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現代人腰痛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image 
趁還沒發生腰痛的時候(小孩),好好多走點路。

image

腰痛病人,仰睡可參考之睡姿

image

關於酸痛的重要觀念

image

image

酸痛的病人,要有的觀念,想要治癒酸痛,必須先樹立好的觀念。

懸垂療法 (腰椎)

有些病患沒有時間到醫院來作腰椎治療,想要利用懸垂的方式自療,小心手臂不要受傷。

image

image

家庭按摩圖解:腰痛  (日)青木虎吉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保健食品就養生?

保健食品市場大,上了年紀的人為養生更愛。成大腎臟科醫師宋俊明表示,有研究顯示,保健食品吃愈多、腎臟壞得愈快,美國醫學界最新建議,平日只需補充維他命D即可。

成大最近邀美國老人醫學會成員史奈德教授來台,史奈德提到,目前學會建議,老人或一般人平日只要補充維他命D就好。宋俊明表示,根據過去的相關研究,只有維他命D對預防骨質疏鬆、跌倒及心血管疾病有效果,其他則是「吃與不吃效果差不多」。

像維他命C,研究發現吃太多反易造成草酸過多,形成腎結石或關節炎;維他命E過去認為是抗氧化劑,可以保護心血管,但最新研究也顯示沒效。維他命D也不宜吃太多,太多會造成血管硬化。

宋俊明表示,保健食品的品質良莠不齊,雖然吃下去不一定會對腎臟造成立即危害,但腎臟原本就不好的人,只會加重負擔,提高洗腎機會。

保健食品就養生?醫:吃越多腎壞越快 | 保健食品瘋 | 運動養生 | 元氣網 http://j.mp/1OYjI7H

==========================================

維他命丸吃多 罹癌率反增2成 | 蘋果日報 http://j.mp/1DMxd5J

美國研究指,維他命若攝取過量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林奐成╱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維他命丸不僅無法替代新鮮蔬果養分,若攝取過量,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國內醫師表示,年輕人平常攝取的維他命已足夠,無須額外補充,建議吃多樣性食物。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前天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副主任拜爾斯(Tim Byers)領導的團隊,分析十二項涵蓋逾三十萬人的研究,結果發現有些健康補充品若吃多了,可能提高罹癌風險。


飲食正常無須補充

其中一項是檢視服用Beta-角蛋白(為人類皮膚主要構成物質)補充品的研究報告,顯示若服用量超過建議攝取量,罹患肺癌與心臟疾病的風險增加兩成。另一項則是葉酸補充品若攝取過多,反造成結腸息肉增加,引發癌症。
三軍總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永煌稱,維他命A、D、E、K是脂溶性物質,無法排出體外,不宜多吃。一般年輕人若飲食正常,無須額外補充維他命。關於攝取維他命與癌症的關聯,過去曾有統計數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兩者無關,所以這份研究的結論仍待驗證。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書畫家 溥心畬照片

image

國畫大師數十億遺產 看護侵吞 | 蘋果日報 http://j.mp/1OdyFk0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Signs of Upper Motor Neuron (UMN) and Lower Motor Neuron (LMN) Lesions

image

Neuroexam.com - Motor Exam http://j.mp/1DWQ0hT

劣藥事件 義美為「宅鄉婉弱」抱不平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在官方粉絲貼文,為宅鄉婉界抱不平。網路照片

