。

尿酸過高就是痛風嗎?  體檢尿酸正常值是設在4.8~8.7mg/dL之間,但國外統計尿酸值介於6.0~6.9約1.8%高尿酸血症患者會發生痛風;而介於7.0-7.9約11.8%發生痛風,而大於8以上則36%會得痛風。尿酸在9.0mg/dL以上時,有5%形成痛風結節。通常有痛風發作之病患會建議尿酸控制在6.0mg/dL以下;而有痛風石或腎結石者,則建議控制在5.0mg/dL0以下。尿酸如下降過低或太快也會引發痛風。

痛風可以根治嗎?  痛風是慢性疾病,當血中尿酸經飲食控制良好而下降到正常值時,是可以停藥的。但如果有痛風石或高尿酸造成的反覆性關節炎,則建議常期使用降尿酸之藥物與預防痛風發作的用藥。
臺安醫院 » 痛風是怎麼一回事? http://j.mp/1BKFF39

祥光診所痛風病理諮詢網 http://j.mp/1wYjjq5
一、痛風發作時予以對症治療
通常在痛風發作之前一到十二小時,平均五小時就有預感發生,預感期過了之後開始發作,首先在某個關節局部發生紅、腫、熱和激烈的疼痛,痛得不能走路,也無法穿鞋子;這種痛會一分一秒增加,約在廿四小時到四十八小時之內達到最高峰,然後疼痛慢慢減輕。如不理它,差不多一到二星期疼痛也會自然消失。痛風發作的治療重點分為四期。

1. 痛風發作前的預感期
盡速服一粒秋水仙素,即可防止發作;若未能及時治療而發作時,很快就進入高峰期,屆時必須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才能止痛。

2. 急性期以止痛藥作短期、大量衝擊療法
由於痛風發作時疼痛得非常厲害,用正常量的止痛藥往往無法收效,必須在短期間內大量投予前述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才可止痛。

所謂「短期大量衝擊療法」,就是每隔數小時服用一次,每次均投予正常量的數倍,大部份均可止痛。即使沒完全止痛,但症狀已減輕一半,則改以一般用量直到止痛為止。換句話說,止痛藥越少越好。

3. 亞急性期服一般常用量至疼痛消失
急性期(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時)過了之後,稱為「亞急性期」。如仍有疼痛,可使用一般的常用量,直到疼痛完全消失為止。

4. 緩解期停止任何痛藥
如果疼痛完全消失,則任何止痛藥均停止使用。亦即當處於發作的輕快期,只能以止痛藥的常用量治療,一旦進入痊癒期,則任何止痛藥均不能使用。

目前市面上的止痛藥有很多種,但並非全部對痛風都有效﹔依據臨床使用經驗,Indomethacin、 Naproxen、 Kentoprofen 、Diclofenac 等比較有效。

消炎止痛藥謹記「三三三」原則
因此之故,痛風一旦發作,便需改用消炎止痛藥﹔用法是:首先一次服用數粒,三小時之後疼痛如未減輕,則追加數粒﹔再過三小時後如疼痛仍未減輕,還可以再追加數粒,最多僅限三次,即所謂「三」的原則。請注意這兒指的不是秋水仙素,而是消炎止痛藥。
如果發生之後能盡速用止痛藥,採取短期大量衝擊療法,則大部分的疼痛均可以停止。但這種止痛藥只能短期服用,只是治標而非治本

急性痛風應該快點降尿酸? @ 克莉獅@調劑檯 :: 痞客邦 PIXNET :: http://j.mp/1BKDj4f
Benzbromarone對肝臟有副作用,並不建議B型肝炎患者服用,且急速下降體內尿酸值,發炎的器官會認為尿酸不夠多,會分泌更多的尿酸來, 這也是患者吃了兩天藥後症狀更嚴重的原因。

禁忌症:對Benzbromarone藥物過敏以及急性痛風發作的病患不該使用此藥。      
Benzbromarone 不適於孕婦,高度肝臟及腎臟機能障礙,腎結石之患者服用。本藥也不適於急性痛風發生時使用。      
Benzbromarone 沒有立即止痛及抗發炎的作用,因此不可用於解除急性痛風所引起的疼痛。預防痛風的發生﹑必須經過幾個月藥物的治療,逐漸將體內尿酸含量降低後﹑才可達到預防痛風發生的作用。急性痛風發作時,應該暫停使用此藥並使用醫師所指定另一類藥物如秋水仙素(Colchicine)﹑類固醇﹑或用「非固醇類止痛及抗發炎」藥物暫時紓解疼痛症狀,待急性痛風解除後再恢復服用。急性痛風所使用藥物應該於痛風症狀解除後停用。      
尿之鹼性化及充分之利尿,能夠加強尿酸之排泄,此對於患有腎臟結石之病患尤其重要。在鹼性尿液的狀況下,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度會增大,因此較不易形成結晶﹑多喝水可幫助尿酸排泄﹑多吃蔬菜可以使尿液鹼性化。在治療期間如果病患沒有其它攝取水份的禁忌症的情況下﹑應該大量飲水(每天飲用2000㏄以上)以增加尿量並多吃蔬菜。      
服用此藥時,最好不要飲酒,因為酒精會增加體內尿酸的含量,間接地提高痛風發生的可能。在服藥後,最好也不要服用過量的維他命C或果汁,因為此兩者都有可能會使尿液變成酸性,增加腎結石發生的機率。除非情況特殊或醫師禁止外,在服用藥物期間,最好每天能夠飲用I0至I2杯(每杯約250CC)的水分,以避免造成腎結石,並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剛開始服藥的前三至六個月,痛風發作的次數也許會增多。但經一些段時間服藥後,痛風發作的次數及程度應該會逐漸地減少。

