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健身運動也是要小心的

 image
image
image 日常生活走路也是同樣道理
image 
狂做仰臥起坐 壯男癱瘓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37vWP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醫師林欣榮說,仰臥起坐做過頭( * 註: 作錯?),就可能傷害脊椎,尤其是腰椎,已收治多起因做仰臥起坐,導致腰椎椎間盤凸出、下肢無力病例,會做到差點癱瘓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

image
有小孩的父母們,值得一讀的書。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長期不運動 罹癌風險增

宅男宅女越來越多,整天窩在沙發幾乎不運動,專家指出,不運動的風險相當高,經過能量轉換,如同血壓數值增加40mmHg;高血壓患者養成規律運動,每天至少健走15分鐘,就可少吃幾顆降血壓藥物。

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上午在推廣全民運動記者會,除了公布新版運動指引,還發表多篇本土學術論文,提醒國人務必多運動,否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多種癌症容易上身。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國人喜歡看病吃藥,平均每天約有100萬人使用健保資源,如果能夠養成運動習慣,利用生活空檔健走運動,相信能有效降低健保支出。

邱淑媞表示,運動與乳癌、大腸癌、子宮體癌息息相關;如果不運動,乳癌及大腸癌風險將增加21%至25%,罹癌之後仍不運動,死亡風險明顯增加,存活期也會顯著縮短。

溫啟邦指出,不運動與吸菸是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的兩大風險因子,嚴重危及健康,造成死亡人口增加,全球平均每年約500萬人死於吸菸、不運動。

研究發現,每天不運動,將增加癌症、心臟病、中風等風險,糖尿病罹病機率提高二至三成,縮短三至五年的壽命。不運動的人高血壓比率明顯較高,與正常人相較,死亡風險高出三成七。如果長期不運動,血壓數值相當於增加40mmHg,必須多吃幾顆降血壓藥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壓。

長期不運動 罹癌風險增 - 運動天地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 http://goo.gl/5bJxyp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吃藥知識

【蔡孟修、蔡明樺╱台北報導】錯誤用藥恐致命。連鎖藥妝店最新統整藥師接獲的用藥諮詢,發現逾半民眾沒有正確用藥知識,又以年輕族群參考網路錯誤訊息居多;其中吃助眠藥或止痛藥配酒、喝果汁配藥、誤用眼藥水及搗碎藥物服用,是四大常見錯誤習慣。除可能加劇藥物副作用、導致食道灼傷或肝衰竭,嚴重更可能喪命。

止痛藥配酒恐致命

屈臣氏統整全台門市藥師開會紀錄,發現過半諮詢用藥者無正確用藥知識。藥師黃士豪舉例,年輕人常飲酒狂歡,半夜頭痛睡不著,到藥妝店買無須處方箋的助眠藥或止痛藥,配酒吞下肚,卻不知助眠藥含抗組織胺,和酒精併用會增加中樞抑制作用,造成頭痛、嘔吐;止痛藥的乙醯氨酚混合酒精,更會導致肝中毒並增加肝衰竭機率,嚴重恐致命。
此外,有些人吃藥配果汁,若搭配葡萄柚汁將抑制代謝,造成血中藥物濃度增加,加劇副作用、延緩藥物排出體外時間。

未摘鏡片勿點藥水

藥師黃崇博另指出,不少年輕人長時間戴隱形眼鏡,眼睛乾燥就點眼藥水,但藥水含血管收縮劑、抗組織胺、防腐劑等,易使鏡片黏在眼球上拔不下來。老人常見問題則是吞食不便,把糖衣錠搗碎成藥粉吃,使原該在腸胃中作用的藥物,提早在食道作用而導致灼傷。
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戴雪詠說,就醫或持處方箋領藥時,應告知醫師用藥史,預防藥物交替作用;有用藥疑問應回醫院或藥局詢問,另可上網下載「簡易安全用藥手冊」參考:http://goo.gl/LCQyMA
吃藥配果汁 恐肝衰竭 | 蘋果日報 - http://bit.ly/1uismWM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推薦書籍

高術莫用
博客來-高術莫用 - http://bit.ly/1pihGED
象形術是民國武術頂尖高手薛顛的傳世之作,已經湮滅半個世紀之久。李仲軒生前的最后歲月便是講解象形術。《高術莫用》根據薛顛《象形拳真詮》和李仲軒口傳,對象形術進行了完整的闡釋和解析。
-----------------------------------------------------------------------
近日讀此書,非常驚艷,釐清不少個人學習上的一些困惑。若是對拳術(太極拳)有興趣者,不妨看看這位一代武術大師的觀點。

什麼叫工作到位?