近日爆發劣藥事件,被視為良心企業的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對此相當有感,今晚在官方粉絲貼文表示要為「宅‧鄉‧婉‧弱」、及「微型攤商、小型餐廳、食品業」打抱不平。(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他發表的全文如下:
一、日前爆發「劣藥」事件之後,從法律修訂、查緝執行、罰款金額、媒體曝光度來看,皆凸顯政府對「微型攤商、小型餐廳、食品業」、及「製藥業」採取雙重標準對待!
讓基層公務人員、檢調人員,也深感忽冷忽熱、忽左忽右,不知所措!
二、好品質、安全的「水、空氣、農產品食材、食品、藥品」之購得,都是國民基本的權利(包括宅‧鄉‧婉‧弱),也是各級政府施政的基本職責;但近年來,各 級政府、及立法院,只是藉不斷修改「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以「嚴懲重罰」來凸顯施政關心;部分地方政府更相競飆車,以提高「嚴懲金額發給比率」,刻意來 彰顯首長的魄力,卻完全忘記政府首長是應該照顧無辜、無奈、無助的民眾、弱勢攤商、餐飲業,並負起「教育、輔導、協助」責任。
三、「無辜、無奈、無助的消費者」怎麼會瞭解「數十萬種化學物質(含藥品)的存在、與其毒性?」;而且,又有「工業級」、「食品級」、「飼料級」、與「藥品級」的區分。
若政府仍然不作為、不坦誠困難、不願直白,只是採取「鋸箭法」因應的話,則後果不堪設想;勢必影響全體國人的身心健康、徒增醫療費用,更會影響到「下一世代的基本生存環境」!
四、綜觀目前全體國民,不分年齡、性別、族群、宗教、黨派成員,正面臨著「缺水、限水、PM2.5增量、學童上學戴口罩、環境污染、食材安全、食品安全、 藥品安全、濫墾濫伐、、等等問題」之際,難道政府無法提出任何具體可以整合部會、合作聯繫、公平對待所有國人的「政策說明」嗎?
此情勢應已危及國安;是否連「國安會」都沒有具體的因應策略嗎?
五、堅信不憑「影響力」、不靠「關係、遊說」的日子,應該要降臨;具「公平、正義」實質的立法,才能誕生;如此才能讓「宅‧鄉‧婉‧弱」有感!
高志明 敬筆
劣藥事件 義美為「宅鄉婉弱」抱不平 | 即時新聞 | 20150412 | 蘋果日報 http://j.mp/1DaZ9jl

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

滑手機可能造成的酸痛

image

image

工作上需要從高處拿東西 利用踏腳台

image

空污嚴重氣喘童變多

指數超標增罹癌風險

空氣污染嚴重現已是世界環保的重要議題,已有許多的研究指出,空氣污染對身體有許多傷害,不只增加呼吸道疾病風險,譬如慢性支氣管炎、氣喘,也會增加罹癌風險,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造成小孩子的肺功能發展變差,孩童氣喘變多。
許多國家已開始致力於改善空氣汙染,今年3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來自美國的重要研究,發現改善空氣污染,對於我們的下一代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PM2.5毒害 肺功能變差

美國的學者在美國空氣污染特別嚴重的南加州,從1994年開始進行長達13年的研究,當時南加州的空氣污染指數細懸浮微粒(PM2.5)約25左右,當時南加州被美國政府認為是污染非常嚴重的地區。
政府一方面進行空氣污染改善,學者一方面在當地找了2000名青少年,追蹤4年後肺功能的成長,令人驚訝的是當空氣污染PM2.5指數每下降10,每位青少年4年後可以多增加150毫升的肺功能,約佔成人肺活量的30分之1,也就是說當每位小孩多吸了4年污染空氣,將會損失未來人生的30分之1的肺功能。


看到這裡筆者不禁好奇的去比對查詢,與美國進行研究同一時間的台灣,當時的PM2.5指數到底是多少?結果發現台灣當時的PM2.5指數平均是40到45,遠高於南加州當時的25,且直到最近台灣的PM2.5指數也常超過25,看到這裡不禁佩服台灣人民的忍耐力,我們長年處在這樣的空氣品質之下,居然還可每天照常生活、努力工作,而台灣孩子每天照常背著厚重的書包求學。
筆者身為一名胸腔專科醫師、更是台灣土地上的一位居民,真心地希望相關單位能繼續改善我們的空氣污染,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有更健康的未來。


台北榮總胸腔部醫師 蘇一峰

空污嚴重氣喘童變多 | 蘋果日報 http://j.mp/1z81kAh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仰坐滑手機 男童腰痛站不直

【蔡明樺╱台北報導】懶骨頭沒坐相,小孩也腰痛。一名十歲男童喜歡以仰坐姿勢,斜躺在椅上滑手機、看電視,先用尾椎骨頂住椅面,身體順勢後仰,僅用肩膀靠著椅背,不正確坐姿持續數月後常腰痠背痛,起床甚至痛到站不直。物理治療師觀察,近五年因不正確坐姿滑手機致腰痠背痛的孩子,暴增三到五成,延誤就醫恐長大後脊椎側彎。


收治病例的書田診所物理治療師蔡佩玲昨說,該名十歲男童是她接獲因坐姿不正確接受物理治療的最年輕患者,就醫檢查沒有運動傷害,X光片也看不出異常,細問才知男童習慣仰坐著滑手機、看電視,長期坐姿不正確、背部懸空,讓身體重量全壓在尾椎骨、腰部上,導致腰痠背痛,日前因起床痛到站不直,才被嚇壞的爸媽帶來就醫,經治療後已緩解症狀。

