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傷好了,忽略肌力復健,後遺症多

過去觀念是骨折後要靜養,最新觀念是手術完隔天就開始復健。怎麼做?

通勤摔車、打籃球碰撞、在浴室不小心滑倒……這一摔,就可能導致骨折。在台灣,平均每分鐘就有約1.2個人因為骨折而就診。
根據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2013年的骨折就診人數約有67萬人,較10年前多了1.4倍,顯示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愈來愈常見,其中又以腿部骨折影響行動而更麻煩。
然而,多數人知道骨折後需要靜養休息,卻常常忽略術後復健的重要,導致骨折傷處癒合,卻有肌肉無力的狀況。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出現更多後遺症。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健康高齡中心與生物醫藥科學系共同研究發現,只要2週單腳不動,年輕人就會流失三分之一的肌力,老年人流失四分之一。
研究員葛藍姆(Martin Gram)研究發現,人體需要花3倍的時間,透過重量訓練才能重獲身體不動期間失去的肌力。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士瑋指出,早期有些骨科醫師認為,若手術很成功,不需要復健自然就會好。或是有些開刀醫師不希望患部承受太多重力,沒有特別向病人說明復健的重要性。
事實上,術後即時訓練肌力,可以減少骨骼、韌帶的傷害。黃士瑋強調,肌肉有穩定關節的作用,術後若缺乏肌力訓練,反而會讓骨骼與韌帶容易受損,導致骨折部位好了,周邊的組織開始疼痛。
實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劉盈宏表示,受傷部位用石膏固定後,容易造成關節沾黏,活動度受限;若未及早開始肌力訓練,就會讓肌肉快速流失,並且有水腫現象。
復健治療,愈早開始愈好
劉盈宏指出,最佳的復健介入時間可在手術開完刀隔天。復健科醫師依據患者的狀況,評估在院內可以做的復健動作。由於下肢開刀住院時間平均是5~7天,出院之後,病人可以到復健科或診所繼續復健治療。

傷好了,忽略肌力復健,後遺症多 - 康健雜誌204期 http://j.mp/1Sein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