1.匯報工作說結果

  不要告訴老板工作過程多艱辛,你多麼不容易!老板不傻,否則做不到今天。舉重若輕的人老板最喜歡,一定要把結果給老板,結果思維是第一思維。        

2.請示工作說方案

  不要讓老板做問答題,而是要讓老板做選擇題。請示工作至少保證給老板兩個方案,並表達自己的看法。

3.總結工作說流程

  做工作總結要描述流程,不只是先後順序邏輯清楚,還要找出流程中的關鍵點、失誤點、反思點。       

4.布置工作說標准

  工作有布置就有考核,考核就要建立工作標准,否則下屬不知道如何做,做到什麼程度才是最合適的。標准既確立了規范,又劃定了工作的邊界。       

5.關心下級問過程

  關心下屬要注意聆聽他們的問題,讓其闡述越詳細做好。關心下級就是關心細節,明確讓下級感動的點和面。

6.交接工作講道德

  把工作中形成的經驗教訓毫不保留的交接給繼任者,把完成的與未竟的工作分類逐一交接,不要設置障礙,使其迅速進入工作角色。 

7.回憶工作說感受

  交流多說自己工作中的感悟,哪些是學到的,哪些是悟到的,哪些是反思的,哪些是努力的。

       一個國家,皇帝忙,就代表國家即將滅亡。  

  一個軍隊,將軍忙,就代表軍隊即將滅亡。  

  一個家庭,支柱忙,就代表家庭即將破裂。  

  一個公司,老板忙,就代表公司即將倒閉。

  歷史上所有偉大的人物,政黨以及如今偉大的商業領袖,有哪位整天忙著做事的?這些領袖每天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學習成長,把握方向,分析市場,戰略布局,制定方法。      

  一個領袖如果整天忙著做事,就失去了領袖的價值和意義...    比爾蓋茨說過:"一個領袖如果整天很忙,就證明一件事,能力不足。一個領袖如果整天很忙,就一個結果毀滅。"因此,當你此刻很忙的時候就問問自己:

1,我在忙什麼?          

  2,我忙的事有多大價值?         

  3,我做的事別人會不會做?          

  4,我為什麼會這麼忙?

  不管什麼原因,如果此刻你很忙,請你真實的面對你自己,該停一停,給自己充充電,學習學習!  

  歷史至今所有偉大的領袖雖然有不識字的,但沒有一個不學習的

  思路決定出路,抉擇改變命運,專注成就未來!

什麼叫工作到位?很深刻 - http://goo.gl/q773hJ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診斷疾病時最重要的一句話


博客來-身教:黃富源.黃瑽寧這對醫生父子 - http://bit.ly/1upPBLQ

我想起父親曾經告訴我,診斷疾病時最重要的一句話:「醫生的眼、口、耳、手勝過檢查儀器。」他的意思是,人是活的,儀器是死的;再怎麼先進的儀器,都有可能出錯。用你的眼睛仔細觀察,用你的口詳細問診,用你的耳專心聆聽,用你的雙手認真檢查,唯有這樣,才能做最好的診斷。
  我將這句話謹記在心,並且將之放在我部落格的副標題。後來部落格獲選為二○○九第五屆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生活情報推薦優格,也因此吸引了寶瓶文化的青睞。很驚訝的是,寶瓶文化並不是被我那些衛教的文章吸引,而是鍾情於父親與我之間那份少見又微妙的關係。於是乎,就是這本書的由來。
-------------------------
發燒與腹痛的確是感染性腸胃炎的症狀;但是腸胃炎的疼痛一般是陣發性的,也就是一陣一陣的疼痛。這個孩子表現給我看的是持續性的痛,並沒有舒緩的片刻。仔細詢問發燒的時間,也不正常;根據爸爸說,發燒已經三、四天了,腹痛卻是今天晚上最嚴重。如果是腸胃炎,那麼發燒與腹痛應該同時發生,或相隔一天左右,不會是這麼相隔甚遠。
  我請孩子躺下,好讓我摸他的肚子。摸肚子可以讓我排除很多可能的診斷:胃不脹,不像是腸胃阻塞的問題;沒有摸到腫瘤,排除囊腫,膿瘍,腸套疊,腎盂狹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沒有肌肉僵硬(muscle guarding),排除腹膜炎;沒有右下腹痛,相對排除盲腸炎。整個腹部檢察除了孩子面露疼痛的難過表情之外,沒有甚麼特別的發現。我苦惱了。
  心肌炎與肺炎常常也以腹痛做表現。心跳,正常;呼吸,乾淨。我按照老師曾經教我的全套檢察,看看喉嚨,摸摸淋巴結,翻翻眼皮...他好蒼白!我忽然覺得。會不會是因為疼痛時,交感神經的作用讓他血色全無?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我忽然有一個不好的想法:白血病?白血病(又稱為血癌)是個最好的偽裝者,常常以令醫生摸不著頭緒的方式表現。我曾經見過我父親單單以關節疼痛診斷出一名白血病的患者,那真是一個令人傻眼的結局。我知道典型白血病身上會有出血點,臉色蒼白,盜汗,虛弱,肝臟脾臟會腫大。肝脾腫大?我再次叫孩子躺下,確認摸起來肝臟只有一點點腫大,的確,是有那麼一點。
疑難雜症的故事---馬偕兒科黃瑽寧醫師的診斷旅程:腹痛與輕微發燒 - 樂多日誌 - http://bit.ly/1r07sXt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令人心痛

