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嬰兒揹巾也有大學問?

揹巾底部的面積要夠寛,受力才能平均分佈。髖關節才能呈M型。

向前式(前背式)的設計,大多都有一個共通毛病承載力量處為胯下,等於小孩是「吊著胯下」,不是「屁股被承托著」,大腿髖關節的受力點太高,有增加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風險。

腳的姿勢應該要呈M型,像青蛙一般。伸直的腳可能會增加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機率。

大部分的揹巾的重量限制是15-20公斤,大概都是在學齡前幼兒(3-4歲)的階段左右。

嬰兒揹巾也有大學問?超詳細揹巾使用與選購指南 - 育兒問答專欄文章-媽咪愛 http://j.mp/2sQ4Ghz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骨折術後不復健 當心沾黏

把握傷後6周黃金期 再痛也要做

一位40歲林先生,因重物壓傷造成右手的第五指掌骨折,經過6周固定治療,卻因怕痛不太敢活動受傷關節,對於掌指關節一直無法自由伸展也不以為意。沒想到1年後發現,第五指掌指關節已不能張開、無法活動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患部已有嚴重沾黏,林先生後來做二次開刀清除沾黏部位,術後配合復健治療才獲改善。

個案林先生因瞬間外力造成右手的第五指掌骨折,接受6周固定支撐治療,骨頭復位後卻未積極復健,造成在骨折後關節處僵硬及攣縮,產生軟組織沾黏等功能不良後遺症。

增加預後活動力

基本上,一般骨折患者在骨頭復位後即開始進入關鍵復健期,患者必須配合復健運動加強活動力,以免容易發生沾黏。通常掌骨和指骨骨折這類型手部骨折,40%預後會產生抓握的力量較差、無法移動手指等情形,但勤做復健能增加預後活動力。

有二次手術風險

掌指關節與指間關節損傷是很常見部位,尤其是活動力強的年輕人,很容易因運動或搬運重物造成指部損害,即俗稱「吃蘿蔔乾」。不過,大部分的人經過護理後很快就能恢復活動力,一旦受創太嚴重,即使預後也會產生結疤沾黏,不一定是骨折患者預後才會有的沾黏情形,因此千萬別輕忽復健黃金期。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因為怕痛不敢動,久而久之受傷關節就真的會無法活動,須承受二次手術風險。
對於已有一段時間關節沾黏、肌肉萎縮情形者,若僅做一般物理性復健,復元情形會有相當困難度。對於已沾黏嚴重者如果強行復健,過程中因施力過度,扳不開手指還有可能造成骨折。

搭止痛藥助復元

個案中的林先生因沾黏情形較久,建議以手術方式去除沾黏組織,配合止痛藥與積極復健運動,確實可以復元較快;但術後若怕痛不敢動,恐會造成再次組織沾黏。提醒民眾切勿輕忽術後復健運動的重要,應把握傷後6周的黃金復健期,即使再痛也要做,避免沾黏導致疼痛加劇,且還可能必須面對二次開刀清除沾黏的苦痛。

骨折術後不復健 當心沾黏 | 蘋果日報 http://j.mp/2sdOSlp

知名止痛藥 恐增中風心疾風險

楊老伯有中風的病史,最近因為關節痛,醫師開了7天止痛藥希樂葆(CelebrexR),但是藥品的衛教單張上寫說此藥品會造成心血管栓塞,請問這藥適合給楊老伯服用嗎?
Celecoxib(CelebrexR)是常見止痛藥物,是一種COX-2選擇性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作用機轉為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抗發炎、鎮痛的效果。由於其腸胃道的副作用比傳統的非選擇性非類固醇抗發炎劑還少,故成為常用的關節炎止痛藥。

說明書須加警語

但也由於此類藥品無法抑制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而血栓素A2會使血小板凝集活化形成血栓;因此可能導致罹患心血管和腦血管相關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風等的風險增加。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15年的統計發現,使用此類止痛藥的病人,發生重大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的比率高於未服用藥物的病人,且可能與使用劑量、使用時間成正相關。
因此要求此類藥品的仿單(藥品的使用說明書)須增列「可能增加心臟病發或中風風險」警語,且禁止使用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術後止痛
衛福部食藥署也提醒,無論病患是否有心血管疾病,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劑都可能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風險。若病人原就有相關病史,仍需使用此類藥品,則應以最低劑量、最短治療時間為優先考量。