輔助療法
依照研究,痛風病人的尿路結石發生率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為了有效預防尿路結石,可做如下的輔助療法:
1. 服用小蘇打,將尿的酸鹼度調整為PH六.二到六.八。
2. 每天保持二千毫升以上的尿量為原則。

       Benzbromarone 與抗凝血藥物Warfarin一起服用會抑制warfarin的從體內代謝排除,間接增強Warfarin的抗凝血效果﹑抑制血液的凝固並使流血的機率及流血時的時間增長,因此在拔牙或動手術之前,應該事先通知醫師,以免手術時造成過量的流血。當病患增減此兩種藥物或改變劑量時,應完全遵循醫師指示定期做血液的檢驗。      
Benzbromarone 最值得關注的副作用,就是可能對肝臟的影響,日本曾有『猛暴性肝炎』發生的案例並引起了國內醫界及社會大眾高度關切﹑此猛爆性肝炎主要在開始投藥後六個月內發生,。醫師通常會在病患服藥前以及服藥後的三到六個月內測量病患肝功能,並且測量體內尿酸的含量以適當調整所服用的劑量。患者應該依照醫師的指示,定期到醫院或診所做血液及肝功能的檢驗。
BENZBROMARONE ( Deuron 治風痛錠 )- 全球華人藥物資訊網 http://j.mp/1BKDZXd

一、痛風的診斷  根據美國風濕病協會診斷標準,以下三大項出現一大項(含)以上即可診斷為痛風6:1.關節液:特徵性的尿酸鹽晶體。2.痛風石:含有尿酸鹽晶體。3.以下12小項中包括臨床生化及X光檢查中出現六項以上:(1)一天即可達最嚴重的發炎。(2)發作一次以上。(3)單一關節的關節炎。(4)發作處有紅腫熱痛。(5)第一蹠趾關節腫痛。(6)侵犯單側大腳趾。(7)侵犯單一跗骨。(8)痛風石。(9)高尿酸血症。(10)不對稱性腫脹。(11)X光-皮質下囊腫無糜爛。(12)關節液培養無細菌。
藥學雜誌電子報95期 http://j.mp/1BKEX5O

這不是巴金森氏症也不是阿茲海默氏症--漫談常壓性水腦症

七十四歲的賴女士,是一位退休的國中老師,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多年,在九年前小中風後右側肢體稍微無力,經過復健後,可自己拿柺杖行走。但近三年來,她的走路速度漸漸變慢,腳很難抬高,步伐變小,且經常跌倒,於是改用四腳杖。醫師診斷為血管性巴金森氏症,並給予抗巴金森氏症藥物治療,但是賴女士的症狀並未好轉並且持續惡化。最近兩年來,賴女士大小便偶爾會來不及, 此外,頻尿症狀非常嚴重,白天不到一小時就要跑廁所一次,連晚上都要起來三到四次。最近一年來,家人發現賴女士數字觀念變差,一千或一百常分不清楚,此外,賴女士記憶力也變差,尤其是最近發生的事情容易忘得一乾二淨,醫師給予失智症藥物治療,病情仍未有起色。家屬因此驚覺事態嚴重,將林女士帶到神經內科就診,詢問是否為阿茲海默氏症。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後,確定診斷是常壓性水腦症而非阿茲海默氏症。

常壓性水腦症(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是一種好發於老人的水腦症,是少數可逆或可治療的失智症之一。所謂常壓是指正常腦壓,容易給人錯誤的印象,事實上連續監測腦壓仍然發現比正常人為高。高達一半左右的常壓性水腦症目前確切病因仍不明,稱為原發性常壓性水腦症,若因頭部外傷、蜘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炎而引起者稱為次發性常壓性水腦症

