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值得思考的問題

好書推薦 - 牙齒決定健康:久病不癒?請先檢查牙齒
牙齒決定健康:久病不癒?請先檢查牙齒
作者:村津和正
出版社:世茂
商品條碼:9789577769480
ISBN:9789577769480

本書作者為日本齒科博士,他將累積15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合併超過5'800個臨床實例,一舉提出的轟動全日本的齒臟理論。2007年日文版出版發行時,引發日本媒體爭相報導,日本知名的經營顧問與心理諮商專家船井幸雄實証推薦!

● 牙周病可能引起頭痛?
● 牙齒咬合不正導致全身性蕁麻疹?
● 齒列矯正使病患罹患憂鬱症?
● 假牙咬合不正會加速老化?

日本齒科博士多年臨床經驗證實,許多不明原因的疾病皆由牙齒所引起。任意拔除牙齒、粗糙的假牙與齒列矯正、不當的補牙材料、牙齒咬合不正等,都可能為身體帶來極大的影響。如果你正為原因不明的疼痛而傷透腦筋,建議您不妨檢視一下牙齒的狀況。

神童想的跟凡人不一樣

MSN 台灣 新聞 - 中國第一神童 寧鉑遁入空門
也希望這兩個小朋友,可以把聰明才智,用在對的地方!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天才,不過、天才的壓力、恐怕不是每個人 都能承受。在中國大陸,有位第一神童,寧鉑,他14歲上大學,19歲當上最年輕講師,現在傳出他要出家了。
寧鉑:「我是在特殊環境下存在,而我當時走過的那個環境、處在的環境現在已不存在,現在談論已經沒有意義。」

講話速度超快,語氣堅定,他就是有中國第一神童稱號的寧鉑。七月接受訪問時,透露為神童稱號承受的龐大壓力。寧鉑從小記憶力驚人,二歲半能背三十多首毛澤東的詩。六歲看完中醫概論,能替人開藥。八歲下圍棋,熟讀水滸傳,擅古詩詞,天文地理百科知識,幾乎難不倒他。
13歲和中國副總理方毅下圍棋,兩盤全勝,留下這張歷史畫面。同年政府破格讓他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就讀。種種天才事蹟,七零年代在中國大陸,刮起一股寧鉑現象,走到那都造成轟動。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歲成為中國最年輕講師。但神童光環背後壓力對寧鉑來說,實在太沈重。
寧鉑:「並不是神童害了我,但我感到很難受的一點就是,有些人在沒有我這些人生體驗的時候,當我在作為一個特定的人、特定的環境底下時候的這些經驗,無限制的推廣出去,那麼這樣的作法是什麼,我們等於把我們的孩子出賣出去。」
雖然說不是講自己,但內心的不滿,已經表露無遺。任教後,他不再碰觸科學,反而學習哲學宗教,這位昔日傳奇的中國第一神童,2003年放下一切,皈依佛門,日前留下被拍到這張剃髮身著袈裟畫面,這他決定做自己。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太極真的是一項寶貝

星期六遇到一位80多歲的太極拳老師,身體非常的強健,而且一鬆沉氣便在身上運轉起來。站穩馬步,幾個人也不一定推得動。
太極除了動作外,氣的運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保健。
可惜古人留下的口訣,很少提及解剖的方式,而微細的感受,不靜下來是很難體會的。
其實太極的動作,是很合乎生物力學的,即便不能領悟到氣的運作,好好體會動作的轉換,對酸痛也會有很大的助益的。
今天門診有一位走路腰痛的病人,改採太極的方式移步,酸痛就不出現了(因為腰的受力減輕),與其把太極神秘化與置之高閣,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多感受一下自己的動作。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教改擴大城鄉差距? 學者盼加強扶弱教育

教改擴大城鄉差距? 學者盼加強扶弱教育-Yahoo!奇摩新聞
教改擴大城鄉差距? 學者盼加強扶弱教育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12/21 19:03"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1日電)教育改革推動愈成功,城鄉差距卻愈來愈大?學者今天表示,教改後的課程設計強調主動學習,卻使家長資源少、社經地位低的學童愈來愈弱勢,建議政府應加強「扶弱」教育。
人本教育基金會今天與花蓮縣卓楓國小、港口國小簽署合作備忘錄,由人本基金會提供3年「數學想想」教材並協助培育師資,深耕部落,盼原住民學童能從玩數學、想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近來台灣學生參加國際性的數理測驗或奧林匹亞科學競賽,都獲得不錯成績,不過,部落學生卻很少有課本以外的教材以激發學習興趣,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系教授林世華說,「強勢的更強勢,弱勢的更弱勢」,是教改後可見的弊端。
林世華指出,教改的課程改革講究學生學習的主動與創意,對於家長社經地位高、資源不虞匱乏的學生來說,是對的方向,也已逐漸看到成果,但城鄉落差卻不縮反增,除了與教改課程有關外,資深、優良師資往城市集中也是問題。
林世華表示,人本基金會已注意到偏鄉、部落小校的學習落差問題,但民間力量畢竟有限,建議政府扛起加強「扶弱」責任,將有限資源用在對的地方,尤其在思考如何讓優秀師資留在偏鄉、部落小校的作法上要多用心。
人本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大學數學系副教授史英則說,「平平都是人,憑什麼你行,他不行?」偏鄉小校的學生與城市的學生沒什麼不同,不同的是獲得資源的差異,他相信「只要你會教,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盼社會各界協助偏鄉、部落小校學生,讓他們成為台灣教育的希望。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正念去觀察身體

修習正念的二十個練習 1—10 - Wenken的網 誌 - udn部落格
練習    對身體的姿勢了了分明

複次,諸比丘,彼于走路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走路”。彼于站立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站立”。彼于坐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坐着”。彼于躺卧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躺卧”。無論身體處于何種姿勢,彼于其身體之姿勢,心中都了了分明。

練習    對身體的動作了了分明
  複次,諸比丘,比丘于進退之際,對其進退,施以圓滿的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前瞻後顧、彎腰站起之際,對其所做之事,亦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穿衣持缽之際,對其所做之事,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飲食嚼嘗之際,對所有這一切,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大小便利之際,對所做之事,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行、住、坐、卧、睡、醒、語、默之際,對所有這一切,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

練習    觀察身體的各個部位

  複次,諸比丘,彼應觀想自身,自足底而上,自頭髮而下,此身為皮囊所包裹,種種不淨充滿,而作是言:「我此身中,有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臟、大腸、腸膜、肺、胃、屎、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涕、唾、滑液」

練習    靜

入息,我使身體的活動平息下來。出息,我使身體的活動平息下來。

  我們為什麼要以正念去觀察身體的不同部位呢?首先,是為了與我們的身體保持聯繫。我們常常有這個印象,即我們已經與自己的身體保持了全方位的聯繫,但是,我們常常是錯誤的。在我們和我們的身體之間,有一條很大的鴻溝,我們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說,依然是個陌生者。有時候,我們恨自己的身體。甚至有些人視他們的身體為牢獄和受處罰的場所。回歸自身就是熟悉我們的身體,並與它建立和睦的關係。我們知道,如果我們的身體不舒服,我們就會不快樂,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身體保持安祥和甯靜。這樣做,我們就能夠回歸我們的身體,並與它和睦相處
  為了瞭解你身體的不同部位,你可以試著去感受它們。你應該以一種親切、關心的方式去感受每一個部位。幾十年來,你的眼睛、腳和心臟,都盡心盡力、忠誠可靠地為你工作,但是你從來沒有真正地注意過它們,或者向它們表達過你的感激之情。與你的身體建立起一種密切的關係是必要的。
  正念地觀察身體的不同部位的第二個原因是,每一個部位都可能成為我們達到解脫和覺悟之門。起初,你隻能辨認出身體各個部位的存在,但是以後,你會逐漸地看清它們的真實本性。你頭上的每一根頭髮和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著整個宇宙。觀察頭髮的互即互入性,能夠幫助你看清宇宙的本質。
  練習觀察身體的每一部位,從頭髮開始,然後下到腳底的皮膚。有時候,你可以隻深入地觀察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比如你的眼睛、心臟或腳趾。在從頭到腳的觀察過程中,會有一些念頭在你心中升起。比如說,當你觀察心臟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我的朋友約翰心臟不太好。我必須盡快去看看他是否安好。」你可以把這些念頭記錄下來,然後繼續觀察身體的剩餘部分。等觀察完之後,你可以再回到你記錄下來的那些念頭上來。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人真的需要單純一些

經典的網路相片故事-吹笛人與黑天鵝 - FUN-Learning2.0 - udn城市
人真的需要單純一些…
人若賺得全世界,贏得了所有,
卻失去了最初的夢、
失去了最愛的人、失去了愛你的人,和美好時光,
尤其是失去了自我,一切都難以再重來…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書摘

金石堂網路書店 - 神奇的深呼吸自療法
正確呼吸,活化生命(台灣沖道瑜伽會理事長 江麗光)

堅守三密(統一身、心、調和息)是沖道瑜伽修練的原則。四心一行(懺悔、謙卑、奉獻、感恩、愛行)是永遠不變的基本精神。

二十三年前,第一次邀請龍村老師來台灣,進行為期一週的教學訓練,當時我才驚覺瑜伽的內容是如此廣泛與豐富,為我帶來前所未有的學習經驗。隔年,由台灣沖道瑜伽創會會長白老師帶領三十幾位會員到日本三島本會做更深的認知體驗,那種訓練及生活方式,到現在還讓我念念不忘。

人本來皆具有無限的智慧和自癒力,但我們被外在的傳導和無數次的渲染,使人放棄原本的能力,而去接受不可知的,或是有益無害,甚至有害無益的資訊。

瑜伽是修行、思想、行為的導正,在團體的生活當中,是沒有階級,也不分性別的,要以平等心與平常心去接受老師的教誨。瑜伽不是可怕的技術,更不是特技表演,而是本能的由氣來帶動全身的器官,使之活化、舒暢;而且在動靜之間認識自己,展現優雅,這是瑜伽修練者應有的特質。

命養之於氣(息);氣通之於體(身);行展現在智(心);心地柔軟無有不成之事。這是諸事皆適用的口訣。看看龍村老師的著作,我們要邁向健康之路,首先是呼吸,但是試問哪一位不會呼吸?重要的在於息長與短之別。身挺直、肩鬆、心靜息自然長。息長自然緩和,體內細胞帶氧量就充足,緊接著穢物、雜菌容易排出體外,病毒不易滋生。但是健康的人並非只在意身體的壯碩或窈窕,心智的成熟更為重要。古言:三業之興以智為導,智則是心的導向,沒有明師,沒有善知識,容易走錯誤。

沖導師告誡學員一人一宗,就是要聽從明師,更要明白自己的身心變化。呼吸、飲食、運動是相互關連,不可或缺。龍村老師承襲沖導師,在本書中對瑜伽三密鉅細靡遺作最深入、最完整的剖析,是一本值得大家珍藏、研讀的好書。

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沒有非你莫屬的事 隨順因緣能屈能伸

DDM Chan Blog:禪修者跟一般人有何不同? - yam天空部落
一、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同樣一樁事,在平常人認為是非常的重要,
對禪修者來講,重要是重要,卻不是絕對的重要,
就是該完成的事,需要完成它;
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這叫作「重要」;
但「不是絕對的重要」,這又是什麼意思?
就是該做的事,是從你的觀點、角度看,
那是一種責任、良心,
但如果因緣不許可你做,也就沒有什麼不得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非做不可的事,也沒有非你不可的事,
這就是「雖是重要,但不是絕對的重要」。

為什麼沒有絕對重要的事?因為「因緣」不可思議;
成功和失敗,都不是僅僅靠你一個人的主觀條件所能決定的,
只要客觀的條件或因素改變,你主觀的條件就會受到影響。

有句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意要種花,花不開。這是什麼原因呢?
或許因為那土壤不適合種花,或許那個季節不適合種花…
而「無心插柳柳成蔭」是為什麼呢?
這也不是因為你把這棵柳樹種活了,
而是那裡的環境恰好適合柳樹生長,
那時的氣候就剛好適合柳樹存活。

因此,做任何事都要盡心、盡力,
但成敗得失,不是全憑個人條件所能決定的。
若環境或時間因素不能配合,
又堅持非完成這件事不可,必是死路一條。
即使你累死、氣死、送死,還是完成不了,
又為什麼一定要做呢?

二、沒有非你莫屬的事
因為「因緣」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需要環境及時間的配合,
所以沒有非你莫屬,非你不可的事;也沒有非要做不可的事,
也就是說在什麼情況下,允許你做,你就努力去促成其事,
但完成不了時,也不必太難過,或者太在乎。

我們農禪寺的照壁上,有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金剛經》中的八個字。
「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
沒有一定非要完成,非我不可的事,這就是沒有執著心。
牢牢抱住一件事、一樣東西,
或抓住一個人,一定是痛苦不堪的;
但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抓,
什麼人都不需要,又會變成孤立無援。

所以「而生其心」,
就是要處處留心,時時留心,努力促成其事。
這裡說的「心」是智慧心,是盡心盡力的心,
是知己知彼的心,是認識環境、認識自己的心。
也就是對主觀的自我條件,及客觀的環境條件,
都能用智慧去衡量,這叫作「而生其心」。

三、隨順因緣能屈能伸
一個已經在學習佛法,修行禪的方法和運用禪的觀念的人,
是要努力向前,不是退縮的。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大丈夫,能屈能伸」、
還有能卑、能尊……等等。
不讓一時間的成敗、得失,而使自己放縱發狂,或灰心喪志,
這就要有禪的修持才行。


四、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我們出家人有不能夠摸觸女人的比丘戒,一碰就是犯戒。
禪宗有一樁有名的故事:有師兄弟兩位出家人,
他們在行腳尋師訪道的路途中,有一天,走到一條大河邊,
眼看要下雨了,河水越漲越高,這時有位年輕的婦女要過河,
但是下雨,河水又高,天色也晚了,過不去;
師弟看了這個女人,覺得她好可憐,
直念:「阿彌陀佛!這女人好可憐,過不去,不知該怎辦?」
仍自顧自地把褲管一捲,東西往頭上一頂,就過河去了;
但是他的師兄則毫不考慮地把那女人一背,也過了那條河。
過河後,就把那女人放下來,那女人感謝一番後便也走了。

之後,師兄弟兩人繼續行腳,只見那位師弟老在那兒叨唸:
「阿彌陀佛啊!師兄啊!你這是犯戒的啊!阿彌陀佛啊!
你要下地獄啦!出家人,怎麼可以碰女人呢!」
他一邊走,一邊唸,師兄卻不講話。
到了晚上,他們找了一間破廟睡覺,
這位師兄一躺下就呼呼大睡;
而那位師弟卻在那裡,翻來覆去睡不著。

第二天早上,師弟就問師兄:
「師兄啊!你昨天晚上睡得這麼好,你怎麼還睡得著啊?」
師兄問:「為什麼睡不著?」師弟說:「我一夜睡不著呢!」
師兄問:「為什麼?」
師弟說:「我為你難過啊!你昨天碰了女人犯了戒,
你要下地獄了,我為你難過,不知道怎麼來替你懺悔。」
那位師兄說:
「唉!師弟!昨天我把那女人背過河後,就已經放下了,
你怎麼到現在還把那女人抱得緊緊的?」

●以上告訴我們:
一個禪者的生活態度、人生觀,是灑脫自在,當機立斷,
隨時放下,隨時提起;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沒有什麼成功、失敗,也沒有什麼不得了、了不得的事情,
應該做的就努力做,做不來的就不做;能成就的就盡力完成,
成不了的就放下,這才是灑脫自在,真正自由、自在的人。

我們要以這種態度來生活,
這是非常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是自在的,不是痛苦的
之所以會痛苦、煩惱,是因為我們的心提不起,也放不下;
或是提起了,卻放不下;或者根本不知道有什麼好提起。
像這樣常常優柔寡斷、思前顧後、患得患失的人,就很痛苦,
真正能把事情做好的機會也不多。

摘自:聖嚴法師《動靜皆自在》

竹科裁員活不下去 跑去販毒

竹科裁員活不下去 跑去販毒-Yahoo!奇摩新聞
竹科裁員活不下去 跑去販毒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2/08 07:50" 記者張念慈/新竹市報導

在竹科工作的周姓男子,七月遭裁員,之後雖當粗工,一個月卻僅能上四天工,他供稱,十月實在生活不下去,為照顧老母開始販毒,昨天被捕後聲淚俱下說:「如果不是失業快活不下去,我也不會去賣毒品!」
廿四歲的周姓男子長相清秀,沒有前科,面對警訊相當配合,但也不時詢問警方「我被帶到警察局來,就算有前科了嗎?」「這樣會被關嗎?」「這是很嚴重的罪嗎?」
警方告知「販賣三級毒品,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他頓時愣住,接著情緒崩潰懊悔痛哭:「要關那麼久?我的人生不就毀了?我媽媽怎麼辦?求求你,不要告訴我媽媽好嗎?」

--------------------
不景氣,竹科紛紛裁員,外部的派遣員工成為第一波對象,他被裁員後,人力派遣公司告知「現在竹科每家公司都在裁員,短期內很難有工作」他等了三個月都沒工作,只好到工地當粗工,「沒想到,一堆跟我一樣的人在搶,我每月只能排到三到四天工!」
周男紅著眼眶說「媽媽每次都電話裡問我,工作好嗎?我根本不敢跟她說我被裁員了!更不可能回老家求助!」
==========================
看了這個新聞,很感概。政府應該好好正視失業的問題。
基本的生存問題不能妥善解決,國家豈能平安?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運動

自由電子報 - 銀髮族養生 運動最好
銀髮族養生 運動最好

文/黃永錚

隨著生育率下降,人口成長速度緩慢,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全體人口7%,正式成為老化國家。當醫藥及科技越來越發達,除平均壽命增加外,現代人更要活得健康有品質,養生觀念也就越受重視。目前養生食物及藥品琳琅滿目,但更有效且省錢方法,就是適當的運動
老年活動能力比年輕人下降許多,罹患慢性疾病比例卻大幅增加,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活動度降低,更會惡化這些慢性疾病。除了定時規律的藥物治療外,定時規律運動也不可免

◎年齡增加,許多器官會開始老化,生理功能開始變差,較明顯有下列幾項:

●心肺功能變差:心輸出量下降,血管硬化,肺活量變差。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

●神經系統退化:易出現老人失智症,記憶力與判斷能力下降。

●肌肉骨骼系統變化: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比例增加,肌力耐力下降。

◎運動有什麼好處?

●增強心肺功能,增加最大攝氧量,改善周邊組織對氧氣的利用能力,並降低血壓。

●增強肌耐力、柔軟度。

●改善平衡感,減少跌倒發生機率。

●延緩骨質疏鬆,減少骨折好發率。

●消耗脂肪,減輕體重。

◎要怎麼運動才有助身體健康?

