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摘自一個足踝外科醫師的話

我們不禁要問:在有限的社會資源之下,每一個醫療行為或設施的投入是否可以對社會勞動力與經濟貢獻度更有效益?事實上,QALY就是依此需求及人性期待值所設定出的評估基準,也就是,醫療經濟的資源分配是以醫療行為對我們能產生多少QALY來計算。
 
若能以此來檢視足踝外科的治療效益,則其每單位金錢所能產生的QALY將極為驚人,這再次證明了足踝健康確實是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然而台灣健保給付的不合理,影響所及,並非只是少數弱勢族群的醫療品質,因為長期資源配置的偏差,將迫使醫院不考慮其他醫療法的可能性,只重視健保給付高又有回扣的手術,反之,健保給付低又沒有回扣的手術,就會變成沒有醫生要學,長期發展下來,很可能會導致:身體壞了也沒人管的窘況。
 
以足踝外科為例,它可說是極為注重小節的細緻手工業,尤其在踝關節、跟骨、附骨蹠骨這一帶,錯綜複雜。若台灣醫療體系持續無法提供專科培養這些專精足踝的醫師,那往後足踝病患所受到的待遇,就會永遠像是根鋼釘插進去解決所有的跟骨骨折一樣!
 
 
 
感想:若在台灣發生腳踝骨折,真是讓人頭痛的問題。