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報導,新北市中和區一名 57 歲婦女,半年來一直為牙 痛所苦,在牙醫診所治療多次,都未能改善病情,在難耐病痛折 磨下,於清晨跳樓輕生死亡,還在遺書中點名詛咒幫她治療的牙 醫師。這消息讓人看了覺得惋惜,可以體會,這位婦女的牙痛 一定是很劇烈,而且持續疼痛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才會做出如此 激烈的舉動。
其實,牙痛經久治仍止不了,很可能是罹患三叉 神經痛,若能耐心持續接受適當治療,是可以緩解的。 另一位年近 70 歲婦女,突發右側上排牙齒疼痛,牙痛劇烈 難忍且頻繁發作,讓她不能吃、、不能睡,三周內看了三家牙科 診所,醫師檢查後都認定牙齒沒問題,最後,她接受牙醫師的建 議,轉診到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神經內科,經醫師檢查後,診斷 是病毒侵犯右側三叉神經節導致劇烈的三叉神經痛。 歷經數周 的藥物治療後,疼痛漸漸緩和,可以順利進食、睡眠也改善。 一 直到三個月後才完全不再疼痛,最終不需再治療。 據信,三叉神經痛是人們經驗中最痛的感覺之一。
它發生在三叉神經的分佈區域,也就是臉部及口腔部位。 常常是突然 發生的,發作起來會讓人臉部或牙齒刺痛、抽痛或燒灼痛,對冷 熱食物敏感,即使是日常活動過程,因刺激到神經而被觸發疼痛, 如進食,說話,或觸摸顏面。 劇烈疼痛會影響進食、情緒、睡 眠、整體健康狀況和就業。 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導致自殺。 三叉神經痛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最常見的是大於 50 歲患者, 發病率女性高於男性。它可能來自不同的原因,其中包括:顱內 腫瘤或血管畸形擠壓到神經,中樞神經發炎疾病如多發性硬化和 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中風或牙科手術造成三叉神經損傷等。 在治療方面,需要跨科別的團隊合作,包括:神經內、外科, 牙科。 三叉神經痛來自前述各種不同的原因,因而治療有不同 的考量。初期都是先採用藥物治療預防三叉神經痛發作。 一般 止痛藥是無效的,抗癲癇藥物則反應良好。 但是,服用藥物可 能會有頭暈的副作用。 所以,年長者宜小心使用。 正常由低 劑量開始,再逐漸調高,一般在數日到兩周內 疼痛會緩解。 若 三叉神經痛持續很久,藥物效果可能會遞減。
針對顱內腫瘤或 血管畸形壓迫神經的患者,可以採取手術治療。
至於,各種藥 物治療皆無效患者,可以考慮神經阻斷術或是立體定位放射線照 射治療。病患宜積極配合醫師檢查並參與醫療決定,選擇適當的 治療方式。
三叉神經在肉眼下即可辨識有三大分支因而命名,包括:眼分支、上頷分支、 下頷分支。 主要功能為支配顏面、口腔的感覺及咀嚼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