首先要讓運動成為興趣,如果強迫的話很難持之以恆。有娛樂性競賽性運動較佳,如社交舞、太極拳、元極舞等。

另外,高爾夫、桌球也是不錯的球類運動。慢跑、爬山等運動對關節負荷較大,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較不適宜。

一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運動前,應進行5至10分鐘暖身運動,如體操、拉筋運動。過程中,為避免受傷及心肺功能不適應,場地不能太硬或太滑;太熱或太冷也不適合,會導致熱衰竭、心絞痛、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低衝擊量及長時間運動為主,每次約20至50分鐘。當時間拉長所消耗的能量為脂肪,也就是進行有氧運動,對於心肺功能訓練有較佳效果,亦可減輕體重,消耗過多的脂肪。

運動後,應有5分鐘的緩和運動,切勿馬上停下來休息,可進行慢走或拉筋運動,讓心跳速率緩慢恢復正常,也可避免肌肉痠痛發生。

天氣越冷,暖身及緩和運動時間也要越久。運動不宜過度劇烈,當出現頭暈、心悸、呼吸困難、胸悶、冒冷汗時,應立即停止,休息後,如果症狀持續,需馬上就醫

運動不但可以增進人際關係,也可以增進身體與心智的功能,預防慢性疾病發生,同時使逐漸退化的身體功能得以改善。應多鼓勵老年人以運動來鍛鍊身體。

(作者為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
臨床上遇到慢性病患,對運動的重要性不了解,致有些藥物的控制效果不佳,除了藥物之外,適當運動對絕大多數的病,是有很大的助益。

養成每天至少30分運動習慣

聯合新聞網 | 健康醫藥 | 醫藥新聞 | 天冷!心導管手術 嘉義長庚上月劇增
天冷、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嘉義長庚醫院上個月做心導管手術病患,由每月平均70人,增到100人。心臟內科主任鍾昌珉昨天指出,心血管阻塞病人有年輕化趨勢,有名36歲年輕病人,菸癮大,劇烈胸痛求診,診斷為心肌梗塞,經心導管手術,及時救回生命。

冷鋒發威,嘉義長庚醫院急診室、加護病房常一床難求,掛急診病人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多。鍾昌珉說,從上月起,天氣變化大,因心血管阻塞做心導管手術患者,增加2、3成,這些病患大都來自加護病房。

鍾昌珉指出,心血管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尤其有心血管家族病史,又有菸癮民眾,更應特別留意。

鍾昌珉說,有名36歲從事機械工作患者,平均每天抽兩包菸,平時身體沒異狀,有天突然劇烈胸痛求診,經診斷為心肌梗塞,患者父親心血管疾病不到60歲過世,患者有家族病史。

鍾昌珉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包括父母有人因心血管疾病早逝、高血壓、高血脂、抽菸。若兼有其中兩項以上,更應特別注意,保健之道在戒菸,養成每天至少30分運動習慣,讓心跳增加。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凡活著的,盡皆幸福

博客來書籍館>凡活著的盡皆幸福
「法師和我雙掌合十,敬謹地向『月光菩薩』祈禱。不是有句話說:『十五之月,傾聽眾願』嗎?我為法師的健康祈禱,盼望他能像現在這樣,永久引領我們。我們都感受到天地的快速運行。不多時,月亮已然升到山峰之上,以它特有的表情,俯視著眾生的世界。回房之前,我問法師祈禱了些什麼,法師回答:

  『我祈求,凡活著的,盡皆幸福。』」

  「不要跟隨心走,要成為心的主人。」

  「只有完全捨下的人,才能完全地獲得。需要一個,就只拿一個;拿了兩個,就連珍惜之心也會失去。」

  「幸福的秘訣,絕不在於擁有多少需要的東西,而是在於能夠從不需要的東西裡,獲得多少自由。」

  「我們應該畏懼的,不是老去,而是腐朽的生命。「人的目的,不該是豐富地擁有,應該是豐盛地存在……」

===========================
很喜歡這個書名,不是因為它很博愛慈悲,而是它的道理很深、很真實、很容易被忽略。
這時代因為得不到而憂鬱的人很多,最重要的珍惜之心,是該把它找回來。

很真實的醫療現狀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中時部落格- 龍格-主任醫師手扎-全民健保
主任醫師手扎-全民健保
2008-12-04 06:37 |迴響:7|點閱:1044

最近老哥部落格一整個很阿狗,好像要插什麼嘴都不對勁,惟願老哥和眾看倌早日走出陰霾,迎向彩虹。
景氣冷到不行,許多人問我醫療業有沒有受到衝擊,其實醫療業這幾年老早被健保制度打到趴了,壞無可壞了,像現在接近年底了,看門診時打開電腦輸入自己的帳號密碼,就會跳出一個畫面告訴你:「某某某,你的第四季健保總額已達成94.7%...」,什麼意思?就是告訴你:「某某某,12月份,你不能再看門診、收病人、開刀、開藥、排檢查…,最好你一整個月躲起來不要出現,否則後果自負。」
話說從頭,古早時代沒有健保,病人到醫院診所看病,醫師處置開藥,病患付錢走人,醫病的關係是雙向的,這樣的壞處是沒錢的人就生不起病,所以從前沒有健保的時代,洗腎的病人是房子一棟一棟的賣,沒有房子賣的就只能等死,年輕的夫妻若生了一個先天疾病的嬰兒須住在加護病房,多數的父母付不出一天一萬元的加護病房費用,往往只能把小朋友接回家等待上帝寵召,全民健保的實施就是為了要彌補這些缺憾,由政府做莊(健保局),向全民收取建保費,民眾不管生什麼病,到醫院只要繳掛號費和部份負擔,其餘的部份就由健保局和醫院去結帳,所以理論上健保局只是一個轉手的角色,把從民眾那邊收來的錢轉手交給醫院,如此而已,民眾(被保險人)繳的錢用完了,就只能再向民眾多收保費,健保局理論上不應該有所謂虧損的問題,(各位有聽說過哪一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發生虧損的嗎?)但是一方面因為健保從一開始就沒弄清楚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保險還是社會福利?一方面因為只要講到調高保費,就會有一大票政治人物跳出來起乩,然而新的藥物不斷推陳出新,新的檢查儀器日新月異,健保局又喜歡拍著胸脯當大哥,這個也幾付,那個也幾付,不出幾年健保就開始虧損,當然這個虧損絕不會絲毫影響健保局員工每年四個月的年終獎金,窮變則通,他們就想出了一個方法,叫Global budget,就是總額預算,我的餅每年就這麼大,你們醫院去分,分完就沒有了,怕被罵,總額預算這個制度還披了一層冠冕的外衣叫「卓越計畫」,就是訂了一大堆指標,像說平均人日藥費有沒有高於同儕、剖腹產比率有沒有過高等等,逼著醫界去努力改善醫療品質,杜絕浪費提高效率,這原來也不全是壞事,但是一隻鵝無論多肥,鵝毛總有被拔光的時候,醫界在醫德的大帽子底下,就像啞巴死了兒子,槌心肝又哭不出聲音,外界也不應該期待醫院要賠錢經營,否則病床儀器壞了要怎麼換新?員工要怎麼養家活口?
再回到總額預算,每年全國的健保預算就那麼多,叫大總額,再依照醫院往年的業務量和聽不聽話,分配給每一家醫院一個固定的額度,叫小總額,醫院每一季的總額固定以後,健保局每一季給醫院的錢就固定了,打個比喻,健保給你這家醫院的額度是一季3000萬,如果醫院的業務量是3500萬,那對不起,健保局還是給你3000萬,500萬醫院就自行吸收,也就是虧損,如果你生意不好,只做了2700萬,健保局當然就給你2700萬,而且這會是你這家醫院明年總額的”參考值”,所以,每一家醫院既不敢做多,更不敢做少,只能盡量做到”剛剛好”。
醫院把總額分配給院內內、外、婦、兒等各科一個小小總額由各科主任控管,各科主任再把這個小小總額分配給手下的主治醫師每人一個小小小總額,每一季做為結算單位,醫院的資訊系統也很厲害,醫生只要打開電腦,就可以看到自己這一季分配到的額度有多少,已經執行了多少,執行率是多少,執行率如果超過100%,那你就是害醫院賠錢的凶手,有的醫院更狠,把醫院的虧損部分從醫生的薪水扣回來,你自己看著辦!所以,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的下半月,如果你有到醫院,你應該會發現醫院牆壁上貼了一堆告示牌,某某醫師休假,某某醫師出國開會…
醫療做到這個份上,已經完全看不到人味了,只剩下精心的算計了,真的,醫師也不願意這樣,還可以慶幸的是,醫療畢竟是以人為對象的服務,在第一線與病患的互動中,總是還能感受到人性中那份信賴和互助的感動。

該上班了,下回再聊。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張忠謀:大學生要打破的三大競爭力迷思!

張忠謀:大學生要打破的三大競爭力迷思!-Yahoo!奇摩新聞
去年,張忠謀在交通大學新生入學演講時,不斷強調這一代大學生,畢業後會面臨的世界。「我可以保證,這個世界會跟你父親、二十幾年以前,讀大學之後所面臨的世界完全不同。」

當競爭較以往快速、競爭也較以往全面時(跨國間人才、企業、國家間的競爭),張忠謀提醒大學生要打破三個迷思,才能清楚掌握未來的潮流。

迷思一,認為頂尖大學畢業就是鐵飯碗的保證。二十五年前,台大、交大畢業可能有很高的成功機率,但現在就不一定了,完全要靠以後的努力。

迷思二,以為「自己的競爭舞台只在台灣」。和我們競爭的對手是全世界的人。

迷思三,以為「不必創新也會成功」。過去,即使你模仿、重複以往的模式,如果效率高,還是能維持相當的成功。但現在必須要創新,才會有不平凡的成功。七十七歲的張忠謀有著豐厚的人生歷練、收納了全球視野;這一代年輕人如果能站在這位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以下是這次專訪內容:)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年輕人真的要把自己的競爭力增強。不只是要加強自己在台灣的競爭力,也要提升在世界的競爭力。

我去年曾分享過「大學生要培養的十一項能力」,分別是:養成終身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志願、用功學習、學習時要徹底了解、學會獨立思考、學創新、學中文、學英文、學習世界、學辯論與講演、做誠與信的人。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海雲和上講禪觀

PChome Online 商店街 - 大華嚴寺─空庭書苑 - NEW!〔新碟快遞〕華嚴禪法系列─禪觀 【內有海雲和上講禪觀片段影音DEMO】
你坐的姿勢能不能單盤雙盤都無所謂
但是,能感受法身的存在是第一要務
關鍵就在這裡!
假如你在這裡不能起信心的話
那麼你的修學就毫無意義
因為當你懂得這個感受以後,開始參禪
就會看到心活動的軌跡,那就是細了!
=======================
很有道理的話,感受心、感受法身,才是禪坐的要務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消費券八百億 負債由受薪者來還

消費券八百億 負債由受薪者來還-消費券政策- Yahoo!奇摩新聞全民話頭條
政府拍板定案,國民每人發放3600元消費券,促進消費拉抬景氣,但增加的負債820億元,將轉嫁到全體納稅人身上。不公平的稅制讓富人避、逃稅負與承擔國家巨額債務,消費券不過是提前消費的窮人互助券,全民都成了卡債族,這怎會是德政?
台灣稅制不公平的主因緣由於富人繳稅太少,薪資所得者負擔了綜所稅的75%,富人過度且重複免稅,造成政府嚴重稅收不足。每年財政赤字以2000~3000億元累積,致使國家債務沉重,如今又大方發放消費券,將加速國家破產,債留子孫的苦難提早到來。
依據2004年財政部公佈,排名前四十名的巨富,有八人連一毛錢都不用繳稅,而十七人只繳了1%的稅,比受薪者所繳稅率的6%或13%還低。今年,張忠謀先生深感憂慮的道出:前三十名的巨富,平均繳稅不到10%,他認為有錢人應該多繳稅。
在台灣,錢滾錢輕鬆賺個千百萬甚至上億元,都不用繳稅,而辛勤的受薪者卻一毛錢也逃不掉。富人財富的累積大多來自炒股票、土地和海外所得,這些暴利竟然『依法免稅』,這是租稅的最大不公平。此外,有錢人藉由政治獻金買通政治人物,以『發展經濟』、『吸引投資』為名,繼獎勵投資條例之後,再訂定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享受了長達五十年減免稅優惠,光去年一年的稅損就高達1428億元。工業先進國家早就不以減稅來鼓勵投資,大多採行融資或補貼,免於浮濫;中國的免稅優惠,五年到期絕不再延,杜絕長期依賴政府的減稅鴨片。
而今,形同政商俱樂部的賦改會不圖改善租稅不公,卻迅速地通過遺產稅率從50%降為10%,富人生前既不繳稅,死後也幾乎豁免,這是哪門子公民的太上特權?!日前,工商團體更要求擴大減稅,營所稅將從25%調降為17%,綜所稅率40%調降至30%,並要求廢除富人稅的『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上述再減稅方案,可減輕富人稅負至少2300億元;而為消減民怨,決策單位故意略施小惠,擬提高薪資、教育、扶養等扣除額,各項減稅加總不過區區150億元。
升斗小民在即將發放消費券與減稅大利多的欣喜之餘,請睜大眼睛看清楚,當局如何遂其為富人大降稅的卑劣伎倆。
台灣長期因為富人不繳稅,肇致國民平均稅負率(稅收÷國內生產毛額 GDP)僅13.7%,不及韓國的21%、中國20%、日本19%、香港17%、新加坡15%,更遠落後於歐盟國家的28%~45%,國庫嚴重困窘債台高築。四大基金政策性護盤,虧損連連,勞保年金、國民年金又相繼實施,殊不知錢從何來?
我國負債總額超過GDP(12兆元),是嚴重負債國家,國際信評已對我提出警告並予降級。國家財政持續惡化,不難成為冰島第二。屆時,所有年金破產,勞工、軍公教退休金泡湯,你我晚年都將不保,年輕人繳的稅只能還債,無法改善生活增進福祉。
為了確保國家不破產,人人晚年圖得溫飽,我們必須對抗金權政體,全民團結上街頭,阻擋圖利財團巨富的減稅方案,更不要因消費券的小惠而被蒙蔽。或許,學習英國人民來一場大規模的抗稅運動,才能建立『公平稅制』、健全國家財政。忿怒的受薪者,拿出行動,站出來怒吼吧!
=================================
對於經濟方面,我是一竅不通,看到這篇文章,還真讓人擔心。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日子難過 日本老人犯罪率倍增

活不下去啦,日本老人犯罪率暴增 @ 3/4債務世界(淪陷的經濟):依現代經濟運作的原理,有80%的人終將陷入債務危機 :: 痞客邦 PIXNET ::

日子難過 日本老人犯罪率倍增
2008-11-16 中國時報 [尹德瀚/綜合報導]

 迫於政府減少社會福利支出和健保費高漲,越來越多日本老年人走上行竊一途,根據日本法務省十四日發布的報告,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的犯罪率五年來增加一倍,達到四萬八千六百零五人,其中行竊是日本老年犯罪中最普遍的犯行,包括竊取商店財物和扒竊。
 這份報告指出,日本整體犯罪率在二○○二年達到高峰後連續五年下降,但老年犯罪卻逐年增加,六十歲以上老年犯罪從一九七八年占整體犯罪的三.一%,一路增加到二○○七年的一八.九%,其中竊取商店財物占八○%。
 日本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山田正弘說,越來越多老人因為欠缺財產或子女依靠,只好去商店竊取財物,只要貧富差距持續上升,老人犯罪率就不會降低。
 這個現象已經引起日本媒體的高度注意,一些老人在超市或便利商店偷食物的畫面被某些電視台拍攝下來。今年八月間一個事件更是震驚社會,據報導,一名七十九歲婦女離開收容所後,為想要讓警察照顧,竟在東京火車站持刀殺傷兩名女子。
 法務省報告說,「老年犯罪是我們社會未來必須承擔的一個嚴重問題,五年內嬰兒潮也將陸續邁入老年,在一個快速高齡化的社會,我們必須對防止老年犯罪進行根本檢討」。根據日本「全國人口與社會福利研究所」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日本人口約五分之一,到二○五○年將達四○%。同時,政府為平衡預算,從○六年起開始削減福利支出,預定分五年減少二千二百億日圓(約合廿三億美元)。
================================

日本的老年福利制度是較台灣周詳的,如果連日本都出現這樣的問題,台灣政府真的要好好注意。

太極拳園地

太極拳園地

這個網站有很多值得參考的資料。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單車夯運動傷害增 小心從頭到腳騎出病

單車夯運動傷害增 小心從頭到腳騎出病-Yahoo!奇摩新聞
單車夯運動傷害增 小心從頭到腳騎出病
中廣 更新日期:2008/11/18 19:05

單車運動正夯,單車族姿勢不正確,小心騎車騎出病!臨床發現,腳踏車運動風行以來,臨床陸續收治有肩頸與膝蓋下被酸痛、手腳麻木等患者,甚至有鐵馬族,騎車騎出腕隧道症候群,嚴重甚至造成尺神經病變、肌腱和足底筋膜發炎症狀,醫師呼籲,騎車時包括車架尺寸與姿勢高度等都要注意,才能成為健康的單車達人。(徐韻翔報導)

騎單車成當下最「夯」的全民運動,但臨床上卻也發現單車運動傷害者有逐漸增多趨勢近來門診便陸續見到有肩頸痠、手腕麻木、膝蓋痛或下背痛的單車族病號,並且以年輕人居多,此外,腕隧道症候群,尺神經病變以及阿基里斯肌腱炎和足底筋膜炎等病症也不少。

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仕福舉出,最近收治一位30歲個案,加入單車族行列幾個月時間,因為腳踏車坐墊位置不正確,調的過低,結果膝蓋受傷。『個案他很喜歡騎山路,他每次騎山路騎大概10分鐘左右,就開始造成膝蓋的疼痛,痛到沒辦法再騎就只好折返,下來休息不然就要考慮回家了,檢查起來他是膝蓋軟骨疼痛症候群,因為膝蓋的壓力太大,造成軟骨跟關節之間的壓力過大,導致發炎產生,經過藥物以及復健治療,他後來就有改善。』

醫師呼籲,騎腳踏車前一定要先做好從頭到腳的拉筋暖身運動,此外,腳踏車的尺寸和騎乘技巧,坐墊的調整都很重要,避免高人騎小車、拉傷腿後肌,或是坐墊太小,大腿磨破皮問題,此外,腳採踏板時,不可呈現外八字或內八字,以免足部發炎。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日本銀髮村賣樹葉 賣出奇蹟

udn全球觀察 - 封面故事 - 銀髮族衝衝衝 - 日本銀髮村賣樹葉 賣出奇蹟

【李福忠】

一片葉子能賣多少錢?在日本四國德島縣勝浦郡上勝町,一個有著風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村落,這是日本典型的高齡化地區,但卻能以不起眼的葉子,創造出一年近32億日圓的產值,在全球社會逐漸走向高齡化,上勝町發展地區特色的成功案例,不僅受全日本,更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人口只有2,068人的上勝町,總面積約109.68平方公里,其中85.6%為山林,48.34%為高齡人口,因人口老化加上外流嚴重成為日本逐漸沒落的過疏地區,須依賴政府的社會資源援助。

49歲的橫石知二28年前由日本農業協會派至上勝町擔任農業指導員,當時他不斷的思考,如何給老人們找工作,並深刻體認農業不能只有種植,農業也必須行銷,有市場才能生存。

在偶然的機會下發覺日本料理店在每道料理都擺有許多裝飾的葉子,引發他採葉子來販售的構想。初期並不被看好,老人家配合意願也低,但橫石不斷想辦法讓當地老人家看到自己葉子的價值,並善用人與人間的競爭來激勵,恢復老人們的鬥志。

從1986年年銷售量僅116萬日圓開始,到1989年的2,160萬,1994年年銷售金額破億,1999年正式成立Irodori株式會社,2004年總累計銷售額已超過20億元。目前有190人參加,平均年齡70歲,共有320種商品,單單葉子每年銷售額就達2.6億,連同周邊整體一年可創造近32億元的產值。橫石表示,當時只是一個小點子,從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大的熱潮。

事實上,上勝町彩事業的成功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地方。橫石表示,經由各行業的專家來協助架構,才完成整個軟硬體的系統。該町是全日本唯一老人都會使用電腦的地區,特別研發有大型滑球易於老人使用的電腦,並架設光纖網路,使用無線電波傳真及網路讓每個老人都能看到當日及隔日的葉子需求量,由老人家自己認購出貨量,且能在電腦上得知自己及他人累積的收入。藉由彼此的競爭,去控管品質及督促產量的提升。

橫石認為整個事業的成功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與老人們建立起信賴的情感。當地的老人也戲稱橫石是把葉子變成錢的狐狸精,讓他們又愛又敬。善用人、物及環境成為有效資源及優勢,利用優勢也創造優勢,上勝町的成功讓過去無所事事的老人重拾活力、樂在工作,也讓當地的老人之家全部關門大吉。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黑帶的真正含意是什麼?