高雄氣爆是人禍不是天災,這齣慘劇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台灣的迫切問題不是甚麼中國政策的問題,而是產業升級、貧富差距、國土規劃、河川整治、防災應變、人權保障、教育活化、人口老化等,以人的生活尊嚴為主軸的長治久安。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絕對不是一句抽象的口號,這句話的實在性在於共享國家建設的成果,各個區域、所有公民必須都能享有基本的資源分配與生活水準,沒有任何的階級鴻溝阻隔公民追求自己的願景,從而大家願意互助互利、共存共榮,讓我們家園的每個角落充滿幸福。民主,無非這樣,來自人性,回到人性。
〈社論〉令人心驚 令人心痛 令人心酸 - 言論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bit.ly/1rV5HMa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台灣已走向醫療崩壞之路(錢建文)

台灣醫療體系百孔千瘡,偏遠地區醫療搖搖欲墜,其根本原因是甚麼?政府正積極推動的解決方案,包括國際醫療專區和DRG給付制度,究竟是毒藥還是解藥?醫療崩壞真正的解藥到底是甚麼?要回答這些問題,都要先從回顧台灣醫療制度的歷史來看起。

台灣健保制度由許多公衛學者設計之初,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我們的全民健保為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健保局必須自負盈虧,入不敷出時就增加保費。然另一方面,包括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的政治人物,卻時常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把健保當成社會福利看待,不斷灌輸人民健保可以吃到飽的錯誤觀念。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醫療支出中由政府公支出的比率愈來愈低,偏遠地區的公立醫院也不斷撤守,公衛預算也逐漸輕忽。政府面對人民說健保是社會福利所以理應吃到飽,面對醫療體系時卻說健保是社會保險要自負盈虧,因此要有總額預算制度。政府一方面享受分配資源的權力,在另一方面卻不盡在「公醫制度」中政府所應負的義務。不斷放任「供給面很市場化」的結果,就是市場中只剩下有能力可以降低成本的財團大型醫院才能生存下去,地區醫療瓦解之後,無論輕重疾病都湧進大型醫院,造成急診體系瀕臨崩解。
第二個歷史根源,就是十多年前為了選舉的政治考量,在還沒準備好時,全民健保就倉促上路。因此健保給付標準,就沿用了過去問題百出的公勞保標準,十多年來改變有限;造成許多同工不同酬,或不同工卻同酬的亂象。給付標準到底有多不合理?我們來看統治者常喜歡拿來比較的南韓,他們給付早產兒的醫療照顧是多少?而我們是多少?台灣人去國外,才發現台灣的醫療有多便宜,但自己曾盡了應有的義務嗎?

拼裝制度如毒藥

第三個歷史根源,就是台灣政治人物的一貫執政準則:往阻力最小的方向去做事,而不是為了國家社會的永續與大多數人民的幸福去做事。例如在健保規劃之初,本想建立轉診制度,卻遇到已經習慣於耗用醫學中心醫療資源的民眾反對而作罷,造成到現在都還沒有依法實施《健保法》規定的轉診制度。
再以喧騰一時的DRG給付制度來看,為什麼這個制度在國外很好,在台灣卻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在先進國家權利義務關係分明,沒有健保拼裝車的問題;也有合理的給付與配套措施,保險不給付時就由私人保險或自費支出。
國際醫療自由經濟區到底是台灣醫療崩壞的解藥還是毒藥?醫療到底應不應該商品化?自經區是否違背醫者初衷,因此是不符合「醫德」的;還是自由化是醫療勞動者的解放希望?我認為在沒有解決歷史根源的問題之前,醫療自經區就是台灣的毒藥。只要健保拼裝車制度還在,政府繼續規避自己的責任,一方面以不當總額與DRG制度剝奪醫療機構依照健保合約替人民進行醫療時所應得的勞動收入,另一方面放任醫療機構供給市場化的同時,卻又阻礙自由經濟體系下最重要的勞動條件保障,醫療自經區就是毒藥。
所以醫療崩壞的解方不是自經區,而應該是:第一、加強政府責任,增加公支出佔國民健康支出比重,並停止以總額預算等不當方式剝削醫療血汗勞工;第二、合理人民責任,實施轉診制度,保費入不敷出時若不合理反映成本,就要減少給付範圍,保大不保小;第三、保障勞動條件,合法將醫師納入《勞基法》保障,並且立法規範護病比下限;違反的醫院,就嚴格禁止經營者另外經營國際醫療業務。如此來解決台灣醫療問題的歷史根源之後,自經區不自經區,就不再是那麼重要的問題了。
彰化兒科醫師、醫勞盟常務理事
焦點評論:台灣已走向醫療崩壞之路(錢建文)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5ZH4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