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回歸基礎建設 才能重生

前不久報載邱文達部長、生策會陳維昭會長及多位政商顯達參加「醫管服務專案辦公室」揭牌典禮,醫策會許銘能董事長表示「台灣看診費用低,醫療品質卻很高,讓外國人讚譽有加,因此要透過醫管服務專案辦公室,向國際轉出醫療管理經驗,創造商機」。心想台灣血汗醫院的經營管理經驗,真的值得輸出嗎?

醫療人力不足 醫病噩夢

接著一連串新聞,讓我們看到了辛勞的白衣天使挨打;醫院承認為了「省錢」以回收袋灌食病人;吳姓婦人在高雄的一所教學醫院手術後腹痛,哀號8小時,家屬九度求救,卻沒有任何醫師去診察,吳母最後眼睜睜地看著愛女沒了氣息。
吳姓婦人枉死事件發生後,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監事林詩晴投書媒體,在「卑微護理師的心聲」一文中,很明白地說,目前台灣大多數醫院「夜晚護理師人力極不足,護病比1:20時有所聞,只要有一個病人有狀況,就會忽略其他病人的需求。而且很多時候,護理師必須獨自面對醫師還沒來,家屬急跳腳,被病人或家屬責難的情況,護理師也須經常打電話給睡夢中的醫師,而被醫師摔電話或責罵」。
第二天黃淳楷醫師馬上回應「我不是傲慢延遲的醫師」,喊冤說:「絕大多數的醫師不是刻意忽略護理師的手機呼叫,值班醫師無法隨叩隨到,答案很簡單,因為值班醫師太忙了。台灣醫療崩壞早已是現在進行式,內外婦兒科人力極度不足,以前值班可能照顧三、四十床病人,現在要照顧八、九十床,甚至上百床病人,我曾在值班時同時遇到一個剛做完心導管的病人心律不整,另一個肝硬化病人正在大口吐出鮮血,而急診正要送兩個新病人上來病房的狀況。這種狀況不是偶爾才會發生,幾乎是每個月都會遇到幾次」。
接著陳家如醫師在「死了第二次少女」一文中,提到美國Libby Zion法案,因「實習醫師忙於處理其他十幾個病人,沒親自去看病人的狀態下,決定給鎮定劑控制Zion姓少女的躁動,忽略了病人正在服用憂鬱症藥物,病人因藥物交互作用而死亡」。該法案的立法精神是「病人安全」。因此,陳醫師說「病人需要給富有經驗的醫師治療,年輕的實習醫師們,需要獲得足夠之監督,而在台灣醫療人力不足的狀況下,把徒弟直接當師父,簡直是醫師與病人的噩夢」。

病歷也有造假 不求品質

這三件投書外,資深醫師章貢回應台灣2013年代表字「假」時,說「不但政府、企業作假外,還有一個假躲在社會極暗處,那就是假病歷,現今醫師記載病歷的目的只是為了研究及健保給付,形式上五臟俱全,但是真正『以病人為中心』對品質的重視卻一日不如一日」。
其實從食安問題、環境汙染及破壞到病人安全問題,都是數十年來台灣不斷地降低成本,追求GDP成長的經濟發展模式所造成。只要是能降低成本,對GDP有貢獻,政府對於偷工減料、造假作弊的現象,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得過且過。久而久之,不論是企業界、教育界、醫學界只要民意代表關說、地方長官護航、政府首長站台,就可做到大到不能倒,一味降低成本,產業就沒有升級誘因,便無法創造價值,導致薪資不升反降,使得平民百姓悶到不行。

回歸基礎建設 才能重生

在檢討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問題的關鍵時刻,政府也不能懈怠解決病人安全的問題。更不應浪費精力與資源,忙著輸出犧牲病人安全的醫管經驗。國科會朱敬一主委也不必因健康雲遇障礙而悶,因為儘管台灣誇口全民健保資料是一份龐大的大數據,但是,如前述章貢醫師所言,台灣的病歷不少是假的,資料再多再大,都無法弄假成真,「garbage in, garbage out」,也就沒有應用價值。
不論是解決食安、環保或醫安的問題,都必須從最根本的基礎建設,重新走出正確的第一步。官員們如果不誠實面對今天看見的台灣,台灣就沒有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本文作者黃達夫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全文網址: 黃達夫/台灣醫安問題 須誠實面對 - 健康名人堂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2333#ixzz2p3Oknzou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台灣未來的醫療發展?

過去醫界已「假日飛刀手」來形容假日往返兩岸執業的醫師,張志華直言,現在已經是「平日飛刀手」,如果不能留住醫療人才,未來只會落後中國大陸越來越多,發展健康園區對國內醫師也是另一種選擇。
不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李芸婷說,衛福部應該挹注更多資源改善醫護人力,才是保障民眾的就醫權
發展醫療產業不等於發展國際醫療,且泰國與新加坡的經驗顯示,國際醫療已經排擠民眾的就醫權。
李芸婷也表示,衛福部說是發展「健康產業園區」不是「國際醫療園區」,其實是換湯不換藥。
她也擔憂,園區的目的是經營績效,這只會破壞醫療非營利的本質。

全文網址: 挺醫療中心…楊志良:現在不做 以後來不及 - 醫界話題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1934#ixzz2orvhYzkq

邱文達念茲在茲的要項之一,是台灣醫療人才的流失,「我們快沒東西了。」他轉著手中的筆,只要開始焦慮,就會不斷轉筆。
「好可怕。」邱文達說,相較中國大陸,台灣醫療硬體全盤皆輸,目前只剩服務及醫護品質了,「再不跟上,就快來不及了!」
全文網址: 邱文達:硬體輸大陸 台灣只剩醫護品質 - 醫界話題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1932#ixzz2orvr8kuz

在傳統華人社會,家中有一老,視為有一寶,所以台灣曾經是老人的天堂,然而若再不建立長照制度,很快就將成為老年人的煉獄

全文網址: 楊志良/長照制度未建立 台灣將成老人煉獄 - 健康名人堂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9322#ixzz2orwJTY6k

膝痛適合以淑女型腳踏車鍛鍊股四頭肌

image
注意:膝蓋和腳尖對齊.注意出力的腳是那一支

不要長時間彎著腰

image
image

不能太依賴護膝

image

講話沒有氣息支持與唱歌沒有氣息支持同樣有害

image
博客來-放聲高歌──聲樂唱法入門 - http://goo.gl/fYuRWH

咽喉和發音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