武術黑帶 - 變成人類後並沒有甚麼神仙棒! - Yahoo!奇摩部落格
有位年輕人向一位美籍的日本師父學師拜藝,想要求得武術中很難獲得的黑帶資格。他經過了幾年堅韌不懈的鍛鍊,終於在武藝上達到一個顛峰的境界。

「在授與你黑帶的榮譽以前,你必須通過另外一項的測驗。」師父態度嚴肅的告訴年輕人。

「來吧!我已經準備好了。」年輕人回答著,並且準備好接招的架式,原來他以為要和師父來一場比劃。

「你必須回答我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黑帶的真正含意是什麼?"」

「真正用意?那是代表我學習過程的終點,」年輕人回答說「代表我這段期間,所有辛勤苦練最實質的肯定!」

師父沈思良久,遲遲不語。很明顯的,他並不滿意這樣的回答。

師父終究開了口說:「你還未具備黑帶的資格,必須再留下來學習一年!」

當年輕人在師父門下繼續學習一年武藝後,師父同樣又問起相同的問題:「黑帶的真正含意是什麼?」

「在我們武術界中,黑帶代表著一種卓越的榮譽,與特殊的成就。」年輕人回答說。

同樣的,師父又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思慮,仍然不滿意這樣的回答,他對年輕人說:「你依舊沒有資格得到黑帶,必須再留下來學習一年!」

又過了一年以後的某天,年輕人屈膝跪拜在師父的面前,聆聽著師父的問題:「黑帶的真正含意是什麼?」

這次年輕人回答說:「黑帶代表的並非是結束,而是個開端;是對武術永不停歇的旅程,唯有不斷的付出,才能追求更加高深的層次。

「是的,」師父點頭說:「你現在已經具備資格能夠得到黑帶,並且可以去開展你的職志!」

或許您並非正在期待著獲得如同黑帶般的殊榮,而是站在相當嚴峻重要的抉擇當頭。也許您現在必須面臨一個生活的改變,甚至可能是痛苦的改變。或者您現在正努力辛苦的追求著某種事物~

想要順利取得學位、面臨一個新的工作挑戰、追求一個事業的提昇、或面對即將要退休。

有智慧的人會把這樣的改變視為一個新的起點,面臨改變並不必感覺畏懼。我們並不必要找尋一個永久的避風港,因為一個完整而且快樂的人生,是永不停滯的變化與挑戰。

您是否確定目前所面臨的改變,並非是結束或是逃避,而是人生旅程中新的起點呢?如果是的話,我想您已經準備好要開始「長風破浪、勇往直前」了!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下一代的健康不能再被忽略

旅人一轉身 就是一輩子:為什麼要一起運動才算"健康"!~談僵化的教育部命令 - yam天空部落
這個決定還超級粗糙的
我真的不知道全部的小朋友在同一時間做同一種運動,這樣真的會比較"健康"嗎?
簡單的一紙公文下來
縣市政府怕被說施政不力,所以趕緊再下公文給各校,而且還威脅說要考評記點啥的
各級學校為了應付教育處 (很遺憾,似乎只有國小會被釘,國中似乎都不鳥教育處(局))
所以只好也跟著制定鳥政策
管它學生愛不愛,管它學生平常的運動根本比做這個鳥健康操好上一百倍
反正大家通通給我集合做運動
整齊劃一的123 321 1234567 我們是一點都不快樂的好兒童
這種數大就是美的官僚想法,就這樣領導我們的教學
這些蛋頭官員只想看到一個漂亮的數據
看啊~我們的陣容多堅強,我們的小朋友通通一起做運動了耶!
媒體還敢說我們教育部沒有推行運動嗎!
至於背後真正成效好不好,小朋友做的開心嗎?哼~誰關心啊!
<(‵^′)>
 
現今教育一直說要培養獨立思考的個體
也一直希望我們能教出尊重他人的下一代
然而我們的教育單位官員的做法卻常常和這個理念背道而馳
老是要大家"一起"做東,"一起"做西
動不動就拿"考評"來給各校施壓,整個想法根本還停留在古老的威權時期
他們根本不尊重小朋友的選擇運動項目的權力,不尊重個體的喜好,通通規定要在一樣的時間做一樣的活動
====================================
每次看到這類報導,都很有感觸。
這時代快速的變遷,但是台灣社會、教育等等,都進步地太慢了。
面臨全球化的時代,台灣準備好了嗎?或多是流於政治的口水戰?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不抱怨的世界-人生顧問142

商品: 不抱怨的世界

「沒有抱怨的世界是本有魅力、有樂趣、又好讀的書,書中提醒我們: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設性永久改變,就是自我的改變。」──《新靈魂觀》作者 蓋瑞‧祖卡夫

體驗不抱怨的歷程,其實和我完成超馬之路是一樣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你會省思很多事情,很難用言語表達這種體驗,除非你們與我一同去感受。 ── 超馬悍將 林義傑

把家裡打掃乾淨,不但自己住得賞心悅目;客人來了,更是覺得愉悅自在。不抱怨的好習慣,不僅淨化自己的心靈,也溫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紫色手環的神秘力量,創造了美好的幸福世界。 ──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 邱德才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裡抱怨給自己聽。本書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
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像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 名作家 張德芬

戴爾‧卡內基先生的30條溝通人際關係原則中,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樂的人,沒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令人嚮往。 ──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 黑幼龍

我曾因早期建築業風氣的影響,應酬過多,導致五臟六腑幾乎皆有毛病。這樣的病痛經驗,使我除了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也再次體認到人的再生能力是很強的,是否發生作用,全賴人的「意志力和決心」,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功,意志力和決心之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它是成敗的重要關鍵。同樣的,要去除「不抱怨」的習慣,能用環保又最省錢、有效的戴手環運動來提醒,大家應該用意志力和決心一起響應,共建美好和諧幸福的社會! ──遠雄企業集團董事長 趙藤雄

沒有抱怨,好運上門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整脊要注意的

Complications of spinal manipulation: a comprehens...[J Fam Pract. 1996] - PubMed Result
Complications of spinal manipul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ssendelft WJ, Bouter LM, Knipschild PG.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Extramural Medicine,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BACKGROUND: 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y (SMT) is a frequently applied therapy for back and neck pain.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SMT are presented primarily in case reports. Many patients seen by physicians also seek care from therapists applying manipulative techniques. Therefor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risks of SMT is essential for physicians. METHODS: Relevant case reports, surveys, and review articl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a comprehensive search of online and bibliographical databases. For every case, a record was made of first author, publication year, country, age and sex of the patient, background of the manipulator, preexisting conditions, type of complication, and course of the complication. Based on case reports and surveys, an estimation was made of the risk for the most frequently reported complications: vertebrobasilar accidents (VBAs) and cauda equina syndrome (CES). RESULTS: We derived 295 complications of spinal manipula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 165 VBAs; 61 cases with disc herniation or progression to CES; 13 cerebral complications other than VBAs; and 56 other types of complications.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with VBA was 38 years. Vertebrobasilar accidents occur mainly after a cervical manipulation with a rotatory component. Estimates of VBA range from 1 per 20,000 patients to 1 per 1 million cervical manipulations. The incidence of CES is estimated to be less that 1 per 1 million treatments. CONCLUSIONS: It is difficult to estimate the incidence of SMT complications, as they are probably under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Most non-VBA complications can be prevented by excluding patients with contraindications for SMT. Patients who develop complications such as CES should be treated as soon as possible. VBAs, however, are difficult to prevent and treat. Referral for SMT should not be made to practitioners applying rotatory cervical manipulation. Information about the risk of VBA should be included in an informed consent procedure for cervical manipulation with thrust techniques.

Publication Types:

*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 Review


PMID: 8642364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頸椎手術

醫師:頸椎人工椎間盤 改善傳統手術缺點-Yahoo!奇摩新聞
醫師:頸椎人工椎間盤 改善傳統手術缺點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10/31 13:22
(摘要)

高振興指出,頸椎承受頭頸重量、維持頸部活動,每天各種動作不下五百次,日久容易造成脊椎骨相連的椎間盤退化或磨損,出現常見的頸背部疼痛。

他說,過去三、四十年來普遍使用減壓骨切除或合併骨融合手術,但在國內外的醫學報告中都發現,患者接受傳統手術後,因植骨融合減少了正常頸椎活動關節,造成相鄰節承受力量增加而提早退化或磨損,每年約有百分之三、十年後就約有三成的患者需再次治療。

======================================
關節活動度的下降,或是關節的過度活動,都是復健很重要的一環。
即便開刀後,也要思考這個問題。
若是原因沒有解除,是不是仍有危險性?

I known what I don't know

他的「主觀」和你的「偏見」 - ローズのブログ - Yahoo!奇摩部落格
他的「主觀」和你的「偏見」
分類:吳若權
2007/01/29 13:22

他的「主觀」和你的「偏見」

兩個鐘頭的演講結束,接下來照例是幫聽眾簽名及拍照的時間。
一位女性朋友怯生生地站在一旁,既不要加入簽名的隊伍、也不是等待拍照。我一邊忙著簽名、和聽眾合影,一邊用友善眼光看了她幾次,她還是沒有主動回應。
人群漸漸散去。負責演講會場的管理員將燈火一一熄滅,示意最後逗留在會場的我們幾個人該離開了。我收拾好上課的講義、提起包包,準備要趕往機場搭最後一班飛機。
方才那位女子才突然從樑柱後方現身,「吳老師,我有個私人的問題想請教您。」
由於時間真的很趕,我不得不請她「長話短說」,「對不起,因為我要趕最後一班飛機,可不可以請您將問題的概要,先跟我提一下,並且留下您的聯絡方法,我會後再詳細答覆您。」
「您放心。我的問題很簡單,」她說,「我的主管對我很有偏見,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很簡單。」我鬆了一口氣,「你對他的印象,也很主觀喔。」
她蹙眉以對,好像還沒有被說服,「怎麼說呢?」
「這道理很簡單。如果你自己不是很主觀的話,怎麼能認定他對你有偏見?」我進一步解釋,「覺得對方有偏見的本身,就是一種偏見啊!
「是喔!」她好像有點聽懂了。「可是,我真的覺得他經常誤會我,以為我很愛在上班時間講私人電話、利用公司網路上自己有興趣的網站。」
「你怎麼知道他這麼想?他曾經很正式地對你提出規勸、或者忠告嗎?」
「沒有啊!」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可是,他每次開會時都提醒我們:不要再上班時間講私人電話,沒事的話,最好不要你用公司的網路,上與工作無關的網站。而且,講這些話的時候,都盯著我看。」
「我猜想,那可能只是他的一種說話的習慣吧!也許,開會時,你的表情很和善,或特別聚精會神聽他講話,所以他的眼神也特別關注你啊!」
「是喔!」她點點頭,「可是,他的眼睛怎麼都不看那些常常在上班時間講私人電話、利用公司網路上色情網站的男同事,這會不會是一種重男輕女的性別歧視呢?我想,他天生就以為女性員工比較不賣力吧。」
我發覺她的每一句陳述中,都帶著「可是」這兩個字,試圖用自己很私人的感受,推翻前面我們共同認定的事實,成為我們溝通時的一項障礙。加上計程車已經在會場外面等我了,必須趕緊結束這個話題。
「看起來,今天的時間不夠,我無法繼續和您詳細討論這個題目。我建議您,試著換個觀點去看事情,也許會看到不同面向的事實。譬如說,在會議室裡,您何以見得主管的眼神沒有落在其他同事身上呢?除非您在會議室的天花板,裝置錄影器材,進行實況錄影,就會看到比較寬廣的場面。否則,他的「偏見」,只不過來自你的「主觀」,造成溝通的誤解,對彼此都不公平啊!」
上車前,我苦口婆心地提出建議,想讓她寬心。揮別前,她終於露出微笑。我希望她真的能夠體會我告訴她的話,放下心中的負擔。

‧ 主觀和偏見,是人際溝通的主要障礙之一

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他的「主觀」和你的「偏見」,常常變成一對交情深厚的「損友」。它們最愛談八卦,喜歡顛倒是非、無中生有。
一旦他的「主觀」和你的「偏見」成為「損友」,它們就開始破壞他和你之間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很有原則的事情上挑撥離間,在一些枝枝節節的小事情裡雞蛋裡挑骨頭。直到你們雙方在不知不覺中反目成仇,還不肯輕易罷手。
用什麼方法可以有效隔離他的「主觀」和你的「偏見」,讓它們永遠只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不會結交成為「損友」呢?
「I known what I don't know.〈我知道我哪裡不懂〉」這是HP惠普科技公司第一位女性總裁菲奧莉娜常說的一句名言。她的原意是在提倡「知識管理」對於企業經營的重要性,並鼓勵同仁以謙虛的精神追求知識。
我想要借用這句名言,應用在人際關係的發展上。不要堅持己見、不要固守成見,試著去發現自己的盲點,才能有效去除主觀與偏見。讓雙方站在「客觀」的立場,交換各自不同的「意見」與「異見」。
讓彼此在「知無不盡」中暢所欲言,同時把自己不知道或不懂的部分弄清楚,達到「盡無不知」的地步。這應該是人際溝通的一種崇高境界吧!

學習的成本

George Chen on Blog » Blog Archive » 學習的成本

從五月開始,我在南台灣幾所大學院校演講,內容大致談論辭典在學習英文上的應用。就如寫部落格文章一樣,我從不說我英文有多好,因為我很清楚,只要辭典夠多,勤於使用,誰的英文都可以很好。因此,我把常用的那些辭典介紹給大家,配合投影設備,在大螢幕上實際展示光碟辭典。
演講後,我會再追蹤聽講者的反應,做為後續的改進參考。最近從某外語學院學生的回饋裡得到了「太商業化」的評語,讓我思考良久。
今年七月間,我去金門玩了三天,經過幾個在地名產賣場,導遊帶入,營業大廳周圍幾個像教室的空間,門口掛著「簡報室」。人一進入,大門關起,前面講台上講者開始天花亂墜,鼓起三吋不爛之舌,產品一樣接著一樣,神奇的功效、低廉的價格、稀有的物品,讓人聽了很難拒絕。
兩旁低胸短裙辣妹配合演講進度,來回走道送出試吃試用商品。接下來就是特價組合包裝,大罐加小罐又多幾個小包小罐的贈品,三千五千的叫價響徹那狹小的空間。我很清楚,那就是商業化。這些商品,儘管是金門高梁、一條根,或者鋼刀。反正就是賣東西。
我的演講,現場不帶任何販賣商品。我靠辭典自學英文,覺得很滿意。這經驗提出來與學習者分享。我常比喻,我不賣魚,而是教別人如何釣魚。如今,提到釣竿功能也能沾染到「商業化」氣息,這的確是我始料未及的。辭典承載著豐富的文字知識,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商品沒錯。如果以投資報酬率來看,我還是認為用辭典學英文是最划算的方法。學習者也許被補習班教訓得變聰明了,學習者是應該要很聰明思考自己的學習成本與績效的。用文字敘述一些實際操作的功能是很辛苦的,往往兩三個程序要耗掉幾百個字,還怕文字傳遞的訊息誤差。因此我很珍惜演講的場合,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帶大家看過我的學習工具。十一月四日下午一點,我還要回自己的母校成功大學演講,那是成大「成鷹計畫」的活動之一。一個機械系畢業生,能有機會回母校與學弟妹分享學英文的方法,這是很難得的人生經驗。十一月十二日另外還有一場在文藻翻譯系。仍在安排中的有十二月東吳大學的場次。未來的演講,我將更小心,不要再引起那樣的感覺。
佛與魔共存的世界,價值觀極度混淆。什麼是可長可久的學習之道,就看大家的智慧了

==========================================
很推薦的BLOG

作者的自省能力很強,也是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不斷地自我反省,才能更加往前走。

TMJ surgery

TMJ surgery is like back surgery in the back surgery used to be the number-one approach for severe back problems, but now most back problems can be managed with other treatments-- physical therapy, traction , medication, and exercise. In the same way, 95% of all TMJ problems can be corrected by physical therapy, slpint therapy, exercsies, medications and other, more conservative appraoches.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巴楚仁波切開示

5. 我們必須遵行的法則有三:沉默是金;不偷盜;時刻謹慎。

6. 我們必須保持緘默者有三:我們的學識;別人的錯誤;未來的計畫。

7. 我們不該展露者有三:虛幻無常的熱情;策謀與虛偽;特別的修持

17. 我們不該毀損其名譽有三:受尊敬的人們;生意上的競爭者;受傾慕者。

簡而言之,要點在我們必須無時無刻、真心的觀照我們自己。     

不論是宗教性或非宗教性,這就是教導。    

台灣麻醉品質,向下沈淪?