感冒藥也須注意

有相關心血管疾病或病史的患者,若因有治療需求,短期使用此類藥品應無大礙,依照醫囑定時服藥即可。
但患者應隨時注意,若發生胸口悶痛、呼吸困難、單側身體突然麻木無力、口齒不清等異常情況,請立即就醫檢查。
市面上販售的感冒藥部分也含有非類固醇抗發炎劑的成分,民眾服藥前應詳讀成分標示以避免重覆用藥,而導致副作用發生。

知名止痛藥 恐增中風心疾風險 | 蘋果日報 http://j.mp/2sITHXc

教你改掉「鹽重」壞習慣

天然、新鮮的食物中其實也含了少許的鈉含量,因此,即使光吃一些新鮮、天然的食物,幾乎就足夠滿足成人一天的鈉需求
因為鹽分無所不在,為了避免長期食用過量鹽分造成身體負擔,日常生活中學習如何控鹽顯得格外重要
戒掉自行添加調味料,是外食族減鹽的首要功課。其次,餐點的選擇上也盡量少碰醃、燻、醬、滷而製的餐點,也可減少鈉的過量攝取。

英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也發表研究於日前提出警告,目前全球的平均鹽分攝取值高達8.6公克,不但直接影響血壓的穩定,甚至可能因此刺激胃的內膜,提高罹患胃癌的機率。該研究同時指出,一般食品包裝上的鈉含量(sodium)標示並不能等於鹽分的含量,鹽含量等於鈉含量的2.5倍,也就是說,6公克的鹽中就有2.4公克(2400毫克)的鈉,因此,平日要超出人體所需可說輕而易舉,更應該特別注重且加以控制,才能遠離高鈉、高鹽對身體的危害。
調查指出,光是米粉羹、肉羹麵等1碗的鈉含量就超過3000毫克,而火腿蛋炒飯、燴飯、炒麵等的鈉含量也不惶多讓,達2000毫克。

教你改掉「鹽重」壞習慣 - 常春月刊 - 台視網站 http://j.mp/2sIIzd7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胸悶會不會致命?這方法一測就知道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醫師也強調,藉由運動來測試胸悶病因,只是初步的自我檢測方式,如果想找出胸悶原因,還是要到醫院進行更精密的檢查,而高血壓、糖尿病患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若是發生胸悶現象,還是趕緊就醫確認原因較為安全。

許多人都有胸悶、胸痛的經驗,總擔心會不會是心臟出問題,或是心肌梗塞的徵兆等等,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醫師表示,發現胸悶時,其實只要稍微運動一下測試,就可以分辨病因。如果運動之後反而感覺比較舒服,那代表心臟狀況正常,胸悶的原因和心臟無關,不會有立即危險,相反來說,如果運動後胸悶更嚴重,就代表心臟可能有問題,如果還有冒汗、易喘、心悸等症狀,就建議趕緊就醫檢查。(張雅淳/台北報導)

ABCDE判別好痣壞痣

 

一圖告訴你 用ABCDE判別好痣壞痣 - Yahoo奇摩新聞 http://j.mp/2rV58dV

運動4處方

據行政院統計,台灣65歲以上銀髮族的比率,將在明年(2018)邁入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物理治療師許至中表示,想要擺脫老化、骨折、慢性病,運動是最好的處方,可改善心肺功能、增進骨骼與肌肉強健,長輩們在評估身體活動狀況後,每個星期可以這樣運動。(黃子倫/台北報導)

1. 有氧訓練心肺力:快走、游泳等讓最大心跳率保持在60%,有助維持心肺能力,有氧最大心跳率算法是220減掉年齡,以65歲銀髮族為例,有氧運動時心跳最好維持在100下左右,每周可執行兩天,每天約30~50分鐘。
2. 負重訓練肌耐力:拿啞鈴或是彈力帶等針對手臂、背部、胸部、腿部等主要肌群鍛鍊,以自己可以拿起最大的重量(RM)約60%來選擇啞鈴,應尋求專業教練指導動作,每周可執行兩天,每天2~3個部位的肌群為主。
3. 拉筋訓練柔軟度:以不疼痛、不重複彈跳為原則針對上肢、下肢等部位伸展,也可選擇瑜伽鍛鍊協調能力,可增加身體活動度,每周可執行2~7天,依個人狀況10~15分鐘不等。
4. 登階訓練平衡感:藉由高低登階,並且踩踏在不同材質上的運動,就可訓練雙腳踩地的穩定度與身體平衡感,每周可執行2~7天,每次可做10~15分鐘不等。

【長青片】運動4處方 跟老化說掰掰 | 即時新聞 | 20170608 | 蘋果日報 http://j.mp/2sgPY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