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全球拍賣:我們要接受怎樣的教育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本書探討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對工作和收入的“破碎承諾”(broken promise)問題。
接受更多更好教育就能帶來好工作和高收入,這是教育曾經給人的“承諾”,但在大學生越來越多的今天,這樣的“承諾”已沒有了往日的價值,也可能無法兌現。按照作者的觀察,勞動市場正在上演兩極化的“拍賣”。在頂尖大學受教育的精英繼續留在市場頂端,企業為爭取他們,願意支付高價薪水,就猶如增價拍賣。相反的,一般大學的畢業生沒那麼受市場青睞,在勞動市場上不得不壓低薪水來換取就業機會,這就像是一場價格越標越低的荷蘭式拍賣(Dutch Auction)。
當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他們期待畢業後從事專業、管理階層的工作,但一個國家不可能讓每個人都當白領。這也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它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如何迎戰這個挑戰值得關注。
由於公司考慮到需要雇用下一代有才能的員工,因此它們將招募重心投向全球的精英大學,因為它們相信這些大學裡的學生都是最好的,也是最聰明的。這種關注於吸引、保留和發展最頂級人才的做法導致了更大的待遇上的不平等,因為公司是想設法在全球找到一支能力很強的核心業務骨幹。
由贏者和敗者所構成的複雜的網路已經穿越了國界,由於這種全球拍賣是與人們既定的那種思考中產階級和國家經濟的方式相反,因此出現了一些由贏者和敗者所結成的複雜的網,這些網所覆蓋的範圍已經超越了國界。諸如會計、教授、律師以及電腦分析員之類的職業稱謂,已經不能夠再像從前那樣反映出他們在收入、就業穩定或者工作機遇方面的情況,因為這些職業是越來越以“贏者通吃”的競爭為特徵。
這種全球拍賣所創造出的財運是分各種不同情況的,有少數人將會繼續享受到豐厚的回報,但是其他許多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將會為實現中產階級的外在標誌而艱難地努力,另外還有一些屬於工人階級的人們,他們似乎越來越被隔離在財運之外,因為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比較低,職業上的流動性在下降,而且競爭工資的能力也在減弱。這種情況所產生的結果是,人們為了能夠進入最好的大學,找到最好的工作,以及擁有最好的事業發展機會而展開激烈的競爭。
全球拍賣:我們要接受怎樣的教育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http://j.mp/1w71N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