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對輕微膝蓋疼痛者來說,葡萄糖胺沒有比安慰劑有效;對中、重度膝蓋疼痛者則比安慰劑有效。

維骨力等葡萄糖胺製劑 分食品級與藥品級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五日電)繼「善存」等維他命採取藥品與食品雙軌管理後,中老年愛用的「維骨力」等葡萄糖胺關節保養膠囊或錠劑,也分為藥品級與食品級,民眾從國外攜回葡萄糖胺,應查明是否為衛生署同意輸入的製劑。資深藥師說,葡萄糖胺似乎只對嚴重關節退化疼痛有緩解效果,對中重度患者,沒那麼神效。
行政院衛生署指出,市售含葡萄糖胺製劑分為葡萄糖胺不含鹽類(Glucosamine)、鹽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以及硫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等三種成分,文獻資料及毒藥理活性及臨床研究,多數僅針對硫酸鹽葡萄糖胺的療效進行研究,無相關文獻支持鹽酸鹽葡萄糖胺或不含鹽類的葡萄糖胺具有療效。
目前葡萄糖胺製劑分為食品級的葡萄糖胺不含鹽類、鹽酸鹽葡萄糖胺;至於以藥品列管的硫酸鹽葡萄糖胺,適應症訂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且屬於「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民眾於購買前應諮詢醫師、藥師或藥劑生後依指示小心使用。
知名的葡萄糖胺製劑「維骨力」,依成份不同,藥品成份為硫酸鹽葡萄糖胺,擁有衛署藥輸字第010641號的藥政,核適應症為「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之疼痛」,另外也有食品級成份。民眾最愛從美國買回送禮自用的Schiff Move Free品牌葡萄糖胺製劑,成份為葡萄糖胺鹽酸鹽,屬於食品。
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李權芳指出,美國國衛院在2006年二月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研究指出,一千五百四十三位四十歲以上患者分五組使用葡萄糖胺二十四週,結果發現,對輕微膝蓋疼痛者來說,葡萄糖胺沒有比安慰劑有效;對中、重度膝蓋疼痛者則比安慰劑有效。
研究人員強調,因為樣本數太小,在統計上無法確認結論的正確性。李權芳說,此一實驗用的是鹽酸鹽葡萄糖胺而非硫酸鹽葡萄糖胺,因此專家看法分歧,但由未經藥廠贊助,比較公正,至少顯示葡萄糖胺似乎只對嚴重疼痛的病人比較有效,馬里蘭大學風濕免疫學系的Marc Hochberg教授建議先用上十二星期試試看,如果有效,再繼續使用。970506

本則新聞由中央社提供 2008/05/07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生命應該是很簡單的

MSN 台灣 新聞 - 日女星長谷川京子閃電結婚 嫁搖滾樂吉他手
日女星長谷川京子閃電結婚 嫁搖滾樂吉他手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10/24 16:32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二十四日專電)曾在日劇「華麗一族」與天王級偶像木村拓哉飾演夫妻的長谷川京子(三十歲),今天傳出她與雙人組搖滾樂團「色情塗鴉」的吉他手新藤晴一(三十四歲)昨天閃電結婚。倆人交往僅三個月,並非「奉子成婚」。

模特兒出身的長谷川,今年春天與新藤初次相遇,透過友人的介紹之後,於七月正式交往。長谷川所屬的經紀公司表示,倆人是以結婚為前提開始交往的。

昨天下午,新藤獨自前往東京世田谷區公所登記結婚。長谷川昨天休假,在家等待。據悉,未來的新居要等工作告一段落之後才開始找尋。長谷川目前並未懷孕。

長谷川透過所屬經紀公司官網表示,新藤是很樸質的人,接觸新藤之後,覺得自己受到影響,變得很單純,與新藤一起度過的時光,覺得能做原原本本的自己。

她希望倆人能互相支持,對各自的工作帶來好的影響,建立一個互相尊敬、互相扶持、彼此都有成長的家庭。

新藤也透過所屬的經紀公司在官方網站上寫著「長谷川不論是身為女性或藝人,都是非常懂得自己在做什麼的人。對於像我這樣只會彈吉他、不怎麼樣的愛情,她不僅能給予我正面回應,而且讓我想到身為一位表演者應有更高的志向。」

新藤從本月二十七日起就有以樂迷俱樂部成員為主的演唱會,之後還有大型的全國巡迴演唱會。所以選擇昨天去登記結婚。暫不打算舉行婚禮。

據了解,倆人約會時大多是在餐廳共餐。上個月十五日,「色情塗鴉」樂團在淡路島表演時,長谷川曾前往捧場。這個月,新藤開口求婚。上週,兩人到彼此的老家,向雙方的父母親報告婚訊。971024

==========================================
對於日本人講好話、深自內省的習慣,向來非常欣賞。
簡單的表達,不高調,卻很有心。
簡單、珍惜、感謝是很重要~~~~~~


國慶昏倒一大掛

聯合新聞網 | 國內要聞 | 綜合 | 國慶昏倒一大掛 馬嘆青年體力差

國慶日當天晴空萬里,不少參加慶典學生甚至三軍儀樂隊不耐酷暑、昏厥倒地,馬英九總統對此現象憂心忡忡,昨天接見全國傑出教師時感嘆,年輕輩體能「一代不如一代」,提醒強化體能教育。

馬總統昨天接見全國私校十大傑出教師「弘道獎」得獎人時有感而發,他說,國慶日當天不但有學生昏倒,連空軍跟海軍儀隊都有人昏倒,「我就跟國防部講,不可以這樣子,國民營養都比以前好,不該是這樣的現象!」

===================================
國人的健康狀況不佳,從年輕就開始,這是一個值得憂心的現象。
國家應該要思考,是不是公園、人行道、運動環境、學業、工作等等的情況,去作改進,否則國民的健康怎可能無故地強健起來?
全球化的時代,台灣更需要重視下一代的健康問題。
一個現象,就足以顯示一個國家社會的的問題。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別抱怨,再努力一點就好』

『阻礙我們前進的磚牆,不會無緣無故阻擋在我們面前。』
這種磚牆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將我們排除在外,而是要讓我們有機會證明自己多麼
想要一件東西。

『別抱怨,再努力一點就好』
有太多人都經常抱怨自己人生中的各種問題。我向來認為,你如果願意把抱怨的力
氣拿出十分之一在解決問題上,一定不免大吃一驚,發現事情原來沒有你想像的那
麼糟。

『別怕當第一隻企鵝』
你如果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至少得到了經驗。每當我們遇到挫折或障礙,就要
想起這句話,失敗不但是可以接受的,且經常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摘自網頁
http://nychen.pixnet.net/blog/post/22107632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慢性下背痛的治療


慢性下背痛的治療,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rank Chen Rehab.

對於慢性下背痛的病人,運動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便宜且立即可行。
這張圖表也給我們治療者一個很大的省思。

%hAc7QgsS9L%

%%O8DhJRmC%%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打開嘴巴,要注意的動作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The miracle drug that you can give yourself.jpg

運動是一帖很好的治療

辛勤工作者 我們才該崇拜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聯合新聞網 | 意見評論 | 名人堂 | 李家同:那些金錢遊戲者 我們應該鄙視!

辛勤工作者 我們才該崇拜

最重要的問題;我們該崇拜誰?我們應該尊敬那些在田野裡和工地裡流汗工作的農人和工人,在學校裡認真教書的老師,建立工廠和各種企業的企業家,在各企業裡小心翼翼工作的工人、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在研究室內絞盡腦汁的研發人員,在政府服務的公務員,在金融機構真正替企業和人民服務的人員,帶給我們快樂的演藝人員、音樂家和運動員。凡是努力工作者,都應是我們尊敬的對象,因為是他們使我們能過好日子,是他們替我們建造了一個很不錯的國家。

我們應該鄙視那些用我們的錢豪賭的金錢遊戲者,他們最多能替我們打造虛幻而短暫的繁榮,但他們卻會在一夜之間使無數辛勞的人民受到嚴重的打擊。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說不,讓你更快樂

博客來書籍館>說不,讓你更快樂
博客來書籍館>體貼就是最好的溝通
博客來書籍館>多談心少哈啦:先別人一步看到人緣契機

書序文:

你是否常因無法拒絕別人,而接下一堆有的沒的工作?
你是否怕被說不合群,即使不喜歡,還是硬著頭皮跟同事去應酬?
而仔細想想,你做這一切的理由只是「希望被人喜歡」?
請停止這種希望被人喜愛的想法吧!

這只會讓你「好人症候群」上身,壓力越來越大,快樂離你越來越遠!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兼百萬暢銷作家──齋藤茂太,
用其專業和人生經驗,教你檢視自己的生活,如何活得更快樂有活力,
想快樂過生活的你,絕對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學會說「不」,讓你心情呼地變輕鬆了,奇妙地,整個人也會越來越積極哦!

大家都想被人喜歡,沒有人想要當被討厭的人,
可,因為想被人喜歡而壓抑自己當濫好人,是對的嗎?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齋藤茂太說,你為了被人喜歡而做的忍耐,
會在不知不覺中轉變成壓力,反而讓你心情更鬱悶,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學會說「不」,不勉強自己一定要去迎合別人,
自己的人生劇本由自己寫,而不是被別人牽著走,
然後,當你開始「為自己」後你會發現,
活力開始充滿你體內,被人討厭的情況沒有發生,做自己反而更多人喜歡你!
除此之外,齋藤醫生更用他九十多年所經歷的人生智慧告訴你:
向前看比向後看能看到更多風景,轉個想法,人生之路將大大不同!

抱怨,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上

博客來書籍館>不抱怨的世界

抱怨就是在講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
當我們開始抱怨,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上,
我們說的話表明了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一種負面的吸引力法則:
你發出的抱怨和牢騷越多,你所招惹來的抱怨、牢騷和負面能量也會越來越多……

那些覺得抱怨是理所當然的人,哪裡也到不了,只會在同一個不快樂的出發點原地打轉。我們的焦點必須要放在我們希望發生的結果上,而不是我們不要的事情。
  當你的嘴巴停止表達負面的思想,你的心靈就會產生其他更快樂的念頭。你的心靈就像一座意念工廠,隨時都在運作,若是負面的想法缺乏市場,工廠就會重建改組,轉而生產快樂的思想。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心是很細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Karmapa Website:噶瑪巴的生活寫真─中國書畫篇(2008/08)

寂雲法師說,南傳的修行人修「念住」,心是很細的,他當下真的可以感受到法王遍滿的、細緻的慈悲。他也感覺到法王畫畫時「真的很快樂」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 - 電子書籍

佛陀勸告他的弟子們,如果有人對他的教導有新的或不同的理解,要溫柔,並且不生氣。他教導他的真正弟子們要仔細傾聽這人所表達的是什麼,而後將它與佛陀在經內所教導的來比對,看看它是否正確。這兒關鍵的字是「經」而不是「論」或「釋」。這個有關「不生氣」的勸誡,使他的真正弟子們免於內心染污。因為,在生氣的過程中,他們就不能判定這人的批評是否公正

佛陀的教導有時如果不配合經典來質詢、檢查、比較,即使這人有最好的誠意,仍有可能使他偏離了佛陀的教導。

佛陀說:「我不與世間爭論,雖然世間跟我爭論;覺知到整個真理的人,不與世間爭論。」有人問佛陀他的見解,佛陀說他的見解是他不反對世間任一人,不管是人、神或魔。如果這是佛法的立場,那麼,佛法的禪修者們如何會相互衝突?或與世間任一人衝突?獨斷一定會產生衝突與言辭交鋒。禪修與淨心在於教導我們愛心、慈悲與忍耐。如果是如此,獨斷的態度如何能在真理的名下盛行?

物質快樂的世間標準,實際上不能帶來真正的安祥與平安。反而導致更多的痛苦與不滿足

在《葛拉瑪經》中,佛陀明確地說,一個人必須一直檢、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隨任何信仰。所有這些勸誡,其目的是敞開和擴大個人的經驗,如此才不會未經徹底探究就執著於任何特別的教義。

個人說出或做出一些行為使別人微笑,它會打開自己的心而後生起喜悅,這不只是發生在別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會生起。這類練習有助於擴大自己的心胸並且送走緊張。

佛陀教導禪修或精神的提昇,使內心免於壓力。禪修的要點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並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現象而不要有一點緊張

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繼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

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

強烈專注在禪修的對象,由此會在內心產生緊張。當內心有緊張存在,他推知,就仍有執著存在。他也注意到,如果壓抑任何經驗(如貪、瞋)或不讓它們生起,那麼,就仍有對自我的某種執取或執著。

《大般涅槃經》中提到,在佛陀時期有許多在家的男女眾規律地練習,他們證得聖位的人數比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還要多。一般認為要到達這個目的必須先成為比丘或比丘尼,這並不正確。佛陀的勸導是要所有有興趣於正道的人們「走來看」。這是很好的忠告,因為它有助於這些有興趣的人免於判決、批評的心態,而能實實在在地練習,看看這是否真正的正道。









有感

讀下列網頁有感

該替葉金川拍拍手 - 一角落腳處 - udn部落格

衛生署應該向農委會學習 衛生署不慚愧嗎 - 我是顏聖冠 - udn部落格

三聚氰胺鬧得台灣人心不安。

對於眾人之事的管理,不得不注意心理層面。
近期看了日劇: Tomorrow。故事中一再強調團體組織中人心維繫的重要。這個時代太強調成功和速度,表面的光彩往往超過心理的實質。
老實說,連從事醫療行業的我,看新聞也覺得有些無所適從。台灣的新聞報導,很多地方還必須要追根探討。這一點,就得要勤查網路。
自己的想法是:
如果相關政府官員可以安心地讓自己、自己的小孩親人長期去吃上市的產品,那麼這個產品就算"檢驗"合格。至於標準多少,是需要專家學者來認定,只是希望不要黑箱作業或是太多的政治因素啊。




考試沒教的事 第一課:同理心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考試沒教的事╚第一課:同理心 @ 愛寫字 :: PIXNET 痞客邦 ::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
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的世界是他們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少子化之下,孤獨長大,
獨立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工作品種不斷變換、物質欲望高漲;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夢想空間無限延伸。
但他們準備好了嗎?

現代家庭提供孩子優渥的物質環境,學校教他們應付升學競爭,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
是課本沒教、安親班不上,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
聯合報採訪專家學者,為讀者整理出下一世代該具備卻沒有學好的七門功課

- 同理心
- 生活能力
- 表達與應對
- 挫折容忍力
- 感情功課
- 永續學習能力
- 當錢的主人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
   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
『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反正你快死」 黃春明心痛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
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
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
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
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
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
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
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
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
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
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
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
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本文摘錄自《聯合報/校園博覽會/青春生活/考試沒教的事》2008/08/27】http://www2.lssh.tp.edu.tw/~lib/share/udn970827.htm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好醫師 貴在心而非新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yam天空-新聞-好醫師 貴在心而非新-自由時報

文/李世隆
因為工作的緣故,常常需要應周遭的親朋好友要求,幫他們介紹一些不是屬於自己本科的醫師,所以偶爾就會聽到「某醫院那麼小,外觀看起來又舊舊的,醫師會好嗎?」「那家醫院那麼舊了,儀器設備會新嗎?萬一設備不夠呢?」諸如此類的疑問。要回答這些問題,一時之間也真的是一言難盡。
要怎樣找醫院、看醫師,才能找到一個所謂的好醫師呢?這時千萬別將崇拜偶像的心情拿來做為選擇醫院、醫師的依據。在這個講究包裝、文宣、廣告、行銷、形象的年代,事實上,病人很容易就被醫院的外觀所迷惑,但是醫院的外觀與設備的好壞,甚至醫師的醫術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醫院的外觀並不足以構成為好醫院的條件,因為高額投資的建築物,畢竟就只是硬殼的建築物而已,而醫療行為是藉由醫師的醫術來執行的。
常有病人喜歡去那些經常在電視或其他媒體曝光的醫院,如果有這種心理,請記得一點,就是醫院對於有宣傳效果的事物可能會比較認真,但對其他的一般病例,是否會一樣的細心可就不得而知了。
行醫28年的過程,分別在醫學中心、區域教學醫院、地區教學醫院服務過,而這些醫院有大有小,並且因規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醫療專長,各自擁有各自的醫療特色,也見識到不少醫術高超的醫師,即使沒有昂貴的最新醫療器材,這些醫師仍然能夠憑著老到的經驗,表現出比儀器更高明的醫術,而使病人獲得適當的診治。
如果醫師仔細的問診、聽診及徒手檢查病人的身體,多數的疾病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一個平均3至5分鐘的醫療行為,不管是多有經驗的名醫,也不可能在3至5分鐘內完整問完病史、了解病人的問題,更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完醫師應該做的身體檢查。
若經醫師詳細問診、觸診、聽診,還無法診斷出病因時,醫師會向病人說明,讓病人充分了解,此時就會再安排各項所需的儀器檢查,而且醫師也能夠說明到底為了什麼目的,以至於必須使用何種檢查,才是真正的醫療。
一些病人習慣把逛百貨公司、參觀比較的心情,拿來做為看病的模式。事實上,與其找10個、20個以上的醫師,不如找一個能多花心思聽病人說病情,會說明治療的經過,能讓病人了解檢查及治療的方法與目的,能夠適當的轉介給適當醫療的醫師;好好的固定看診,與醫師好好詳談、長期看診,以能全力配合醫師的診斷治療。
在當前大家只看重外表、不注重內在,很多的醫療結果都要求快速達到的時候,病人看病的觀念也跟著愈來愈扭曲。

(作者為高雄市李世隆婦產科暨試管嬰兒中心院長)

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活著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醉生夢死之貓吉拉:活著 - 樂多日誌

搬到台北住時,一開始就注意到這隻小黃狗,獨自坐在走廊上。可能是太老,或者身有殘疾,行動略有不便,走起路來搖搖擺擺。
雖然行動不便,但一聽到幾隻流浪狗在為某事爭吵時,他也會晃過去看看究竟發生什麼事?
寒冷的冬天,微下著毛毛雨,小黃就蜷曲著休息,試圖保留僅存著一點點熱量;我每次都很擔心會不會在某個嚴冬的早上看到他凍僵的身體。
卡謬說:「人必需生存到那想要哭泣的境界。」
小黃是否也會感到痛苦、悲傷、喜悅、無奈...
我想,是的。他的腳可能是被打瘸的,那個時候他一定相當痛苦且悲傷,等到痛苦過去後,他依然是堅強地活著。這麼多的流浪動物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就在小黃消失幾個月後,我在路上又看到他的身影。頸上繫上了項圈,身上的毛髮乾淨略有光澤,實在為他感到高興。

===================================
這是好友部落格的文章,也是最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事。
活著,但是真的活著嗎?生存和生命的感覺正在靠近嗎?太過繁複的頭腦,是否忘了最平實的根本存在。
現代生活的便利性,讓人們忘了彼此之間的關聯,忘了人與人、人與自然天地之間的相依存。
前些日子在百貨公司裏,看到一位約幼稚園年紀大的小孩,和父母因食物而爭吵。不論食物、父母等等,都必須讓我們感恩的。沒有感恩的心,就把自己和外界分離,也不可能會有快樂。
感恩是來自心、不是來自頭腦的思辨。

吉美林巴尊者對於疾病的開示

吉美林巴尊者對於疾病的開示

疾病是清除自己諸惡作的掃帚,
視疾病為自己的上師,向其祈禱……
疾病是上師三寶的恩賜,
疾病是自己的悉地,因此像對本尊那樣尊敬它。
疾病是自己惡業正在消盡的徵相。
不要盯著自己的疾病看,而應看是誰(心)在生病。
不要把疾病放在心上,而應把赤裸明智置於疾病上。
此乃把疾病視作法身顯現的訣竅。


身是沒有生命的,心既是空,
有什麼可以給沒有生命之物帶來痛苦或傷害呢?
觀察疾病從何而來、向哪裡去以及依何而住,
疾病僅僅是自己分別念突然的影像而已。
當那些分別念消失,疾病也會消融……
再也沒有(比疾病)更好的可以燒盡惡業的燃料了。
不要(對疾病)心存悲傷或生起邪見,
應將其視作消減自己惡業的跡象而生歡喜。

我證悟了諸見之顛——大圓滿。
沒有什麼可以修的,所有一切都如見而解脫。
我展開了諸行之王——禪修的旗幟,
如今乞丐我哪怕就是死了也已沒有後悔……
觀想功德源泉之上師,
住我頂上大樂輪,
我修習上師瑜伽之深道。
由於疾病痛苦是清除惡業的掃帚。
意識到疾病是上師的加持,
我把疾病觀為上師並從其得到四灌頂。
最終證悟上師即自己的意,
我(把一切)釋放于本來清淨無有分別的意之自性中。


如果你們知道如何將(痛苦)轉為平等一味的道用,
那所有不幸的環境遭遇都將成為(出生)功德之緣。
因此請忍耐而不要心存顛倒之見。
如果你們依照我所教授的那樣修習。
你們的意將會與我的意融為一體。
你們將會生起超越所有概念的證悟。
並且將安住於法身不二的廣大自性。

練習瑜伽,最重要的就是覺知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JudyYOGA ~樂活瑜伽醫學網站 - Aadil大師二:認識肌肉,筋膜,韌帶及肌腱


若每日的練習都無法在靈性上求得成長,練習將成為一種制約的習性。無意識,無覺知的練習,不僅浪費生命,也傷害身體。

Aadil大師所言,「練習瑜伽,最重要的就是覺知。」

若體位法做得不精確,不明白哪塊肌肉要用力要塊要放鬆,或是根本不懂得收縮的技巧,便會將重心置於最脆弱的韌帶和肌腱,一般來說,韌帶和肌腱在其負重狀態可多延展其4%彈性。但由於其是結締組織纖維的形態,血流供給貧乏,一旦受傷便很難治癒。

喜歡研習高難度的體位法者,心裡容易滋長心性的傲氣,最後瑜伽變成一種表演,一種譁眾取寵的工具,瑜伽是自己的,練習也是自己的,不必也不用太過於刻求自己,他強調,瑜伽真正的精神,基本上和體位法沒有太大的關連。