長大後恐脊椎側彎

以往需物理治療的學童,大多是打球或運動致腳踝扭傷、筋骨挫傷等,且每月頂多兩、三人,自手機、平板盛行,蔡佩玲近五年每周都能見到孩童因滑手機坐姿不正確,導致尾椎痛、腰痠,這類3C症候群小病患已暴增三到五成。她強調,若家長輕忽孩童錯誤坐姿引起的腰痠背痛,長大後恐因此脊椎側彎。

幼兒骨骼可塑性高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醫師林政宜指出,學齡兒童骨架仍在發育階段,尤其年紀愈小,骨骼排列可塑性愈高,若小學時期就坐姿不正確且持續一年以上,可能影響骨架排列,成年後除可能脊椎側彎,脊椎骨排列恐因此失去曲度,導致無法彎腰、綁鞋帶等後遺症。
林政宜提醒,以上述男童習慣仰坐滑手機的姿勢來看,因尾椎骨頂住椅面前端,一旦壓力太大受傷,恐連臀部、大腿肌肉也遭殃,將無法跨大步走路,且增加未來椎間盤突出風險。

臀部盡量貼近椅背

林政宜呼籲家長應留意學齡兒童坐姿是否正確,臀部盡量貼近椅背、腰和背部要有支撐,若孩子腰痠背痛逾兩天未緩解,就可能是受傷而非疲勞引起,應速就醫。

防治小孩骨架發育不良須知

.正確坐姿應臀部貼近椅背,兩腳平踏地面,勿斜躺或腰、背部缺乏支撐太久
.側背書包不宜太重,且應左、右肩交替負重
.學齡兒童應多戶外運動,適度跑跳可刺激骨骼和肌肉發育
.若腰痠背痛持續逾2天未緩解,可能是筋骨受傷,應速就醫
資料來源:蔡佩玲物理治療師、林政宜醫師

仰坐滑手機 男童腰痛站不直 | 蘋果日報 http://j.mp/1Djho7l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多曬太陽 童近視機率減半

國內外研究指出,兒童多在戶外活動接觸陽光,可避免近視。趙元彬攝

【陳怡妏、蔡明樺╱綜合報導】台灣學童近視嚴重,小一學童幾近每五人就有一人近視。衛福部國健署昨公布去年針對北、中、南、東區進行視力防治研究計劃,發現每周戶外活動至少十一小時,可降低五成五近視機率,已近視者一年增加的近視度數也可減約十二度。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昨也報導,預防近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曬太陽。


國健署長邱淑媞昨說,該署調查小一生近視盛行率達百分之十七點九,且平均每年近視增加七十五度到一百度,年紀愈小近視,愈易因高度近視(大於六百度)導致早發性白內障等眼疾。

台灣8成人口近視

國健署去年研究,與國外研究「兒童每周戶外活動十到十四小時,可能可預防近視」結果相似,但國健署也發現,台灣每四名學童僅一人每天有戶外活動,而近視學童放假時,平均每天花四點四小時看電視或上網等,遠超過醫界建議兩歲以上每天勿逾一小時的上限。
據CNN報導,指亞洲、尤其東亞,過去四十年的近視人口增加一倍、甚至兩倍,台灣、香港等地多達八成人口近視,西方如德、美等近視人口也增加了。

陽光會刺激視網膜

澳洲國立大學客座教授摩根先前研究認為,曬太陽可降低近視機率,他說:「若孩子們在戶外活動得夠久,不論他們之後看多久的書,都不會近視。」研究員認為,兒童和青少年在眼球發育時期多曬太陽可避免近視,兩者之間的關聯仍不明,但一派理論是陽光會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另一派理論認為陽光中的藍光可保護眼睛不近視。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說,近視分假性近視和真的近視(軸性近視),假性近視是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睫狀肌過度用力,導致度數短時間增加,休息或點藥水就會好。軸性近視則是鞏膜太鬆,導致眼睛前後長度拉長,多巴胺的作用是調節鞏膜,避免眼睛拉長,形成真的近視。小朋友接觸陽光,眼睛望遠、放鬆,不易假性近視,其次皮膚吸收紫外線可促進多巴胺的代謝,避免軸性近視。

藍光好壞仍有爭議

基隆長庚眼科主任孫啟欽也解釋,日曬獲得的維他命D,可能與可刺激視網膜神經物質多巴胺分泌有關,但尚待更多醫學驗證。
蔡景耀另指,藍光對眼睛的影響因年齡而異,成年人長期接觸電腦、手機螢幕發出的強烈藍光,會引起眼睛黃斑部病變,但有研究認為藍光有益兒童視力發展,不應完全隔離,而陽光中有七分之一是藍光,比電腦螢幕低,但藍光對兒童的影響有待研究。
高雄長庚醫院前年曾發表研究,讓高雄一所小學實施一年的計劃,下課時強迫學童到戶外,每天多曬八十分鐘太陽,結果該小學近視生比對照組的小學少。