常壓性水腦症的患者由於腦脊髓液積聚、腦室擴大,壓迫腦室周圍組織而產生臨床上常見的三個症狀( clinical triad),通常最常見及最先出現的症狀是步態不穩:走路步距小,呈小碎步,有如腳被地板黏住般,當在起步走第一步時特別困難,以「舉步維艱」來形容十分貼切,常和巴金森氏病的表現混淆;第二個常見症狀為認知或行為功能異常:包含記憶力衰退、思考遲緩、反應遲緩、嗜睡及人格改變等症狀,不一定要達到所謂失智的程度;第三個常見症狀是失禁 : 患者在病程初期時有頻尿、急尿等困擾,晚期會無緣無故尿在褲子裏來不及上廁所,甚至會連大便也失禁。然而這三個症狀在老人並非罕見且老人身體常合併多項疾病,因此增加了診斷的困難度與複雜性。神經內科醫師的在此疾病的角色就是做正確的診斷,術前評估並轉介適合手術的病患。

在常壓性水腦症的治療方面,藥物的療效不佳,目前以外科手術為治療主流。其中最常見一種手術的方式為腦室腹腔引流手術,在腦室植入導管,經由皮下,將頭部的腦脊髓液引流入腹腔,由人體自然吸收,以避免腦脊髓液的循環障礙進一步造成腦部損傷。

賴女士經過神經內科醫師審慎評估後,轉介給神經外科醫師執行腦室腹腔引流手術,術後賴女士的症狀奇蹟式的大幅改善,恢復到自己拿柺杖行走的程度,大小便不再失禁,頻尿症狀也明顯改善,記憶力、計算能力也好轉。但並非所有病患都如林女士一般幸運,若是病程拖太久,腦部已有永久性的傷害,手術效果將跟著大打折扣。

常壓性水腦症以往較被社會大眾所忽略,若您家中長輩有上述類似症狀,請儘快找神經內科醫師就醫,「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這不是巴金森氏症也不是阿茲海默氏症--漫談常壓性水腦症 http://j.mp/1BKA24I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有兩樣要維持社會主義,「教育」跟「醫療」

柯文哲在粉絲團上PO文表示,無論再怎麼資本主義,有兩樣要維持社會主義,「教育」跟「醫療」,因為要為窮人留下一個翻身的機會,他說:「我期盼台北市對弱勢要能有效的提供醫療,讓他們能健康的在這個社會奮鬥。」並說「我認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必須恢復社區醫院的角色,從醫學中心到診所,中間還是要有一個連結。重建整個台北市的醫療體系,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重要工作。
柯P:聯醫恢復社區醫院 供弱勢有效醫療 | 即時新聞 | 20150105 | 蘋果日報 - http://bit.ly/1BtS794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動作和運動治療的重要性

去年12月底落幕的澳洲國際少年運動會,大同高中國中部體操選手林冠儀拿下4金1銀,是體壇最新台灣之光,不過他在發光前,一度腰部劇痛,甚至連蹲下都有困難,後來緊急就醫,經過台大醫院施以競技物理治療,把不適減到最低,才得以在國際賽上勇奪佳績。
台大今召開記者會,並邀林冠儀、林媽媽等人到場,林冠儀說,他在去年8月底進行移地訓練時,發現在跳馬項目中、跳躍落地時,後腰部會產生劇烈疼痛,進行吊環項目、身體倒懸時,腰際也有強烈痛感,他不得不使用護腰支撐,才能持續練習,後雖接受中醫治療,但沒有改善,賽前1個多月到台大治療,問題才解決。
協助林冠儀復健、治療的台大物理治療師楊宛青說,林首次來時,連蹲下都辦不到,但日常的步行等動作,則沒有任何不適,經詳細檢測,發現林的腰部其實沒有受傷,主因是下肢的柔軟度不足、核心肌群的肌力不夠所致,為此特別加強按摩、熱敷來放鬆肌肉,並加強肌力、柔軟度訓練,結果經4次治療後,林已可順利蹲下,進行多種體操動作也無異常,終得以順利參賽。
林媽媽則說,當時冠儀的腰一直不舒服,後來去中醫診所,治療2個月,還是會痛,結果是中醫師勸她,帶冠儀去大型西醫院詳細檢查,問題較快解決,她聽勸帶冠儀到台大治療,才能在澳洲拿下好成績。
林冠儀的教練鄭焜杰說,林今年14歲,練習體操已有9年,從林小學1年級起,他便一直是林的教練;這次拿下全能、跳馬、吊環、團體等4金,及地板1銀,創下台灣在國際少年運動會史上最佳成績,雖然限於年齡,無法參加2017台北世大運,但預料未來將是台灣挑戰2018亞運、2020奧運的主力。(邱俊吉/台北報導)
​【更新】體操選手腰劇痛 治療後勇奪4金 | 即時新聞 | 20150102 | 蘋果日報 http://j.mp/1yin3tc
---------------------------------------------------------------------
現代人不少為酸痛所苦,想要徹底治療,少不了要從姿勢和動作中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