在這個過度強調自我的年代,人已失去「超我」的可能性,一個內在充滿神性能量的人。

練習瑜伽就是要讓人一步步地認清自我──那個充滿了「唯我獨尊」、「唯我至上」的我。

=============================================
運動若只是停留在肌肉骨骼、心肺的層次,實在很可惜。
不論是太極、氣功、瑜珈等等,都是很深的學問,有傳承的老師和用心學習,一輩子的努力是值得的。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爬行”助感覺統合 寶寶學習、協調能力越佳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爬行”助感覺統合 寶寶學習、協調能力越佳-Yahoo!奇摩新聞

人無論在清醒或睡眠時,身體感官一直都在接收來自體內與環境的刺激,然後將這些刺激傳送到腦部分析處理,最後作出合適的反應,這樣的過程即是所謂的「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換言之,感覺統合是大腦組織整合感覺訊息,以因應環境需求,做出適應性反應的一個過程。這對人類生存非常重要,尤其在遭遇危險時,它會決定我們究竟要起而抵抗,還是逃跑保命;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每件事、執行的每個動作,大腦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這個過程。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魏巧俸職能治療師表示,當胎兒還在媽媽肚子裡,各種感覺器官便逐步發展,從出生到幼稚園階段,則是感覺統合功能發展迅速的時期,而後在國小五、六年級大致成型,終生受用。如果感覺統合發展正常,情緒會比較穩定,學習力與環境洞察力也比較好,較會自我保護,因此,從小打好感覺統合的基礎十分重要。要幫助寶寶的感覺統合發展,媽媽懷孕時可多聽曲調溫和、節奏簡單的胎教音樂,說話宜輕聲細語,保持心情愉悅,避免吵雜環境;生活作息正常,可提供足夠的前庭刺激,因此非必要切勿減少活動量;時常按摩肚皮,使胎兒接收觸覺刺激,如果爸爸一起來,更能增進夫妻情感。

在寶寶出生後,宜餵食母乳,吸吮乳頭會讓寶寶較有安全感,情緒亦較穩定;另外可在寶寶精神好、情緒佳時進行全身按摩,有效刺激觸覺整合,幫助孩子奠定日後肢體動作發展的基礎。魏巧俸提醒,當寶寶開始翻身、抬頭、坐起、爬行、站立時,父母應給予適當時間與空間去活動。尤其「爬行」對寶寶最為重要,因為爬行會牽動全身肌肉,啟發肢體的協調性,促進手部靈活,使日後手部精細動作如握筆寫字、畫畫、剪貼等表現較好,家長只要注意爬行時的安全衛生,不必太過保護,以免限制了孩子發展。

魏巧俸表示,最近遇到一位有幼教背景的媽媽,因為求學時涉獵過感覺統合的資訊,她在懷一雙兒女時,便照著書本作胎教,兒女出生後,還買了治療球、滑板等感覺統合器材,在家訓練。結果,小孩上小學時,並未出現新環境的適應困難,不僅學習快,美勞作品得高分,字跡也十分工整。其實,小孩子都是直接從各種感覺來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周圍環境。我們雖無法透視孩子的大腦,但藉由他們的外在行為,如出現不當行為、異常行為,或是行為發展未依一般正常順序,便可猜想他的大腦可能有組織整合不佳的問題。

因此,家長應多注意孩子各項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發展,如果小孩走路常跌倒、動作笨拙,身上總是受傷不斷,卻不知傷從何來,或對他人觸碰反應過度等,就要懷疑是否為感覺統合失調,及早就醫,千萬別以為這是「大雞晚啼,長大就會好」,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960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Cours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whiplas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BMJ Evidence Updates

Abstract
W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of subjects with acute whiplash injuries. The aim was to describe the course of recovery, pain and disability symptoms and also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gnostic factors on outcome. Studies were selected for inclusion if they enrolled subjects with neck pain within six weeks of a car accident and measured pain and/or disability outcomes. Studies were located via a sensitive search of electronic databases; Medline, Embase, CINAHL, Cochrane database, ACP Journal club, DARE and Psychinfo and through hand-searches of relevant previous reviews.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all studies was assessed using a six item checklist. Sixty-seven articles, describing 38 separate cohorts were included. Recovery rates were extremely variable across studies but homogeneity was improved when only data from studies of more robust methodological quality were considered.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recovery occurs for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subjects in the initial 3 months after the accident but after this time recovery rates level off. Pain and disability symptoms also reduce rapidly in the initial months after the accident but show little improvement after 3 months have elapsed. Data regarding the 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or recovery wer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due to heterogeneity of the techniques used to assess such associations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are reported. There was also wide variation in the measurement of outcome and the use of validated measures would improve interpretability and comparability of future studies.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headache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BMJ Evidence Updates

Abstract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in addition to routine car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adache (> 12 months, two or more headaches/month)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with routine care alone and whether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differ in randomized and non-randomized patient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lus non-randomized cohort, patients with headache were allocated to receive up to 15 acupuncture sessions over 3 months or to a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no acupuncture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Patients who did not consent to randomization received acupuncture treatment immediately. All subjects were allowed usual medical care in addition to study treatment. Number of days with headache, intensity of pai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F-36) were assessed at baseline, and after 3 and 6 months using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s. Of 15 056 headache patients (mean age 44.1 +/- 12.8 years, 77% female), 1613 were randomized to acupuncture and 1569 to control, and 11 874 included in the non-randomized acupuncture group. At 3 months,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headache decreased from 8.4 +/- 7.2 (estimated mean +/-s.e.) to 4.7 +/- 5.6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nd from 8.1 +/- 6.8 to 7.5 +/- 6.3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01). Similarly, intensity of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the acupuncture vs. control group (P < 0.001). Treatment success was maintained through 6 months. The outcome changes in non-randomized patients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randomized patients. Acupuncture plus routine care in patients with headache was associated with marked clinical improvements compared with routine care alone.

================================================
頭痛的病人,除了西醫治療外,加上針炙效果更好。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劉培中師太極拳論

劉培中師尊太極拳論

不管你學的是四十幾式也好,六十幾式也好,八十、九十、一零五、一零八式都好,若無門戶之見。虛心、確實練習,便有所成。如果今天練這、個明天練那個,結果便是一無所有。

虛靈頂勁之頂勁,應將頸部放鬆。不可用力上頂,如將頸部豎直,並向上頂,那是非常危險的。只要將下顎往回收,頭部即自然而然直起。然後叩齒、抵舌,集中精神即可。

一切手、眼、身、法、步,混合成一個,再進而與精神揉合為一体,無意識存在,收發由靈。才能說得上是巧。
、兩肩鬆開,微微往回縮,勁自然就會內開外合。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生病的人,一定要省思的問題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博客來簡體館&gt;圖解黃帝內經養生精華

現代人有過分依賴藥品的問題。一定要明白,藥不可能解決人的全部問題,得病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我們靈魂和肉體的雙向選擇,解除病癥同樣需要我們從心靈上有所感悟

中國醫學最可貴之處就是︰它涉及全方位的拯救,宇宙的大天對應著身體的小天,天地之神不可見,人體里的五臟神明卻是真實不虛的,所以佛道兩家都宣稱“即身成佛”,當下覺悟才是生命的真諦。
體的虛弱是積勞成疾,身體的健壯是積精累氣。所以,我們把自己的身體全部交代給醫生是一種人性的軟弱,是對自已不負責任的態度。每個生命里都蘊涵著自愈的能力,這種能力源于我們心靈的自信、樂觀和覺悟,老天給了我們那麼多,給了我們身體、父母、家庭、兒女,還給了我們糧食、書籍和友情,我們怎能輕易地放棄自己。

習性、人的起心動念等使人相遠,使人遭遇不同疾病的折磨。所以,人不必一不舒服就向外求藥,要先想想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不對的地方,能夠改變習性,才是健康的關鍵。


=============================================
學習與看到的愈多,就愈發覺醫學不僅僅是目前所知道的。
這一些話,自己很有感觸,給在生病中的人參考。
心靈上有所領悟,對病情是有幫助的。

靈性是人的真正主人

靈性是人的真正主人,他目證著人的一切肉體和心靈活動,他超越了一切的情感、
執著和對待。他不因肉體的生滅和心靈的變化而改變,他是永恆的—亙古長存。他
不因種族、膚色及宗教信仰而有所不同。他具有根本的智慧,人們日日用之而不知
其存在。人生的目的、靈修的目的即在於認識他,讓他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並更
進一步地服務社會。本會弘法的目的,即在於開發潛藏在每一個人內在的靈性潛能
並從事全面性的服務。

世間著魔處處有,例如賺錢、戀愛、遊戲等,甚至讀書都可能著魔。著魔之意是指
錯誤的目標,非分的妄想,甚至不理智的投入等。

真理絕不因宗教而產生差異

至於煉氣、氣功、治病、神通等,都只是過程而非目的。廣義的靈修靜坐則指的是
透過社會服務,來提昇全體人類及宇宙社會的最高福祉

在瑜珈的練習中,呼吸所吸進來的不只是氧氣,還包括「Prana生命能」,呼吸的
作用不只是身、心的層次,更遍及能量與靈性的層面。

摘自網址
http://www.sdm.org.tw/newwebmed4.htm
http://www.wretch.cc/blog/judyyoga/13815113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動作欣賞_霹靂女警花紀淑如

北京奧運跆拳國手踢得精彩,曾在兩千年雪梨奧運拿下銅牌的霹靂女警花紀淑如

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產生連結_最深層,生命源頭

摘自:
似水如雲 阿斯坦加串連瑜珈

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骨質疏鬆症與復健運動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new8905-209
高雄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 洪禎雯

對於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除了常常被提及的飲食及藥物的處理外,適當的復健計劃也是重要的一環。一個適當的復健計劃必須是量身訂做,而非一份套餐用在任何人身上,其內容的設計主要取決於三方面: 1.骨質流失的程度。 2.身體嬴弱的程度。 3.容易跌倒的機率大小。 一般而言,骨質疏鬆是年紀大的人才會面臨的問題,但預防骨質疏鬆則要從年輕做起。適度的運動有益肌肉與骨骼健康,可增進肌張力與彈力,且可增強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血流量,使骨骼外形變粗增大,也可使骨密度增高,這些效果特別是在年輕人身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到。

對年輕人而言,適當的運動可以儲存骨本,延緩日後骨質疏鬆的產生,但是並非所有的運動都可以有此好處。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以減少骨質的吸收進而增加骨的形成,而無氧運動則無此效果,而非荷重性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對骨質增加也沒有幫助。一般建議的運動包括:跑步、球類運動、田徑運動、划船等等。年輕人可從事較劇烈的運動,但不宜過量:如女性運動員運動量太大,易使月經停止,可能同時發生內分泌異常,反而使骨質流失,骨密度下降。而運動量不適當增高,也可能造成疲乏性骨折。以上這些是年輕人在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的。

對於年紀較長的人,特別是屬於骨質疏鬆高危險群者,在設定其復健計劃時要特別小心,需先做骨質密度的測定,並詢問有關骨質疏鬆的病史做為參考。大抵上可以將他們分成三組:

第一組:為骨質密度較參考值小於一個標準差者。給予的復健訓練計劃可以包括: 1.伸展運動:主要做胸肌的伸展運動,可以配合深呼吸的動作,另外對身體其他軟組織有較緊現象的部份,可以徒手牽拉的方式做伸展。 2.肌力訓練:骨骼質量與肌肉增厚度成正比,與肌力大小亦呈正相關,且有部位的特異性。跌倒時,較厚的肌肉也具較好的緩衝作用,使骨骼受力較小較不會發生骨折,故可針對某部位做加強訓練。一般常做背肌、腹肌、上肢、下肢的個別肌力訓練。原則上,均從較簡單、較低的運動強度做起,依據每個人的狀況逐漸增強,給予不同的程度阻抗,以達加強肌力的訓練目的。通常一開始需有專家的指導為宜。 3.平衡及移位訓練:沒有外來支撐的雙腳站立平衡訓練,可在眼睛張開及閉眼等不同情況下做訓練,還可做單腳站立訓練。移位訓練重點在跌倒的預防。 4.教導正確的搬、提重物技巧:例如要拿的東西要儘量靠近身體,使用下肢非背部的力,避免脊椎彎曲等等。工作或家裡環境的設計,儘量符合人體工學,減少不必要的用力。 5.姿勢矯正訓練,利用一些運動做自我姿勢的矯正。

第二組:若骨質密度測量結果為低於參考值1.25個標準差之間,或有一處因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則其復健計劃與第一組會有一些差異,主要是在強度上要特別小心。舉例來說,一樣是做背肌伸展的肌力訓練,一開始需從坐在椅子上做此運動,若情況允許方可進展至在俯臥的姿勢下做,若為第一組的病人則不需強調此過程的進展。在上肢肌力訓練方面,第一組病人可用上肢將身體撐起,這個動作在本組即不適宜。同時在執行這些訓練項目,最好均有專業復健人員在旁督導。此外,在平衡、移位訓練方面,則需考量是否應給予適當的助行器,以協助步態訓練。在提物訓練方面,對於拿起超過5公斤的東西,要非常小心,宜儘量避免。這組病人可能會因骨折,特別是脊椎骨折,而有疼痛情形發生,除了一般的藥物治療,復健治療還可提供冷、熱、電療等物理治療儀器,來緩解其症狀,而給予適當的背架或束腹對有壓迫性骨折的患者,也可達到減輕症狀的效果。

第三組:當骨骼密度低於參考值2.5個標準差以上,或有兩個以上因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在復健計劃的執行時就更需小心謹慎。剛開始要由復健專業人員做示範,若要逐漸給予阻力時,其進展需緩慢且阻力不宜太大,例如在提物上就絕對禁止提起超過5公斤的東西。在移位訓練上除了行走訓練(可能需要助行器的幫助)外,還需評量其在床上、椅子上、或浴缸裡的移位情況,而其背架的選擇可能會需要有較多支撐力的背架(body jaket)。病人脊椎若有較多節的骨折,其疼痛情況會更嚴重,除了前面所提到物理治療項目外,甚至會需要做脊椎小平面關節或肋骨神經的阻斷注射。骨質疏鬆的防治是全方位的,包括飲食、藥物、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適當的復健訓練計劃。這是一輩子的事,要從年輕做起,隨時開始都不嫌遲,只是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階段該做或可以做的事,特別是復健計劃的擬定上,更是需量身訂做,尤其是當已有骨質疏鬆產生時,若不當的運動及訓練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不可不小心謹慎。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菲爾普斯


菲爾普斯,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rank Chen Rehab.

注意兩手之展開感

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菲爾普斯 2


菲爾普斯 2,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rank Chen Rehab.

手臂的旋轉
上頸椎的動作

只要發揮想像力,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NOWnews【重點新聞】京奧/倫敦奧運是菲爾普斯最後一站?
拿下生涯14金,菲爾普斯必須開始習慣他的名人生活以及不斷累積的財富,但菲爾普斯並不太在意,他表示,「人有無限潛能,我在過去4年學到的就是,只要發揮想像力,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我唯一想要的只是開心,而那是最重要的。我不需要什麼事都很完美,我只想開開心心的走完我的職業生涯。」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長期痠痛治不好 恐是憂鬱症

醫定要注意/長期痠痛治不好 恐是憂鬱症-Yahoo!奇摩新聞
您會不會常常有頭痛、肌肉酸痛的症狀,長時間下來都無法根治呢?如果有這種情形的民眾要當心了!您可能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根據調查,憂鬱症的患者中,有七成的病患都會出現頭痛、身體酸疼,但以往常常被認為是一般疾病,反而延誤了憂鬱症的治療時間。

頭痛!頭痛!頭常常疼痛嗎?根據調查,長期有頭痛的毛病,其實是罹患憂鬱症的高危險群。不只頭痛,還包括腰部痛、肌肉酸痛莫名的慢性疼痛,而且台灣有將近7成憂鬱症患者會併發身體疼痛。

精神科醫師李信謙說,疼痛及憂鬱有因果關係,特別憂鬱者缺乏「正腎上腺素」致全身疼痛

慢性疼痛往往讓人疏忽,錯失發現憂鬱症的黃金時間,但究竟是真酸痛還是真憂鬱,如果已經是憂鬱症的患者,從心情上來區分身體疼痛會造成他們情緒低落,甚至厭世有自殺念頭,在心裡層面也會一直覺得自己的酸痛的毛病比醫師說的還要嚴重,這些都屬於疼痛型的憂鬱症患者。

如果長期陷入心情鬱悶而且身體疼痛,又找不出原因,吃藥也吃不好,精神科醫師李信謙建議,或許要從精神科方面下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賴思豪、林奕勳)

Chronic neck pain--- stretch & strength?

BMJ Evidence Updat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12-month home-based combined strength training and stretching programme against stretching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eck pain. DESIGN: A randomized follow-up study. PARTICIPANTS: One hundred and one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 were randomized in two groups. INTERVENTION: The strength training and stretching group was supported by 10 group training sessions and the stretching group was instructed to perform stretching exercises only as instructed in one group session. MAIN OUTCOME MEASUREMENTS: Neck pain, disability, neck muscle strength and mobility of cervical spine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mprovement in neck pain and disability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training groups. Mean (SD) pain decreased from 64 (17) mm by 3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44 to 30) mm in the strength training and stretching group, and from 60 (17) mm by 32 (39 to 25) mm in the stretching group. The improvements in disability were significant in both groups (P<0.001), while the changes in neck strength and mobility were minor. Training adherence decreased over time from the targeted three sessions a week, ending up at 1.1 (0.7) times a week for strength training and stretching group and 1.4 (0.8) times a week for stretching group.
CONCLUSION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ck pain and disability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home-based training regimens. Combined strength training and stretching or stretching only were probably as effective in achieving a long-term improvement although the training adherence was rather low most of the time.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Motor cortex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pai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BMJ Evidence Updat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o quantify the efficacy of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METHODS: MEDLINE and other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as data sources. Reference lists and conference abstracts were examined for further relevant articles. We included studies that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of motor cortex on chronic pain using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Eleven studies using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and 22 studies using 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met our inclusion criter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eighted responder rate was 72.6% (95% CI, 67.7-77.4) for the invasive stimulation studies and 45.3% (95% CI, 39.2-51.4) for the noninvasive stimulation studies. This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For the noninvasive stimulation studies, the random effects model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responders in the activ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s compared with sham stimulation group (risk ratio of 2.64) (95% CI, 1.63-4.30).
CONCLUSIONS: This meta-analysis shows that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brain stimulation of motor cortex--invasive and noninvasive--can exer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 We discuss potential reasons that 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showed a larger effect in this meta-analysis. Our findings encourage continuation of research in this area and highlight the need for well-designed clinical trials to define the role of brain stimulation in pain management.

Exercise for fibromyalgia: a systematic review

BMJ Evidence Updates
Exercise for fibromyalgia: a systematic review

Abstract
OBJECTIVE: Fibromyalgia (FM) is a syndrome expressed by chronic widespread pain often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hysical function. Exercise is a common recommendation in management of FM.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global well-being, selected signs and symptoms,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FM. METHODS: We searched Medline, Embase, CINAHL, SportDiscus, PubMed, PEDro, and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for Controlled Trials to July 2005 and included randomized trials evaluating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muscle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Methodological qualit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van Tulder and Jadad instruments. Training protocols were evaluated using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guidelines. Clinical heterogeneity limited metaanalysis to 6 aerobic and 2 strength studies. RESULTS: There were 2276 subjects across the 34 studies; 1264 subjects were assigned to exercise interventions. Metaanalysis of 6 studies provided moderate-quality evidence that aerobic-only exercise training at ACSM-recommended intensity levels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global well-being (SMD 0.49, 95% CI 0.23-0.75) and physical function (SMD 0.66, 95% CI 0.41-0.92) and possibly on pain (SMD 0.65, 95% CI -0.09 to 1.39) and tender points (SMD 0.23, 95% CI -0.18 to 0.65).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remain underevaluated; however, strength training may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FM symptoms.
CONCLUSION: Aerobic-only training has beneficial effects on physical function and some FM symptoms. Strength-only training may improve FM symptoms, but requires further study. Large, high-quality studies of exercise-only interventions that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exercise prescription and adherence are needed.