防治近視注意事項

.每天戶外活動2∼3小時
.未滿2歲兒童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天勿逾1小時
.連續看螢幕、看書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
.每年定期視力檢查1∼2次
資料來源:衛福部
多曬太陽 童近視機率減半 | 蘋果日報 http://j.mp/1GHGYUO

黃達夫/盼年輕醫師 站出來改革健保

我於25年前回到台灣,期許自己在醫學教育及醫療品質的改善盡份心力。

199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大家一齊向錢看,醫療院所也不例外。尤其在健保開辦以後,所有醫院開始採用績效支薪制度,連公立醫院的管理階層也要求各科部要有10%至15%的成長率。當我不斷接到醫管學生及教授的國科會補助問卷調查,盡是「貴院用什麼樣的經營策略來增加利潤」的研究計畫時,不得不寫封公開信,呼籲當時的國科會,不要浪費公帑,助長錯誤的醫療價值觀,強調醫院管理的核心是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並引用經營大師彼得杜拉克的主張來提醒醫界。

醫療公益 不應利潤掛帥

杜拉克說,醫療、教育、社福與政府部門一樣是公益事業,它的bottom line是「改變的生命」(changed human being),不是「利潤」(profit)。

健保開辦後,因給付制度的謬誤,不論輕病如傷風感冒或重症如癌症,門診費一律是新台幣200元,所以,開辦不到幾天,擔負培育年輕醫師責任的醫學中心院長們,唯恐經過轉診後,接到的都是重症病人,沒有利潤可言,就聯合起來破壞轉診制度,接著以績效支薪鼓勵醫師衝量,結果教學醫院的主治醫師忙著看門診,病重的住院病人反而被交給住院醫師、實習醫師照顧,不但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堪慮,也影響下一代的教育品質。

醫療崩壞 該發病危通知

轉眼20年過去了!根據「遠見」調查,台灣醫療人員有92%對前途悲觀,其中97%醫師感到悲觀,60%藥師認為用藥品質下降。加上眾所周知的六大皆空及血汗醫院,顯見台灣的醫療體系已崩壞到該發出「病危通知」的時候了!

我在上一篇專欄談到,醫界批評病人愛拿藥、愛做檢查、愛逛醫院;然而,處方、檢查單是誰開的?醫界抱怨醫療糾紛倍增,也是因病人看太多,匆忙中無法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也無法與病人建立互信的關係,而且忙中必有錯,醫療糾紛自然增多。

至於急診暴力,則來自病人病情危急,卻碰到醫護人力不足,無法及時處理,暴力就變成緊張情緒的出口。所以,台灣病人被詬病的行為是怎麼形成的?醫界自己必須弄清楚,才能對症下藥。

近日很高興看到黃柏翰醫師「健保不倒,台灣醫療不會好?」的文章,他說「或許並不是台灣病人『天性貪婪』,而是台灣的制度硬是把病人『訓練成這樣』。一旦醫療成為一門生意,對以營利為目的的醫療院所而言,民眾的濫用就是財源滾滾的保證。第一線醫師哀嘆看不完的『病人』,其實是醫院老闆的『客戶』。」我要在此肯定黃醫師的診斷。

制度害人 醫病都受影響

長久以來,我一直不忍心去批評台灣醫療制度的受害者(病人與第一線醫師)。但當我看到黃醫師寫到「希波克拉底醫師誓詞中說:『病人的利益,為我首要顧念』。然而在真實世界中,盛行績效主義的醫院管理,早已介入醫師的專業自由,病人的利益固然是重要的考量,但只有在能顧全盈利時才能成立。」這段話時,真的心很痛。

此刻,不禁讓我想起哈佛醫學院院長Dr. Daniel Federman曾經對應屆畢業生說的話,「當你們發現外在環境無法讓你做你們該做的事時,就起而改革它吧!」。

這20年來,我心中最大的疑惑是,是什麼力量蒙蔽了社會良知,使台灣的社會菁英淪為惡勢力的共犯而不自知?

不論如何,遲來的覺醒,仍是個翻轉改變的機會,那麼就請第一線的醫師站出來開創自己的未來吧!
黃達夫/盼年輕醫師 站出來改革健保 | 黃達夫 | 名人在線 | 元氣網 http://j.mp/1HLIH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