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 (劉教授的二篇文章)

光看書名《謝謝你,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就很吸引人, 但可以回得來嗎?

這是日本一位執業52年的荒井保經醫師其妻子荒井和子女士所寫的第一手資料,敘述荒井醫師的記性和執行能力逐漸發生問題的6年之後,在87歲那年被精神科齊藤正彥醫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病情很快變壞,甚至大小便失禁,讓全心全力照顧他的78歲的荒井太太身心俱疲。但在一年多後,荒井醫師卻逐漸進步,開始對事情有興趣,會與人互動,生活小節可以自理,認知功能雖然還是比以前差,但有明顯進步,回復到輕度的阿茲海默症。

一路讀下去,充滿了好奇和疑問,最後一章齊藤正彥醫師對荒井醫師病情好轉的看法,適時的替大家解惑。對於如此戲劇性的好轉,作為最初下診斷的醫師難免會擔心是否誤診,但經過分析,認為是憂鬱症讓其病情急轉直下,當憂鬱症消失後,則回到原來的輕度阿茲海默症。

的確,阿茲海默症雖然是大腦退化導致認知功能 逐漸減退 ,但病情因人而異,除了記憶衰退外,其他認知障礙出現的早晚、嚴重度以及減退速度不一,例如有人以執行能力不佳、有人以語言表達障礙為主、有人出現妄想等行為問題,有的則沒有,所以不能一以概之。

在疾病的過程中,有些狀況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病情急速惡化,當這些狀況消失後,病患通常可以回復到原來的病情。可能影響病情變化的狀況很多,例如:
一、其他慢性病變嚴重:阿茲海默症患者多為老年人,本來可能就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及慢性肺氣腫等。
二、出現新的其他疾病:如發生腦中風、膽囊炎或譫妄等。
三、併發症:如肺炎、髖骨骨折等。
四、產生憂鬱、躁動等行為問題或原本的行為問題加重。
五、藥物副作用:尤其是抗精神藥物的副作用。
六、環境的變化:如親人去世、換了新的照顧者或新環境等。
本書中的荒井醫師歷經了搬新家、膽囊炎和憂鬱症等,和其失智症狀加速變壞不無關係。

作者細心地描述其夫妻相識經過、結婚、養育子女、奉養失智的母親、先生從執業以及發病和治療過程,娓娓道來,鉅細靡遺,雖然身心勞累,卻沒有怨天尤人,反而充滿感恩。不過,讓我聯想到兩個問題,一是認知功能出現問題的人,是否能繼續工作?尤其醫師看診涉及病患的健康,更應謹慎,怪不得荒井太太提心吊膽,惟恐先生出錯。另一個問題是老人照顧老人。荒井太太的三個兒女都非常孝順,並且安排長子一家與兩老同住,但卻在荒井醫師被診斷有阿茲海默症時,兩老搬到靠近女兒家附近居住,以便長子一家可以與他自己的孫子同住,真的是天下父母心!雖然每次荒井醫師有緊急狀況時,兒女媳婦都會即時幫忙,度過難關,後來也申請了到府和日間照顧等,但作為主要照顧者的荒井太太,壓力何其大!而且,現在荒井太太照顧先生,將來誰來照顧她?這恐怕是很多人遲早要面對的問題。

這本書最大的啟發是堅持下去,永不放棄。荒井太太雖然一開始震驚難過,但接受荒井醫師的診斷後,積極安排後續的治療和生活規畫,終於等到了憂鬱症消失、失智症狀改善的一天,雖然未來的路也許還很艱辛,但有經驗、有希望、有家人支持就不怕。

此書為《謝謝你,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一書的推薦序

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 - 投圓筆記─我欣賞、我擁有 - Yahoo!奇摩部落格 - http://goo.gl/KYkdIJ
-----------------------------------------------------
50歲的陳女士(化名)半年前記性開始變差,工作常出錯而被老闆責罵。漸漸地情緒不穩,易哭泣,常與家人起爭執,家人都覺得她是得了憂鬱症,但服用抗憂鬱藥物後,病情不見改善。因變得不會使用電腦,不得不從職場上退下來,最近還在住家附近迷路,此時家人驚覺陳女士可能得了失智症。

陳女士並沒有失智症的家族史。其認知功能測驗顯示有失智症,因而進一步接受各種檢驗以找出造成失智症的疾病。各項血液檢查、腦波和腦部磁振造影掃描都正常,但血中的兩種甲狀腺抗體,即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aTPO)和抗甲狀腺球蛋白(aTG)抗體的濃度都非常高,因此診斷為橋本氏腦病變(Hashimoto encephalopathy)。陳女士接受高劑量的類固醇治療後,失智症狀顯著進步,持續在門診追蹤。

橋本氏腦病變非常少見,估計約一百萬人有兩位。第一個病例於1966年被發現,患者出現神經症狀且罹患橋本氏甲狀腺炎,因此稱為橋本氏腦病變,但後來的病人大都沒有橋本氏甲狀腺炎,且甲狀腺功能也大都正常,只是出現高濃度的甲狀腺抗體。最大特點是對類固醇或其他免疫藥物的治療效果甚佳,是屬於可治癒或可緩解失智症的一種,因此有學者認為用「與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有關且對類固醇有反應的腦病變」(steroid-responsive encephalopathy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thyroiditis)的名詞比較恰當。

然而,此疾病雖然與免疫抗體有關,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清楚,而且症狀多元、複雜,包括各種神經和精神症狀,如快速出現的癲癇、精神錯亂、類似中風的神經症狀,或較緩慢出現但反覆變化的認知功能減退、顫抖、憂鬱症狀等,而且除了女性比較容易罹患此症外,沒有種族和年齡上的差別,小孩、成人和老人都有病例報告。因為少見,又沒有特定的症狀和罹病族群,再加上約10%的正常民眾也具有此甲狀腺抗體,因此很不容易診斷。常常是病患的症狀不太典型且變化較快,做了各種檢查都無法下診斷時,才會靈光一現的想到要測甲狀腺抗體。

這個案例讓我有兩個感想。第一是陳女士雖然沒有家族史,年紀也小於65歲,若不是因為在6個月內快速出現失智,有可能被診斷為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因此 失智症狀出現的快慢和時間長短就很重要 ,如果是快速失智,就不是朝神經退化性疾病,而是往其他腦部病變方面探尋,如庫賈氏症、腦瘤以及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腦病變等。因此,有記憶或認知方面的問題時,不要以為就是大腦退化了而不就醫,其實有機會是可以治癒或緩解的。

第二個感想是雖然科技發達,如磁振造影可以顯示很多病變,但有時也幫不了忙,還是得靠醫師的臨床經驗和精密思路才能選擇正確的檢查,做出正確的診斷而對症治療

(此文刊登於 2012.10.7 聯合報元氣周報 劉秀枝專欄)
--------------------------------------------------------------

失智是全世界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劉教授關於失智的專欄,非常值得每個人去拜讀。

阿茲海默症非家族性疾病,卻是全家疾病 - http://goo.gl/bVG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