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腸病毒的恐慌與應對(謝炎堯)

壹蘋果網絡 | 政治 專欄 | 腸病毒的恐慌與應對(謝炎堯) | 2008-06-18
腸病毒的恐慌與應對(謝炎堯)
2008年06月18日蘋果日報

目前全台灣籠罩在一片腸病毒 (Enterovirus) 的恐慌氣氛中,民眾、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員對腸病毒感染症均有誤解,反應過度。腸病毒一族在20世紀初期,於小兒麻痺病人,首先培養出三個品種,到20世紀中葉,累積總共又發現61個品種,命名為克沙奇病毒(Coxackievirus)。以後又陸續發現30個品種,其中於1969年自美國加州一位腦炎病童培養出來的新型病毒,是第71個被發現的腸病毒,就是現在造成恐慌的腸病毒71型。

腸病毒71型於1975年和1978年兩度在東歐大流行,1997至2000年間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大流行。1998年估計台灣至少有13萬人得病,78人死亡,病毒可能由旅客自馬來西亞帶進台灣;之前在1980年和1986年已有兩次小規模的流行。

政府無知藥廠獲利
在北美洲、巴西、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有較小規模的流行。今年五月,日本金澤大學附屬醫院報告一位37歲的母親,於2006年11月繼三位子女感染腸病毒71型後,發生腸病毒71型腦炎,全家都康復。
腸病毒71型在過去40年中,於全球各地流行,不是台灣特有的地方性疾病。許多病人感染腸病毒71型沒有出現症狀,絕大部分的病人會在4至6日內自然康復,只有少數病人會併發腦膜炎和急性肺水腫。世界各國沒有像台灣這樣慌張,是有人別有居心,放話操作。
2005年阿扁總統聽信專家的簡報,以為2006年1至3月間,H5N1禽流感可能入侵台灣,530萬人感染,1萬4000人死亡,因此,編列四年新台幣300億元預算,購買不能治療禽流感肺炎的克流感,和建設夢幻疫苗廠。醫療生技相關產業,因為政府的無知無能而獲利豐碩,如今又要利用腸病毒71型的流行,再度發財。
國家衛生研究院宣稱三年前已完成抗腸病毒藥物的動物驗,但是藥廠認為無利可圖,沒人有意願接手後續的開發研究,此說不能成立,因為腸病毒71型流行全世界,如果能研發成功,可以暢銷全球,絕對有利可圖。真相是藥廠的專家不相信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研究人員不用雞隻或鳥類作為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對象,對不會感染禽流感的其他動物施打疫苗,宣稱研發出禽流感疫苗。

評鑑合格前勿撥款
劉兆玄院長和林芳郁署長都不了解藥物和疫苗研發的世界規範,輕易相信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說詞,要投入鉅款研發藥物和疫苗,讓納稅人憤怒。政府應該立即聘請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的專家來台進行實地稽查和評鑑,在尚未查證屬實,評鑑合格以前,切勿撥款資助研究治療藥物和預防用疫苗,以免浪費公帑,混淆視聽,損害國民權益。

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
====================
謝副院長是個很令人敬重的醫界長者,每次看到他針砭時弊,就令人對台灣的一些現象憂心。

How to Angery:

How to Angery:

亞理斯多 德:
Anyone can become angery- that is easy. But to be anery with right persion, right degree, right time, right purpose, right way is not easy

問完原因再ANGERY,很重要

誠如精神醫師庫布勒羅斯所說的︰「憤怒和責備 可以來自四面八方,並隨時隨意投射到環境去。」不要認為這些憤怒是真的對著你︰只要想 想這些都是由于臨終者的恐懼和悲傷,你就不會做出可能傷害你們關系的舉動。

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

聯合號事件心得:先進國之所以先進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funP 快看- 聯合號事件心得:先進國之所以先進

從中,我們看出先進國家的處理方式,絕對不是義和團式的烏合之眾,或是耍狠比對撞,看誰先跳車。

從電視新聞看出,0616護衛抗議船的ROC海巡署對日本巡視船,廣播的是「中文」。而日本巡視船,則以「中文」廣播,併同「繁體中文」的LED字幕雙管齊下。ROC海巡船艦的船長,是廣播給電視機前觀眾朋友聽的、看的嗎?

完全沒有「實效」的手法!

OC的海巡署呢?漁會呢?做了何種教育與措施,避免再發生?這才是重要。或者,只是許多人聚集在一起,不著邊際的大小聲?然後,事情一再發生,人民一再受苦。

台灣方面雖吵著要賠償,卻尚未送出求償文件。日本的訴訟,如何幫助?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答應的「無息貸款」,是哪一家銀行要承辦?是只有第一年無息、全數無息,還是20年無息倒底?

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你的命值多少錢? 一台刀值多少錢?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眼鏡小醫の腳丫故事館:你的命值多少錢? 一台刀值多少錢? - yam天空部落
眼鏡小醫 2008.06.11發表於[眼鏡小醫的腳ㄚ故事館]

在大學上課的時候,為了教導學生醫療成本的概念,我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覺得你的命值多少錢?」

一口價和無價之間

許多人會隨口回答:台幣幾佰塊到幾仟萬元間的任一數字。
如果,我提醒他們這筆錢要請他們的爸媽出,而且可能會因此影響到家裏經濟時,這個數字可能會變小。
如果,我都不告訴他們這筆錢要自己或自己的家庭自行負擔的時候,這時所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無價!」

盡一切力量拯救寶貴人命,幾乎就是現代的普世價值;但是如果因此要付出太多錢,以致排擠到別的事務時,我們還願意嗎?

當健保當局要求民眾多付一點點錢時,沒有人去討論現在健保財務的合理性,而是媒體馬上用「健保雙漲」來污名化、民意代表馬上儘量打壓,認為這才是為民眾省錢,在此氛圍下,似乎所有的醫療提供者都是唯利是圖的混蛋。

但其實這些支持健保費永遠都不要漲的民眾,沒有想到的是:沒有一家公司或機構在規定永遠不能擴張業務的狀態下,會有效率的經營。講難聽一點就是,在所有的醫護及醫療相關工作人員永遠都不能加薪的情況下,你還要鞭策他們有所謂「醫者父母心」、「南丁格爾精神」嗎?

這是一個相對地價值,當民眾都不尊重醫療工作人員了,這些醫療工作人員怎麼會尊重民眾的生命呢?

那些民代們、大官們、社經地位高的人可以靠人際關係,靠走後門,靠資訊優勢,甚至於靠高額私人醫療保險,來彌補健保制度所帶來的低劣醫療品質,但關鍵是,那沒錢沒權的市井小民呢,怎麼辦?

先問你自己願意付多少錢在自己的健康上吧!

台灣全民健保的給付標準從十幾年前勞保時代遺留到現代,裏面的手術項目及給付標準幾乎沒什麼變化。在這個醫學日新月異的時代,不僅許多已經不算新的治療項目沒有,許多複雜手術的給付也低到可笑。
每當我告訴病人時,他們都不敢置信!例如,跟骨骨折開放性復位內固定手術,既麻煩預後也不易預測,開完刀後醫師可以得到約兩仟塊(稅前),手腕或前臂骨折開放性復位內固定也是大概兩仟塊(稅前)。術後,醫師還要擔風險,解釋為什麼會有那些後遺症或併發症,萬一被告,之前賺的錢都不夠賠,而開刀又是如此的高風險。

也許你會說:「不錯了吧!開一台刀就有兩仟塊。」許多人還沒那麼好的待遇呢!但是,相對那些人可不需要受二十四年的教育(國小六年、國中高中六年、大學七年、住院醫師五年),也不需要通過層層的考試(聯考、國考、住院醫師申請考試、專科醫師考試及一大堆學校考試),也不用面對病人一句:「你是醫生ㄟ!怎麼那麼沒醫德!」,也不用接受全世界唯一用刑法起訴醫療疏失的恐怖。

無可諱言,台灣健保制度對急重症的給付明顯偏低,導致許多急重症及外科系招不到醫師,更不用說還有機會去檢核或淘汰不適任的醫師了。結果,就是許多有問題的人會跑到這個地方,而民眾也別無選擇。你會不會碰上他們只有憑運氣了。

對於你的手或腳只值兩仟塊這件事,也許會有許多人堅持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畢竟這是一個多麼不景氣的時代,有兩仟塊很好了。對於這樣的想法,我要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家航空公司的機長和副機長的薪水和計程車司機的薪水差不多,你要不要去搭這家公司的飛機?

事實是:我們的健保正一步步走向這樣的情況。

所以,關鍵問題還是你到底願意付多少錢在自己的健康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氣功的科學觀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氣功的科學觀 - 【【【 Rain's Note Book 】】】 - Yahoo!奇摩部落格

李嗣涔(台大電機系教授)
摘自:《歷史月刊》1994 年 5 月號,〈氣功的科學觀〉
我們這一代可以說是在武俠世界中成長的一代。記得三十多年前,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開報紙上的連載小說,貪婪的讀完一段短短的故事--臥龍生的《玉釵盟》,浸潤在徐元平及紫衣公主的想像世界中,久久不能自己。
  輕功飛舞、奇門遁甲、隔空打穴、犀利掌風……著實滿足了年輕時代充滿幻想的心靈。隨著年齡漸長,在租書店裡或躲在被窩中,見識了古龍的小李飛刀李尋歡、香帥楚留香高不可測的武功,經歷了金庸的《神雕俠侶》、《天龍八部》等似真亦幻的歷史情節。雖然故事的內容都似曾相識,但是翱翔於這些想像的世界也從來不曾膩過。在年輕的心靈中,那是一個常人不可能做得到,但心嚮往之的幻想世界。
  直到 6 年半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參與了國科會的研究計畫,開始練習氣功及研究氣功,從科學的探討及親身的體驗中,逐漸地發現小時候所嚮往的武俠世界,竟然有部份是真實的:氣集丹田、打通任督二脈、大小週天、寒冰掌、赤焰掌、透視力、念力、茅山術等等,居然真有其事。而且在古代浩瀚的典籍中早有記載,例如遠自 2400 年前戰國時代的「行氣玉佩銘」已有「行氣,深則蓄,伸則下……」的文字,其中行氣即為呼吸療法,也就是後世的「氣功」。
  凡此種種都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的祖先在數千年前為了生存,必須克服大自然多變的環境以及各種疾病的侵害,在長期的搏鬥過程中,由領悟而發展出了氣功的醫療保健方法。它是運用大腦意識的作用,對身體實行自我調節的經驗總結,與中國傳統醫學中對人體疾病的診斷方法如望、聞、問、切,以及治療的方法如針灸及中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醫療體系。
  更有過之,隨著修煉氣功境界的提昇,人體會逐漸出現一些神奇的特異功能,如佛教的六神通,道教的出神、仙道等,令人嘆為觀止,而各種宗教及其不同的派別就在這個層次上醞釀、生成而分化,其中摻雜了得道升天、見神見鬼等神祕色彩。可以說這些尚無法被近代科學所解釋,被斥為,「不科學」、「迷信」的傳統習俗及神鬼現象,竟然與氣功的修煉是同一來源、同一體系的現象。隨著科學探索的逐步深入,我們也發現,氣功與伴隨而來的人能特異功能,不但不是迷信,反而是人體科學上的高層次問題,是一個充滿向人體生命現象挑戰、徹底了解宗教現象的巨大領域。
一、研究氣功的緣起
  國內有關氣功的正式科學研究是從 1987 年 10 月開始,由於我個人是從頭參與,一直持續到現在,對整個研究的過程及認知的改變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覺得應該把這一段歷史記載下來,以做為大家的參考。
  現代對氣功做大規模而且系統化研究,開始於 1978 年。當時中國大陸剛剛打倒了四人幫,從文化大革命全面破壞的夢魘中,逐步恢復正常,在科學研究上也要重新開始,重新出發。但是問題發生了,到底要選那些項目作為發展的重點呢?
  當時主其事的錢學森博士有一個基本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的科學與技術在明朝以前,還是領先世界的。但是近四、五百年來,由於西方科學的突飛猛進,中國未能及時覺醒急起直追,因此在近代科學的發展上幾乎繳了白卷。大家翻開所有科學、工程、社會、經濟及政治等領域的課本,凡是重大的理論與發現,很少有中國人的名字。即使近幾十年來,有些中國人也獲得了諾貝爾獎,但都是在外國的研究環境下所培養出來的,本土之上仍然缺乏滋養世界級大師的方向與養分。
  因此他主張推展老祖宗所遺留下來,文化遺產中的精華--氣功的研究,在世人還不甚明瞭氣功的性質之前,就做出重要的貢獻,將來在世界科學史上,也能佔有一席之地。一旦做出了政策性的決定,中國大陸各大學、研究所、醫院就在錢博士的領導下,對氣功的本質及外氣的作用開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系統化研究,並大量的發表學術論文,到 1987 年經過了 9 年的耕耘,基本上已經對練氣功的生理現象以及外氣的效應做了相當程度的了解,因此在當年 6 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國人體科學會,正式把「氣功」推上了科學的殿堂,當做科學領域的一支來對待。
  反觀海峽的這一邊,當時國內的社會環境及學術界,一般均把氣功視為怪力亂神的領域,是中國傳統習俗中極不科學的迷信之一,好在當時國科會的主委陳履安先生 (現為監察院長),他本身對氣功有極大的興趣,也常收集大陸方面所發表的文獻,深深感到我們在氣功研究上的落後,因此決心在國內推展氣功的研究。但是這個決定馬上面臨兩個困難:第一是那裡去找學者來參與研究?第二是如何面對社會上反迷信的強大壓力。
  在學者方面,他委託了副主委鄧啟福先生(現為交通大學校長)來辦理。鄧先生是我們台大電機系的校友,平日也很熟識,因此在 1987 年 9 月的某一個下午,當我接到鄧副主委的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參加氣功的研究,用科學的方法來釐清武俠的世界,我就一口答應下來。
  十月中,一群對中國醫學有憧憬、有興趣的學者、包括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王唯工教授,陽明醫學院的崔玖教授、東吳物理系的陳國鎮教授等 7、8 位教授、一起去拜訪陳主委,討論如何進行氣功的研究,大家一致認為以「生物能場」的名辭來取代「氣功」較為可行。因為氣的運行,牽涉到能量的傳遞與交換,其實質內容還不是很清楚,因此以一統合的稱呼「生物能場」來代表也相當的適當。
  陳主委要求我們,要想深入的研究氣功,一定要親自練氣功,能感覺身體的變化才行。他舉聾子的例子來說明,一個聾子從來沒有聽見「聲音」這種東西,如果要他來譜五線譜,寫一首音樂,一定是荒腔走板,不忍卒睹。因此他給我們一段時間先練氣功,再開始做研究。但是如何去練氣功呢?在我們從武俠小說所得到的印象,這需要耗費十年多的時間,上山拜師學藝、晨昏定時、灑掃應對、蹲馬步、翻觔斗,總得磨練很久才有學成的可能。現代人事業繁忙,那有可能花那麼多時間去學氣功呢?
  沒想到陳主委從抽屜裡面拿出一本武功秘岌--《禪密功》,給我們一人一本,叫我們回去照著練就好了。據說只要每天睡覺前練個十五分鐘,如果是資質優異、有慧根的人,只要練一個晚上就會「得氣」,而比較差的人練一個星期也大部份會「得氣」。至於什麼是「得氣」呢?就是身體重要部位產生麻呀、電呀、緊呀的感覺,要看個人體會。
  回去以後,打開密笈一看,第一章叫作「築基功」,也就是建「築」練功「基」礎的方法,裡面只有四個口訣,非常簡單:第一個口訣是「展慧中」,也就是眼睛微閉,臉部肌肉放鬆,保持似笑非笑的樣子。第二個口訣是「鬆密處」,也就是把會陰穴附近肌肉放鬆,有似尿非尿的感覺。第三個口訣是「三七分立」,站立時腳跟放七分,腳尖放三分力,以平衡身體的站姿。第四個口訣是「三點一線」,站立時頭、腰、腳要儘量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由於方法委實簡單,因此我就選了一個晚上睡覺前的時間來嘗試,結果十五分鐘站完,除了手指尖因不動時間太久有些麻麻的感覺之外,其他沒有什麼特殊感應。
  過了一、兩個禮拜再站了兩次後,還是同樣的沒有感覺。這時心裡開始有些著急,如果練不出「得氣」,做研究也就不用談了。因此在第三次站完後,我就開始動腦筋,如何才能把身體完全放鬆。以站立的姿勢來看,腰部以下的肌肉要支持上半身體重,無法完全放鬆,因此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躺著練。一旦思慮及此,馬上劍及履及,跳上床上,全身放鬆,開始練功,當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睡著了。
  奇怪的事卻在那天半夜發生,我突然在夢中醒來,只覺得腹部全部繃緊,然後感覺開始集中到肚臍下面一寸左右的一個小範圍內 (丹田),並開始沿著任脈向上傳導,經過胸口的時候,整個呼吸停止,感覺很可怕。當時腦中第一個念頭是:是不是已經「氣集丹田」了?但又怕是腹部抽筋。
  因此在半個月後回到國科會去驗收成果時,親自接受一位道家高段師父的發氣,以驗證得氣之感覺。結果果然同樣的氣感出現,也得到師父的驗證,這種在丹田部位繃緊收縮的感覺,的確就是中國幾千年來所流傳下來氣集丹田的現象。從此以後,我所有有關氣功的研究,就是以這種經驗為基礎,來了解「氣」產生時,身體到底有什麼樣的變化。
二、生物能場研究的推動
  1988 年 4 月,我們來自不同學校的研究群,正式向國科會生物處提出了「生物能場」的群體研究計畫,以半年為期,做一嚐試性研究。計畫的內容共分為三個大方向:一是氣功外氣對生物細胞的作用;二是中醫把脈原理及在氣功上之應用;三是用穴位電訊測量儀診斷疾病之原理及其對氣功師父測量之研究。後兩者在研究練習氣功前後,脈象以及穴道電導的變化。第一項則在研究外氣的作用;對於「氣功」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理現象,當時還沒有清楚的頭緒,一切都在摸索之中。不過當時國科會提供了大量的大陸出版的學術論文,因此我們知道練氣功時,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生理變化,比如:
1﹒身體穴位量到了低頻的震波
  大陸學者用壓力偵測器在身體的重要穴位,如兩道眉毛間的印堂穴、手掌中心的勞宮穴及肚臍下的氣海穴量到了約十赫茲 (每秒之次數)的低頻震波,比一般人高十倍左右。顯示氣功師父在練功時,身體的穴道產生了機械的振動,推動周圍空氣形成震波。
2﹒手掌及臉部溫度發生變化
  大部份師父練氣時,手掌及臉部溫度上升,通常伴隨著血壓下降,但也有小部份相反,溫度下降,血壓上升。手掌溫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微血管放鬆,血流沖到手上的結果。由於血管是由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所控制,在正常狀態下應該不受大腦的意識所控制。因此師父練功時,顯然刺激到了大腦自主神經的總樞紐--下視丘。
三、腦神經的反應
  北京中醫學院對練功時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做了詳細的研究,他們認為人體一切功能均受到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因此研究中樞神經系統之行為對闡明「氣功」的本質極為重要。他們用閃光、聲音、觸覺剌激的方法來刺激神經末端之感受器,然後測量這些神經信號送進大腦之誘發反應。結果發現當師父練功時,這些神經信號在大腦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是自主神經中樞所在部位腦幹則明顯處在激發的狀態。這一事實不僅可以解釋前面所量到的現象,如手溫變化、內臟蠕動,即大腦靜、內臟動,和「靜中求動」的理論,同時也為解釋氣功練到高深時所產生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提供了神經生理學的基礎。
  腦神經的另一個重大反應是腦自發電位(腦波)的變化。只要放兩個電極在頭顱上就可以量到腦波。當被測試的人張開眼睛時,這些電壓的震動很小,頻率大約在14到35赫茲,叫作β波,但只要一閉眼,就會發出頻率在8到13赫茲,振幅為 5 到 10 倍之波動,叫做α波。經測量上百位練內養功的人後發現,練功時腦α波振幅有1.5到5倍之增加,表示腦內電活動大幅增加。
  由於練氣功時,身體有上述的種種變化,與一般不練功時的生理狀態有顯著的不同,因此錢學森博士用「氣功功能態」的觀念來描述練功時的生理現象。他認為平時每個人在醒著、睡眠或激烈運動後,身體均處在不同的「功能態」,此時去量各種生理參數,如心跳、呼吸、血液量、腦電、心電及肌電等,均處在不同之狀態。因此練氣功只不過是用意識不斷地調整呼吸及身體姿勢,以達到一種「氣功功能態」的生理狀態而已。
  1988 年整整一年,除了閱讀大陸的氣功論文外,我主要的心力都投注在穴位電訊測量儀之測量原理上,由於本身沒有醫學背景,在實驗的設計上,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在 1988 年底參觀了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王唯工教授的氣功研究室後,發現王教授設計了一個大鼓,坐在鼓前練功,可以用敲打鼓面來幫助練功。他基本的原理是認為人體有一心臟跳動的基本頻率 (約每秒 1.2 次) 在刺激全身,而振動狀態並非弦波,所以 1.2 赫茲的所有倍頻均會出現在脈搏中,不同的倍頻會刺激不同的經絡系統,形成一共振的動脈樹。而練氣功會導致脈搏中第 3、第 6 及第 9 個倍頻成分產生大幅增加的現象,因此反過來用鼓聲來刺激這些倍頻會幫助一個人很快練出氣功。
  我在親自感受過鼓聲的刺激後,才正式計畫開始氣功的科學研究,至於該如何下手則還沒有頭緒。1989 年初在過舊曆年前,參加了一場由台大電機系馬志欽教授所主持的「電磁場對生物細胞的影響」討論會中,突然得到了靈感,當時幾乎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從文獻上我們早就知道,氣功師父練氣時,身體穴位會產生 10 赫茲附近的低頻震波,發放的外氣中含有大量約10赫茲的聲波,練功時腦波振幅大幅增加,而α波之頻率是在 8 到 13 赫茲……等等事實,只是從來沒有想到過把這些事實串接起來思考。那天在討論會場,腦中「靈光一閃」,忽然想到腦α波和氣功之間一定有密切關係,練氣功會刺激腦α波增大振幅,那麼對於一個不會氣功的人,是否可以由刺激腦α波而激發氣感?讓人進入氣功狀態呢?因此我設計了兩種實驗:
  一種是「快速思想」的實驗,即每秒鐘腦中默念 1 到 10,不斷地重覆,利用有節奏的思想在腦內產生一定頻率的神經脈衝與視丘部位腦α波產生源處產生共振來激發氣感,每次以 15 分鐘為準,受試者共 14 人,其中 2 人有練功經驗,12 人未練過任何氣功,結果有 8 個人能在 30 分鐘內產生氣集丹田,或氣集膻中,或氣走任脈之效果。
  另外一種實驗方法是「閃光剌激實驗」,選從未練過功的 12 人,一組採禪密功口訣站立,不受任何刺激,另一組在暗室用不同頻率驅動的綠色發光二極體照射閉閤的雙眼。實驗結果發現有些人可以引發氣感,有些人則無,沒有一定的結論。直到 1989 年 4 月以後台大醫院腦神經科張楊全副教授加入研究計畫,開始進行腦波實驗以後才獲得更大的突破。
  經過一年半對各種不同門派修煉者腦α波變化的研究,我們逐漸發現練功可粗分為兩個大類,佛家的「禪坐」(即靜坐)與道家的「放空」、入靜等功法相當的接近,都是在靜坐中,或者什麼也不想(放空),或者是數息或守竅,集中意念數自己的呼吸或是想身體某一部位如丹田。這些功法對腦α波的影響就是大幅降低α波的振幅,愈是高段的師父,壓抑α波的能力愈強,甚至把整個α波都丟掉了。這種生理狀態與「清醒」及「睡眠」均不同,因此定義為「入定態」,代表了一種氣功功能態。
  另外一種練功法即是道家及佛家密宗的練法,也就是練丹田,打通任督二脈及大小週天的功法,這種功法才是大陸學者以及我們一開始研究氣功的對象。師父腦內α波振幅大幅度增加,從一.五到五倍都有。由於這種功法可以用快速思想及閃光刺激來激發,因此是一種腦內電活動與身體經穴附近機械反應的共振狀態,我把它定義為「共振態」,代表一種來回作用的身體巨觀共振現象。
  在實驗過程中,當我們量道家「龍門丹功」及「內金丹功」兩位高段師父的腦波變化時,竟然發現與「坐禪」的高段師父結果完全一樣,也就是α波整個消失不見,令我們著實吃驚不少。後來參考道家古代典籍及近年的著作,才了解到練功是有階段性的,與唸書完全一樣,有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碩士及博士各種不同的階段。「氣集丹田」、「打通任督二脈」的功夫,只不過是小學或國中階段的程度。
  到了較高的階段,例如內丹功法在修得採藥及結丹後,小週天就會停止,古書上稱為止火,停輪。而我們知道修「內金丹功」的師父早已過了結丹的階段,自然「共振態」消失,至此佛道合而為一。
  這個觀點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道家為什麼要經過氣集丹田,打通任督二脈再走大週天的過程,繼之以採藥結丹,練氣化神,練神遠虛,進入「入定態」的世界?而佛教禪宗則從一開始就靜坐修禪,直接進入「入定態」的世界。我推想這與傳教有關--「共振態」容易進入,只要姿勢正確,了解方法,5 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得氣,因此很容易相信此種練法的確真有其事。不像入定態可能坐了多年也不見反應,自然容易失掉信心與興趣,對傳法不利。但練功的最後境界都是「入定態」,則是不論任何練法都是一樣的。
四、誰是武林奇葩
  什麼人適於練「入定態」或是「共振態」呢?是否有很簡單的方法可以判定呢?根據我對刺激法引發「共振態」的實驗結果可以領悟到,如果一個人的腦α波頻譜很單純,只有單一個頻率尖峰,則這個人不論用什麼頻率的信號去刺激腦,都比較容易引發「共振態」。而腦波頻譜很複雜的人,他的腦中不同部位的腦神經會用不同的頻率在振盪,因此相互間會有些干擾,不容易產生共振。因此當外界送來的刺激信號若沒有對準α波的主峰頻率,則不但不產生共振,反而干擾了大腦的運作,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覺。
  因此在前面閃光刺激的實驗中,我們發現若干受試者的腦α波只有一個尖峰,則不論是用 10.5 或 15 赫茲之閃光信號,均能在 3 分鐘內引發氣感。若受試者的腦α波有兩個以上的尖峰,則刺激頻率的選擇變的很重要,否則不容易產生氣感。另外由刺激法引起的氣感均集中在任督兩脈,屬奇經八脈系統,與針灸治療所用之十二經絡不同,似乎暗示兩者所牽涉的生理原理不大一樣。
  另外有些人的腦α波振幅天生就很小,很像練功到高深境界以後所出現的「入定態」,這些人中部份具有強大的心電感應能力或預知未來的能力,是屬於天生的能力。這給我一個很大的信心,由測量腦α波的形式可以判定一個人是否是武林奇葩,是否適合於練「共振態」或是「入定態」功法。
五、氣功的保健原理
  由前面所提的實驗證據顯示,練習氣功可以影響到大腦中自主神經的總樞紐下視丘,因而可以控制血管通透性及末稍血流量增加,改善血液循環。大陸的研究也顯示,練氣功時有「氣到血到」的現象,這種練法也就是我們所發現的「共振態」,氣走大小週天的功夫。由於全身每一部份的細胞,每秒鐘都需要一定量的紅血球來到,運送足夠的氧分,帶走新陳代謝後所產生的廢物,才能保持活力。因此一個人如果是整天坐辦公室,案牘勞形,讓身體部份血液循環不良,日積月累下來,自然細胞抵抗力弱,容易產生疾病。因此每天練練氣功,走走大小週天,把足夠的血液送到身體每一部份,自然細胞活力增加,抵抗力增加。另外氣功的鍛練能夠刺激到副交感神經,讓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從而增進了食慾,提高了消化功能。
  在練「入定態」時,要求排除雜念,甚至練到「聽而不聞」之境地,表示大腦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減少,也就是大腦對身體之干擾降低,此時自主神經系統將自然去調適內臟及內分泌,修復整個身體,促進了身體的健康。
  總之,氣功鍛練可以幫助放鬆,消除緊張狀態,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能提高神經系統協調能力;能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的速率,將多出的能量用作修補身體,抵抗疾病;能按摩內臟,改善消化及吸收能力,能增加營養之傳送及循環能力,凡此種種都能達到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六、特異功能的研究
  根據佛道各種典籍的記載,練功到了高境界以後會漸漸出現神通的現象,也就是人體特異功能。我自己所親身觀察到的現象,主要是師父的感覺變得很敏銳,走到他人身旁可以馬上說出其身體有病痛的部位,也可以用手探知別人穴道發氣的強弱,令人有不可思議的感覺。因此自 1991 年 4 月起,我開始了人能特異功能的研究,並於1992年2月正式在台大電機系開課「人體潛能專題」,希望從一般學生中找出具有潛能的人士,測量他的生理參數,再與練功到高段的師父互相比較,以找出他們的共通性。再由此共通性生理參數,尋求突破口,來徹底了解人體潛能產生的可能原因。
  人體潛能是一種超越五官、不可思議的能力,粗略來分它具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感官知覺的能力,也就是西方所謂的 ESP (Extra Sensory Perception),包括心電感應、透視力、遙感遙測、預知未來、迴知過去的能力,也就是佛家六神通中所謂的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及漏盡通等能力。另一種類型是發放的能力,例如以意志使物體移動的念力,使物體在一地消失,在其他地方出現的「突破空間障礙」的能力,以及「千里傳功」改變遠方物質特性以及千里治病的能力等等。
  以上這些能力是否真有其事呢?在西方早在 1882 年就展開了對超能力的科學研究,直到 1934 年美國杜克大學超心理研究所所長萊恩博士首先發展出一套 5 張的 ESP 卡片,以及它們的使用方法,再配合統計學及或然率理論來決定超感官知覺能力的存在性,由此建立了近代實驗超心理學的嚴格科學基礎。他們的研究領先了我們60年,但幸運的是我們有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氣功作基礎,使我們一開步就可能超越西方 60 年的成就。
  經過近 3 年的研究,測試了近 80 位學生,我們發現了 4 位具有顯著「心電感應」能力的同學,其中3位從來沒有練過氣功,一位修煉氣功1年已到了很高的境界。經由腦波的測試我們發現,三位沒有練過氣功的同學,在正常閉眼狀態下,腦α波的尖峰振幅很小,約在4微伏以下,很像練習打坐、放空到高深境界所出現的「入定態」。
  這些同學不屬於神經緊張型,也不嗜睡或吃過藥,因此我把他們這種腦波的反應定義為「天生入定態」。這代表的意義好比說,一般人要花很多的功夫去練習打坐、放空以達到壓抑腦α波,甚至讓其消失的「入定態」,最後產生心電感應能力。而這三位同學天生就已經達到「入定態」,而擁有稍許心電感應能力之傾向;若再稍事練習打坐、放空,則其人體潛能可能很容易就全面開發出來。第四位同學練功一年,雖然平時閉眼狀態下,腦α波尖峰振幅很高,但在做心電感應時,可以迅速的把腦α波抑制為零,是屬於練功後所開發之能力。
  至於為什麼要進入「入定態」才容易產生心電感應能力呢?我猜測這是因為進入「入定態」,腦的生理活動下降,雜訊降低之緣故,使得外界存在很微弱的訊息,有機會進入大腦,不被雜訊所掩蓋而為大腦掌管意識部位所感知,這與一般的電波接收器原理是類似的。
  至於其他的人體潛能如「念力」及「以手指識字」等能力,我們也做了詳細的研究,目前發現念力的成份會隨人之不同而不一樣,有的人念力中含有強大的磁場,有的人則含有未知的能量形式。而以手識字的能力則伴隨著手部發光的現象,其原理目前還不清楚,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
七、期待揭開人體潛能之秘
  猶記得 6 年前,我們剛開始研究氣功時,一般社會大眾以及學術界還視為不科學、迷信的領域。經過國科會前後幾任主委的大力支持,終於在氣功的本質以及氣功修煉到高段以後所出現的人能潛能研究上有了一些突破,不但將為數眾多的氣功修煉法做了一個簡單的歸納,分為「共振態」與「入定態」兩種,也對兩者之前後做了一些釐清及定位。
  另外我們也從實驗中找出氣功「共振態」的原理,使得練「共振態」變成輕而易舉的功夫,一個不會氣功的人可以在 5 分鐘內達到氣集丹田或氣走任脈之效果。接下來,中國自古以來所傳說的人體特異現象,也經過不斷的實驗,在逐步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我相信再假以時日不斷的研究,這些人體科學上高層次的問題,自古以來讓人迷惑又敬畏的人體神祕現象,終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
註:據個人有限的了解,氣功應是超越目前科學的理解層度。

Web 2.0網路革命

㊣軟體玩家 » 從Web 2.0談新一代的網路服務
你可能會問說:「造成Web 2.0網路革命的動力是什麼?」很簡單,就是「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的不斷下降」。網路速度的提昇,讓線上作業跟單機作業的時間差距縮小到使用者能接受的範圍;儲存成本的降低,讓網站業者能提供更大的儲存空間來吸引使用者的參與。

表、Web 1.0與 2.0的不同
Web 1.0
網站廣告
內容管理系統
個人網頁
FTP下載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
發佈
分類目錄

Web 2.0
依使用者偏好出現廣告
維基(Wiki)
部落格 網路相簿
點對點下載
維基百科全書
參與
標籤(Tag)

很需要關心的事

鹼性水

醫師學者︰鹼性水無助改善體質-Yahoo!奇摩新聞
醫師學者︰鹼性水無助改善體質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6/15 04:09

腎臟會調節血液酸鹼值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鹼性水號稱可改變體質,但專家與醫師都說,人體會維持酸鹼平衡,即使吃進較酸或較鹼性的食物,腎臟會自然調節,讓血液酸鹼值維持在七點四左右,想利用鹼性水改變體質,是不可能的。

專家︰一定條件下 電解水才是好水

民眾要喝鹼性水,除市面的包裝水,就是靠電解水機電解出鹼性水,前台大醫學院生化研究所教授呂鋒洲十餘年前出版「電解水是好水」一書,被業者奉為「聖經」,在銷售時還大打呂鋒洲牌,宣稱台大醫學教授證實飲用鹼性的電解水可以消除自由基、抗氧化,讓呂鋒洲很無奈。

呂鋒洲強調,電解水是好水,但「只在一定條件下」,據他了解,一般市售的電解水機因為沒有真正的「氧化還原電位(ORP)」是沒有效的,如果業者要宣稱功效,請拿出自家機器的檢測證明與實驗數據,不要拿他的書來掛保證。

他也表示,鹼性的電解水生成後,會隨時間變化,ORP值從低變高,只有剛剛新生的電解水才能抗自由基,因此他強烈懷疑包裝鹼性水的效果,因為這些包裝水放了很久,ORP值很高。

彰化師大化學系教授胡景翰則認為,胃是強酸,鹼性的食物進到胃後,都會被中和掉,喝進一百瓶的鹼性水,對胃來說也是「微鹼」而已,起不了什麼作用。即使鹼性水被腸胃道吸收,也進不了人體的細胞與血液,因為人體複雜的機制,會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目前科學界沒有研究顯示,鹼性水對人體有益。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所謂的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是中醫論點,就西醫而言,不管吃酸性或鹼性食物,進入人體都是中性,如有過多的酸或鹼,腎臟會馬上啟動。除非是尿毒症患者,因腎臟功能不佳,身體才會偏酸性。而恐慌症引起的過度換氣,則會造成鹼中毒,讓二氧化碳大量排出,患者呼吸困難、胸悶,讓身體偏鹼性。

吃過多鹼性食物或水 反傷身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強調,要靠喝水改變體質很難,而且如果吃進過於鹼性的食物或水,還可能灼傷食道、影響消化道機能與新陳代謝,最好還是吃酸鹼均衡的食物,其實只要攝取蔬菜、水果就足夠了,鹼性水把它當作「休閒性飲料」看待即可。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後彎

JudyYOGA ~樂活瑜伽醫學網站 - 大師系列三之一:髂腰肌
後彎,真的那麼難嗎,也不會,只要你符合大師所提的三大要件,再配上瑜伽解剖學的經典名著──Anatomy of Hatha Yoga(哈瑜伽解剖學),在第278頁提到,一個好的後彎須要以下幾個條件來配合:
these include the psoas and iliacus muscles;the quadriceps femoris muscles, especially the rectus femoris component; the abdominal muscles ,especially the rectus abdominis; and the spirales ischiofemoral.iliofemoral and pubofemoral ligament.Turning to the torso, the main structural limitations to backbending in the thoracic region are the rib cage........
概略翻譯如下:
後彎的條件是須要髂腰肌,股四頭肌尤其是股直肌,腹肌方面則為腹直肌,在韌帶部分,須要有坐股韌帶,髂股韌帶和恥股韌帶.在軀幹部分,主要的限制在胸椎,一是因其有肋籠二是棘突......

外科資深主治的真心告白

外科資深主治的真心告白 - 【千萬不要走外科婦產科】 - PChome新聞台Blog

外科資深主治的真心告白

2005-05-16 00:28:38 | 人氣(11,487)
「不要走外科!」

「全國的醫師都被健保勒住了脖子。」

「健保的給付有多荒謬?!社會有多荒謬?!」

「T大的R薪水多少錢你們知道嗎? 才五萬阿!你媽媽跟鄰居臭屁,『我兒子是T大醫生,月入至少五十萬,光宗耀祖OOXX』,你拿薪水袋給他看前要不要偷偷多畫一個零安慰安慰她?T大主治呢?十萬,加上看病獎金大概十五萬,你媽媽跟鄰居臭屁,『我兒子做到T大主治,月入百萬,哇哈哈哈~哈!』,她若看到你的薪水會不會昏倒、得憂鬱症?即使像院長、主任等大P,也只拿大概二十萬出頭。醫師沒有退休金,要是你生病了不能工作,妻兒怎麼活?我有個優秀同學年級輕輕罹患肺癌,X光下肺部雪花片片,只好辭了工作改在烏來開小診所,半年後過世...妻子和三個小孩誰來養?老婆也只好去作女工了。你當醫師,老婆本來是人人稱羨的醫生娘,現在呢?」

「醫師出了事誰關心你?四個英文字:Nobody cares!診所在健保下一一倒閉,誰關心?Nobody cares!醫師遇上醫療糾紛呢?Nobody cares!」

「醫療糾紛目前行情——這兩天剛出爐的判決:婦幼醫院的T大學妹被判賠兩千三百萬賠償的紀錄,當初被告時丈夫就跟她離婚,家人閃避,人生自此破碎。學妹和病患家屬無冤無仇,更不是有意害她,法官憑‧什‧麼判學妹要懲罰性賠償兩千三百萬?你當一個小醫師薪水十萬元,兩千三百萬要怎麼賠? 賠多久?你的身家和人生就此毀了!上次偶然遇到這個學妹,只見她像個行屍走肉,失神呆滯地,從旁走過...」

「由你們這個學姐的案例,只因為患者下巴脖子構造太短插管不易,嘗試插管太久導致氣管切開術不及而變成植物人,判賠2300萬;下次你們遇到一個下巴脖子短的病人,你們還敢幫他插管嗎?還是推給別人做?(手指著大家)」

「...CPR前家屬一直不來看老父,CPR後家屬才來哭喊,一連壓了兩三小時,壓得汗流浹背,家屬說『不准停,繼續壓』,並一一抄錄到場急救的醫師姓名,病人往生後家屬索賠五百萬,不給就法院見,你給不給?......一次CPR所有器材和救治過程,健保只給付750元,賠一個五百萬,要救幾個才補得回來?這樣,如果是你,下次再聽到廣播CPR,你會不會去救援?(老師手指著大家...)(大家搖頭,老師笑)哈哈,你們現在就這麼世故,以後你們畢業還要宣示,念希波克拉提斯的誓詞勒...怎麼現在就被我教壞了...」

「忍著臭味辛苦換藥健保給付44元(包括紗布、藥材等材料費),耳鼻喉科拿液體噴噴喉嚨健保給付350元,你要做哪一個?你們跟過黃醫師做乳癌切除和乳房重建(MRM)的刀嗎?手術至少需要五六小時以上(你們以後當intern去開刀房跟刀,就會開始頻頻看時鐘怨恨手術冗長),是真正救人性命的醫療處置,勞心勞力地站了半天,健保給付一萬兩千元,在T大醫師抽成15%,也就是說開一個病人醫師拿1800元;相對地,隆乳手術只要二十分鐘,切開腋下弄個小傷口,把植入物放到pectoralis major muscle下,手術比切乳癌簡單太多了,淨賺十多萬,病人滿意而且絡繹不絕;如果是你,你要做哪一個?(老師又手指著你)」

「為什麼T大醫院的病床都收些爛手爛屁股的?為什麼外面醫院都不收?外面醫生醫術太爛不會治嗎?接手指的手術呢?這類接血管的顯微手術,要上刀十多小時,常常前一晚開刀到隔天護士來接班你還在開,而且重接的血管因內皮傷害容易拴塞,再次壞死,要緊急手術重開,又是七八個小時以上,健保給付25000,醫師領不到四千塊。切盲腸給付5700元,但其實開闌尾有很多併發症的危險性,不小心病人還會septic shock而死 ...但醫師開好了刀只收入5700*15%=855元而已,在台大就當給小R帶學弟練練刀而已。」

「繼外科診所在台北街頭絕跡之後,下一個要倒的是--婦產科:小孩子越生越少;RU486隨處都買的到--信不信連yahoo拍賣和ebay都買得到,來找你婦產科醫師幹嘛?」

「街頭一排小兒科診所,生意最差的那間,就是T大醫師開的...EQ太差、死守學院派教授教的醫療守則,家屬要求打點滴還會罵病人...」

「T大訓練出來學生在學校念了一堆molecular biology,出去當醫生以後不會接觸病人,看到病人的傷口還掩鼻躲在一邊......這樣的醫學教育不行啦!」

「你們技巧要練好。有學過縫線了沒?你在外院就知道,來地區醫院縫傷口的黑道大哥旁邊站著一排兄弟,『你給恁爸好好縫喔...幹!把我的老虎(刺青)縫成貓喔!!』(啪啪啪......)--住院醫師被黑道大哥直接打耳光的故事」

「這些血淋淋的社會現狀老師教授都不教,你們醫學生卻不能都不關心阿,你們桌上那些書本的知識,對你們還並不重要,那些是當R以後要整本讀完好好研究的,到時還要多翻翻paper期刊補強自己;至於你們現在這個level,要多問問學長各科的情形和風險,以後選科心裡才有個底。」

「你們在醫院這麼久了,自己也看過病...你們幾時看過病人跟醫師說"謝謝"?很少對吧。在台北尚如此,中南部更是這樣,我不是歧視城鄉差距、重南輕北呀。病人的心態是,我生病已經很倒楣了,還要跑老遠來看你,治療過程痛苦;你治好我是應該(何況你們醫生這麼賺),治不好我更不爽要抓狂——怎麼會想到跟你道謝?怎麼會注意到醫師的辛苦?」

「等你們當了醫師之後,你們就會曉得,醫師最痛恨和 看不起的 就是 律師。我,醫師,不管你病人有錢、沒錢,有病 來了,我都會幫你治療;律師呢,是 不管對方是好人、壞人,拿錢來了,他都會幫你辯護。沒錢,sorry,沒門!」(本段要加重語氣,輔以食指指著聽眾)

「醫師不是應該是生活優雅不愁吃穿,能安置妻兒,再進一步講求服務奉獻、照顧病人的行業嗎?」

「我做整外是因為剛好有興趣,從intern就立志要搞整形。你們別看我這樣憤世嫉俗,我以前成績也很好名次很前面阿,也念了很多書,到現在都還忘不掉阿,很苦惱,那些(知識)都是些沒用的東西...我六年級時就連美國的醫師資格考都考過了;我以前也是立志濟世救人的阿。我在T大當到總醫師,看到了一些事。和我同年的一個T大主治由於EQ不好,高傲不肯向家屬解釋病情,被家屬在地下停車場用榔頭攻擊頭部倒地...諸如此類,終於決定自己出來(開業)」

「整形外科比其他外科優越的是,一個case賺幾萬到十幾萬,醫療糾紛賠幾百萬到上千萬;其他外科一個 case賺幾千到一兩萬元,醫療糾紛也賠上百萬。這樣懂嗎?整形外科賠率比較小,大概十倍到百倍;其他外科要賠百倍到千倍,出了一個意外你要做上千個才賠得回來。」

「腎臟科洗腎給付一次三千,每週兩三次;但在洗腎前要先到整外做AV shunt,這是真正救命的重點,給付五千但只收這一次,獲利多麼不公平。」

「你如果真的對外科有興趣,腦筋很清楚、手很巧,很會設計一些新的術式、新的處置,同時家裡很有錢祖產夠多,或者老婆娘家很富裕嫁妝很多,那你走外科,,我祝福你。」

不宜長坐


久坐打電腦 「少年得痔」變多了-Yahoo!奇摩新聞

久坐在復健科來說,對椎間盤的壓力不小。
這個時代多數時間,多數人都是坐著,加上又不甚注意坐姿,酸痛的病人因此增加不少。
連帶會產生一些其他的問題。
黃帝內經
久視傷血、久臥傷气、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太極關乎精、氣、神

最近接觸的太極資料中,發現之前對於動作的分析執著,似乎並不是太極的重點。
內在的關連性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些東西自己並不懂,希望自己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睡眠是個複雜的問題

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找出您的睡眠問題-Yahoo!奇摩新聞

「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透過這樣的檢查,可以協助有睡眠障礙困擾的人找到了根本的原因

讓許多人誤認自己是單純的失眠,而忽略掉更深層的健康問題。
=====================================
相信現代多人為睡眠所苦,至少我身邊就不少。
目前台灣有愈來愈多的醫院投入睡眠研究,有此問題的人,不妨去檢查看看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隱藏在憂鬱症背後的疼痛

隱藏在憂鬱症背後的疼痛

【記者林進修/報導】【2006/04/17 民生報】

憂鬱症和癌症、愛滋病並列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最鉅的三大疾病,殺傷力驚人。尤令人憂心的是,除了引發悲傷、情緒低落、活力下降、睡眠障礙、食慾減退及自殺等負面傾向外,往往還隱藏著疼痛、腸胃不適、易怒、恐慌、焦慮等不適,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研究員、禮來藥廠醫藥處長麥可德克(Michael J. Detke)因而將憂鬱症形容為「偉大的偽裝者」。

德克表示,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統計,憂鬱症患者在基層醫療院所就診時,高達69%會抱怨他們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痛,如果未能深入問診,確實找出病因,往往會讓憂鬱症從指尖溜走,增加治療難度。
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楊延光就碰到一名典型例子,在外商公司擔任經理的這名女病患,生完小孩後,坐月子期間先是覺得肩膀及背部不舒服,後來竟演變成全身疼痛,讓她不由得懷疑自己是不是全身←帶都斷了。
那一陣子,她動不動就往醫院跑,即使掛號求助骨科、復健科及內科醫師,甚至自費接受核磁共振掃描等檢查,也都找不出病因,最後轉到精神科,經過他的仔細問診,這才確認她罹患的是憂鬱症。
楊延光解釋,憂鬱症患者腦中的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素分泌失調,大腦感知的疼痛訊號會被放大,因此才會動不動就抱怨全身疼痛。
面對憂鬱症及躲在背後的諸多併發症,德克認為應朝緩解症狀、恢復日常功能及減少復發等三個方向著手,才易奏效。根據一項近500人的研究顯示,選用屬於「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的新型抗憂鬱劑「杜洛西汀」(Duloxetine),兩周後,患者的憂鬱症狀及其他併發症均明顯緩解,不失為患者的另一選擇。

【2006/04/17 民生報】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電腦斷層檢查頭痛患者多醫師:大部分沒必要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二十九日電)許多人常因頭痛
而感到困擾,甚至擔心是否為腦中風或腦瘤等嚴重疾病帶
來的徵兆,進而尋求電腦斷層或腦脊髓液抽取等檢查;醫
師指出,大部分頭痛患者需要的是有經驗的醫師幫忙找病
因,對症下藥並多休息,不必太過依賴深度檢查。
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醫師胡耿瑋表示,國際頭痛協會
的最新頭痛分類標準中,把頭痛分成原因不明的「原發
性」及有病灶的「次發性」兩大類;約有百分之九十的患
者屬原發性頭痛。
原發性頭痛常以慢性、反復發作的特性呈現;次發性頭痛
患者則常是以前沒有頭痛的問題,卻突然開始,或新發生
的頭痛症狀與以前的不一樣。
胡耿瑋說,普通的原發性頭痛通常只要有足夠的休息與睡
眠、減輕生活壓力並放鬆心情,或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普通
的止痛藥,就可獲得有效改善。
若有突發性嚴重的頭痛,伴隨高燒不退、頸部僵硬、抽
筋、意識變化、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或感覺異常,或頭部
外傷之後持續嚴重頭痛等,才可能是有腦膜炎或腦出血等
疾病,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頭部電腦斷層、腦脊髓液的抽取分析等高科技檢查,於必
要時可對疾病診斷有決定性影響,但真正需要的患者仍屬
少數。
胡耿瑋說,作一次電腦斷層的放射線劑量,往往遠高於住
在核能發電廠旁數年,對於不是真正需要的人來說只是傷
財又傷身;多聽取專業醫師建議才是較聰明的作法
,不必
太迷信高科技檢查。95112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129/5/7b47.html 2006/11/29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資安漏洞

不只博客來,金石堂也傳詐騙!  【重灌狂人】

摘自網頁內容
記得幾年前也曾經在Yahoo!奇摩拍賣上買東西被詐騙了一些錢,從此之後就不在Y拍上買東西了,連逛商品都不想逛。當時候的Yahoo!奇摩連一通電話或一封Email都沒主動關心過,這種經營網站的態度跟現在遭詐騙集團盜用資料的各大購物網站的處理方式,如出一轍。奇怪了,台灣民眾就是這麼好養,如果這類詐騙或個資外謝的情形發生在美國求償金額不知道可以告倒幾家大集團?

「誠品網路書店」遭破解? 6000人資料外洩,多人遭詐騙!  【重灌狂人】

=====================================
看到這二篇文章,還蠻令人擔心的,台灣雖為資訊王國,但是在軟體和觀念上,還有未妥之處。
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主事者對這方面的了解還不夠。
硬體花錢很容易作到,但是軟體和觀念就必須要花時間、精神慢慢建立了。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斬斷煩就是真正的覺醒

敏林澈清法王法語:

即使能把天地倒轉,如果沒有慈悲心,也是一無是處。如果我在你面前示現神通,你可能一時對我生起信心,但這不是真正虔敬的信心。就我個人的體悟,如果能依循佛陀的法教,過快樂的生活,而不傷害任何人,這就是最大的神通。~敏林澈清法王於1998年‧臺灣~

一切現象不管是醒是睡都是幻相,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如何善用你的經驗結合慈悲心,把幻相變成道的動力。煩惱來時立即斬斷,斬斷煩就是真正的覺醒

談到台灣目前的情況,他也略有所感,他說:「今天最普遍的現象是,我執非常活躍,弟子們因為受到灌頂而感到驕傲,弟子們請教的問題也多半是如何致富,如何去除身體的痛苦,很少人請教如何增長慈悲心,如何在修心道上有所增益。」


黑道殺手 洗心革面 成賣魚達人


黑道殺手 洗心革面 成賣魚達人-Yahoo!奇摩新聞

沒想到父親看到他時只說了一句話:「我到底是做了什麼壞事才生出你這個兒子?」老父的痛心疾首,當場讓阿吉痛哭失聲。

醫生告訴他,即使救活也會半身不遂,讓他痛徹心扉,認為是現世報,跪在佛祖面前發誓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絕不再為非做歹,事後兒子竟奇蹟病癒。

阿吉認真地說:「凡事起頭難,但只要肯做肯拚,天無絕人之路,環境再困難都能生存。」

=============================
能馬上自我感動反省,真的是不簡單。至少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否認。
若要放開心,又常會碰觸到自我而縮回。
至少愈來愈難得見到這樣真誠孝順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點也不假,只在心念之一轉。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若走在理的路上,人的心一定會愈來愈有彈性,否則即便愈來愈有感應神通卻愈來愈多的煩惱不安(所求愈多)、與愈難溝通,這時候就必須再檢視自己了。





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Training Your Weak Links: Upper Body


Training Your Weak Links: Upper Body

很好的運動,頸椎有問題者,可以練習。

Deep Neck Flexors Exercise: Isometric chin tucks

Mid Trapezius Exercise: Vultures

Serratus Anterior Exercise: Scapular Push-up

Scapular Push-up


Scapular Push-up,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rank Chen Rehab.

weaklinks3.jpg

Serratus Anterior
A couple of inches below our armpits lay a bumpy or "serrated" muscle that
helps keep the shoulder blades (scapulae) stable and flush against the ribs
where it's supposed to be. A possible sign of a weak serratus anterior is a
"winged" shoulder blade (a poking out).

Find an elevated surface such as a bench or a chair. Place hands slightly
more than shoulder width apart.

Keeping body in line (relatively straight from back of the head to the
heels) let your shoulder blades collapse inward and than push them out -
WITHOUT moving your elbows.

Repeat 12-20 times.

http://www.diet-blog.com/archives/2008/02/05/training_your_weak_links_upper_
body.php

松板大輔抬手


松板大輔抬手,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rank Chen Rehab.

抬手是由手上臂靠近頭頸,而不是由頭頸去靠近手。
注意的是前鋸肌必須要出來。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伸展運動和氣功

伸展運動對酸痛問題的處理上,有很重要的地位。(flexibility)
但若能在伸展時,用心去感受微細的氣,感覺從手、腳、頭散出,則效果更好。
而在伸展時,除了伸展的部位外,能注意到整體的姿勢,才容易產生氣感,也才有更好的效果。
打太極拳前,也別忘了先作一下伸展操! (應該是任何運動前)

多吃地瓜

今天一位很懂中醫的朋友,建議我們要多吃地瓜(連皮一起吃),一來較沒農藥的問題,二來便宜方便,三來地瓜對身體很有幫助。
建議用電鍋先蒸熟,再用烤箱烤至皮有些乾皺,不要烤焦了,連皮一起吃。
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助於身體排毒)
早餐可直接食用,午、晚餐則要先吃幾口飯後再吃地瓜配餐。
個人覺得是很值得儘量實行的。尤其現在外食的人口多,很多因素我們都很難掌握。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做對7件事,腰痠背痛不再來


摘自下列網址網頁

康健雜誌:做對7件事,腰痠背痛不再來!

《背痛醫師開講》作者漢米頓‧霍爾(Hamilton Hall)指出,大部份背痛是肇因於長期姿勢不良,平均100名背痛患者中,大概只有一、兩人真正需要開刀治療。因此,大多數人是要想辦法從日常生活中緩解背痛,一輩子都要小心注意。
「開刀是最後的選擇,」長庚醫院骨科、脊椎外科醫師蔡宗廷解釋,面對來看診的背痛患者,通常會先判斷他的背痛原因是什麼,先從藥物、運動、復健治療開始,若所有方法試過,仍無法改善問題,或是像脊椎嚴重變形,甚至可能已經壓迫到神經,出現腳感覺變差、肌肉無力致行動不便等狀況非開刀不可,才會建議病人動手術。
背痛,代表你的脊椎組織已受傷,尤其開過刀的病患,更要小心受損部位與附近相鄰的關節,容易因退化而再受傷,因此需更加注意日常保養
「手術後我學會一件事,就是小心翼翼。像我現在蹲下去一定膝蓋先彎,起床也一定先側躺再起身,」孫小姐笑說,現在如果碰到有背痛問題的朋友,她都會告訴他們,一定要有耐心,治療不可能立竿見影,畢竟大部份背痛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所引起,當然也必須花相當的時間慢慢調整回來。
但最根本的還是預防勝於治療:良好的姿勢,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讓腰椎以及附近骨骼、關節不受過多重力壓迫,加上適度的運動,強化肌肉的肌力與耐受力。
上了公車或捷運,發現沒位子坐,如果有稍微突起的踏板,可輪流將一隻腳踩在踏板上,以屈曲臀部,避免腰椎過度前曲。
「加拿大背痛醫生」霍爾就是有名的「抬高一隻腳的醫生」,因為在手術室裡為病人開刀需要長時間站立,為免造成腰背痛,他一定搬個小凳子在手術檯下,兩腳輪流抬高踏在凳子上。
˙每三、四十分鐘起身活動一下。即使是正確坐姿,也不能一直維持。最好可做些與持續姿勢反向的動作以取得平衡,例如向前彎腰坐久了,就站起來向後伸懶腰。培養一種運動習慣,游泳、走路都很好,尤其要鍛鍊到核心肌群,即我們腹、背部的肌肉群,它們負責保護脊椎穩定,提供脊椎足夠的支撐力,也與日後發生背痛或背痛復發率高低有密切關係。
一旦發生過下背痛,就會造成核心肌群的動作控制機能的障礙,而它並不會隨疼痛消失而恢復。所以得確實鍛鍊,像太極、瑜伽、彼拉提斯(Pilates)等運動,只要動作確實做對,都有幫助。
但還要注意,一般我們在運動訓練課程中,往往只鍛鍊到軀幹的表層肌群,其實更要訓練深層肌肉,那才是穩定脊椎的重要肌群。
平躺時,腳彎起,把肚臍往內(床面)向上(頭)收縮,並維持正常呼吸。習慣之後可慢慢訓練自己在任何姿勢、動作下都能做到。
如果是首次使用貼布的人,簡文仁建議,先貼1~2小時就撕下,看皮膚會否有過敏反應。「貼布畢竟是治標,要治本還是得加強本身的體能,」台大物理治療系副教授曹昭懿說。

釣魚網站

釣魚網站


釣魚網站,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rank Chen Rehab.
測試如圖
釣魚網站是灰色的,不安全的(上圖)
安全網站是綠色的 (下圖)

釣魚網站


釣魚網站,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rank Chen Reh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